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装置.pdf
《吊装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装装置.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664061.2 (22)申请日 2019.09.30 (73)专利权人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1305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相府路 666号 专利权人 杭州杭叉高空设备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沈超余思远周金富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张欣然 (51)Int.Cl. B66C 1/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吊装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装装置, 包括: 上 部横梁、 设。
2、置于上部横梁下部的立柱、 与立柱连 接的底板以及用于将重块叉起的货叉, 上部横 梁、 立柱、 底板以及货叉呈C字形设置, 上部横梁 设置有用于吊装的至少两个吊环; 上部横梁与立 柱连接, 货叉与底板连接, 吊环固定设置于上部 横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装置可以使重块在 生产线上时实现安装, 避免额外设置安装工位, 可以通过行车对叉有重块的吊装装置进行移动, 使重块的安装效率提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0505239 U 2020.05.12 CN 210505239 U 1.一种吊装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上部横梁(8)、 设置于所述上部横梁(8)下部的立 。
3、柱(4)、 与所述立柱(4)连接的底板(1)以及用于将重块叉起的货叉(2), 所述上部横梁(8)、 所述立柱(4)、 所述底板(1)以及所述货叉(2)呈C字形设置, 所述上部横梁(8)设置有用于吊 装的至少两个吊环(6); 所述上部横梁(8)与所述立柱(4)连接, 所述货叉(2)与所述底板(1)连接, 所述吊环(6) 固定设置于所述上部横梁(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4)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筋 (3), 所述加强筋(3)的一端与所述立柱(4)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底板(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叉(2)包括平行设置。
4、的第一货 叉和第二货叉, 且所述第一货叉与所述第二货叉的设置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货叉和所述第二货叉均为具 有尖头的板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货叉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货 叉的上表面均凸出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重块位置的限位块(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装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块(5)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 货叉及所述第二货叉远离所述立柱(4)一端的端部限位块、 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货叉及所 述第二货叉长度方向非端部位置的中间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吊装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
5、柱(4)为空心方管结 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装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横梁(8)的下表面设置有上 部加强筋(7)。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505239 U 2 一种吊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装配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车型的不断更新, 为了节约成本的同时增加生产效率, 车架的通用性越来越 强, 但是车架通用之后, 根据不同的车型需要在车架配置不同的重块, 且重块必须在生产阶 段安装。 0003 现有技术中, 在安装重块时, 一般在车架上线前安排一个工位用叉车辅助铲进车 架内进行装配, 或者是在。
6、车辆下线后安排一个工位用叉车辅助铲进车架内进行装配。 0004 装配重块的过程中, 需要单独设置一个工位, 增加生产用地, 且车架不位于生产线 上, 安装位置较低, 不方便人工装配, 叉车在操作的过程中误差较大, 效率较低。 0005 综上所述, 如何避免重块安装过程中需重新设置工位的问题, 是目前本领域技术 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装装置, 可以对重块进行吊装, 使重块 在生产线完成装配。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吊装装置, 包括: 上部横梁、 设置于所述上部横梁下部的立柱、 与所。
7、述立柱连 接的底板以及用于将重块叉起的货叉, 所述上部横梁、 所述立柱、 所述底板以及所述货叉呈 C字形设置, 所述上部横梁设置有用于吊装的至少两个吊环; 0009 所述上部横梁与所述立柱连接, 所述货叉与所述底板连接, 所述吊环固定设置于 所述上部横梁。 0010 优选的, 所述立柱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立柱连接, 另 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 0011 优选的, 所述货叉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货叉和第二货叉, 且所述第一货叉与所述 第二货叉的设置高度相同。 0012 优选的, 所述第一货叉和所述第二货叉均为具有尖头的板状结构。 0013 优选的, 所述第一货叉的上表面和所述。
