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pdf
![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pdf_第1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5/2021-8/8/3f343e55-1a4e-41c1-bbb5-96ecefc8f3ca/3f343e55-1a4e-41c1-bbb5-96ecefc8f3ca1.gif)
![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pdf_第2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5/2021-8/8/3f343e55-1a4e-41c1-bbb5-96ecefc8f3ca/3f343e55-1a4e-41c1-bbb5-96ecefc8f3ca2.gif)
![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pdf_第3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5/2021-8/8/3f343e55-1a4e-41c1-bbb5-96ecefc8f3ca/3f343e55-1a4e-41c1-bbb5-96ecefc8f3ca3.gif)
《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070801.8 (22)申请日 2019.01.25 (71)申请人 上伟(江苏)碳纤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经济开发 区协鑫大道26号 (72)发明人 张晨张舒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32286 代理人 毛洪梅 (51)Int.Cl. B29C 70/36(2006.01) B29L 31/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
2、用于风轮机叶片的 梁帽的方法, 涉及风轮机制造技术领域, 包括如 下步骤:提供多个拉挤成型的纤维板材, 每个所 述纤维板材具有相互对立设置且向纵向延伸的 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 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 侧部分别包括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 在模具 中沿着竖直方向上堆叠多个所述纤维板材; 在堆 叠好的纤维板材外表面上包覆一层真空膜, 在包 覆完毕后, 与纤维板材之间形成真空区域; 利用 真空泵抽真空; 供给树脂; 固化树脂将所有纤维 板材结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 的梁帽的方法在板材宽度方向, 两侧加工成为圆 角, 使得树脂不会富集, 可以充分流动, 从而达到 充分浸润的目的, 提高。
3、板材之间的结合强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9822935 A 2019.05.31 CN 109822935 A 1.一种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S1、 提供多个拉挤成型的纤维板材, 每个所述纤维板材具有相互对立设置且向纵向延 伸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 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分别包括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 面, 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一弧形面和所述第二侧部的第一弧形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抵接表面, 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弧形面和所述第二侧部的第二弧形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抵接表面, 所述 第一抵接表面和所述第二抵接表面之间的距离限定了所述纤维板材。
4、的厚度; 所述第一抵接 表面和所述第二抵接表面的两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平面相接, 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距离 限定了所述纤维板材的长度; 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之 间分别通过第二平面相接, 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抵接表面和第二抵接表面相垂直, 所 述第一侧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侧部的第二平面之间限定了所述纤维板材的宽度; S2、 在模具中沿着竖直方向上堆叠多个所述纤维板材, 使得每个所述纤维板材的第二 抵接表面与面向堆叠中的相邻纤维板材的第一抵接表面形成界面区域; 每个所述纤维板材 的第一侧部、 第二侧部与面向堆叠中的相邻纤维板材对应的第一侧部、 第二侧部之间形成 间隙。
