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pdf

上传人:伱** 文档编号:12269474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1.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档描述:

《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185919.7 (22)申请日 2019.07.25 (73)专利权人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 司 地址 51052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 1111号育龙居B栋首层广州市市政工 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卞德存齐添张卓伟孙晓立 周治国邵继喜杨军赵亚宇 (51)Int.Cl. G01N 29/02(2006.01) G01N 29/3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浆套筒检。

2、测激振 装置, 包括主机、 以及分别通过导线与主机连接 的振动传感器与超磁振源; 所述超磁振源可产生 激振波; 所述振动传感器可采集超磁振源反馈的 激振波, 并将反馈的激振波显示于主机上并保 存; 所述超磁振源固定于手持握把, 所述手持握 把的底部设有滑轨; 所述振动传感器固定于滑 轨; 所述振动传感器与超磁振源相互平行, 且所 述振动传感器与超磁振源的检测端朝向相同。 通 过超磁振源产生激振波, 有效的避免了因敲击准 确度以及敲击力度无法控制而导致的检测误差 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 手持握把的上下两端分别 固定有超磁振源与振动传感器, 从而检测人员在 进行检测作业时, 仅需一个检测人员就可以。

3、轻易 的完成检测工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0775334 U 2020.06.16 CN 210775334 U 1.一种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机(1)、 以及分别通过导线(2)与主 机(1)连接的振动传感器(4)与超磁振源(3); 所述超磁振源(3)可产生激振波; 所述振动传 感器(4)可采集超磁振源(3)反馈的激振波, 并将反馈的激振波显示于主机(1)上并保存; 所 述超磁振源(3)固定于手持握把(5), 所述手持握把(5)的底部设有滑轨(6); 所述振动传感 器(4)固定于滑轨(6); 所述振动传感器(4)与超磁振源(3)相互平行, 且。

4、所述振动传感器(4) 与超磁振源(3)的检测端朝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握把(5) 上设有激振开关(51), 所述激振开关(51)可控制超磁振源(3)的激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磁振源(3) 激发能量可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1)可设 置超磁振源(3)的激振次数及激发能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1)可自 动计算振动传感器(4)所采集的来源于超磁振源(3)反馈的激振波的。

5、振动盒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 传感器(4)可沿滑轨(6)上下滑动, 且所述振动传感器(4)通过紧固机构(7)固定于滑轨(6) 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 (6)上设有刻度。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 传感器(4)通过螺母固定于滑轨(6)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775334 U 2 一种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浆套筒检测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

6、 背景技术 0002 术语解释: 0003 盒维数: 假设灌浆套筒受激振动产生的振动波信号sF, F是n维欧式空间Rn上面 的封闭的集合。 将Rn划分成尽可能小的宽度为 的正方形方格, 如果N是网格宽度为 的离散 空间上覆盖F集合最少的网格个数, 那我们将振动波s盒维数定义为: 0004 0005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建筑工业化进程也在加快, 传统现浇建筑技 术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 施工机械化程度低、 施工作业环境较差, 已不能满足于建筑行业发 展需求。 装配式建筑作为近些年来发展的一种施工高效快速、 节能环保、 质量有保证的标准 化绿色建筑形式, 受到了建筑行业的重视, 并得到。

7、了国家和地区建筑行业相关部委的大力 支持推广。 0006 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和完整性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为提高装配式建筑 的抗震性和完整性, 须确保装配式建筑构件之间具有可靠的连接。 常用的装配式建筑连接 方式主要是通过采用灌浆套筒实现连接, 该连接方式有效的保证了装配式建筑的完整性, 因此也相应地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 广泛用于房建装配式剪力墙、 桥梁装配式箱梁 及桥梁墩台等建筑结构中。 0007 因此, 在装配式建筑中, 灌浆套筒密实度将直接影响建筑的抗震性和完整性。 虽然 目前尚不存在能够准确检测灌浆套筒密实度的检测方法。 但是, 声波检测作为建筑领域中 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

8、; 现已有不少科研工作者在日常的研究工作中尝试将声波检测的方法 应用于灌浆套筒密实度的检测中; 然而目前的声波检测技术基本都是需要通过一个工作人 员手持振动传感器, 并将振动传感器紧贴于灌浆套筒的灌浆口, 另一个工作人员通过敲击 的方式使出浆口产生激振; 但是, 工作人员在敲击的过程中, 由于敲击的准确度无法把握, 经常会因为敲击点的错误而需要多次重复敲击的情况; 同时, 在装配式建筑中, 灌浆套筒使 用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 因此, 这种需要多人协调配合才能完成, 且敲击准确度无法控制的 激振方式是远远无法满足工程效率要求的。 除此之外, 这种通过敲击而产生的激振, 由于敲 击力度的不可控, 。

9、也会导致激振波形的差异, 最终甚至是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8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激振灌浆套筒激 振装置。 0009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 包括主机、 以及分别通过导线与主机连接的振动传感器与超磁振源; 所述超磁振源可产生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775334 U 3 激振波; 所述振动传感器可采集超磁振源反馈的激振波, 并将反馈的激振波显示于主机上 并保存; 所述超磁振源固定于手持握把, 所述手持握把的底部设有滑轨; 所述振动传感器固 定于滑轨; 所述振动传感器与超。

