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加工装置.pdf

上传人:汲墨****o 文档编号:12260738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55.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模具加工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模具加工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模具加工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档描述:

《模具加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加工装置.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03714.9 (22)申请日 2019.09.10 (73)专利权人 昆山缔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 玉城北路88号6幢 (72)发明人 汪王平秦松宝刘佳霖周晓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代理人 查杰 (51)Int.Cl. B23Q 11/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包括底 座、 底柱。

2、、 竖板、 横板和加工设备, 底柱固定设置 于底座的底端, 竖板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后 侧, 横板的底端后侧与竖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加 工设备固定设置于横板的底端前侧; 还包括固定 座、 废液槽、 底板、 储液箱、 水泵、 抽液管、 喷液管、 支架、 喷头、 排液管、 过滤箱、 回液管和过滤筒, 在 使用模具加工装置加工模具时, 通过水泵将储液 箱内的冷却液泵至喷液管经喷头喷向加工处进 行冷却, 废液自固定座的四周流入废液槽进行收 集, 然后通过排液管排入过滤筒内过滤后进入内 腔, 最后通过回液管排入储液箱内再次利用, 从 而保证冷却液可以最大限度进行重复利用, 减少 冷却液的浪费, 降低加工。

3、成本。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0756735 U 2020.06.16 CN 210756735 U 1.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包括底座(1)、 底柱(2)、 竖板(3)、 横板(4)和加工设备(5), 底柱 (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端, 竖板(3)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后侧, 横板(4)的底端后 侧与竖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 加工设备(5)固定设置于横板(4)的底端前侧;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座(6)、 废液槽(7)、 底板(8)、 储液箱(9)、 水泵(10)、 抽液管(11)、 喷液管(12)、 支 架(13)、 喷头(14)、 排液管(15)、 。

4、过滤箱(16)、 回液管(17)和过滤筒(18), 所述废液槽(7)设 置于底座(1)的顶端, 所述固定座(6)固定设置于废液槽(7)的底端, 所述底板(8)固定设置 于底柱(2)的中部, 所述储液箱(9)固定设置于底板(8)的顶端右侧, 所述水泵(10)固定设置 于底板(8)的顶端右侧, 所述抽液管(11)的左端与储液箱(9)的右端固定连接, 所述抽液管 (11)的右端与水泵(10)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水泵(10)的顶端与喷液管(12)的底端固定连 接, 所述支架(13)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喷液管(12)的顶部与支架 (13)固定连接, 所述喷头(14)固定设置于喷。

5、液管(12)的顶部, 所述排液管(15)的顶端与废 液槽(7)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排液管(15)的底端自底座(1)的顶端穿过底座(1), 所述过滤 箱(16)固定设置于底板(8)的顶端左侧, 所述过滤箱(16)的内部设置有内腔, 所述过滤筒 (18)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端, 所述过滤筒(18)内设置有过滤腔, 所述排液管(15)的底端自 过滤箱(16)的顶端插入过滤腔内, 所述过滤箱(16)的右端与回液管(17)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回液管(17)的右端与储液箱(9)的左端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机(19)、 转轴(20)、 左 连接杆(21。

6、)、 左清理刷(22)、 右连接杆(23)和右清理刷(24), 所述电机(19)固定设置于过滤 箱(16) 的顶端, 所述转轴(20)固定设置于电机(19)的底端, 所述转轴(20)的底端自过滤箱 (16)的顶端插入过滤腔内, 所述左连接杆(21)固定设置于转轴(20)的中部左侧, 所述左清 理刷(22)固定设置于左连接杆(21)的左端, 所述左清理刷(22)的左端与过滤腔的左端接 触, 所述右连接杆(23)固定设置于转轴(20)的中部右侧, 所述右清理刷(24)固定设置于右 连接杆(23)的右端, 所述右清理刷(24)的右端与过滤腔的右端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其特。

