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pdf

上传人:jo****n 文档编号:12190613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1.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62327.1 (22)申请日 2019.03.05 (71)申请人 吉首大学 地址 416000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 州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72)发明人 史凯李方茂刘世彪刘春琼 黄红良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44260 代理人 王翀阳江军 (51)Int.Cl. A01K 67/033(2006.01) A01K 67/02(2006.01) A01K 1/00(2006.01) A01K 1/015(2006.01。

2、) A01K 31/00(2006.01) A01K 61/10(2017.01) A01K 63/00(2017.01) A01G 18/00(2018.01) A01G 22/60(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山区农业废弃物资 源化的生态循环养殖系统, 包括养猪场、 异位发 酵床、 蚯蚓床、 野山鸡养殖区、 鸡枞菌栽培区、 一 级鱼塘、 化粪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 二级鱼塘以及 花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一种适合山 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循环养殖系统的养 殖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既可以解决农 村农。

3、业废弃物的处置问题, 又能生产高价值农产 品, 且实现零污染、 零排放并形成产业链来实现 脱贫致富。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09845704 A 2019.06.07 CN 109845704 A 1.一种适合山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循环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养猪场、 异 位发酵床、 蚯蚓床、 野山鸡养殖区、 鸡枞菌栽培区、 一级鱼塘、 化粪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 二级 鱼塘以及花圃, 其中, 将厨余垃圾, 所述养猪场产生的粪尿, 农业废弃物中的稻草、 麦秆和木 屑, 所述野山鸡养殖区的鸡粪, 所述鸡枞菌栽培区的废渣以及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废渣 均倒入所述异位。

4、发酵床进行发酵, 得到发酵产物, 将所述发酵产物和瓜果蔬菜废弃物倒入 所述蚯蚓床养殖蚯蚓, 将所述蚯蚓床养殖的所述蚯蚓分别提供给所述野山鸡养殖区进行养 野山鸡和所述一级鱼塘进行养殖麦鲮鱼, 将所述蚯蚓床产生的蚯蚓粪提供给所述鸡枞菌栽 培区用来栽培鸡枞菌, 将所述蚯蚓床部分泥土残渣提供给所述花圃栽培鲜花, 生活污水和 所述养猪场产生的冲洗水进入所述化粪池, 所述化粪池的出口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连 通, 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产生的废水排入所述一级鱼塘, 所述一级鱼塘内种植水葫芦来快 速吸收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排出的废水中的氮磷, 所述水葫芦提供给所述蚯蚓床养殖蚯 蚓, 所述一级鱼塘养殖的所述麦鲮鱼提供。

5、给所述二级鱼塘养殖鳜鱼, 所述一级鱼塘和所述 二级鱼塘产生的底泥提供给所述异位发酵床进行发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山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循环养殖系统, 其特征 在于, 所述农业废弃物包括稻草、 麦秆、 木屑以及过剩果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合山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循环养殖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异位发酵床包括用于容纳厨余垃圾、 粪尿、 农业废弃物、 鸡粪、 废渣以及底泥的 发酵槽以及架设于所述发酵槽上并可来回移动的翻耙机, 所述蚯蚓床架设并固持于所述发 酵槽上, 所述蚯蚓床包括多层通过滑轮滑轨配合连接的蚯蚓养殖箱, 所述蚯蚓养殖箱与所 述翻耙机连接并随所述。

6、翻耙机的移动而展开或折叠。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适合山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循环养殖系 统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在养猪场养猪, 产生猪的粪尿以及冲洗所述养猪场的冲洗水, 所述冲洗水和生 活污水依次通过化粪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排入一级鱼塘; 步骤二, 将厨余垃圾, 养猪场产生的粪尿, 农业废弃物中的稻草、 麦秆和木屑, 野山鸡养 殖区的鸡粪、 鸡枞菌栽培区的废渣以及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废渣均倒入异位发酵床进行发 酵, 得到发酵产物; 步骤三, 将所述发酵产物与瓜果蔬菜废弃物倒入蚯蚓床养殖蚯蚓; 步骤四, 将所述蚯蚓床养殖的蚯蚓分别提供给野山鸡养殖区进。