10、磁振源相互平行, 且所述振动传感器与超磁振源的检测端 朝向相同。 001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 所述手持握把上设有激振开关, 所述激振开关可控制超磁 振源的激振。 0011 进一步, 所述超磁振源激发能量可调节。 0012 进一步, 所述主机可设置超磁振源的激振次数及激发能量。 0013 进一步, 所述主机可自动计算振动传感器所采集的来源于超磁振源反馈的激振波 的振动盒维数。 0014 进一步, 所述振动传感器可沿滑轨上下滑动, 且所述振动传感器通过紧固机构固 定于滑轨上。 0015 进一步, 所述滑轨上设有刻度。 0016 进一步, 所述振动传感器通过螺母固定于滑轨上。 0017 本实用新。

11、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超磁振源产生激振波, 从而检测人员无需通过敲 击的方式产生激振, 进而也可以有的效避免了因敲击准确度无法控制而导致的重复敲击, 以及敲击力度无法控制而导致的检测误差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 所述磁振源固定于手持握 把, 而所述手持握把的底部设置滑轨, 且述振动传感器设于滑轨上; 此外, 所述超磁振源以 及振动传感器相互平行, 且所述超磁振源以及振动传感器的检测端朝向相同; 从而检测人 员在进行检测作业时, 仅需一个检测人员就可以轻易的控制手持握把使超磁振源与振动传 感器分别紧贴于灌浆套筒的出浆口与灌浆口, 并完成激振与振动反馈波形采集的一系列操 作。 附图说明 0018 下。

12、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 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 清楚、 完整的描述, 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方案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 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 需要说明的是, 如无特殊说明, 当某一特征被称为 “固定” 、“连接” 在另一个特征, 它可以直接固定、 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 也可以间接地固定、 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 此外, 本 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

13、上、 下、 左、 右、 前、 后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 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0023 此外,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 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 而不 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和/或” 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775334 U 4 意的组合。 0024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 包括主机1、 以及分别通 过导线2与主机1连接的振动传感器4与超磁振源3; 所述超磁振源3可产生激振波;。

14、 所述振动 传感器4可采集超磁振源3反馈的激振波, 并将反馈的激振波显示于主机1上并保存; 所述超 磁振源3固定于手持握把5, 所述手持握把5的底部设有滑轨6; 所述振动传感器4固定于滑轨 6; 所述振动传感器4与超磁振源3相互平行, 且所述振动传感器4与超磁振源3的检测端朝向 相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超磁振源3产生激振波, 从而检测人员无需通过敲击的方式产生激 振, 进而也可以有的效避免了因敲击准确度无法控制而导致的重复敲击, 以及敲击力度无 法控制而导致的检测误差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 所述磁振源固定于手持握把5, 而所述手持 握把5的底部设置滑轨6, 且述振动传感器4设于滑轨6上; 此外,。

15、 所述超磁振源3以及振动传 感器4相互平行, 且所述超磁振源3以及振动传感器4的检测端朝向相同; 从而检测人员在进 行检测作业时, 仅需一个检测人员就可以轻易的控制手持握把5使超磁振源3与振动传感器 4分别紧贴于灌浆套筒8的出浆口81与灌浆口82, 并完成激振与振动反馈波形采集的一系列 操作。 0025 如图2所示, 为了快速检测出灌浆套筒8的密实情况, 所述主机1可自动计算振动传 感器4所采集的来源于超磁振源3反馈的激振波的振动盒维数。 从而检测人员在对大量的灌 浆套筒8进行激振并检测之后, 通过主机1上依次按顺序检测所得的振动盒维数的大小, 并 通过方差分析即可得知不密实的灌浆套筒8, 从。

16、而大大的提高了灌浆套筒8密实程度的检测 效率。 同时, 为了方便操作, 所述手持握把5上设有激振开关51, 所述激振开关51可控制超磁 振源3的激振。 且所述主机1可设置单次按下激振开关51后, 超磁振源3的激振次数及激发能 量。 002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于不同尺寸灌浆套筒8与科研工作者的研发需求, 所 述超磁振源3激发能量可调节, 最终提高灌浆套筒8的检测精度。 此外, 所述振动传感器4可 沿滑轨6上下滑动, 且所述振动传感器4通过紧固机构7固定于滑轨6上, 从而当检测的灌浆 套筒8尺寸发生改变时, 检测人员只需要上下移动振动传感器4, 使振动传感器4与超磁振源 3之间的距离等于灌。

17、浆套筒8灌浆口82与出浆口81之间的距离, 最后再通过紧固机构7锁紧 即可; 根据实际情况, 为了方便加工, 优选的, 所述紧固机构7为螺母, 从而所述振动传感器4 通过螺母固定于滑轨6上。 同时, 也为了方便调节振动传感器4与超磁振源3之间的距离所述 滑轨6上设有刻度。 0027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 不是用来限制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 范围, 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 均应包括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775334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10775334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灌浆 套筒 检测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灌浆套筒检测激振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26947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