7、征在于, 还包括刮板(25)和排渣管 (26), 所述刮板(25)的顶端与转轴(20)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刮板(25)的底端与过滤腔的 底端接触, 所述过滤筒(18)的底端右侧设置有排渣口并与过滤腔相通, 所述排渣管(26)的 顶端与排渣口固定连接, 所述排渣管(26)的右端自内腔穿出过滤箱(1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左固定板(27)、 左螺管 (28)、 左螺杆(29)、 夹板(30)和右固定板(31), 所述左固定板(27)固定设置于固定座(6)的 顶端左侧, 所述左固定板(27)的中部设置有轴承, 所述左螺管(28)的右端自左固定板(27)。

8、 的左端插入并固定于轴承的中部, 所述左螺杆(29)的左端自左螺管(28)的右端插入并螺装 于左螺管(28)的右端内部, 所述左螺杆(29)的右端与夹板(30)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右固 定板(31)固定设置于固定座(6)的顶端右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防滑垫(32), 所述防滑 垫(32)固定设置于夹板(30)的右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液位观察管(33), 所述 液位观察管(33)固定设置于储液箱(9)的前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把手(34), 所述把手 (3。

9、4)固定设置于左螺管(28)的左端。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0756735 U 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回液单向阀(35), 所述 回液单向阀(35)固定设置于回液管(17)的中部。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0756735 U 3 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模具加工装置是一种用于模具生产加工过程中, 对模具进行固定加工, 使其更好进行使用的辅助装置, 其在模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现有的 模具加工。

10、装置在对模具进行加工时, 大多需要冷却液进行冷却, 但现有的装置对冷却液的 回收利用较差, 导致冷却液在使用直接废弃, 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冷却液进行回收利用, 减少浪费的 模具加工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包括底座、 底柱、 竖板、 横板和加工设备, 底柱固 定设置于底座的底端, 竖板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后侧, 横板的底端后侧与竖板的顶端固 定连接, 加工设备固定设置于横板的底端前侧; 还包括固定座、 废液槽、 底板、 储液箱、 水泵、 抽液管、 喷液管、 支架、 喷头、 排液管、 过滤箱、 回液管和过滤筒, 。

11、废液槽设置于底座的顶端, 固定座固定设置于废液槽的底端, 底板固定设置于底柱的中部, 储液箱固定设置于底板的 顶端右侧, 水泵固定设置于底板的顶端右侧, 抽液管的左端与储液箱的右端固定连接, 抽液 管的右端与水泵的左端固定连接, 水泵的顶端与喷液管的底端固定连接, 支架的底端与底 座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 喷液管的顶部与支架固定连接, 喷头固定设置于喷液管的顶部, 排 液管的顶端与废液槽的底端固定连接, 排液管的底端自底座的顶端穿过底座, 过滤箱固定 设置于底板的顶端左侧, 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内腔, 过滤筒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端, 过滤筒 内设置有过滤腔, 排液管的底端自过滤箱的顶端插入过滤腔内,。

12、 过滤箱的右端与回液管的 左端固定连接, 回液管的右端与储液箱的左端固定连接。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还包括电机、 转轴、 左连接杆、 左清理刷、 右连接 杆和右清理刷, 电机固定设置于过滤箱的顶端, 转轴固定设置于电机的底端, 转轴的底端自 过滤箱的顶端插入过滤腔内, 左连接杆固定设置于转轴的中部左侧, 左清理刷固定设置于 左连接杆的左端, 左清理刷的左端与过滤腔的左端接触, 右连接杆固定设置于转轴的中部 右侧, 右清理刷固定设置于右连接杆的右端, 右清理刷的右端与过滤腔的右端接触。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还包括刮板和排渣管, 刮板的顶端与转轴的底 端。

