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卸料装置.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12161637 上传时间:2021-11-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3.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污泥卸料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污泥卸料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污泥卸料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污泥卸料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泥卸料装置.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373308.5 (22)申请日 2019.08.22 (73)专利权人 浙江和惠污泥处置有限公司 地址 314201 浙江省嘉兴市杭州湾新经济 园36幢901-1 (72)发明人 耿海榕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345 代理人 杨小双 (51)Int.Cl. C02F 11/121(2019.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污泥卸料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卸料装置, 包括 底座、 轴承和推杆, 所述底。

2、座一端的上部焊接有 支撑板, 且支撑板的一侧焊接有斜固定板, 所述 蓄水层的外围连接有机壳, 且机壳一端的下部连 接有出料口, 所述机壳另一端的下部连接有出水 口, 所述推杆连接于液压缸的上部, 且推杆的上 部连接有连接器, 所述连接器的上部连接有刮料 铁块。 该污泥卸料装置设置有可根据使用者的需 要进行增加或减少数量的刮料铁块, 且该装置在 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对污泥中的水分进行处 理, 该装置设置有能稳定运输的螺旋结构, 电机 通过传动装置与轴承构成传动结构增大了传动 力, 使得输送污泥时不宜形成堵塞。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0528743 U 2020.05.1。

3、5 CN 210528743 U 1.一种污泥卸料装置, 包括底座(1)、 轴承(6)和推杆(15),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一 端的上部焊接有支撑板(2), 且支撑板(2)的一侧焊接有斜固定板(3), 所述底座(1)另一端 的上部连接有电机(4), 且电机(4)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装置(5), 所述轴承(6)连接于传动装 置(5)的另一端, 且轴承(6)的四周分布有螺旋叶片(7), 所述螺旋叶片(7)的外围连接有过 滤网(8), 且过滤网(8)的外围连接有蓄水层(9), 所述蓄水层(9)的外围连接有机壳(10), 且 机壳(10)一端的下部连接有出料口(11), 所述机壳(10)另一端的下。

4、部连接有出水口(12), 所述机壳(10)一端的上部连接有进料口(13), 且进料口(13)的上部连接有液压缸(14), 所 述推杆(15)连接于液压缸(14)的上部, 且推杆(15)的上部连接有连接器(16), 所述连接器 (16)的上部连接有刮料铁块(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卸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通过支撑板(2) 和斜固定板(3)连接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 且底座(1)、 支撑板(2)和斜固定板(3)之间呈三 角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卸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4)通过传动装置 (5)与轴承(6)构成传动结构, 且电机(4)、 。

5、传动装置(5)与轴承(6)在同一条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卸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6)与螺旋叶片(7) 呈螺旋状结构, 且螺旋叶片(7)均匀分布在轴承(6)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卸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网(8)与蓄水层(9) 呈平行状分布, 且过滤网(8)和蓄水层(9)与底座(1)之间呈15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卸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缸(14)通过推杆 (15)与连接器(16)构成伸缩结构, 且液压缸(14)、 推杆(15)和连接器(16)在同一条直线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52874。

6、3 U 2 一种污泥卸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治理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污泥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污泥处理过程中, 污泥需要经过脱水处理后再输送转移出污水处理厂, 一般都 是用料仓进行储存, 再经卡车运输出场, 污泥料仓适用于脱水污泥等高湿度粘稠物质的储 存, 定量配送和输送, 具有连续作业、 输送量可调等特性, 现有的滑框卸料方式为, 滑框覆盖 整个料仓底部, 并按照污泥引进料仓的顺序卸料, 即先进先出。 滑框将污泥推进料仓底部的 一个或多个开口, 并在开口的周围形成湍流。 0003 市场上的污泥卸料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将污泥卸出, 且容易形成堵塞, 。

7、有些不能有效的对污泥中的水分进行有效的处理, 有些处理不当还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 染的问题, 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污泥卸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卸料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 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将污泥卸出, 且容易形成堵塞, 有些不能有效的对污泥中的水分进 行有效的处理, 有些处理不当还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卸料装置, 包括底座、 轴承和推杆, 所述底座一端的上部焊接有支撑板, 且支撑板的一侧焊接有斜固定板, 所述底 座另一端的上部连接有电机, 且电机的一端连接有传。

8、动装置, 所述轴承连接于传动装置的 另一端, 且轴承的四周分布有螺旋叶片, 所述螺旋叶片的外围连接有过滤网, 且过滤网的外 围连接有蓄水层, 所述蓄水层的外围连接有机壳, 且机壳一端的下部连接有出料口, 所述机 壳另一端的下部连接有出水口, 所述机壳一端的上部连接有进料口, 且进料口的上部连接 有液压缸, 所述推杆连接于液压缸的上部, 且推杆的上部连接有连接器, 所述连接器的上部 连接有刮料铁块。 0006 优选的, 所述底座通过支撑板和斜固定板连接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 且底座、 支撑 板和斜固定板之间呈三角形分布。 0007 优选的, 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轴承构成传动结构, 且电机、 传动。