7、行养野山鸡和一级鱼塘 进行养殖麦鲮鱼, 将所述蚯蚓床产生的蚯蚓粪提供给鸡枞菌栽培区用来栽培鸡枞菌, 将所 述蚯蚓床部分泥土残渣提供给花圃栽培鲜花; 步骤五, 在所述一级鱼塘里种植水葫芦来快速吸收生物接触氧化池排出的废水中的氮 磷, 定期将部分所述水葫芦提供给所述蚯蚓床, 将所述一级鱼塘养殖的麦鲮鱼提供给二级 鱼塘养殖鳜鱼; 步骤六, 将所述一级鱼塘和所述二级鱼塘的底泥提供给所述异位发酵床发酵。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9845704 A 2 一种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态农业生产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山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 生态循环养。

8、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产业, 就中国而言, 农业丰则基础强, 农民富则国家 盛, 农业稳则社会安。 因此农业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 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 用不到世界几十分之一的耕地, 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但是当 前我国农业与世界先进农业相比较, 生产经营粗放、 分散、 落后, 现代化程度不高, 资源浪费 严重, 成本大, 环境效益差, 农产品质量偏低, 为社会提供的有机农产品有限, 使人们的日常 饮食被低营养的食品所笼罩、 所包围, 尤其是山区中, 不论是养猪产生的猪粪等, 还是稻草、 麦秆、 木屑的废弃物。

9、, 废弃瓜果蔬菜等, 均丢弃在室外, 严重污染环境, 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另外禽畜养殖的发展过程中会带来大量的废弃物, 造成环境的污染。 虽然利用沼气发酵、 堆 肥等技术可以减缓禽畜养殖的污染, 但是依然不能杜绝废弃物的零排放零污染。 因此研究 开发一种农业生态系统, 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技术具 有很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山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 殖方法, 其不但可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还能生产高价值产品, 且零污染、 零排放。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适合山。

10、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循环养殖系统, 包括养猪场、 异位发酵床、 蚯蚓床、 野山鸡养殖区、 鸡枞菌栽培区、 一级鱼塘、 化粪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 二级鱼塘以及 花圃, 其中, 将厨余垃圾, 所述养猪场产生的粪尿, 农业废弃物中的稻草、 麦秆和木屑, 所述 野山鸡养殖区的鸡粪, 所述鸡枞菌栽培区的废渣以及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废渣均倒入所 述异位发酵床进行发酵, 得到发酵产物, 将所述发酵产物和瓜果蔬菜废弃物倒入所述蚯蚓 床养殖蚯蚓, 将所述蚯蚓床养殖的所述蚯蚓分别提供给所述野山鸡养殖区进行养野山鸡和 所述一级鱼塘进行养殖麦鲮鱼, 将所述蚯蚓床产生的蚯蚓粪提供给所述鸡枞菌栽培区用来 栽培鸡枞菌。

11、, 将所述蚯蚓床部分泥土残渣提供给所述花圃栽培鲜花, 生活污水和所述养猪 场产生的冲洗水进入所述化粪池, 所述化粪池的出口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连通, 所述生 物接触氧化池产生的废水排入所述一级鱼塘, 所述一级鱼塘内种植水葫芦来快速吸收所述 生物接触氧化池排出的废水中的氮磷, 所述水葫芦提供给所述蚯蚓床养殖蚯蚓, 所述一级 鱼塘养殖的所述麦鲮鱼提供给所述二级鱼塘养殖鳜鱼, 所述一级鱼塘和所述二级鱼塘产生 的底泥提供给所述异位发酵床进行发酵。 0006 优选的, 所述农业废弃物包括稻草、 麦秆、 木屑以及过剩果蔬。 0007 优选的, 所述异位发酵床包括用于容纳厨余垃圾、 粪尿、 农业废弃物、 鸡。

