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信号发射电路.pdf

上传人:二狗 文档编号:12241314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89.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干扰信号发射电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干扰信号发射电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干扰信号发射电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干扰信号发射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扰信号发射电路.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352672.X (22)申请日 2019.12.24 (73)专利权人 成都众志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97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虹路3 号B栋6楼 (72)发明人 杨涛谢明明蒋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阳佑虹 (51)Int.Cl. H04B 1/04(2006.01) H04K 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干扰信号发射电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扰信号发射电路。

2、, 包括: 上变频单元、 频综单元、 监控单元、 基带信 号生成模块; 所述基带信号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干 扰信号; 上变频单元用于信号频率的变换以及输 出信号电平调节; 频综单元用于提供本振信号; 监控单元用于监控电路状态; 所述监控单元分别 与上变频单元、 频综单元和基带信号生成模块连 接, 频综单元和上变频单元连接, 基带信号生成 模块和上变频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需要 输出的干扰信号有效的控制在一个较大的频率 范围中, 并且通过较大的输出干扰信号频率范 围, 可以更全面的干扰或屏蔽外部违法信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0490849 U 2020.05.08。

3、 CN 210490849 U 1.一种干扰信号发射电路,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上变频单元(1)、 频综单元(2)、 监控单元 (3)、 基带信号生成模块(4); 所述基带信号生成模块(4)用于生成干扰信号; 上变频单元(1) 用于信号频率的变换以及输出信号电平调节; 频综单元(2)用于提供本振信号; 监控单元 (3)用于监控电路状态; 所述监控单元(3)分别与上变频单元(1)、 频综单元(2)和基带信号 生成模块(4)连接, 频综单元(2)和上变频单元(1)连接, 基带信号生成模块(4)和上变频单 元(1)连接; 所述上变频单元(1)包括: 频率转换模块(11)、 增益调节模块(12)、 。

4、滤波模块 (13)、 自动电平控制模块(14)和衰减模块(15); 所述频率转换模块(11)、 增益调节模块 (12)、 滤波模块(13)、 方法模块、 自动电平控制模块(14)和衰减模块(15)依次连接; 频率转 换模块(11)用于转换输入信号的频率; 增益调节模块(12)用于改变输入信号的电平; 滤波 模块(13)用于排除干扰信号; 自动电平控制模块(14)用于控制输出信号的功率电平; 衰减 模块(15)用于提高输出信号隔离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信号发射电路, 其特征在于, 增益调节模块(12)由三级混频 电路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信号发射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

5、波模块(13)包括: 中频 带外抑制模块、 射频带外抑制模块和混频带外抑制模块; 用于过滤中频、 射频和混频中的干 扰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信号发射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综单元(2)包括: 参考时 钟分配模块(21)、 调谐本振环模块(22)和固定本振环模块(23); 所述参考时钟分配模块 (21)用于提供参考源信号; 调谐本振环模块(22)用于提供调谐本振信号; 固定本振环模块 (23)用于提供固定本振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信号发射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单元(3)包括: 温度监 测单元(31)和射频监控单元(32); 温度监测单元(31)用于监测电路温度。

6、; 射频监控单元 (32)用于监控信号功率值。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490849 U 2 一种干扰信号发射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扰信号领域, 尤其是一种干扰信号发射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发展, 复杂干扰压制源技术研究愈发得到了国家的响应, 其在军事和 民用中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并且随着发展, 军事上的雷达探测以及生活中通过移动终端进 行遥控犯案或通过手机通信进行违法通信的情况也日益增多, 而防止这类情况则需要通过 干扰信号去干扰述设备的通信; 而将自身发射出的干扰信号控制在一个较大的频率范围 中, 可以使其能干扰到到更多的违法信号。 00。

7、03 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 多数复杂干扰压制源设备的干扰信号发射电路其发射的干 扰信号的频率范围在5.0GHz以下, 不能干扰到频率更高的信号,另外, 因为发射的干扰信号 频率高、 功率大, 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 缺失对干扰压制源设备的温度监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干扰信号发射电路; 本实 用新型解决了多数发射的干扰信号频率范围仅在5.0GHz以下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干扰信号发射电路, 包括: 上变频单元、 频综单元、 监控单元、 基带信号生成模 块; 所述基带信号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干扰信号。