9、装置与轴承在 同一条直线上。 0008 优选的, 所述轴承与螺旋叶片呈螺旋状结构, 且螺旋叶片均匀分布在轴承的四周。 0009 优选的, 所述过滤网与蓄水层呈平行状分布, 且过滤网和蓄水层与底座之间呈 15 。 0010 优选的, 所述液压缸通过推杆与连接器构成伸缩结构, 且液压缸、 推杆和连接器在 同一条直线上。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污泥卸料装置设置有可根据使用 者的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数量的刮料铁块, 且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对污泥中的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528743 U 3 水分进行处理, 该装置设置有能稳定运输的螺旋结构, 电机。

10、通过传动装置与轴承构成传动 结构增大了传动力, 使得输送污泥时不宜形成堵塞。 0012 过滤网与蓄水层呈平行状分布, 且过滤网和蓄水层与底座之间呈15 , 过滤网是由 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 只能过滤掉水, 其余的泥和杂质都将保留, 过滤网能够有效的对污泥 中的水分进行处理, 过滤网和蓄水层与底座之间呈15 应用了重力的原理, 使得污泥中的水 能够流到出水口处进行统一收集, 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杆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输送机示意图。 0016 图中: 1、 底座; 2、 支撑板; 3、 斜固定板; 4。

11、、 电机; 5、 传动装置; 6、 轴承; 7、 螺旋叶片; 8、 过滤网; 9、 蓄水层; 10、 机壳; 11、 出料口; 12、 出水口; 13、 进料口; 14、 液压缸; 15、 推杆; 16、 连接器; 17、 刮料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

12、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卸料装置, 包括底座1、 支 撑板2、 斜固定板3、 电机4、 传动装置5、 轴承6、 螺旋叶片7、 过滤网8、 蓄水层9、 机壳10、 出料口 11、 出水口12、 进料口13、 液压缸14、 推杆15、 连接器16和刮料铁块17, 底座1一端的上部焊接 有支撑板2, 且支撑板2的一侧焊接有斜固定板3, 底座1通过支撑板2和斜固定板3连接构成 焊接一体化结构, 且底座1、 支撑板2和斜固定板3之间呈三角形分布, 三角形分布使得装置 的稳定性更强, 使得支撑板2不易发生倾斜; 0019 底座1另一端的上部连接有电机4, 且电机4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装置5, 轴承6连接。

13、于 传动装置5的另一端, 且轴承6的四周分布有螺旋叶片7, 电机4通过传动装置5与轴承6构成 传动结构, 且电机4、 传动装置5与轴承6在同一条直线上, 轴承6与螺旋叶片7呈螺旋状结构, 且螺旋叶片7均匀分布在轴承6的四周, 传动装置5与轴承6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得传动效果更 好, 轴承6与螺旋叶片7呈螺旋状结构使得污泥能够稳定的运输, 不易形成堵塞; 0020 螺旋叶片7的外围连接有过滤网8, 且过滤网8的外围连接有蓄水层9, 蓄水层9的外 围连接有机壳10, 且机壳10一端的下部连接有出料口11, 过滤网8与蓄水层9呈平行状分布, 且过滤网8和蓄水层9与底座1之间呈15 , 过滤网8是由高分子。

14、材料制作而成, 只能过滤掉 水, 其余的泥和杂质都将保留, 过滤网8能够有效的对污泥中的水分进行处理, 过滤网8和蓄 水层9与底座1之间呈15 应用了重力的原理, 使得污泥中的水能够流到出水口12处进行统 一收集, 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0021 机壳10另一端的下部连接有出水口12, 机壳10一端的上部连接有进料口13, 且进 料口13的上部连接有液压缸14, 推杆15连接于液压缸14的上部, 且推杆15的上部连接有连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528743 U 4 接器16, 连接器16的上部连接有刮料铁块17, 且刮料铁块17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增加 或减少数量, 液压缸14通。

15、过推杆15与连接器16构成伸缩结构, 且液压缸14、 推杆15和连接器 16在同一条直线上, 液压缸14通过推杆15与连接器16构成伸缩结构使得带动刮料铁块17向 下运动, 同时将刮起的污泥送入螺旋输送机中。 0022 工作原理: 对于这类的污泥卸料装置, 首先通过刮料铁块17将污泥送到进料口13 中, 然后通过电机4带动轴承6与螺旋叶片7的旋转使得污泥输送到出料口11处, 且在输送过 程中污泥中的大部分水会通过过滤网8流到蓄水层9中, 最后将流到出水口12进行收集, 而 经过处理过的污泥将运输到出料口11处进行收集, 电机4通过传动装置5与轴承6构成传动 结构, 且电机4、 传动装置5与轴承。

16、6在同一条直线上, 轴承6与螺旋叶片7呈螺旋状结构, 且螺 旋叶片7均匀分布在轴承6的四周, 传动装置5与轴承6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得传动效果更好, 轴承6与螺旋叶片7呈螺旋状结构使得污泥能够稳定的运输, 不易形成堵塞, 过滤网8是由高 分子材料制作而成, 只能过滤掉水, 其余的泥和杂质都将保留, 过滤网8能够有效的对污泥 中的水分进行处理, 过滤网8和蓄水层9与底座1之间呈15 应用了重力的原理, 使得污泥中 的水能够流到出水口12处进行统一收集, 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就这样完成整个污泥卸料装 置的使用过程。 002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528743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0528743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0528743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污泥 卸料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污泥卸料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16163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