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pdf

上传人:倪** 文档编号:12210139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01.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34639.2 (22)申请日 2019.09.16 (73)专利权人 上海卓仝技术咨询中心(有限合 伙) 地址 201500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潘园公 路1800号3号楼40799室 (72)发明人 高亚运王冬瞿鑫鑫卢立户 张德志陈安辉朱明明王栋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25 代理人 陈源源 (51)Int.Cl. H02J 7/00(2006.01) H02M 1/00(2007.01) H05K 7/20(2006.01) 。

2、(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包括箱体、 控制器模块和散热模块, 控制器模块 安装在箱体内, 散热模块设置在箱体的底板的下 表面, 控制器模块包括功率PCBA板、 主控制板和 PFC控制板, 高压输入端口, 高压输出端口、 信号 输入端口、 低压直流输出端口, 输入端转换器和 输出端转换器, 功率PCBA板水平安装在箱体的底 板的上表面, 主控制板和PFC控制板均垂直安装 在功率PCBA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 有效节省了车内空间, 有利于在车内的布局和安 装, 降低了制造成本; 竖直方向的进线和出线使 得装置内。

3、部的电气元件能够设计得更加紧凑, 缩 小整体的体积, 而且对于充电装置在车内的走线 也更加灵活和便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0517829 U 2020.05.12 CN 210517829 U 1.一种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箱体(1)、 控制器模块和散热模块, 所述 的控制器模块安装在箱体(1)内, 所述的散热模块设置在箱体(1)的底板(12)的下表面, 所 述的控制器模块包括功率PCBA板(21)、 主控制板(22)和PFC控制板(23), 高压输入端口 (24), 高压输出端口(25)、 信号输入端口(26)、 低压直流输出端口(27), 输。

4、入端转换器(28) 和输出端转换器(29), 所述的功率PCBA板(21)水平安装在箱体(1)的底板(12)的上表面, 所 述的主控制板(22)和PFC控制板(23)均垂直安装在功率PCBA板(21)上, 所述的高压输出端 口(25)和低压输出端口均向上穿出箱体(1)的箱盖(11), 并且分别通过输入端转换器(28) 和输出端转换器(29)连接功率PCBA板(21), 所述的信号输入端口(26)向上穿出箱盖(11)并 且连接主控制板(22), 所述的低压直流输出端口(27)从箱体(1)的一侧穿出并且连接功率 PCBA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5、的散热模块包括散热 翅片单元(31), 该散热翅片单元(31)为圆环柱状, 其翅片垂直设置在底板(12)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散热模块还包括散 热风扇(32), 所述的散热风扇(32)平行于底板(12)安装在圆环柱状散热翅片单元(31)的内 圆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功率PCBA板(21)和 底板(12)之间设有导热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箱体(1)包括箱盖 (11)、 底板(12)和侧板(13), 所述的底板(12)和侧板(13)一体成型, 。

6、所述的箱盖(11)和侧板 (13)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高压输入端口 (24), 高压输出端口(25)和信号输入端口(26)在穿过箱盖(11)处均设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箱体(1)一侧设有 固定支架(14), 该固定支架(14)的安装面与箱体(1)的一侧面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箱体(1)底部设有 转接支架(15), 该转接支架(15)的安装面与底板(12)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7、箱体(1)一侧上设 有呼吸阀(16)。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517829 U 2 一种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竖插式车载充电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整车系统上都需要配备两种充电装置, 分别为整车上的高压和低压产品进 行充电。 高压充电装置如OBC充电机, 用于电动车辆动力电池补充电能设计的产品; 而低压 充电装置如DCDC, 主要用于整车上的一些低压输入端口, 包括车上各种仪器仪表、 车灯、 车 门窗、 空调、 音响等娱乐设施。 两种充电装置的设置占据了大量的车内空间, 而且生产成本 较高。 。

8、同时, 现有充电装置的出线和进线一般是采用侧向的分布, 对车内走线造成一定的难 度和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竖插式车 载充电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包括箱体、 控制器模块和散热模块, 所述的控制器模块 安装在箱体内, 所述的散热模块设置在箱体的底板的下表面, 所述的控制器模块包括功率 PCBA板、 主控制板和PFC(功率因数校正)控制板, 高压输入端口, 高压输出端口、 信号输入端 口、 低压直流输出端口, 输入端转换器和输出端转换器, 所述的功率PC。

9、BA板水平安装在箱体 的底板的上表面, 所述的主控制板和PFC控制板均垂直安装在功率PCBA板上, 所述的高压输 出端口和低压输出端口均向上穿出箱体的箱盖, 并且分别通过信号输入转换器和信号输出 转换器连接功率PCBA板, 所述的信号输入端口向上穿出箱盖并且连接主控制板, 所述的低 压直流输出端口从箱体的一侧穿出并且连接功率PCBA板。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的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翅片单元, 该散热翅片单元为圆环柱状, 其翅 片垂直设置在底板的下表面。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的散热模块还包括散热风扇, 所述的散热风扇平行于底板安装在 圆环柱状散热翅片单元的内圆中。 0008 进一步地, 所。

