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防护装置.pdf
《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防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防护装置.pdf(1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099667.6 (22)申请日 2019.07.12 (73)专利权人 武汉德毅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430213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 街乌龙大道2号 (72)发明人 耿志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代理人 赵泽夏 (51)Int.Cl. B65G 39/09(2006.01) B65G 23/04(2006.01) B65G 23/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
2、分的防护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进料系统驱动 部分的防护装置, 包括第一支架、 驱动组件、 输出 组件、 联轴器、 防护组件, 所述联轴器的一端同轴 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 另一端 同轴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输出组件的输入轴; 防 护组件包括防护罩、 至少两个固定件, 所述防护 罩罩设于所述联轴器; 每一所述固定件包括一固 定筒、 连接杆, 所述固定筒连接于所述支架, 所述 连接杆的一端可滑动插设于所述固定筒、 另一端 连接于所述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能防止破碎的联 轴器对人体产伤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1页 CN 210794735 U 2020.。
3、06.19 CN 210794735 U 1.一种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支架; 驱动组件; 输出组件; 联轴器, 所述联轴器的一端同轴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 另一端同轴 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输出组件的输入轴; 防护组件, 包括防护罩、 至少两个固定件, 所述防护罩罩设于所述联轴器; 每一所述固 定件包括一固定筒、 连接杆, 所述固定筒连接于所述支架,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滑动插设于 所述固定筒、 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防护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固 定件还包括一减振筒, 所述减振筒内部空心且。
4、一端开口, 所述减振筒同轴内置于所述固定 筒且开口朝外设置; 所述连接杆可滑动插设于所述减振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 件包括电机、 减速箱, 所述电机、 减速箱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 所述减速箱的输入轴 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入轴; 所述联轴器的一端同轴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进 料系统驱动部分的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架, 所述输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组 件。
5、包括辊筒、 两个连接轴, 所述辊筒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 所述连接轴同轴设置于所 述辊筒的两端, 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同轴连接于所述辊筒; 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同轴且可 拆卸连接于一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组 件还包括两个固定条, 所述固定条沿所述联轴器的轴向设置于所述联轴器的两侧, 所述固 定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 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 所述固定筒竖直连接于所 述固定条。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794735 U 2 一种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
6、驱动系统防护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 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企业在生产砂石料的过程中, 会有许多地方需要使用大尺寸带式输送机, 带式输 送机的驱动部分一般包括电机、 减速箱、 联轴器、 辊筒, 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于电机的输出 轴, 联轴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所述辊筒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联轴器的 另一端, 由于砂石料在运输的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和振动, 使得联轴器处存在较大的动力波 动, 联轴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裂痕等情况, 裂开的联轴器任处于一个较高的转速, 会 现场的工人的安全产生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
