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pdf
《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pdf(1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378421.2 (22)申请日 2019.08.22 (73)专利权人 上海朗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真陈路1000号6 楼B座202室 (72)发明人 牛蛟龙 (51)Int.Cl. A47J 37/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 生煎炉, 涉及厨房设备的技术领域, 其包括炉体、 炉腔、 燃烧器, 炉体上还安装有对煎锅上的抬起 边进行支撑的支。
2、撑环; 炉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 煎锅转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 炉体中的驱动电机、 转动杆、 转动轮以及布置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放炉灶上放置的煎锅在使 用时能够发生旋转, 让煎锅中的包子受热更为均 匀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7页 CN 210810642 U 2020.06.23 CN 210810642 U 1.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 包括炉体 (1) 、 炉腔 (2) 、 燃烧器 (4) , 其特征在于: 炉体 (1) 上还安装有对煎锅 (5) 上的抬起边 (6) 进行支撑的支撑环 (7) ; 炉体 (1) 上还设置有 用于驱动煎锅 (5) 转动。
3、的驱动组件 (8) ; 所述驱动组件 (8) 包括设置在炉体 (1) 中的驱动电机 (801) , 驱动电机 (801) 竖直布置, 而且驱动电机 (801) 的输出轴竖直向上; 在驱动电机 (801) 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一个转动杆 (802) , 转动杆 (802) 与驱动电机 (801) 的输出轴同轴转动; 转动杆 (802) 穿设在炉腔 (2) 的侧壁上, 转动杆 (802) 与炉腔 (2) 侧壁之间的连接为转动 连接; 转动杆 (802) 的一端与驱动电机 (801) 的输出轴连接在一起, 另一端穿入支撑环 (7) 中, 与支撑环 (7) 转动连接; 在支撑环 (7) 上开设有一个布置槽。
4、 (803) , 布置槽 (803) 贯穿支撑环 (7) , 而且贯穿方向 为从支撑环 (7) 内外方向贯穿, 转动杆 (802) 穿入布置槽 (803) 中, 在布置槽 (803) 中布置有 转动轮 (804) , 转动轮 (804) 套设在转动杆 (802) 上, 由转动杆 (802) 带动转动; 转动轮 (804) 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支撑环 (7) 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环 (7) 上开设有若干个从动槽 (805) , 所述从动槽 (805) 中穿设有从动杆 (807) , 从动杆 (807) 也 穿设在支撑环 (7) 上,。
5、 而且从动杆 (807) 的布置方向与转动杆 (802) 的布置方向相同; 在从动槽 (805) 中布置有从动轮 (806) , 从动轮 (806) 套设在从动杆 (807) 上; 多个从动槽 (805) 和一个布置槽 (803) 在支撑环 (7) 上沿支撑环 (7) 周向等间距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煎锅 (5) 的外侧套设有一个齿环 (808) , 而且将转动轮 (804) 和从动轮 (806) 设置为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置槽 (803) 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对齿环进行支撑。
6、的多个支撑板 (809) , 多个支撑板 (809) 在支撑环 (7) 上沿支撑环 (7) 周向等间距布置, 支撑板 (809) 布置在支撑环 (7) 的内圈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环 (808) 上穿设有用于将齿环 (808) 与煎锅 (5) 顶紧的顶紧螺钉 (810) , 顶紧螺钉 (810) 从齿环 (808) 外部穿设并且贯穿齿环 (808) , 而且内嵌入齿环 (808) 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轮 (804) 上设置有转动块 (811) , 转动块 (811) 固定。
7、连接在转动杆 (802) 上, 支撑环 (7) 上开设有 供转动杆 (802) 插入的安装孔 (812) , 安装孔 (812) 上设置有与转动杆 (802) 上转动块 (811) 配合的转槽 (813) ; 在将转动杆 (802) 沿着安装孔 (812) 插入支撑环 (7) 上且转动杆 (802) 的 一端与驱动电机 (801) 的输出轴连接在一起时, 转动杆 (802) 上的转动块 (811) 位于支撑环 (7) 上的布置槽 (803) 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机 (801) 的输出轴上开设有供转动杆 (802) 插入的容纳孔 。
8、(814) , 转动杆 (802) 的一端插入容纳 孔 (814) 中, 在转动杆 (802) 插入容纳孔 (814) 中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插块 (815) , 而且在驱 动电机 (801) 的输出轴上开设有与容纳孔 (814) 连通的插槽 (816) , 插槽 (816) 的形状与插块 (815) 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环 (7) 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将转动杆 (802) 的一端盖住的封闭盖 (817) 。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0810642 U 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 其特征在。
