直流引风机.pdf

上传人:奶盖 文档编号:12279949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直流引风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直流引风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直流引风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档描述:

《直流引风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流引风机.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864628.0 (22)申请日 2019.11.01 (73)专利权人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西区沙朗第三 工业区 (72)发明人 林炎虎张淼郭烈维王鸿彬 查建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44255 代理人 古冠开 (51)Int.Cl. F04D 25/08(2006.01) F04D 29/5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直流引风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2、直流引风机, 包括蜗 壳、 风轮、 电机、 风罩和散热风扇, 蜗壳的顶壁安 装有风罩, 前端盖支承安装在风罩上, 散热风扇 位于风罩里面并安装在转轴上, 风罩的侧面上设 置若干出风孔, 电机控制器安装在后端盖上, 前 端盖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 后端盖上设有若干第 二通风孔, 电机控制器与后端盖之间留有间隙形 成设有第一进风孔, 电机转动时, 在散热风扇的 牵引下冷空气从第一进风孔进入电机控制器内 然后经过第二通风孔、 电机本体的内部间隙和第 一通风孔, 最后从出风孔排出。 这样可以同时为 电机本体和电机控制器散热, 散热效果好, 提高 电机的工作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7页 。

3、CN 210769444 U 2020.06.16 CN 210769444 U 1.一种直流引风机, 包括蜗壳(1)、 风轮(15)、 电机(20)、 风罩(31)和散热风扇(32), 所 述电机(20)包括电机本体(2)以及电机控制器(4), 电机本体(2)包括转轴(21)、 电机机壳 (22)、 安装在电机机壳(22)内的定子组件(23)、 转子组件(24)、 安装在电机机壳(22)两端的 前端盖(25)和后端盖(26), 蜗壳(1)里面形成空腔(11), 蜗壳(1)的顶壁(16)安装有风罩 (31), 前端盖(25)支承安装在风罩(31)上, 电机(20)的转轴(21)端部进入空腔(1。

4、1)里并与 位于空腔(11)里面的风轮(15)连接起来, 散热风扇(32)位于风罩(31)里面并安装在转轴 (21)上, 风罩(31)的侧面上设置若干出风孔(310), 电机控制器(4)安装在后端盖(26)上, 其 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盖(25)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251), 后端盖(26)上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 (261), 电机控制器(4)与后端盖(26)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设有第一进风孔(41), 电机转动时, 在散热风扇(32)的牵引下冷空气从第一进风孔(41)进入电机控制器(4)内然后经过第二通 风孔(261)、 电机本体(2)的内部间隙(232)和第一通风孔(251), 最后从出风孔(3。

5、10)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引风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控制器(4)包括盒体 (42)和控制板(43), 盒体(42)包括顶板(421)和套筒(423), 控制板(43)安装在顶板(421) 下, 套筒(423)的端部边缘向后端盖(26)方向伸出安装凸台(422), 安装凸台(422)与后端盖 (26)连接, 套筒(423)的端部边缘与后端盖(26)之间间隙形成设有第一进风孔(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引风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423)的内径D1大于 电机机壳(22)的外径D2, 盒体(42)与后端盖(26)之间通过螺钉(28)连接。 4.根据权利。

6、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引风机, 其特征在于: 安装凸台(422)上设置螺钉孔, 安装凸台(422)上方的套筒(423)处设置避空槽(423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直流引风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机壳(22) 还设有若干第二进风孔(221), 第二进风孔(221)位于定子组件(23)的定子铁芯与后端盖 (2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流引风机, 其特征在于: 前端盖(25)与风罩(31)通过铆 钉铆接起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直流引风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端盖(26)和电机机壳 (22)之间通过扣夹(27)扣铆在一起。 权利要求书 1/1 页。

7、 2 CN 210769444 U 2 一种直流引风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引风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直流引风机, 包括蜗壳、 风轮和电机, 蜗壳里面形成空腔, 蜗壳的底壁中间 设有进风口, 蜗壳的侧壁设有出风口, 蜗壳的顶壁中间设有通孔, 进风口、 出风口和通孔与 空腔连通, 电机安装在蜗壳上, 电机的转轴端部穿过通孔进入空腔里, 转轴端部与位于空腔 里面的风轮连接起来, 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 散热风扇和电机控制器, 电机本体包括转 轴、 电机机壳、 安装在电机机壳内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 安装在电机机壳两端的前端盖和 后端盖, 散热风扇安装在前端盖上且。

8、散热风扇由转轴带动转动, 电机控制器安装在后端盖 上, 电机机壳设有若干通风孔, 通风孔位于定子组件与前端盖之间。 这种结构的直流引风 机, 虽然有散热风扇为电机本体散热, 但由于通风孔位于定子组件与前端盖之间, 电机本体 的散热效果不够理想, 而电机控制器还需要增加一些铝合金的散热部件来进行辅助散热, 增加了产品的结构复杂性及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引风机, 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引风机散热 的电机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5 一种直流引风机, 包括蜗壳、 风轮、 电机、 风罩和散热风扇, 所。

9、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 以及电机控制器, 电机本体包括转轴、 电机机壳、 安装在电机机壳内的定子组件、 转子组件、 安装在电机机壳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 蜗壳里面形成空腔, 蜗壳的顶壁安装有风罩, 前端 盖支承安装在风罩上, 电机的转轴端部进入空腔里并与位于空腔里面的风轮连接起来, 散 热风扇位于风罩里面并安装在转轴上, 风罩的侧面上设置若干出风孔, 电机控制器安装在 后端盖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盖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 后端盖上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 电机控制器与后端盖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设有第一进风孔, 电机转动时, 在散热风扇的牵引 下冷空气从第一进风孔进入电机控制器内然后经过第二通风孔、 电。