10、述的功率PCBA板和底板之间设有导热垫。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的箱体包括箱盖、 底板和侧板, 所述的底板和侧板一体成型, 所述 的箱盖和侧板通过螺栓连接。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的高压输入端口, 高压输出端口和信号输入端口在穿过箱盖处均 设有密封圈。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的箱体一侧设有固定支架, 该固定支架的安装面与箱体的一侧面 平行。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的箱体底部设有转接支架, 该转接支架的安装面与底板平行。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517829 U 3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的箱体一侧上设有呼吸阀。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1、: 0015 1、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高压充电和低压充电集成为一个装置, 有效节省了车内空 间, 使得充电装置整体体积减小, 更加有利于在车内的布局和安装, 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 本。 0016 2、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竖直方向的高压输出端口、 信号输入端口和低压直流输出端 口, 并且对装置内部的电路元件相应进行调整, 竖直方向的进线和出线使得装置内部的电 气元件能够设计得更加紧凑, 缩小整体的体积, 而且对于充电装置在车内的走线也更加灵 活和便捷。 0017 3、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部设置散热模块, 将功率PCBA板直接或者通过导热垫间接 接触底板的上表面, 在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散热翅片单元, 。

12、有效地增加了装置散热的面积, 提升了散热的效率。 并且, 散热模块还可以加装散热风扇进一步地提高散热性能。 0018 4、 箱体上设有呼吸阀, 能够有效调节充电装置发热过程中内外气压的平衡, 确保 在高温高压下正常运转。 0019 5、 在箱体上设置有固定支架和转接支架, 便于装置在各个方向的安装和固定。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0023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示意图。 0024 附图标记: 1、 箱体, 11、 箱盖, 12、 底板, 13、 侧板, 14、 固定支架, 15、 。

13、转接支架, 16、 呼 吸阀, 21、 功率PCBA板, 22、 主控制板, 23、 PFC控制板, 24、 高压输入端口, 25、 高压输出端口, 26、 信号输入端口, 27、 低压直流输出端口, 28、 输入端转换器, 29、 输出端转换器, 31、 散热翅 片单元, 32、 散热风扇, 4、 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 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 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6 如图1图4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包括箱体1、。

14、 控制器 模块和散热模块。 箱体1为箱体结构, 包括箱盖11、 底板12和侧板13, 底板12和侧板13一体成 型, 箱盖11和侧板13通过螺栓连接。 同时箱体1的整体采用全密封灌封工艺, 确保装置整体 的防护性能。 控制器模块安装在箱体1内, 散热模块设置在底板12的下表面。 0027 控制器模块包括功率PCBA板21、 主控制板22和PFC控制板23, 高压输入端口24, 高 压输出端口25、 信号输入端口26、 低压直流输出端口27, 输入端转换器28和输出端转换器 29。 功率PCBA板21水平安装在箱体1的底板12的上表面。 高压输入端口24通过输入端转换器 28竖直向上安装在功率P。

15、CBA板21上, 高压输出端口25通过输出端转换器29竖直向上安装在 功率PCBA板21上, 信号输入端口26竖直向上安装在主控制板22上。 箱体1的箱盖11上设有三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517829 U 4 个安装孔, 高压输入端口24、 高压输出端口25和信号输入端口26均穿出安装孔。 低压直流输 出端口27从箱体1的一侧穿出并且连接功率PCBA板21。 0028 具体的说, 在底板12上设有多个凸台4, 将功率PCBA板21水平放着在凸台4上, 凸台 4的高度为5mm, 并且用螺栓固定凸台4和功率PCBA板21。 在PCBA板和底板12之间采用导热垫 (图中未示出)填充,。

16、 导热垫能同时起到散热, 绝缘和防震动的功能。 主控制板22和PFC控制 板23通过引脚焊接在功率PCBA板21上, 高压输入端口24和高压输出端口25通过引脚分别焊 接在输入端转换器28和输出端转换器29上, 信号输入端口26焊接在主控制板22上, 输入端 转换器28和输出端转换器29又同时焊接在功率PCBA板21上。 高压输入端口24, 高压输出端 口25、 低压直流输出端口27和信号输入端口26在穿过箱体1处均设有密封圈, 而且和箱体1 的内侧表面贴合。 0029 此外, 本实施例的功率PCBA板21、 主控制板22和PFC控制板23集成了高压充电和低 压充电的功能, 其具体的电路布局由。

17、现有OBC充电机和DCDC的控制芯片简单组合而成。 0030 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翅片单元31和散热风扇32。 该散热翅片单元31为圆环柱状, 翅 片垂直设置在底板12的下表面, 散热翅片单元31与箱体1一体成型制造。 散热风扇32平行于 底板12安装在圆环柱状散热翅片单元31的内圆中。 散热风扇32用螺栓锁紧在底板12上, 平 行于底板12。 散热风扇32出风流向与散热翅片单元31结构布置流向保持一致。 散热风扇32 的供电直接取自功率PCBA板21上的一个低压输出电源端, 该低压输出电源端穿过出底板 12, 不使用时可采用保护塞填充进行保护。 0031 箱体1一侧设有固定支架14, 该固定支架。

18、14安装面与箱体1的侧面平; 箱体1底部还 设有转接支架15, 其安装面与底板12平行, 使得本装置的侧面和底面均可固定, 便于在各个 方向进线安装和固定。 箱体1一侧上还设有呼吸阀16, 便于调节充电装置发热过程中内外气 压的平衡。 0032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 应当理解,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 因此, 凡本技术领 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 推理或者有限的实 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 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517829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0517829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0517829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0517829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竖插式 车载 充电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21013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