12、粪、 废渣以 说明书 1/5 页 3 CN 109845704 A 3 及底泥的发酵槽以及架设于所述发酵槽上并可来回移动的翻耙机, 所述蚯蚓床架设并固持 于所述发酵槽上, 所述蚯蚓床包括多层通过滑轮滑轨配合连接的蚯蚓养殖箱, 所述蚯蚓养 殖箱与所述翻耙机连接并随所述翻耙机的移动而展开或折叠。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合山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循环养殖系统的养殖方 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9 步骤一, 在养猪场养猪, 产生猪的粪尿以及冲洗所述养猪场的冲洗水, 所述冲洗水 和生活污水依次通过化粪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排入一级鱼塘; 0010 步骤二, 将厨余垃圾, 养猪场产生的粪尿, 农业。

13、废弃物中的稻草、 麦秆和木屑, 野山 鸡养殖区的鸡粪、 鸡枞菌栽培区的废渣以及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废渣均倒入异位发酵床进行 发酵, 得到发酵产物; 0011 步骤三, 将所述发酵产物与瓜果蔬菜废弃物倒入蚯蚓床养殖蚯蚓; 0012 步骤四, 将所述蚯蚓床养殖的蚯蚓分别提供给野山鸡养殖区进行养野山鸡和一级 鱼塘进行养殖麦鲮鱼, 将所述蚯蚓床产生的蚯蚓粪提供给鸡枞菌栽培区用来栽培鸡枞菌, 将所述蚯蚓床部分泥土残渣提供给花圃栽培鲜花; 0013 步骤五, 在所述一级鱼塘里种植水葫芦来快速吸收生物接触氧化池排出的废水中 的氮磷, 定期将部分所述水葫芦提供给所述蚯蚓床, 将所述一级鱼塘养殖的麦鲮鱼提供给 二级。

14、鱼塘养殖鳜鱼; 0014 步骤六, 将所述一级鱼塘和所述二级鱼塘的底泥提供给所述异位发酵床发酵。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 1、 将养猪场的粪尿与冲洗水分开处理, 防止进入异位发酵床的水分太高, 影响发 酵效果; 0017 2、 将厨余垃圾、 养猪场的粪尿、 植物废弃物、 鸡粪、 废渣倒入异位发酵床, 有效解决 了臭气污染环境的问题; 0018 3、 将异位发酵床产生的发酵物用来养蚯蚓, 然后蚯蚓养野山鸡和麦鲮鱼, 蚯蚓粪 栽培鸡枞菌, 实现了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 且不会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 0019 4、 将养殖的麦鲮鱼来养殖鳜鱼, 实现低价值产品向高价值产品转化, 增加经。

15、济收 入; 0020 5、 将鱼塘的底泥提供给异位发酵床发酵, 防止鱼塘里底泥过多而造成二次环境污 染; 0021 6、 本发明提供的养殖系统, 真正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 且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环境, 并能生产高价值农产品, 例如野山鸡、 鸡枞菌、 鳜鱼等。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 的附图, 其中: 0023 图1为本发明一种适合山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

16、循环养殖的结构框架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异位发酵床和蚯蚓床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5 页 4 CN 109845704 A 4 0025 图3为本发明两个相邻蚯蚓养殖箱的部分结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请参阅图1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循环养殖系统100, 包括养猪场1。

17、、 异位发酵 床2、 蚯蚓床3、 野山鸡养殖区4、 鸡枞菌栽培区5、 一级鱼塘6、 化粪池7、 生物接触氧化池8、 二 级鱼塘9以及花圃10。 0028 所述养猪场1用于养猪, 从而产生猪的粪尿, 同时, 在对所述养猪场1进行卫生清洁 时还会产生冲洗水。 0029 再结合图2所示, 所述异位发酵床2可直接采用现有市场在售的发酵床, 所述异位 发酵床2包括发酵槽21以及架设于所述发酵槽21上并可来回移动的翻耙机22。 将厨余垃圾, 所述养猪场1产生的粪尿, 农业废弃物中的稻草、 麦秆和木屑, 所述野山鸡养殖区4的鸡粪以 及所述鸡枞菌栽培区5的废渣以及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的废渣均倒入所述异位发酵床。

