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pdf
《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127934.6 (22)申请日 2019.07.18 (73)专利权人 河北茂理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石北路368 号金石工业园4号楼东一层08室 (72)发明人 宋卫东张雪震宋婉瑄武长兴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13130 代理人 姬学森 (51)Int.Cl. C02F 1/24(2006.01) C02F 10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
2、型涉及水体净化附属装置的技术 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其 可以方便对粘附在螺旋过滤体表面的杂质等进 行处理, 减少对除渣效果的影响, 提高实用性; 包 括上壳体、 下壳体、 上安装法兰、 下安装法兰、 多 组固定螺钉、 多组固定螺母、 进水管、 出水管、 左 安装法兰、 右安装法兰、 斜向安装板和螺旋过滤 体, 下壳体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污管, 排污管上设 置有排污阀; 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左开 关阀和右开关阀, 还包括连接管、 暂存罐、 两组连 接杆、 上限位环、 下限位环、 传输管、 传输泵、 固定 管、 多组分流管和多组喷头, 多组分流管两端分 别与固定管和多组喷头。
3、连接, 并且多组分流管和 多组喷头均位于螺旋过滤体中。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10480923 U 2020.05.08 CN 210480923 U 1.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包括上壳体(1)、 下壳体(2)、 上安装法兰(3)、 下安装法兰 (4)、 多组固定螺钉(5)、 多组固定螺母(6)、 进水管(7)、 出水管(8)、 左安装法兰(9)、 右安装 法兰(10)、 斜向安装板(11)和螺旋过滤体(12), 上安装法兰(3)和下安装法兰(4)分别套装 固定至上壳体(1)外壁底部和下壳体(2)外壁顶部, 并且上安装法兰(3)和下安装法兰(4)接 触, 多组固定螺。
4、钉(5)均螺装通过上安装法兰(3)和下安装法兰(4), 多组固定螺母(6)分别 螺装至多组固定螺钉(5)下半区域, 进水管(7)和出水管(8)分别与上壳体(1)左侧壁和右侧 壁连通, 左安装法兰(9)和右安装法兰(10)分别套装固定至进水管(7)和出水管(8)外壁上, 斜向安装板(11)固定安装在上壳体(1)内壁上半区域, 并在斜向安装板(11)中央区域设置 有固定孔, 螺旋过滤体(12)顶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孔处, 下壳体(2)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污管 (13), 排污管(13)上设置有排污阀(14);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管(7)和出水管(8)上分别设 置有左开关阀(15)和右开关阀(16), 。
5、还包括连接管(17)、 暂存罐(18)、 两组连接杆(19)、 上 限位环(20)、 下限位环(21)、 传输管(22)、 传输泵(23)、 固定管(24)、 多组分流管(25)和多组 喷头(26), 所述暂存罐(18)内设置有暂存腔, 所述连接管(17)顶端和低端分别与出水管(8) 底部和暂存罐(18)顶部连通, 两组连接杆(19)一端分别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右侧壁连 接, 并且两组连接杆(19)另一端分别与上限位环(20)和下限位环(21)连接, 所述上限位环 (20)和下限位环(21)分别套装至暂存罐(18)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 所述传输管(22)输入端 和输出端分别与暂存罐(1。
6、8)底部和上壳体(1)顶部连通, 所述传输泵(23)安装在传输管 (22)上, 所述固定管(24)位于上壳体(1)中, 并且固定管(24)顶端与传输管(22)连通, 所述 固定管(24)底端伸入至螺旋过滤体中, 所述多组分流管(25)两端分别与固定管(24)和多组 喷头(26)连接, 并且多组分流管(25)和多组喷头(26)均位于螺旋过滤体(12)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定位环(27)和两 组定位杆(28), 所述定位环(27)套装至固定管(24)外壁上, 所述两组定位杆(28)两端分别 与定位环(27)外壁和上壳体(1)内壁连接。 3.如权利。
7、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两组托架(29), 所述两组托架(29)两端分别与下限位环(21)底部前半区域和后区域连接, 所述暂存罐(18) 底部与两组托架(29)内壁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多组支撑杆(30) 和多组定位块(31), 所述多组支撑杆(30)底端均与下壳体(2)内底部连接, 并且多组支撑杆 (30)顶端分别与多组定位块(31)连接, 所述多组定位块(31)均与螺旋过滤体(12)底部接 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两组支撑轴(32) 和两组托板(33),。
