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线装置、电器盒及空调.pdf
《过线装置、电器盒及空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线装置、电器盒及空调.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332400.3 (22)申请日 2019.12.23 (73)专利权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 (72)发明人 关旅航汪孟乔王琦刘伯春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47 代理人 林伟敏 (51)Int.Cl. H02G 3/08(2006.01) H05K 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过线装置、 电器盒及空调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线装置、 电器盒及。
2、 空调, 过线装置包括设有通孔的本体, 本体上还 开设有用于线束装入的开口, 通孔内设有将其分 隔为容纳区和装线区且可开合的分隔组件, 装线 区与开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线装置在通 孔内设置分隔组件, 利用分隔组件将通孔分隔为 容纳区和装线区, 利用分隔组件可开合的属性, 将线束沿着开口依次装入到装线区和容纳区。 利 用开合组件将线束限制在容纳区内, 以防线束从 开口出来, 极大地提高了线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 全性, 降低了线束被划伤的可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0779963 U 2020.06.16 CN 210779963 U 1.过线装置, 包括设有通孔。
3、的本体, 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用于线束装入的开口, 其特征 在于: 所述通孔内设有将其分隔为容纳区和装线区且可开合的分隔组件, 所述装线区与所 述开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 可发生相对运动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 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开时形成连通所述容纳区和装线区的装线缺口; 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闭合时关闭所述装线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片、 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别 与所述本体一体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片呈弯曲状且凸向所。
4、述第 二连接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弯曲段和第二 弯曲段, 所述第一弯曲段凸向所述第二连接片, 所述第二连接片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伸向 所述第二弯曲段的凹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片 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片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片远离所述本 体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片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设 置有卡扣, 所述第二连接片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开设有卡槽。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过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
5、所述开口与水平面呈倾斜设 置。 9.电器盒, 包括过线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线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权利要求1-8中任 一项所述的过线装置的连接槽, 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卡接在所述连接槽边缘的凹槽。 10.空调,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器盒。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779963 U 2 过线装置、 电器盒及空调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过线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是涉及一种过线装置、 电器盒及 空调。 背景技术 0002 在大多数电器中, 线束和结构是同时存在的, 在电器的装配中, 线束时常需要穿过 一些结构件, 以保证位于不同结构件内的电器组件。
6、具有导通的关系。 0003 在空调的电器盒中, 有些线束需要经过电器盒内的钣金件, 由于线束的材质多比 较柔软, 钣金件的边缘相对比较坚硬、 锋利, 线束在经过钣金件时容易被钣金件划伤或割 破, 因此, 电器盒中多设置有过线装置, 在保证线束顺利经过钣金件时, 避免被划伤或者割 破。 0004 针对电器盒, 由于装配的需要, 线束的一端已经事先连接了电气部件, 在穿线时, 通常利用线束的另一端穿过过线胶圈, 由于利用线束的端部穿过过线胶圈时比较耗时, 因 此, 目前的过线装置开设有用于供线束装入的开口, 线束在装入过线装置时沿着线束的径 向方向装入过线装置内, 但开口在线束装入后依然保持着开放。