18、2进 行发酵, 得到发酵产物, 整个发酵过程臭味很少, 有效解决了臭气污染环境的问题。 在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厨余垃圾来自于所述生态循环养殖系统100应用的当地的居民 日常生活, 比如农家乐, 居民家中。 所述农业废弃物包括稻草、 麦秆木屑以及过剩果蔬等。 0030 所述发酵产物和瓜果蔬菜废弃物倒入所述蚯蚓床3养殖蚯蚓, 在适宜养殖蚯蚓的 季节, 所述蚯蚓床3可与所述异位发酵床2分离式设置。 但是, 当气温较低时, 无法养殖蚯蚓, 此时可将所述蚯蚓床3设置到所述异位发酵床2上, 利用所述异位发酵床2在发酵时产生的 温度来养殖蚯蚓, 最大效率利用能源, 且可以保证所述生态循环养殖系统。

19、100运作顺畅。 0031 目前许多养殖场采用异位发酵床技术来处理养殖粪污。 异位发酵床将家畜与粪污 发酵分开, 在养殖大棚外建设垫料发酵池, 垫料铺设在发酵舍内, 家畜粪污收集后利用潜污 泵均匀喷淋在垫料上进行生物菌发酵。 粪污喷淋后经24h发酵, 发酵池表面以下40cm处的温 度会上升至45左右, 48小时后会升至60以上。 本发明即利用所述异位发酵床2在发酵时 产生的温度来实现在冬天养殖蚯蚓。 0032 请一并参阅图2和3所示, 当所述蚯蚓床3架设并固持于所述发酵槽21上时, 所述蚯 蚓床3包括蚯蚓养殖箱31, 所述蚯蚓养殖箱31与所述翻耙机22连接并随所述翻耙机22的移 动而展开或折叠。

20、。 所述蚯蚓床3可包括多层通过滑轮滑轨配合连接的蚯蚓养殖箱31、 收容所 述养殖箱31的箱体32、 滑轮33、 滑轨34、 卡条35以及卡槽36。 所述滑轮33和所述滑轨34配合, 且所述滑轮33设置于一所述蚯蚓养殖箱31上, 所述滑轨34设置于另一所述蚯蚓养殖箱31 上, 同理, 所述卡条35设置于一所述蚯蚓养殖箱31上, 所述卡槽36设置于另一所述蚯蚓养殖 箱31上。 这样, 不但可以实现两个叠设的所述蚯蚓养殖箱31相对运动, 还能保证两个所述蚯 蚓养殖箱31不会脱落分离。 0033 将所述蚯蚓床3养殖的所述蚯蚓分别提供给所述野山鸡养殖区4进行养野山鸡和 所述一级鱼塘6进行养殖麦鲮鱼, 将。

21、所述蚯蚓床3产生的蚯蚓粪提供给所述鸡枞菌栽培区5 用来栽培鸡枞菌, 将所述蚯蚓床3的部分泥土残渣提供给所述花圃10栽培鲜花, 实现了营养 说明书 3/5 页 5 CN 109845704 A 5 物质的循环利用, 且不会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 0034 所述养猪场1产生的冲洗水和人们生活区(例如农家乐)产生的生活污水进入所述 化粪池7, 所述化粪池7的出口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连通, 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产生的 废水排入所述一级鱼塘6, 将冲洗水与猪的粪尿分离处理, 防止过多的水进入到所述异位发 酵床2中, 影响发酵效果。 0035 所述一级鱼塘6内养殖麦鲮鱼, 且在水面上种植水葫芦来吸收所述生。