8、 所述两组支撑轴(32)两端分别与上壳体(1)外壁和两组托板(33)连接, 所 述进水管(7)和出水管(8)分别位于两组托板(33)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两组限位带 (34), 所述两组限位带(34)分别绕过进水管(7)和出水管(8), 并且两组限位带(34)两端分 别与两组托板(33)前后两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两组防滑垫 (35), 所述两组防滑垫(35)分别安装在上限位环(20)和下限位环(21)内壁上, 并且两组防 滑垫(35)均与暂存罐(18)外壁接触。 权利要求书 1/2 页。
9、 2 CN 210480923 U 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多组保护垫 (36), 所述多组保护垫(36)分别安装在多组定位块(31)顶端, 并且多组保护垫(36)均与螺 旋过滤体(12)底部接触。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0480923 U 3 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是一种用于对地下水会其他水源中的固体颗粒进 行处理, 起到显著的除砂、 降浊、 固液分离的效果的附属装置, 其在水。
10、处理的领域中得到了 广泛的使用; 现有的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包括上壳体、 下壳体、 上安装法兰、 下安装法兰、 多 组固定螺钉、 多组固定螺母、 进水管、 出水管、 左安装法兰、 右安装法兰、 斜向安装板和螺旋 过滤体, 上安装法兰和下安装法兰分别套装固定至上壳体外壁底部和下壳体外壁顶部, 并 且上安装法兰和下安装法兰接触, 多组固定螺钉均螺装通过上安装法兰和下安装法兰, 多 组固定螺母分别螺装至多组固定螺钉下半区域, 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上壳体左侧壁和右 侧壁连通, 左安装法兰和右安装法兰分别套装固定至进水管和出水管外壁上, 斜向安装板 固定安装在上壳体内壁上半区域, 并在斜向安装板中央区域设。
11、置有固定孔, 螺旋过滤体顶 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孔处, 下壳体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污管, 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 现有的微 气泡螺旋除渣装置使用时, 通过座安装法兰和右安装法兰将整体与传输管道连接, 将所需 要进行处理的水通过进水管导入上壳体和下壳体中, 经过螺旋过滤体过滤后通过出水管排 出, 其中的杂质在螺旋过滤体的过滤阻拦作用下留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中, 并之间下降沉积 至下壳体中, 可以定期打开排污阀, 通过排污管将其中的杂质等排出; 现有的微气泡螺旋除 渣装置使用中发现, 在水中过滤出的杂质等容易粘附在螺旋过滤体表面, 容易影响其除渣 效果, 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
12、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对粘附在螺旋过滤体表面的 杂质等进行处理, 减少对除渣效果的影响, 提高实用性的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包括上壳体、 下壳体、 上安装法兰、 下安 装法兰、 多组固定螺钉、 多组固定螺母、 进水管、 出水管、 左安装法兰、 右安装法兰、 斜向安装 板和螺旋过滤体, 上安装法兰和下安装法兰分别套装固定至上壳体外壁底部和下壳体外壁 顶部, 并且上安装法兰和下安装法兰接触, 多组固定螺钉均螺装通过上安装法兰和下安装 法兰, 多组固定螺母分别螺装至多组固定螺钉下半区域, 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上壳体左 侧壁和右侧壁连通, 左安。
13、装法兰和右安装法兰分别套装固定至进水管和出水管外壁上, 斜 向安装板固定安装在上壳体内壁上半区域, 并在斜向安装板中央区域设置有固定孔, 螺旋 过滤体顶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孔处, 下壳体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污管, 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 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左开关阀和右开关阀, 还包括连接管、 暂存罐、 两组连接 杆、 上限位环、 下限位环、 传输管、 传输泵、 固定管、 多组分流管和多组喷头, 所述暂存罐内设 置有暂存腔, 所述连接管顶端和低端分别与出水管底部和暂存罐顶部连通, 两组连接杆一 说明书 1/5 页 4 CN 210480923 U 4 端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右侧壁连接, 并且。