13、固定连接, 刮板的底端与过滤腔的底端接触, 过滤筒的底端右侧设置有排渣口并与过滤 腔相通, 排渣管的顶端与排渣口固定连接, 排渣管的右端自内腔穿出过滤箱。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还包括左固定板、 左螺管、 左螺杆、 夹板和右固 定板, 左固定板固定设置于固定座的顶端左侧, 左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轴承, 左螺管的右端 自左固定板的左端插入并固定于轴承的中部, 左螺杆的左端自左螺管的右端插入并螺装于 左螺管的右端内部, 左螺杆的右端与夹板的左端固定连接, 右固定板固定设置于固定座的 说明书 1/4 页 4 CN 210756735 U 4 顶端右侧。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

14、具加工装置, 还包括防滑垫, 防滑垫固定设置于夹板的右端。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还包括液位观察管, 液位观察管固定设置于储 液箱的前端。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还包括把手, 把手固定设置于左螺管的左端。 001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还包括回液单向阀, 回液单向阀固定设置于回 液管的中部。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使用模具加工装置加工模具时, 通 过水泵将储液箱内的冷却液泵至喷液管经喷头喷向加工处进行冷却, 废液自固定座的四周 流入废液槽进行收集, 然后通过排液管排入过滤筒内过滤后进入内腔, 最后通过回液管排 入。

15、储液箱内再次利用, 从而保证冷却液可以最大限度进行重复利用, 减少冷却液的浪费, 降 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的俯视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箱的内部示意图; 0016 图4是图1中标记A的放大图; 0017 附图中标记: 1、 底座; 2、 底柱; 3、 竖板; 4、 横板; 5、 加工设备; 6、 固定座; 7、 废液槽; 8、 底板; 9、 储液箱; 10、 水泵; 11、 抽液管; 12、 喷液管; 13、 支架; 14、 喷头; 15、 排液管; 16、 过滤 箱; 17、 回液管; 18、 。

16、过滤筒; 19、 电机; 20、 转轴; 21、 左连接杆; 22、 左清理刷; 23、 右连接杆; 24、 右清理刷; 25、 刮板; 26、 排渣管; 27、 左固定板; 28、 左螺管; 29、 左螺杆; 30、 夹板; 31、 右固 定板; 32、 防滑垫; 33、 液位观察管; 34、 把手; 35、 回液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9 如图1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包括底座 1、 底柱2、 竖板3、 横 板4和加工。

17、设备5, 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 的底端, 竖板3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后侧, 横 板4的底端后侧与竖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 加工设备5固定设置于横板4的底端前侧; 还包括 固定座6、 废液槽7、 底板8、 储液箱9、 水泵10、 抽液管11、 喷液管12、 支架13、 喷头14、 排液管 15、 过滤箱16、 回液管17和过滤筒18, 废液槽7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 固定座6固定设置于废液 槽7的底端, 底板8固定设置于底柱2的中部, 储液箱9固定设置于底板8的顶端右侧, 水泵10 固定设置于底板8的顶端右侧, 抽液管11的左端与储液箱9的右端固定连接, 抽液管11的右 端与水泵 10的左端固定。

18、连接, 水泵10的顶端与喷液管12的底端固定连接, 支架13的底端与 底座1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 喷液管12的顶部与支架13固定连接, 喷头14固定设置于喷液管 12的顶部, 排液管15的顶端与废液槽7的底端固定连接, 排液管15的底端自底座1的顶端穿 过底座1, 过滤箱16固定设置于底板8的顶端左侧, 过滤箱16的内部设置有内腔, 过滤筒18固 定设置于内腔的顶端, 过滤筒18内设置有过滤腔, 排液管15的底端自过滤箱16的顶端插入 说明书 2/4 页 5 CN 210756735 U 5 过滤腔内, 过滤箱16的右端与回液管17的左端固定连接, 回液管17的右端与储液箱9的左端 固定连接;。