7、足, 提供一种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防 护装置, 解决现有技术中驱动部分的联轴器裂开后可能伤害工人的技术问题。 0004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 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0005 第一支架; 0006 驱动组件; 0007 输出组件; 0008 联轴器, 所述联轴器的一端同轴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 另一端 同轴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输出组件的输入轴; 0009 防护组件, 包括防护罩、 至少两个固定件, 所述防护罩罩设于所述联轴器; 每一所 述固定件包括一固定筒、 连接杆, 所述固定筒连接于所述支架,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滑动。
8、插 设于所述固定筒、 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防护罩。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通过设置防护罩, 当联轴器发生破 裂并且飞溅而出时, 防护罩能将大部分的碎片拦截下, 能防止联轴器的碎片对人体产生伤 害; 通过设置固定筒、 连接杆, 当需要对联轴器进行维修或更换时, 直接将连接杆从固定筒 内拔出, 能方便的取下连接杆、 防护罩, 便于对联轴器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0012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隐藏壳体、 防护罩、 连接杆后的三维示意图; 0015 。
9、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794735 U 3 0016 图6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 图7是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示的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防护装置的三维示意 图; 0019 图9是图8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示的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防护装置另一视角 的三维示意图; 0021 图11是图10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
10、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 实施例一: 002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进料系统驱动部分的防护装置, 如图1至11所示, 包括 第一支架1、 第二支架2、 驱动组件3、 输出组件4、 联轴器5、 防护组件6, 驱动组件3, 驱动组件3 包括电机31、 减速箱32, 电机31、 减速箱32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支架1, 减速箱32的输入轴连接 于电机31的输入轴。 0025 优选的, 驱动组件3还包括皮带件33、 第一减振垫片34、 第二减振垫片35, 皮带件33 包括壳体331、 第一带轮332、 第二带轮333、 皮带。
11、334, 壳体331内部空心, 壳体331相对电机31 的输出轴开设有一第一固定孔, 壳体331相对减速箱32的输入轴开设有一第二固定孔, 壳体 331经所述第一固定孔、 第二固定孔套设于电机31的输出轴、 减速箱32的输入轴, 壳体331的 两侧向下延伸并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支架1。 0026 通过设置壳体331, 能防止粉尘进入皮带334与第一带轮332、 第二带轮333之间; 通 过皮带件33实现电机31与减速箱32之间的连接, 使得动力输出更平稳, 能有效过滤一些振 动, 且能防止载荷过大烧毁电机31。 0027 第一带轮332内置于壳体331, 且第一带轮332固定套设于电机31。
12、的输出轴, 第二带 轮333内置于壳体331, 且第二带轮333固定套设于减速箱32的输出轴, 皮带334内置于壳体 331, 且皮带334的一端配合套设于第一带轮332、 另一端配合套设于第二带轮333; 0028 第一减振垫片34设置于电机31与第一支架1之间, 电机31通过第一螺栓可拆卸连 接于第一支架1, 所述第一螺栓的螺纹端可传动穿过电机31、 第一减振垫片34并螺纹连接于 第一支架1; 第二减振垫片35设置于减速箱32与第一支架1之间, 电机31通过第二螺栓可拆 卸连接于第一支架1, 所述第二螺栓的螺纹端可传动穿过减速箱32、 第二减振垫片35并螺纹 连接于第一支架1; 优选的, 。
13、第一减振垫片34、 第二减振垫片35均为橡胶垫。 0029 通过设置第一减振垫片34、 第二减振垫片35, 能减弱电机31工作时振动产生的噪 音。 0030 输出组件4, 输出组件4设置于第二支架2, 输出组件4包括辊筒41、 两个连接轴42, 辊筒41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架2, 连接轴42同轴设置于辊筒41的两端, 且连接轴42的一端同 轴连接于辊筒41; 辊筒41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架2, 连接轴42的一端同轴连接于辊筒41。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0794735 U 4 0031 优选的, 输出组件4还包括两个第三减振垫片43、 两个轴承座44, 两个第三减振垫 片43设置于辊筒。
14、41的两端且设置于第二支架2上; 轴承座44与连接轴42一一对应设置, 轴承 座44与第三减振垫片43一一对应设置, 轴承座44配合套设于相对应的连接轴42, 且轴承座 44设置于相对应的第二支架2上, 通过螺栓穿过轴承座44、 第三减振垫片43并螺纹连接于第 二支架2, 实现了轴承座44、 第三减振垫片43的固定, 第三减振垫片43为橡胶垫。 0032 通过设置第三减振垫片43, 能减弱辊筒41产生的振动。 0033 联轴器5的一端同轴且可拆卸连接于驱动组件3的输出轴、 另一端同轴且可拆卸连 接于输出组件4的输入轴; 优选的, 联轴器5的一端同轴且可拆卸连接于减速箱32的输出轴, 联轴器5的。