14、两组连接杆另一端分别与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 连接, 所述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分别套装至暂存罐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 所述传输管输入 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暂存罐底部和上壳体顶部连通, 所述传输泵安装在传输管上, 所述固定 管位于上壳体中, 并且固定管顶端与传输管连通, 所述固定管底端伸入至螺旋过滤体中, 所 述多组分流管两端分别与固定管和多组喷头连接, 并且多组分流管和多组喷头均位于螺旋 过滤体中。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还包括定位环和两组定位杆, 所述定位 环套装至固定管外壁上, 所述两组定位杆两端分别与定位环外壁和上壳体内壁连接。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15、, 还包括两组托架, 所述两组托架两端分 别与下限位环底部前半区域和后区域连接, 所述暂存罐底部与两组托架内壁接触。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还包括多组支撑杆和多组定位块, 所述 多组支撑杆底端均与下壳体内底部连接, 并且多组支撑杆顶端分别与多组定位块连接, 所 述多组定位块均与螺旋过滤体底部接触。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还包括两组支撑轴和两组托板, 所述两 组支撑轴两端分别与上壳体外壁和两组托板连接, 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位于两组托板 中。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还包括两组限位带, 所述两组限位带分 别绕过进水管和。
16、出水管, 并且两组限位带两端分别与两组托板前后两端连接。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还包括两组防滑垫, 所述两组防滑垫分 别安装在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内壁上, 并且两组防滑垫均与暂存罐外壁接触。 001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还包括多组保护垫, 所述多组保护垫分 别安装在多组定位块顶端, 并且多组保护垫均与螺旋过滤体底部接触。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座安装法兰和右安装法兰将整体 与传输管道连接, 将所需要进行处理的水通过进水管导入上壳体和下壳体中, 经过螺旋过 滤体过滤后通过出水管排出, 其中的杂质在螺旋过滤体的过滤阻拦作用。
17、下留在上壳体和下 壳体中, 并之间下降沉积至下壳体中, 可以定期打开排污阀, 通过排污管将其中的杂质等排 出, 并且在对水体进行处理过程中, 部分处理后的水通过连接管进入暂存罐内进行储存, 当 暂存罐内水满后, 处理后的水继续通过出水管排出, 当需要对螺旋过滤体进行清理时, 可以 关闭左开关阀和右开关阀, 此时将排污阀打开, 并将传输泵通电并启动, 在传动泵的作用下 使暂存罐内的处理后的水通过传输管进入至固定管中, 并通过多组分流管分流后通过多组 喷头喷出, 进行反冲处理, 使粘附在螺旋过滤体表面的杂质被冲下, 杂质随着水体的流通通 过排污管排出, 从而可以方便对粘附在螺旋过滤体表面的杂质等进。
18、行处理, 减少对除渣效 果的影响, 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5 图3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6 图4是上限位环和防滑垫的连接示意俯视图; 说明书 2/5 页 5 CN 210480923 U 5 0017 附图中标记: 1、 上壳体; 2、 下壳体; 3、 上安装法兰; 4、 下安装法兰; 5、 固定螺钉; 6、 固定螺母; 7、 进水管; 8、 出水管; 9、 左安装法兰; 10、 右安装法兰; 11、 斜向安装板; 12、 螺旋过 滤体; 13、 排污管; 14、 排污阀; 15、 左开关阀。
19、; 16、 右开关阀; 17、 连接管; 18、 暂存罐; 19、 连接 杆; 20、 上限位环; 21、 下限位环; 22、 传输管; 23、 传输泵; 24、 固定管; 25、 分流管; 26、 喷头; 27、 定位环; 28、 定位杆; 29、 托架; 30、 支撑杆; 31、 定位块; 32、 支撑轴; 33、 托板; 34、 限位带; 35、 防滑垫; 36、 保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9 如图1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