8、; 上变频单元用于信号频率的变换以及输出 信号电平调节; 频综单元用于提供本振信号; 监控单元用于监控电路状态; 所述监控单元分 别与上变频单元、 频综单元和基带信号生成模块连接, 频综单元和上变频单元连接, 基带信 号生成模块和上变频单元连接。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上变频单元包括: 频率转换模块、 增益调节模块、 滤波模块、 自动电 平控制模块和衰减模块; 所述频率转换模块、 增益调节模块、 滤波模块、 自动电平控制模块 和衰减模块依次连接; 频率转换模块用于转换输入信号的频率; 增益调节模块用于改变输 入信号的电平; 滤波模块用于排除干扰信号; 自动电平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输出信号的功率。

9、 电平; 衰减模块用于提高输出信号隔离度。 0008 进一步的, 增益调节模块由三级混频电路构成。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滤波模块包括: 中频带外抑制模块、 射频带外抑制模块和混频带外 抑制模块; 用于过滤中频、 射频和混频中的干扰信号。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频综单元包括: 参考时钟分配模块、 调谐本振环模块和固定本振环 模块; 所述参考时钟分配模块用于提供参考源信号; 调谐本振环模块用于提供调谐本振信 号; 固定本振环模块用于提供固定本振信号。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监控单元包括: 温度监测单元和射频监控单元; 所述温度监测单元 用于监测电路温度; 射频监控单元用于监控信号功率。

10、值。 0012 综上所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490849 U 3 0013 1、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变频单元和频综单元的相互配合, 可以将需要输出的干扰信 号有效的控制在一个较大的频率范围中, 即超过5.0GHz的频率范围, 并且通过较大的输出 干扰信号频率范围, 可以更全面的干扰或屏蔽外部违法信号。 0014 2、 本实用新型通过射频监控单元和温度监测单元, 用于温度和信号功率的监控, 利于电路的温度状态的监控及识别。 附图说明 0015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 其中: 0016 图1是干扰信号发射电路。

11、结构图。 0017 图2是上变频单元结构图。 0018 图3是频综单元结构图。 0019 图4是监控单元结构图。 0020 其中, 1-上变频单元; 2-频综单元; 3-监控单元; 4-基带信号生成模块; 11-频率转 换模块; 12-增益调节模块; 13-滤波模块; 14-自动电平控制模块; 15-衰减模块; 21-参考时 钟分配模块; 22-调谐本振环模块; 23-固定本振环模块; 31-温度监测单元; 32-射频监控单 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 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 除了互相排斥 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 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22 本说明。

12、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 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 除非特别叙述, 均可 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 即, 除非特别叙述, 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 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23 实施例1 0024 一种干扰信号发射电路, 包括: 上变频单元1、 频综单元2、 监控单元3、 基带信号生 成模块4; 所述监控单元3分别与上变频单元1、 频综单元2和基带信号生成模块4连接, 频综 单元2和上变频单元1连接, 基带信号生成模块4和上变频单元1连接。 0025 基带信号生成模块4用于生成干扰信号并将生成的干扰信号传输至上变频单元1 中。 0026 上变频单元1用于信号频率的。

13、变换以及输出信号电平调节; 所述上变频单元1包 括: 频率转换模块11、 增益调节模块12、 滤波模块13、 自动电平控制模块14和衰减模块15; 所 述频率转换模块11、 增益调节模块12、 滤波模块13、 方法模块、 自动电平控制模块14和衰减 模块15依次连接。 0027 频率转换模块11用于转换输入信号的频率, 所述频率转换模块11通过上下三级变 频思路实现; 本实施例中, 频率转换模块11可以实现60MHz100MHz输入信号到2MHz 6.0GHz输出信号的频率的变换。 0028 增益调节模块12用于改变输入信号的电平, 所述增益调节模块12由三级混频电路 构成; 本实施例中, 增。

14、益调节模块12可以将输入信号的-10dBm0.5dBm电平经过三级混频 输出电平为-144dBm+10dBm, 具体为: 增益调节模块12的理论净增益和程控增益动态范围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0490849 U 4 的分别为20dB和154dB(均预留5dB裕量), 考虑到通带增益不平坦度并考虑部分裕量, 设计 值分别为25dB和165dB, 增益调整步进为0.1dB。 其中, 第一中频净增益为0dB, 程控增益动弹 范围为10dB, 步进0.1dB; 第二中频净增益为0dB, 程控增益动弹范围为30dB(步进1dB); 第三 级混频后, 射频链路净增益为25dB, 程控增益动弹范。