7、的状态, 因此, 线束容易从开 口滑出导致被划伤或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线装置、 电器盒及空调,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 在的线束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过线装置, 包括设有通 孔的本体, 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用于线束装入的开口, 所述通孔内设有将其分隔为容纳区 和装线区且可开合的分隔组件, 所述装线区与所述开口连通。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分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可发生相对运动的第一连接片 和第二连接片; 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开时形成连通所述容纳区和装线区的 装线缺口; 所述第一连接片。
8、和所述第二连接片闭合时关闭所述装线缺口。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连接片、 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别与所述本体一体连接。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连接片呈弯曲状且凸向所述第二连接片。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 所述第一弯曲段凸向 所述第二连接片, 所述第二连接片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伸向所述第二弯曲段的凹面。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 连接片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片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连接片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卡扣, 所述第二连接片远 。
9、离所述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卡槽。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开口与水平面呈倾斜设置。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盒, 包括过线板, 所述过线板上开设有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779963 U 3 用于容置上述过线装置的连接槽, 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卡接在所述连接槽边缘的凹槽。 0015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 包括上述电器盒。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线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在通 孔内设置分隔组件, 利用分隔组件将通孔分隔为容纳区和装线区, 利用分隔组件可开合的 属性, 将线束沿着开口依次装入到装线区和容纳区。 利用。
10、开合组件将线束限制在容纳区内, 以防线束从开口出来, 极大地提高了线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降低了线束被划伤的可 能。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 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线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线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线装置的俯。
11、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部分结构未示出。 0022 其中, 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0023 1、 本体; 0024 2、 通孔; 21、 容纳区; 22、 装线区; 0025 3、 开口; 0026 4、 分隔组件; 41、 第一连接片; 411、 第一弯曲段; 412、 第二弯曲段; 42、 第二连接片; 0027 5、 装线缺口; 6、 连接槽; 7、 凹槽; 8、 过线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12、,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9 请参阅图1, 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线装置进行说明。 所述过线装置, 包 括本体1, 本体1上开设有通孔2和开口3。 其中, 通孔2用于线束穿过, 开口3用于线束装入, 在 此, 由于工艺流程的原因, 线束在装入过线装置之前, 一端已经连接了电气部件, 通孔2的面 积较小, 线束的端部在穿过通孔2时比较耗时, 因此, 采用了线束从其中间的部分沿着开口3 装进去。 本过线装置的通孔2内设置有分隔组件4, 分隔组件4将通孔2分隔为容纳区21和装 线区22, 其中装线区22与开口3连通。 装线时, 将线束。
13、的中间部分沿着开口3先装入到装线区 22, 再将分隔组件4打开, 将线束装入到容纳区21内, 随后将分隔组件4闭合, 以防线束从分 隔组件4出来后经开口3脱离, 导致线束有被划伤的可能和风险。 003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线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 在通孔2内设置分隔组件4, 利用分 隔组件4将通孔2分隔为容纳区21和装线区22, 利用分隔组件4可开合的属性, 将线束沿着开 口3依次装入到装线区22和容纳区21。 利用开合组件将线束限制在容纳区21内, 以防线束从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779963 U 4 开口3出来, 极大地提高了线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降低了线束被划伤的。