22、物接触氧化 池8排出的废水中氮磷, 部分所述水葫芦提供给所述蚯蚓床3养殖蚯蚓, 所述麦鲮鱼提供给 所述二级鱼塘9养殖鳜鱼, 实现低价值产品向高价值产品转化, 增加经济收入。 0036 所述一级鱼塘6和所述二级鱼塘9产生的底泥提供给所述异位发酵床2进行发酵, 防止鱼塘里底泥过多而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003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物环保循环养殖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38 步骤一, 在养猪场1养猪, 产生猪的粪尿以及冲洗所述养猪场的冲洗水, 所述冲洗 水和生活污水依次通过化粪池7和生物接触氧化池8排入一级鱼塘6; 0039 步骤二, 将厨余垃圾, 养猪场1产生的粪尿, 农业废弃物中的稻草、 麦。

23、秆和木屑, 野 山鸡养殖区4的鸡粪、 鸡枞菌栽培区5的废渣以及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的废渣均倒入异位 发酵床2进行发酵, 得到发酵产物; 0040 步骤三, 将所述发酵产物与瓜果蔬菜废弃物倒入蚯蚓床3养殖蚯蚓; 0041 步骤四, 将所述蚯蚓床3养殖的蚯蚓分别提供给野山鸡养殖区4进行养野山鸡和一 级鱼塘6进行养殖麦鲮鱼, 将所述蚯蚓床3产生的蚯蚓粪提供给鸡枞菌栽培区5用来栽培鸡 枞菌, 将所述蚯蚓床3部分泥土残渣提供给花圃10栽培鲜花; 0042 步骤五, 在所述一级鱼塘6里种植水葫芦来快速吸收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排出的 废水中的氮磷, 定期将部分所述水葫芦提供给所述蚯蚓床3, 将所述一级鱼塘6。

24、养殖的麦鲮 鱼提供给二级鱼塘9养殖鳜鱼; 0043 步骤六, 将所述一级鱼塘6和所述二级鱼塘9的底泥提供给所述异位发酵床2发酵。 0044 本专利提供的养殖方法, 不需要连片的平整土地进行养殖基地建设, 可以采用公 司收购运营的方式, 将养殖的蚯蚓提供给山区分散的农户, 让其分散的建设野山鸡养殖区、 鸡枞菌栽培区, 以进行野山鸡和鸡枞菌的养殖, 鱼塘养殖也可以结合山区溪流, 因地制宜进 行建设。 这种养殖模式可以吸引山区农户积极参与, 带领山区农户脱贫致富。 特别适合于没 有连片的平整土地提供作为养殖基地的山区。 004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46 1、 将养猪场的粪尿与冲洗水分开处理。

25、, 防止进入异位发酵床的水太多, 影响发酵 效果; 0047 2、 将厨余垃圾、 养猪场的粪尿、 植物废弃物、 鸡粪、 废渣倒入异位发酵床, 有效解决 了臭气污染环境的问题; 0048 3、 将异位发酵床产生的发酵物用来养蚯蚓, 然后蚯蚓养野山鸡和麦鲮鱼, 蚯蚓泥 栽培鸡枞菌, 实现了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 且不会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 0049 4、 将养殖的麦鲮鱼来养殖鳜鱼, 实现低价值产品向高价值产品转化, 增加经济收 入; 0050 5、 将鱼塘的底泥提供给异位发酵床发酵, 防止鱼塘里底泥过多而造成二次环境污 说明书 4/5 页 6 CN 109845704 A 6 染; 0051 6、 。

26、本发明提供的养殖系统, 真正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 且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环境, 并能生产高价值农产品, 例如野山鸡、 鸡枞菌、 鳜鱼等。 0052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 但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案中所列运 用, 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 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实 现另外的修改, 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 本发明并不限于 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说明书 5/5 页 7 CN 109845704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8 CN 109845704 A 8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9 CN 109845704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生态 循环 养殖 系统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1906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