15、围为125dB, 步进1dB。 所述增益调节模 块12在电路组成上除包含三级混频电路外还包含多级的滤波、 放大和衰减电路, 以实现对 输出信号纯度和电平的有效控制。 为确保输出信号的线性指标, 两级混频信号电平都控制 在-10dBm以下, 三阶互调产物小于-60dBc, 理论值达到-65dBc。 受到宽带放大器增益平坦度 的影响, 为减少链路增益的修正工作量, 提高模块的可生产性和批次一致性, 放大链路采用 了开关分段的方式进行, 将2MHz6.0GHz分成2MHz3.0GHz和3.0GHz6.0GHz两段分别进 行放大, 放大增益均为40dB, 单级电路的带内波动分别为1.5dB和1dB, 。

16、可以满足要求。 0029 滤波模块13用于排除干扰信号; 所述滤波模块13包括: 中频带外抑制模块、 射频带 外抑制模块和混频带外抑制模块; 用于过滤中频、 射频和混频中的干扰信号; 本实施例中, 根据频段的不同分别采用LC、 微带、 腔体和SAW等滤波电路设计, 并采用多级级联组合的方 式, 使带外抑制设计值均达到60dB以上。 0030 自动电平控制模块14用于控制输出信号的功率电平, 即当输出的信号电平值出现 异常时, 自动电平控制模块14会对输出信号电平进行调整, 使其维持在正常值范围。 0031 衰减模块15用于提高输出信号隔离度, 通过衰减模块15, 可以使输出的信号电平 范围在-。

17、144dBm+10dBm内。 0032 频综单元2用于提供本振信号; 所述频综单元2包括: 参考时钟分配模块21、 调谐本 振环模块22和固定本振环模块23; 所述参考时钟分配模块21用于提供参考源信号, 所述参 考源信号用于辅助校准生成的本振信号; 调谐本振环模块22用于提供调谐本振信号, 本实 施例中, 调谐本振环模块22提供1路6.72GHz12.74GHz调谐本振信号并传输至上变频单元 1中增益调节模块12的第三级混频中; 固定本振环模块23用于提供固定本振信号, 本实施例 中, 提供1路6.54GHz固定本振信号并传输至上变频单元1中增益调节模块12的第二级混频 中; 本实施例中, 。

18、频综单元2还会提供1路100MHz点频本振并传输至上变频单元1中增益调节 模块12的第一级混频中。 0033 监控单元3用于监控电路状态; 所述监控单元3包括: 温度监测单元31和射频监控 单元32; 所述温度监测单元31用于监测电路温度, 因温度变化会对输出的信号频率和电平 造成影响, 因此, 当温度检测电路监测到的电路温度出现异常时, 监控单元3会根据温度变 化对信号频率和电平进行补偿, 以使频率和电平值处于正常的区间范围内; 射频监控单元 32用于监控信号频率值, 以保证频率值处于正常值范围。 0034 本实施例在使用中时, 自基带信号生成模块4的76.8MHz模拟基带信号(最大带宽 4。

19、0MHz), 经滤波后分别与来自频综单元2100MHz、 6.54GHz和6.72GHz12.74GHz本振信号混 频后, 分别得到180MHz、 6.74GHz中频信号(带宽40MHz)和2MHz6.0GHz的射频信号输出, 再 经过开关滤波(抑制谐杂波)、 放大、 ALC和ATT控制后, 转换成-144dBm+10dBm的射频信号 输出。 0035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变频单元1和频综单元2的相互配合, 可以将需要输出的干扰信 号有效的控制在一个较大的频率范围中, 即超过5.0GHz的频率范围, 并且通过较大的输出 干扰信号频率范围, 可以更加全面的干扰或屏蔽外部违法信号; 通过射频监控单元和。

20、温度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490849 U 5 监测单元, 用于温度和信号功率的监控, 利于电路的温度状态的监控及识别。 0036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 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 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 合。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490849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210490849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210490849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210490849 U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210490849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干扰 信号 发射 电路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干扰信号发射电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24131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