5、区域, 所述界面区域与所述间隙区域相连通; S3、 在堆叠好的纤维板材外表面上包覆一层真空膜, 所述真空膜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包 覆完毕后, 与纤维板材之间形成真空区域, 并且开口在其中一个纤维板材的间隙区域一侧; S4、 利用真空泵与所述开口连通并且将所述真空区域抽真空; S5、 将真空泵移开, 通过开口供给树脂至相应的间隙区域并致使树脂渗入到相邻纤维 板之间的界面区域中; S6、 固化所述树脂以将堆叠的所有纤维板材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梁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板 材的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具有向着所述第一抵接表面和第二抵接表面的方向具。
6、有逐渐增 加的厚度, 使得间隙区域向着所述界面区域逐步变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弧 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至其圆心处的半径为1-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其中一个 纤维板材的第二抵接表面覆盖一层导流部, 将另一个纤维板材的第一抵接表面与所述导流 部相接触, 所述导流部位于所述界面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部 与所述第一抵接表面和所述第二抵接表面的面积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
7、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 流部为玻纤布。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9822935 A 2 一种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风轮机制造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风力发电叶片是通过两个半面分别制作形成一个整叶片, 传统叶片的结构件包 括: 叶根、 梁帽、 腹板, 传统玻璃纤维预制大梁随着叶片尺寸的增加、 轻量化的要求, 已经慢 慢不能满足叶片设计的要求, 如今碳纤维拉挤板材的运用使得叶片大型化、 轻量化成为可 能, 通常拉挤板材通过预先铺放, 堆叠使得板材成为所需的长度及厚度, 通过真空灌注使。
8、得 树脂能够进入到板材缝隙以及板材层间, 拉挤板材在相互堆叠区域纵向, 树脂是不能流动 的, 因此可靠的灌注工艺、 可靠的板材设计是必要的。 0003 现阶段, 厂家的解决手段是在板材宽度方向, 两侧加工成为斜角, 使得树脂可以充 分流动, 从而达到充分浸润的目的, 斜角的设计虽然解决灌注问题, 但是存在了一定空间的 树脂富集区域, 此区域的力学结构是比较脆弱的, 从而导致粘接不牢固。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 0005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7 S1、 提。
9、供多个拉挤成型的纤维板材, 每个所述纤维板材具有相互对立设置且向纵 向延伸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 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分别包括第一弧形面和第二 弧形面, 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一弧形面和所述第二侧部的第一弧形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抵接表 面, 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弧形面和所述第二侧部的第二弧形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抵接表面, 所述第一抵接表面和所述第二抵接表面之间的距离限定了所述纤维板材的厚度; 所述第一 抵接表面和所述第二抵接表面的两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平面相接, 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 距离限定了所述纤维板材的长度; 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 面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平面相接, 所述第二平。
10、面与所述第一抵接表面和第二抵接表面相垂 直, 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侧部的第二平面之间限定了所述纤维板材的宽 度; 0008 S2、 在模具中沿着竖直方向上堆叠多个所述纤维板材, 使得每个所述纤维板材的 第二抵接表面与面向堆叠中的相邻纤维板材的第一抵接表面形成界面区域; 每个所述纤维 板材的第一侧部、 第二侧部与面向堆叠中的相邻纤维板材对应的第一侧部、 第二侧部之间 形成间隙区域, 所述界面区域与所述间隙区域相连通; 0009 S3、 在堆叠好的纤维板材外表面上包覆一层真空膜, 所述真空膜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包覆完毕后, 与纤维板材之间形成真空区域, 并且开口在其中一个纤维板材的间隙。