8、第二货叉的上表面均凸出设置有用于限制 所述重块位置的限位块。 0014 优选的, 所述限位块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货叉及所述第二货叉远离所述立柱一端 的端部限位块、 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货叉及所述第二货叉长度方向非端部位置的中间限位 块。 0015 优选的, 所述立柱为空心方管结构。 0016 优选的, 所述上部横梁的下表面设置有上部加强筋。 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装置, 包括: 上部横梁、 设置于上部横梁下部的立柱、 与立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505239 U 3 柱连接的底板以及与用于将重块叉起的货叉, 上部横梁、 立柱、 底板以及货叉呈C字形设置, 上部横梁设置有用于吊。
9、装的至少两个吊环; 上部横梁与立柱连接, 货叉与底板连接, 吊环固 定设置于上部横梁。 0018 在转配重块的过程中, 可以在车架位于生产线上时, 通过行车吊住吊环将吊装装 置吊起, 通过移动吊装装置使吊装装置将重块叉起, 并带动重块移动至安装位置, 然后对重 块进行安装。 0019 相比于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装置可以使重块在生产线上时实现安 装, 避免额外设置安装工位, 可以通过行车对叉有重块的吊装装置进行移动, 使重块的安装 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
10、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 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装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吊装装置的正视图; 0023 图3为吊装装置的侧视图; 0024 图4为吊装装置的俯视图。 0025 图1-4中: 0026 1为底板、 2为货叉、 3为加强筋、 4为立柱、 5为限位块、 6为吊环、 7为上部加强筋、 8为 上部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
11、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吊装装置, 可以在生产线上对重块进行装配, 避免 额外设置装配工位, 且可以通过行车进行吊装, 使装配过程简化、 已操作, 提高了装配效率。 0029 请参考图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装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 图; 图2为吊装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吊装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吊装装置的俯视图。 0030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吊装装置,。
12、 包括: 上部横梁8、 设置于上部横梁8下部的立柱4、 与立柱4连接的底板1以及与用于将重块叉起的货叉2, 上部横梁8、 立柱4、 底板1以及货叉2 呈C字形设置, 上部横梁8设置有用于吊装的至少两个吊环6; 0031 上部横梁8与立柱4连接, 货叉2与底板1连接, 吊环6固定设置于上部横梁8。 0032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提到的C字形结构, 是指如图2所示, 从正面看, 上 部横梁8、 立柱4、 底板1以及货叉2大致呈C字形设置, 但是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C字形, 上部 横梁8、 货叉2以及立柱4均可以是平直没有弧形的结构, 也可以是具有弯曲的结构, 具体根 说明书 2/4 页 4 。
13、CN 210505239 U 4 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此不做赘述。 0033 在对重块进行装配的过程中, 当车架位于生产线上时, 通过行车将吊装装置吊起, 并通过行车带动吊装装置移动, 直至货叉2移动至重块的底部, 在行车的带动下通过吊装装 置带动重块移动至安装位置, 对重块进行安装。 0034 相比于现有技术, 在生产线上对重块进行安装, 安装位置的高度比较合适, 方便工 人操作, 且避免了额外设置安装工位的过程, 使装配产线的占地面积减小, 另外通过行车带 动吊装装置移动的过程比操作叉车的过程要简单、 方便, 因此会使安装效率提高, 降低重块 安装的时间成本。 0035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
14、 设置有两个吊环6, 是因为在对吊装装置进行吊装的过程中, 存在空载状态和装有重块的状态, 因此在空载状态下, 可以设置一个吊装位置, 以使吊装装 置处于大致水平的状态, 在装载有重块的时候, 根据重块的质量以及数量的不同, 可以设置 更多的吊环6, 以对吊装状态的平衡进行调整。 0036 优选的, 上部横梁8设置有三个吊环6, 其中一个吊环6用于在空载状态下进行吊 装, 另一个吊环6用于在只有一个重块的情况下进行吊装, 第三个吊环6用于在具有两个重 块时进行吊装; 当然, 相邻吊环6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 定, 在此不做赘述。 0037 优选的, 为了方便货叉。
15、2将重块叉起, 同时, 也是吊装装置的重量减轻, 可以使货叉 2为板状结构, 且货叉2的厚度较薄, 但是需满足吊装过程中的强度要求, 避免在吊装的过程 中货叉2发生形变。 003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为了避免货叉2在工作的过程中弯曲变形, 可以在立柱4 的两侧设置加强筋3, 加强筋3的一端与立柱4连接, 另一端与底板1连接。 0039 优选的, 位于立柱4两侧的加强筋3为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3, 且第一加强筋3 和第二加强筋3对称设置。 004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为了方便将重块叉起, 可以使货叉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 货叉与第二货叉, 且第一货叉与第二货叉的设置高度相同。 00。