20、除渣装置, 包括上壳体1、 下壳体 2、 上安装法兰3、 下安装法兰4、 多组固定螺钉5、 多组固定螺母6、 进水管7、 出水管8、 左安装 法兰9、 右安装法兰10、 斜向安装板11和螺旋过滤体12, 上安装法兰3和下安装法兰4分别套 装固定至上壳体1外壁底部和下壳体2外壁顶部, 并且上安装法兰3和下安装法兰4接触, 多 组固定螺钉5均螺装通过上安装法兰3和下安装法兰4, 多组固定螺母6分别螺装至多组固定 螺钉5下半区域, 进水管7和出水管8分别与上壳体1左侧壁和右侧壁连通, 左安装法兰9和右 安装法兰10分别套装固定至进水管7和出水管8外壁上, 斜向安装板11固定安装在上壳体1 内壁上半区。
21、域, 并在斜向安装板11中央区域设置有固定孔, 螺旋过滤体12顶端固定安装在 固定孔处, 下壳体2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污管13, 排污管13上设置有排污阀14; 进水管7和出水 管8上分别设置有左开关阀15和右开关阀16, 还包括连接管17、 暂存罐18、 两组连接杆19、 上 限位环20、 下限位环21、 传输管22、 传输泵23、 固定管24、 多组分流管25和多组喷头26, 暂存 罐18内设置有暂存腔, 连接管17顶端和低端分别与出水管8底部和暂存罐18顶部连通, 两组 连接杆19一端分别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右侧壁连接, 并且两组连接杆19另一端分别与上限 位环20和下限位环21连接, 上限。
22、位环20和下限位环21分别套装至暂存罐18上半区域和下半 区域, 传输管22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暂存罐18底部和上壳体1顶部连通, 传输泵23安装在 传输管22上, 固定管24位于上壳体1中, 并且固定管24顶端与传输管22连通, 固定管24底端 伸入至螺旋过滤体中, 多组分流管25两端分别与固定管24和多组喷头26连接, 并且多组分 流管25和多组喷头26均位于螺旋过滤体12中; 通过座安装法兰和右安装法兰将整体与传输 管道连接, 将所需要进行处理的水通过进水管导入上壳体和下壳体中, 经过螺旋过滤体过 滤后通过出水管排出, 其中的杂质在螺旋过滤体的过滤阻拦作用下留在上壳体和下壳体 中, 并之。
23、间下降沉积至下壳体中, 可以定期打开排污阀, 通过排污管将其中的杂质等排出, 并且在对水体进行处理过程中, 部分处理后的水通过连接管进入暂存罐内进行储存, 当暂 存罐内水满后, 处理后的水继续通过出水管排出, 当需要对螺旋过滤体进行清理时, 可以关 闭左开关阀和右开关阀, 此时将排污阀打开, 并将传输泵通电并启动, 在传动泵的作用下使 暂存罐内的处理后的水通过传输管进入至固定管中, 并通过多组分流管分流后通过多组喷 头喷出, 进行反冲处理, 使粘附在螺旋过滤体表面的杂质被冲下, 杂质随着水体的流通通过 排污管排出, 从而可以方便对粘附在螺旋过滤体表面的杂质等进行处理, 减少对除渣效果 的影响,。
24、 提高实用性。 002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还包括定位环27和两组定位杆28, 定位 说明书 3/5 页 6 CN 210480923 U 6 环27套装至固定管24外壁上, 两组定位杆28两端分别与定位环27外壁和上壳体1内壁连接; 可以通过两组定位杆固定定位环的位置, 从而可以通过定位环对固定管的位置起到对应的 限定作用。 002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还包括两组托架29, 两组托架29两端分 别与下限位环21底部前半区域和后区域连接, 暂存罐18底部与两组托架29内壁接触; 可以 通过两组托架方便支撑限定暂存罐的位置。 002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
25、泡螺旋除渣装置, 还包括多组支撑杆30和多组定位块31, 多组支撑杆30底端均与下壳体2内底部连接, 并且多组支撑杆30顶端分别与多组定位块31 连接, 多组定位块31均与螺旋过滤体12底部接触; 可以通过多组支撑杆和多组定位块方便 支撑限定螺旋过滤体的位置。 002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还包括两组支撑轴32和两组托板33, 两 组支撑轴32两端分别与上壳体1外壁和两组托板33连接, 进水管7和出水管8分别位于两组 托板33中; 可以通过两组支撑轴固定两组托板的位置, 并且可以通过两组托板对进水管和 出水管起到支撑作用。 002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还包。
26、括两组限位带34, 两组限位带34分 别绕过进水管7和出水管8, 并且两组限位带34两端分别与两组托板33前后两端连接; 可以 通过两组限位带对进水管和出水管与两组托板之间的相对位置起到一定的限定作用。 002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还包括两组防滑垫35, 两组防滑垫35分 别安装在上限位环20和下限位环21内壁上, 并且两组防滑垫35均与暂存罐18外壁接触; 可 以通过两组防滑垫增强暂存罐与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之间的摩擦力, 提高对暂存罐的固定 稳定性。 002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还包括多组保护垫36, 多组保护垫36分 别安装在多组定位块31顶端, 并。