11、区域 一侧;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9822935 A 3 0010 S4、 利用真空泵与所述开口连通并且将所述真空区域抽真空; 0011 S5、 将真空泵移开, 通过开口供给树脂至相应的间隙区域并致使树脂渗入到相邻 纤维板之间的界面区域中; 0012 S6、 固化所述树脂以将堆叠的所有纤维板材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梁帽。 0013 优选的, 所述纤维板材的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具有向着所述第一抵接表面和第二 抵接表面的方向具有逐渐增加的厚度, 使得间隙区域向着所述界面区域逐步变窄。 0014 优选的, 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至其圆心处的半径为1-1.5mm。 0015 优选的, 。
12、在其中一个纤维板材的第二抵接表面覆盖一层导流部, 将另一个纤维板 材的第一抵接表面与所述导流部相接触, 所述导流部位于所述界面区域内。 0016 优选的, 所述导流部与所述第一抵接表面和所述第二抵接表面的面积相同。 0017 优选的, 所述导流部为玻纤布。 0018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在板材宽 度方向, 两侧加工成为圆角, 使得树脂不会富集, 可以充分流动, 从而达到充分浸润的目的, 提高板材之间的结合强度。 附图说明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单个纤维板材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两个相邻的纤。
13、维板材之间结合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标记为:1、 第一侧部; 2、 第二侧部; 3、 第一弧形面; 4、 第二弧形面; 5、 第一抵接 表面; 6、 第二抵接表面; 7、 第一平面; 8、 第二平面; 9、 界面区域; 10、 间隙区域; 11、 导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如图1-2所示, 为本发明的一种制造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梁帽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 骤: 0024 S1、 提供多个拉挤成型的纤维板材, 每个纤维板材具有相互对立设置且向纵向延 伸的第一侧部1和第二侧部2, 第一侧部1和第二侧部2分别包括第一弧形面3和第二弧形面 4, 第一侧部1的第一弧形面3和第二侧部2的第一弧形面。
14、3之间设置有第一抵接表面5, 第一 侧部1的第二弧形面4和第二侧部2的第二弧形面4之间设置有第二抵接表面6, 第一抵接表 面5和第二抵接表面6之间的距离限定了纤维板材的厚度; 第一抵接表面5和第二抵接表面6 的两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平面7相接, 第一平面7之间的距离限定了纤维板材的长度; 第 一侧部1和第二侧部2的第一弧形面3与第二弧形面4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平面8相接, 第二平 面8与第一抵接表面5和第二抵接表面6相垂直, 第一侧部的第二平面8与第二侧部2的第二 平面8之间限定了纤维板材的宽度; 0025 S2、 在模具中沿着竖直方向上堆叠多个纤维板材, 使得每个纤维板材的第二抵接 表面6与面向。
15、堆叠中的相邻纤维板材的第一抵接表面5形成界面区域9; 每个纤维板材的第 一侧部1、 第二侧部2与面向堆叠中的相邻纤维板材对应的第一侧部1、 第二侧部2之间形成 间隙区域10, 界面区域9与间隙区域10相连通; 0026 S3、 在堆叠好的纤维板材外表面上包覆一层真空膜, 真空膜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包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9822935 A 4 覆完毕后, 与纤维板材之间形成真空区域, 并且开口在其中一个纤维板材的间隙区域一侧; 具体的, 真空系统的抽气侧布置在堆叠纤维板材的一侧, 或者是上表面, 抽气口的长度与堆 叠板材的长度保持一致, 或者是任意长度, 保证板材真空度各处相一致。
16、; 0027 S4、 利用真空泵与开口连通并且将真空区域抽真空; 0028 S5、 将真空泵移开, 通过开口供给树脂至相应的间隙区域10并致使树脂渗入到相 邻纤维板之间的界面区域9中; 0029 S6、 固化树脂以将堆叠的所有纤维板材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梁帽; 0030 纤维板材的第一侧部1与第二侧部2具有向着第一抵接表面5和第二抵接表面6的 方向具有逐渐增加的厚度, 使得间隙区域10向着界面区域9逐步变窄。 0031 第一弧形面3与第二弧形面4至其圆心处的半径为1-1.5mm; 其计算如下。 0032 0033其中,灌注树脂实时粘度; 0034灌注树脂25粘度; 0035 w: 板材宽度; 0。