19、 在使用模具加工装置加工模具时, 通过水泵将储液箱内的冷却液泵至喷液管经 喷头喷向加工处进行冷却, 废液自固定座的四周流入废液槽进行收集, 然后通过排液管排 入过滤筒内过滤后进入内腔, 最后通过回液管排入储液箱内再次利用, 从而保证冷却液可 以最大限度进行重复利用, 减少冷却液的浪费, 降低加工成本。 002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还包括电机19、 转轴20、 左连接杆21、 左清理刷 22、 右连接杆23和右清理刷24, 电机19固定设置于过滤箱16的顶端, 转轴20固定设置于电机 19的底端, 转轴 20的底端自过滤箱16的顶端插入过滤腔内, 左连接杆21固定设置于转轴20 的。

20、中部左侧, 左清理刷22固定设置于左连接杆21的左端, 左清理刷22的左端与过滤腔的左 端接触, 右连接杆23固定设置于转轴20的中部右侧, 右清理刷24固定设置于右连接杆23的 右端, 右清理刷24的右端与过滤腔的右端接触; 通过电机带动左清理刷和右清理刷对过滤 筒进行清理。 002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还包括刮板25和排渣管26, 刮板25的顶端与转 轴20的底端固定连接, 刮板25的底端与过滤腔的底端接触, 过滤筒18的底端右侧设置有排 渣口并与过滤腔相通, 排渣管26的顶端与排渣口固定连接, 排渣管26的右端自内腔穿出过 滤箱16; 通过刮板将过滤的废渣刮至排渣口排出。 。

21、002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还包括左固定板27、 左螺管 28、 左螺杆29、 夹板 30和右固定板31, 左固定板27固定设置于固定座6的顶端左侧, 左固定板27的中部设置有轴 承, 左螺管28的右端自左固定板27的左端插入并固定于轴承的中部, 左螺杆29的左端自左 螺管28的右端插入并螺装于左螺管28的右端内部, 左螺杆29 的右端与夹板30的左端固定 连接, 右固定板31固定设置于固定座6 的顶端右侧; 通过夹板和右固定板固定模具。 002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还包括防滑垫32, 防滑垫32 固定设置于夹板30 的右端; 通过防滑垫防止模具滑动。 0024 本。

22、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还包括液位观察管33, 液位观察管33固定设置 于储液箱9的前端; 通过液位观察管便于观察储液箱内冷却液的储存量。 002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还包括把手34, 把手34固定设置于左螺管28的 左端; 通过把手便于转动左螺管。 002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还包括回液单向阀35, 回液单向阀35固定设置 于回液管17的中部; 通过回液单向阀防止冷却液回流。 002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其在使用模具加工装置加工模具时, 通过水泵 将储液箱内的冷却液泵至喷液管经喷头喷向加工处进行冷却, 废液自固定座的四周流入废 液槽进行收集, 。

23、然后通过排液管排入过滤筒内过滤后进入内腔, 最后通过回液管排入储液 箱内再次利用, 从而保证冷却液可以最大限度进行重复利用, 减少冷却液的浪费, 降低加工 成本, 通过电机带动左清理刷和右清理刷对过滤筒进行清理, 通过刮板将过滤的废渣刮至 排渣口排出, 通过夹板和右固定板固定模具, 通过防滑垫防止模具滑动, 通过液位观察管便 于观察储液箱内冷却液的储存量, 通过把手便于转动左螺管, 通过回液单向阀防止冷却液 回流, 在完成上述动作之前, 首先将移动到用户需要的位置。 002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 连接方式或设 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 并且其所有部件的。

24、具体结构、 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 说明书 3/4 页 6 CN 210756735 U 6 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故不在多加赘述。 002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 前后内 外以及垂直水平” 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 或为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 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与此同时,“第一” 、“第二” 和 “第 三” 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 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 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

25、的过程、 方 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 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 这些改 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7 CN 210756735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8 CN 210756735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9 CN 210756735 U 9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0 CN 210756735 U 10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1 CN 210756735 U 11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模具 加工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模具加工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26073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