14、可能。 0031 进一步地, 请参阅图1,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分 隔组件4包括设置在本体1上的第一连接片41和第二连接片42, 第一连接片41和第二连接片 42可以发生相对运动。 当第一连接片41和第二连接片42发生相对运动分开时便形成一个装 线缺口5, 装线缺口5用于连通容纳区21和装线区22, 在装线时, 拨动第一连接片41或第二连 接片42, 使得装线缺口5连通装线区22和容纳区21便可实现线束的装入和移出; 线束装入到 容纳区21后, 将第一连接片41和第二连接片42闭合, 装线缺口5便被闭合, 线束则被限制在 容纳区21的范围内了。 0032 进一步地。
15、,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将第一连接片 41、 第二连接片42和本体1一体连接, 过线装置采用橡胶、 注塑件等可发生形变的材料, 在使 用时, 直接拨动第一连接片41或第二连接片42使其发生形变从而产生装线缺口5即可。 0033 进一步地, 请参阅图1,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第 一连接片41设计成弯曲状, 并且第一连接片41的凸起面朝向第二连接片42, 由于第一连接 片41为弯曲状, 更加方便对第一连接片41施加外力的作用使其变形, 在外力消除后, 第一连 接片41可自动回位与第二连接片42封闭装线缺口5。 优选地, 第一连接片41包括。
16、第一弯曲段 411和第二弯曲段412, 将第二连接片42设计为直线状, 其中, 第一弯曲段411的凸起面朝向 第二连接片42, 第二连接片42的端部伸向第二弯曲段412的凹面, 在自然状态下, 第二连接 片42的端部伸向第二弯曲段412的凹面便使得装线缺口5关闭。 0034 进一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将第一连接片 41和/或第二连接片42和本体1之间设计成转动连接, 需要使得第一连接片41和第二连接片 42发生相对运动时, 直接转动第一连接片41或第二连接片42即可。 另外, 将第一连接片41和 第二连接片42远离本体1的端部设计为可拆卸连接, 这样, 便可。
17、使得第一连接片41和第二连 接片42的开合更加方便和稳定。 0035 进一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在第一连接片 41远离本体1的端部设置卡扣, 在第二连接片42远离本体1的端部开设卡槽, 通过卡扣和卡 槽的卡接方式来实现第一连接片41和第二连接片42的开合。 结构简单, 易于实现。 0036 进一步地, 请参阅图1,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将 开口3和水平面呈倾斜设置, 如此设置, 即时线束从容纳区21移动到了装线区22, 线束仍然 难以从开口3脱离本体1, 另外, 前文提到, 将本体1的材质选用橡胶、 注塑件等可形变的材 料, 将。
18、开口3的尺寸设计得比线束的尺寸要小, 使得线束从开口3中脱离本体1变得更加困 难, 进一步提高了线束在本体1中放置的稳定性。 另外, 经试验表明, 开口3与水平面的夹角 的范围在30 60 为最佳。 0037 请参阅图2至图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器盒, 所述电器盒包括过线板, 过线板 上开设有连接槽6, 过线装置和连接槽6配合, 本体1的边缘开设有凹槽7, 在安装本体1时, 将 本体1上的凹槽7和连接槽6的边缘卡接即可。 0038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 空调包括上述电器盒。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779963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0779963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0779963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0779963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0779963 U 9 。
- 内容关键字: 线装 电器 空调
能有效保证吸嘴袋质量的焊嘴机.pdf
市政工程用围栏.pdf
高浓度有机废气高效吸收精馏装置.pdf
摆动结构及出水装置.pdf
绝缘环保气体柜.pdf
用于氧化锌生产用的干燥机.pdf
弹出式卫星相机及分离装置.pdf
汽车充电桩电源线地下自动回收装置.pdf
皮带输送机.pdf
有利于促进SBS效应的布里渊光纤激光器.pdf
PDC钻头装卸辅助器.pdf
手套夹取码沓机构.pdf
吸附滤芯的功能恢复设备.pdf
自动化打磨装置.pdf
防爆型振动电机的加固机构.pdf
茶叶加工的烘干装置.pdf
多功能起重机.pdf
建筑材料单体燃烧性能检测辅助安装的装置.pdf
生态微景观演示用教具.pdf
频域知识继承的遥感基础模型轻量化方法.pdf
精制棉漂白滤水装置.pdf
复合型空壳平衡重消失模模具.pdf
铣口自动检测的全自动双激光打标机.pdf
韧性增强型钴锆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pdf
基于设计校核一体化的紧固连接正向设计方法.pdf
气流疏导件及动力电池.pdf
小模数齿轮精度的视觉检测方法及系统.pdf
2,4,5-三氟苯乙酸的合成方法.pdf
船载油污收集组件及垃圾收集装置.pdf
大豆分级筛选设备.pdf
多轴分布式驱动车辆路面行驶条件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pdf
Java系统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一种阳离子硅丙乳液抗碱封闭底漆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异相膜机芯,及其制造装置和方法.pdf
一种组装式栏杆.pdf
一种提高大孔吸附树脂亲水性的方法.pdf
一种一体化离心干燥结构.pdf
三轮车独立驻车制动器.pdf
一种锦纶、粘胶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pdf
包括可伸缩叶栅叶片的推力反向器.pdf
一种高分子乳液涂料.pdf
一种颜料搅拌桶.pdf
一种水性可降解环保型油墨及其脱色剂.pdf
一种压榨机轴瓦密封结构.pdf
一种涂料搅拌桶用搅拌装置.pdf
一种火电厂湿法脱硫水系统再平衡系统及再平衡方法.pdf
一种高强低收缩丙纶长丝及其生产方法.pdf
易变形性凝集物及其制造方法、导热性树脂组合物、导热性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及导热性接合片.pdf
平板扣件.pdf
一种碳石墨材料捏合釜.pdf
一次性灌肠接便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