17、036 h: 板材厚度; 0037灌注间隙区域平均克重; 0038 FAW: 灌注间隙区域实际克重; 0039 根据上述计算可以得出, 第一弧形面3与第二弧形面4至其圆心处的最佳半径范 围, 在此范围内树脂不会富集, 可以充分流动。 0040 在其中一个纤维板材的第二抵接表面6覆盖一层导流部11, 将另一个纤维板材的 第一抵接表面6与导流部11相接触, 导流部11位于界面区域9内。 0041 导流部11与第一抵接表面5和第二抵接表面6的面积相同。 0042 导流部11为玻纤布, 也可采用尼龙类网格布、 聚酯类网格布和芳纶纤维类网格布, 具有良好的覆盖功能和树脂导流功能。 0043 同样的, 若在长度方向上需要堆叠多个板材, 可以先按如上方法制造出一个纵向 堆叠板材, 再在相邻的两堆板材中, 增加灌注区域和玻纤布导流部, 进行树脂灌注固化。 0044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以本发 明为基础, 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 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所作出的简单变化、 等 同替换或者修饰等, 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9822935 A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109822935 A 6 。
- 内容关键字: 制造 用于 风轮 叶片 方法
养殖禽畜排泄物固液分离处理设备.pdf
铝合金平板加工用夹具.pdf
抗弯抗拉低频闪灯带.pdf
图书馆空气调节装置.pdf
路面高差检测装置.pdf
U肋板转运机器人的行走机构切换装置.pdf
冲压机用的精准送料装置.pdf
茶叶加工用萎凋装置.pdf
糠醛残液回收釜.pdf
蓄电池组中实时时钟芯片供电电路.pdf
水平防跷板调节压轮机构.pdf
高压线圈引出装置.pdf
热管节能型离子溶液碳捕集装置.pdf
工作效率高的多单元碟状容器定量充填装置.pdf
用于散热器铜管的收卷辅助设备.pdf
手提式电动冷烟雾机的驱动式收置结构.pdf
气相三氧化硫磺化反应系统.pdf
基于多频点扫频工作的超声波控藻系统.pdf
改进型太阳能板旋转支架.pdf
基于实时网络的风电场智能图像监控系统.pdf
自动驾驶路线规划方法和系统.pdf
高可靠性的平板探测器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pdf
多区域虚拟电厂协同优化运行方法.pdf
基于深度学习眼球追踪光斑检测方法及装置.pdf
风电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pdf
T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TBC太阳能电池与光伏系统.pdf
森林冠层高度与地理环境协变量关系确定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眼动数据的自动冻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U形肋焊接定位系统.pdf
太阳能组件撕胶引线点胶一体机及生产方法.pdf
基于辐射传输参数应用卷积神经网络的水深地图反演方法.pdf
化工区域的空气污染溯源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
一种超实木防水组合踢脚线.pdf
电气柜前门板门锁装置.pdf
双人正杆器.pdf
一种纳米铝塑复合板.pdf
强磁打捞器.pdf
一种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环卫车电动扫盘系统.pdf
一种可调节型门铰链.pdf
一种用于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船筏式试验装置.pdf
免贴墙砖.pdf
一种聚氨酯仿石材防火保温装饰复合板.pdf
相关文档
更多![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pdf](/Images/s.gif)
![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展示板.pdf](/Images/s.gif)
![计算机研究室理线机构.pdf](/Images/s.gif)
![荧光滚筒模组、光源及投影机.pdf](/Images/s.gif)
![汉语言文化传播展示装置.pdf](/Images/s.gif)
![基于浏览器端显示引擎的图元样式变换方法.pdf](/Images/s.gif)
![非能动阀门系统和核反应堆.pdf](/Images/s.gif)
![耐冲击性降噪耳机控制板.pdf](/Images/s.gif)
![可降解高性能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pdf](/Images/s.gif)
![基于首端“负荷云”预测的10千伏线路滚动规划优先级排序方法.pdf](/Images/s.gif)
![SDN网络攻击检测及防御的方法和装置.pdf](/Images/s.gif)
![智能电子锁.pdf](/Images/s.gif)
![高压直流GIL用表面功能梯度绝缘子快速工业处理方法.pdf](/Images/s.gif)
![分布面积可控的硅纳米孔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Images/s.gif)
![AI人机交互体验装置.pdf](/Images/s.gif)
![电池均衡控制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pdf](/Images/s.gif)
![计算机硬盘防震保护装置.pdf](/Images/s.gif)
![数据分析的通信信息设备.pdf](/Images/s.gif)
![硬质PE-RT管材及其生产工艺.pdf](/Images/s.gif)
![财务支票验签扫描仪支架装置.pdf](/Images/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