15、另一端同轴且可拆卸连接于一连接轴42的另一端,联轴器5可以通过紧定螺丝、 键、 胀紧套等可拆卸连接于相对应的轴。 0034 防护组件6包括防护罩61、 至少两个固定件62、 两个固定条63, 防护罩61罩设于联 轴器5; 每一固定件62包括一固定筒621、 连接杆622, 固定筒621连接于第一支架1, 连接杆 622的一端可滑动插设于固定筒621、 另一端连接于防护罩61。 0035 优选的, 防护罩61为弧形板体, 防护罩61的竖直截面呈半圆形。 0036 优选的, 每一固定件62还包括一减振筒623, 减振筒623内部空心且一端开口, 减振 筒623同轴内置于固定筒621且开口朝外设置;。
16、 连接杆622可滑动插设于减振筒623; 固定条 63沿联轴器5的轴向水平设置于联轴器5的两侧, 固定条6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架1、 另一端 连接于第二支架2; 固定筒621竖直连接于固定条63。 0037 进一步优选的, 减振筒623为橡胶制成, 固定件62的数量为四个, 其中两个固定件 62间隔设置于一固定条63上, 另外两个固定件62间隔设置于另一固定条63上。 0038 由于电机31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 振动会通过第一支架1传递给固定条63, 通 过设置减振筒623, 使得连接杆622的一端抵接于减振筒623而不是固定筒621, 避免了连接 杆622与固定筒621之间不断碰撞产生噪。
17、音。 0039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 启动电机31, 电机31带动第一带轮332、 皮带334、 第 二带轮333转动, 第二带轮333带动减速箱输入轴转动, 减速箱的输出轴转动, 江苏翔的输出 轴带动联轴器5转动, 联轴器5带动连接轴42、 辊筒41转动, 传送带设置于辊筒41上, 通过辊 筒41带动传送带转动; 当联轴器5发生破裂时可能以高速射出, 大部分的碎片能被保护罩拦 截, 通过设置保护罩能防止联轴器5产生的碎片对人体产生伤害; 当联轴器5使用一段时间 需要进行更换或者维护时, 直接将罩体向上拔, 罩体带动连接杆622向上运动, 使得连接杆 622脱离减振筒623, 能方便的对。
18、联轴器5进行维护。 0040 实施例二: 0041 如图9至11所示,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相同之处不再阐述,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 的不同之处在于, 防护罩61包括罩体611、 两个延伸板612、 第一防护挡板613、 第二防护挡板 614, 罩体611为截面呈半圆形的弧形板, 两个延伸板612分别设置于罩体611的两侧, 延伸板 612连接于相对应的罩体611的一侧, 且延伸板612与罩体611相切, 且延伸板612连接于相对 应的连接杆622; 第一防护挡板613连接于罩体611、 两个延伸板612的一端, 且第一防护挡板 613相对减速箱32的输出轴开设有一第一缺口, 第一防护挡板613。
19、经所述第一缺口套设于减 速箱32的输出轴; 第二防护挡板614连接于罩体611、 两个延伸板612的另一端, 第二防护挡 板614相对连接轴42开设有一第二缺口, 第二防护挡板614经所述第二缺口套设于连接轴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794735 U 5 42。 0042 通过设置罩体611、 两个延伸板612、 第一防护挡板613、 第二防护挡板614, 能更全 面的阻挡联轴器5破裂时产生的碎片, 能更好的保护人体的安全, 且防护罩61的拆装方式不 变, 不影响对联轴器5的维护和检测。 0043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任何根据本。
20、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 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794735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11 页 7 CN 210794735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11 页 8 CN 210794735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11 页 9 CN 210794735 U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11 页 10 CN 210794735 U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11 页 11 CN 210794735 U 11 图6 说明书附图 6/11 页 12 CN 210794735 U 12 图7 说明书附图 7/11 页 13 CN 210794735 U 13 图8 说明书附图 8/11 页 14 CN 210794735 U 14 图9 说明书附图 9/11 页 15 CN 210794735 U 15 图10 说明书附图 10/11 页 16 CN 210794735 U 16 图11 说明书附图 11/11 页 17 CN 210794735 U 17 。
- 内容关键字: 用于 进料 系统 驱动 部分 防护 装置
印章弯曲文本行矫正方法、装置及系统.pdf
电缆切断装置.pdf
可调节板仓.pdf
骨料烘干装置.pdf
防停机落尘的分切机双通道吸尘机构.pdf
高精度垂直升降顶升设备.pdf
电池水冷散热器结构.pdf
手机视频采集器.pdf
不锈钢无缝管接头.pdf
棒料折弯装置.pdf
蔬菜温室大棚温湿度检测装置.pdf
铜合金电缆加工用电缆夹持装置.pdf
电路板检测用定位机构.pdf
具有高可靠性的调浆机输送装置.pdf
储能移动电源分体装置.pdf
药学西药碎药器.pdf
水循环喷淋式旋风分离除尘装置.pdf
龙虾扣检测机.pdf
管道连接的机械密封结构.pdf
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pdf
圆筒混料机掘进式清料装置.pdf
低净空安装隔热保冷管托.pdf
PICC导管防压伤连接座.pdf
用于钾肥生产的筛分装置.pdf
基于JDE多任务网络模型的多目标跟踪方法.pdf
基于碳减排的多能源协调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图像分析的工地大气污染物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挤出机挤出稳定性测试装置.pdf
沉水植物群落生态系统构建方法.pdf
路网生成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pdf
路由表维护方法、路径选择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照明模组、照明系统及车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