10、机本体的内部间隙和第 一通风孔, 最后从出风孔排出。 0006 上述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盒体和控制板, 盒体包括顶板和套筒, 控制板安装在顶 板下, 套筒的端部边缘向后端盖方向伸出安装凸台, 安装凸台与后端盖连接, 套筒的端部边 缘与后端盖之间间隙形成设有第一进风孔。 0007 上述所述套筒的内径D1大于电机机壳的外径D2, 盒体与后端盖之间通过螺钉连 接。 0008 上述的安装凸台上设置螺钉孔, 安装凸台上方的套筒处设置避空槽。 0009 上述所述电机机壳还设有若干第二进风孔, 第二进风孔位于定子组件的定子铁芯 与后端盖之间。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769444 U 3 0010。

11、 上述的前端盖与风罩通过铆钉铆接起来。 0011 上述所述后端盖和电机机壳之间通过扣夹扣铆在一起。 001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效果: 0013 1)本实用新型包括蜗壳、 风轮、 电机、 风罩和散热风扇, 蜗壳的顶壁安装有风罩, 前 端盖支承安装在风罩上, 散热风扇位于风罩里面并安装在转轴上, 风罩的侧面上设置若干 出风孔, 电机控制器安装在后端盖上, 前端盖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 后端盖上设有若干第二 通风孔, 电机控制器与后端盖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设有第一进风孔, 电机转动时, 在散热风扇 的牵引下冷空气从第一进风孔进入电机控制器内然后经过第二通风孔、 电机本体的内部间 隙和第。

12、一通风孔, 最后从出风孔排出, 这样的气流散热同时对电机控制器和电机进行散热, 降低电机本体和电机控制器的温升, 提高电机的工作可靠性, 且电机控制器盒体无需专门 设置散热结构, 简化盒体结构, 降低产品成本; 0014 1)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在实施例部分展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流引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直流引风机的俯视图; 0017 图3为图2的A-A剖示图; 0018 图4为图2的B-B剖示图; 0019 图5为直流引风机的爆炸图; 0020 图6为直流引风机中电机的爆炸图; 0021 图7为直流引风机中电机控制器的爆炸图。 具体。

13、实施方式: 0022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3 如图1至图7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引风机, 包括蜗壳1、 风轮15、 电机20、 风 罩31和散热风扇32, 所述电机20包括电机本体2以及电机控制器 4, 电机本体2包括转轴21、 电机机壳22、 安装在电机机壳22内的定子组件23、 转子组件24、 安装在电机机壳22两端的前 端盖25和后端盖26, 蜗壳1包括顶壁16和底壁12, 蜗壳1里面形成空腔11, 蜗壳1的顶壁16安 装有风罩31, 前端盖25支承安装在风罩31上, 电机20的转轴21端部进入空腔11里并与位于 空腔11里面的风轮1。

14、5连接起来, 散热风扇32位于风罩31里面并安装在转轴 21上, 风罩31的 侧面上设置若干出风孔310, 电机控制器4安装在后端盖26 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盖25 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251, 后端盖26上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261, 电机控制器4与后端盖26之 间留有间隙形成设有第一进风孔41, 电机转动时, 在散热风扇32的牵引下冷空气从第一进 风孔41进入电机控制器4内然后经过第二通风孔261、 电机本体2的内部间隙232和第一通风 孔 251, 最后从出风孔310排出。 这样的气流散热同时对电机控制器和电机进行散热, 降低 电机本体和电机控制器的温升, 提高电机的工作可靠性, 且。

15、电机控制器盒体无需专门设置 散热结构, 简化盒体结构, 降低产品成本。 0024 上述所述定子组件23包括若干定子绕组231和定子铁芯230, 所述电机本体2的内 部间隙232包括相邻两个定子绕组之间的间隙、 以及定子组件23与转子组件24之间的间隙。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769444 U 4 0025 上述所述电机控制器4包括盒体42和控制板43, 盒体42包括顶板421和套筒423, 控 制板43安装在顶板421下, 套筒423的端部边缘向后端盖26方向伸出安装凸台422, 安装凸台 422与后端盖26连接, 套筒423的端部边缘与后端盖26之间间隙形成设有第一进风孔41。。

16、 盒 体42上无需另外增加些铝合金的散热部件, 简化了结构, 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6 上述所述套筒423的内径D1大于电机机壳22的外径D2, 盒体42与后端盖 26之间通 过螺钉28连接。 套筒423的内径D1大于电机机壳22的外径D2, 第一进风孔41流入冷空气时使 一部分气流流向顶板421和控制板43, 对控制板 43进行快速散热。 0027 上述所述安装凸台422上设置螺钉孔, 安装凸台422上方的套筒423处设置避空槽 4231, 便于螺钉安装。 0028 上述所述电机机壳22还设有若干第二进风孔221, 第二进风孔221位于定子组件23 的定子铁芯与后端盖26之间。 电机转动时。

17、, 在散热风扇32的牵引下冷空气从第二进风孔221 进入电机控制器4内然后经过第二通风孔261、 电机本体2的内部间隙232和第一通风孔251, 最后从出风孔310排出, 形成第二条散热气流通道, 更有利于加快电机本体20的散热, 提升 散热效果。 0029 上述所述前端盖25与风罩31通过铆钉铆接起来, 后端盖26和电机机壳22 之间通 过扣夹27扣铆在一起, 安装方便。 0030 以上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 修饰、 替代、 组合、 简化, 均为 等效的置换方式, 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769444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7 页 6 CN 210769444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7 页 7 CN 210769444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7 页 8 CN 210769444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4/7 页 9 CN 210769444 U 9 图5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0 CN 210769444 U 10 图6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1 CN 210769444 U 11 图7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2 CN 210769444 U 12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直流 风机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直流引风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27994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