27、且多组保护垫36均与螺旋过滤体12底部接触; 可以通过多 组保护垫在多组定位块与螺旋过滤体底部接触处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减少对螺旋过滤体 的损坏。 002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螺旋除渣装置, 其在工作时, 通过座安装法兰和右安装 法兰将整体与传输管道连接, 将所需要进行处理的水通过进水管导入上壳体和下壳体中, 经过螺旋过滤体过滤后通过出水管排出, 其中的杂质在螺旋过滤体的过滤阻拦作用下留在 上壳体和下壳体中, 并之间下降沉积至下壳体中, 可以定期打开排污阀, 通过排污管将其中 的杂质等排出, 并且在对水体进行处理过程中, 部分处理后的水通过连接管进入暂存罐内 进行储存, 当暂存罐内水满后。
28、, 处理后的水继续通过出水管排出, 当需要对螺旋过滤体进行 清理时, 可以关闭左开关阀和右开关阀, 此时将排污阀打开, 并将传输泵通电并启动, 在传 动泵的作用下使暂存罐内的处理后的水通过传输管进入至固定管中, 并通过多组分流管分 流后通过多组喷头喷出, 进行反冲处理, 使粘附在螺旋过滤体表面的杂质被冲下, 杂质随着 水体的流通通过排污管排出, 从而可以方便对粘附在螺旋过滤体表面的杂质等进行处理, 减少对除渣效果的影响, 提高实用性, 可以通过两组定位杆固定定位环的位置, 从而可以通 过定位环对固定管的位置起到对应的限定作用, 可以通过两组托架方便支撑限定暂存罐的 位置, 可以通过多组支撑杆和。
29、多组定位块方便支撑限定螺旋过滤体的位置, 可以通过两组 支撑轴固定两组托板的位置, 并且可以通过两组托板对进水管和出水管起到支撑作用, 可 说明书 4/5 页 7 CN 210480923 U 7 以通过两组限位带对进水管和出水管与两组托板之间的相对位置起到一定的限定作用, 可 以通过两组防滑垫增强暂存罐与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之间的摩擦力, 提高对暂存罐的固定 稳定性, 可以通过多组保护垫在多组定位块与螺旋过滤体底部接触处起到一定的缓冲作 用, 减少对螺旋过滤体的损坏。 002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 这些改 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5/5 页 8 CN 210480923 U 8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9 CN 210480923 U 9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10 CN 210480923 U 10 。
- 内容关键字: 气泡 螺旋 装置
阻燃B1级高耐热节能环保型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pdf
电池加解锁RGV.pdf
可自动调节加工设备位置的制袋机.pdf
高压变压器、高压发生器和医学影像设备.pdf
铝管密封接头一体成型装置.pdf
汽车分动器控制电路.pdf
护理垫包装生产线的推料装置.pdf
桥梁建设用预制混凝土运输装置.pdf
水泵电机零件试压装置.pdf
折叠式便携首饰盒.pdf
河道防汛水位预警装置.pdf
高压、大流量先导式电磁阀防冲开结构.pdf
半圆形光纤传感器.pdf
环氧树脂分离提纯装置.pdf
计时器.pdf
钢制骨架剪切机.pdf
基于斜滑块的转盘式封口机真空室升降定位高度调节机构.pdf
电加热系统用加热器结构.pdf
拼接式石墨型模具.pdf
波码通信井下智能配水器.pdf
钢波纹管涵内临时支撑装置.pdf
传动式钢材加工成型机.pdf
微纳米复合高稳定性超双疏金属防腐缓蚀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pdf
基于语义元数据的二次模糊搜索方法.pdf
基于污泥焚烧灰渣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矿浆品位仪的压榨装置及滤饼压榨方法.pdf
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pdf
云计算虚拟网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潜在扩散模型的双目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新型船用金属复合板的爆炸焊接制备方法.pdf
脱硫废液蒸发系统以及方法.pdf
用于足球训练的传球训练装置.pdf
丝网印刷用制版机.pdf
含有微纳米晶体的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pdf
绝缘麦拉片检测装置.pdf
穿越断层破碎带的富水软弱围岩隧道支护体系.pdf
用于隧道内的中隔墙、其安装设备和安装方法.pdf
投影控制方法、投影控制器及投影系统.pdf
缸体气密试验密封工装.pdf
制药厂废气处理用管道检测装置.pdf
毛竹基因PeLEA14及其应用.pdf
LED防水灯带连接器.pdf
减速机加工装置稳定支撑连接部件.pdf
端子线整理装置.pdf
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pdf
烟丝水分梯度实验样品的制备方法.pdf
带有支撑架的建筑测量花杆.pdf
玻璃升降器用玻璃安装板、玻璃升降器及车辆.pdf
含硒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pdf
机舱盖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