16、41 优选的, 可以使第一货叉的上表面与第二货叉的上表面平齐, 第一货叉的下表面 与第二货叉的下表面平齐。 0042 优选的, 第一货叉与第二货叉为形状尺寸相同的结构, 且第一货叉与第二货叉在 宽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间隙, 优选的, 第一货叉与第二货叉在宽度方向的间隙与重块下方 的预留口配合。 004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可以将第一货叉和第二货叉均设置为具有尖头的板状结 构, 以方便其进入重块的底部。 0044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 此处所说的尖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尖锐棱角的设置, 只是说 第一货叉与第二货叉远离立柱4的一端的宽度呈渐缩的形式, 且最端部的宽度最窄。 004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
17、础上, 为了避免重块的掉落, 可以在第一货叉的上表面和第二 货叉的上表面均凸出设置用于限制位置的限位块5。 0046 重块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与限位块5配合的凹槽, 以使重块在吊装的过程中稳固。 0047 为了保证吊装装置能够平稳的将重块抬起, 可以使限位块5包括设置于第一货叉 及第二货叉远离立柱4一端的端部限位块、 以及设置于第一货叉及第二货叉长度方向非端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505239 U 5 部位置的中间限位块。 0048 如图1所示, 设置于第一货叉的限位块5与设置于第二货叉的限位块5在货叉2长度 方向的位置相同, 优选的, 端部限位块与中间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为280mm。
18、-300mm。 0049 优选的, 所有限位块5的形状尺寸以及凸起高度均相同, 且限位块5的上表面设置 有倒角。 0050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 限位块5可以是长方体结构, 也可以是圆柱结构, 或者是符合 要求的其它结构, 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此不做赘述。 005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为了较小吊装装置整体的重量, 可以是立柱4为空心方管 结构。 0052 当然, 立柱4也可以是空心圆管, 或者横截面为其它形状的空心结构, 具体根据实 际情况确定, 在此不做赘述。 0053 为了提高上部横梁8的强度, 可以在上部横梁8的下表面设置上部加强筋73, 避免 上部横梁8发生弯曲。 0054 。
19、需要进行说明的是, 本申请文件中提到的第一货叉和第二货叉中的第一和第二只 是为了区分位置的不同, 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0055 如图1、 图2所示, 吊装装置为开口朝向侧面的类似的C形结构, 上部加强筋73沿上 部横梁8的长度方向设置, 加强筋3设置于空心方管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中间限位块设置于 靠近货叉2远离立柱4的一端, 端部限位块与中间限位块的形状尺寸相同; 0056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 有实施例的任意组合方式均在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此不做赘。
20、述。 0057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装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 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 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 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505239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0505239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0505239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0505239 U 9 。
- 内容关键字: 吊装 装置
井用踏步.pdf
油田用平板闸阀密封连接结构.pdf
混凝土搅拌装置.pdf
用于针织设备的供纱机构.pdf
魔方.pdf
防拱装置.pdf
2-乙基蒽醌生产用废酸处理装置.pdf
零件加工定位工装.pdf
水基压裂液搅拌装置.pdf
气动式料带接料台.pdf
电缆生产用托架.pdf
气体环境检测装置.pdf
建筑工程桩.pdf
混凝土保温体系.pdf
自动钉裤袢装置.pdf
无电动力驱动装置.pdf
多功能的离心泵生产加工装置.pdf
静脉设备摄像头模组异常检测的方法和系统.pdf
微模块机房环境监控方法及系统.pdf
供排水设备关联数据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平均队列长度变化趋势的网络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pdf
结合事件日志和知识图谱的流程操作序列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行功率监测系统.pdf
雷达产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pdf
纬纱绕卷装置.pdf
基于代谢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肺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pdf
基于大模型的信息校验方法及装置.pdf
带有升降旋转摄像头的智能手表拍照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公路施工用岩土取样装置.pdf
能够快速调节的建筑施工用垂直检测设备.pdf
中央空调冷热源节能智控系统.pdf
水上天然气管道支护结构.pdf
部件组装系统及部件组装方法.pdf
解码装置、方法和程序.pdf
一种飞轮助力低速发电装置.pdf
PMOS源漏区离子注入方法及相应的器件制造方法.pdf
高压射频横向扩散结构的功率器件及其制造方法.pdf
一种防辐射保健窗帘.pdf
具有电绝缘的单元模块和互连器外围的高电压模块化电池.pdf
带有插入式端子装置的低压开关.pdf
目标站点的访问方法及装置.pdf
用于电机的永磁模块.pdf
低延时视频解码.pdf
一种抗生素负载双功能活性纳米纤维膜防治环境微生物污染的方法.pdf
箱式太阳能畜电转换器.pdf
掩膜型ROM器件的单元结构.pdf
一种痒痒挠.pdf
闸刀开关.pdf
一种银行账户数据管理系统和方法.pdf
一种新型的避免光阻中毒的刻蚀阻挡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pdf
ALD系统和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