9、于: 所述封闭盖 (817) 在支撑环 (7) 上的布置设置为嵌入式的。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0810642 U 3 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的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 炉。 背景技术 0002 生煎, 又称煎包、 水煎包, 是一种特色小吃。 通常, 煎包的做法是将发酵面包子平放 在已刷油的煎锅里面, 加水和面糊, 以半煎半蒸的成熟方式制成。 成品底面煎成焦黄, 上面 白嫩, 馅满面松。 0003 授权公告号为CN20415382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静音节能生煎包炉, 包括壳体 和燃烧器, 燃烧器置于。
10、壳体内, 燃烧器的上方设有支架, 所述的燃烧器和支架之间还设有碗 状的红外线辐射板, 所述的红外辐射板由底板和多块侧板通过粘接泥胶合而成。 0004 上述专利中, 在火焰燃烧的时候, 碗状的红外线辐射板给燃气提供了足够的燃烧 空间, 将火焰转变成红外线后, 碗状的形态也更有利于将热能聚集于锅底, 从而使燃气炉的 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加快了物体的受热过程, 在生煎包子时时间更短, 周围环境静音, 且 结构简单、 生产成本低。 0005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在煎包的时候, 往往需要人工去看管并调 整煎锅, 让煎锅内的包子能够均匀受热, 否则, 煎锅内的包子受热不均匀的话, 就会出。
11、现煎 包效果不一样的情况, 比如, 有些包子还没煎好, 有些包子却煎好了, 甚至有些包子已经煎 糊了。 这样的煎包方式, 不但需要人工看理煎锅, 造成煎包过程中的不便, 而且由于是人为 操作, 未必能够让包子均匀受热。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 其能够放炉灶上放置 的煎锅在使用时能够发生旋转, 让煎锅中的包子受热更为均匀。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 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 包括炉体、 炉腔、 燃烧器, 炉体上还安装有对煎 锅上的抬起边进行支撑的支撑环; 炉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煎锅转。
12、动的驱动组件; 0009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炉体中的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竖直布置, 而且驱动电机 的输出轴竖直向上; 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一个转动杆, 转动杆与驱动电机的输出 轴同轴转动; 0010 转动杆穿设在炉腔的侧壁上, 转动杆与炉腔侧壁之间的连接为转动连接; 转动杆 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一起, 另一端穿入支撑环中, 与支撑环转动连接; 0011 在支撑环上开设有一个布置槽, 布置槽贯穿支撑环, 而且贯穿方向为从支撑环内 外方向贯穿, 转动杆穿入布置槽中, 在布置槽中布置有转动轮, 转动轮套设在转动杆上, 由 转动杆带动转动; 0012 转动轮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支撑环的。
13、宽度。 说明书 1/6 页 4 CN 210810642 U 4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进行煎包的烹饪时, 工作人员将煎锅布置在炉腔中, 支 撑环对煎锅进行支撑, 而且煎锅与转动轮接触。 在对煎锅进行加热时, 驱动电机运行, 驱动 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转动, 转动杆在转动时带动转动轮转动, 转动轮在转动时会对煎 锅进行一个推动, 使得煎锅发生转动。 通过设置驱动组件, 带动炉腔中的煎锅发生转动, 让 煎锅中的煎包在烹饪时受热更为均匀。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支撑环上开设有若干个从动槽, 所述从动槽中穿 设有从动杆, 从动杆也穿设在支撑环上, 而且从动杆的布置方。
14、向与转动杆的布置方向相同; 0015 在从动槽中布置有从动轮, 从动轮套设在从动杆上; 0016 多个从动槽和一个布置槽在支撑环上沿支撑环周向等间距布置。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将煎锅布置在炉腔中时, 煎锅会与转动轮和从动轮接 触, 而且转动轮和多个从动轮还会对煎锅进行支撑, 让煎锅在炉腔中能够平衡布置, 在转动 时能够平稳转动。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煎锅的外侧套设有一个齿环, 而且将转动轮和从 动轮设置为齿轮。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将煎锅布置在炉腔中时, 煎锅上的齿环与从动轮和转 动轮啮合, 使得转动轮更容易带动煎锅转动, 而且转动轮在带动煎。
15、锅转动时, 转动轮不会发 生空转。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布置槽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对齿环进行支撑的多个 支撑板, 多个支撑板在支撑环上沿支撑环周向等间距布置, 支撑板布置在支撑环的内圈上。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将煎锅布置在炉腔中时, 齿环搭接在支撑板上, 使得齿 环受到支撑, 让齿环能够容易与布置槽中的转动轮啮合。 002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齿环上穿设有用于将齿环与煎锅顶紧的顶紧螺 钉, 顶紧螺钉从齿环外部穿设并且贯穿齿环, 而且内嵌入齿环中。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齿环上穿设有多个顶紧螺钉。 在将齿环安装在煎锅上 之后, 工作人员在。
16、齿环上安装顶紧螺钉并拧紧, 使得顶紧螺钉抵接在煎锅上, 并且通过在齿 环上穿设多个顶紧螺钉, 使得多个顶紧螺钉共同抵接在煎锅上, 让煎锅齿环之间的连接更 为稳定。 002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转动轮上设置有转动块, 转动块固定连接在转动 杆上, 支撑环上开设有供转动杆插入的安装孔, 安装孔上设置有与转动杆上转动块配合的 转槽; 在将转动杆沿着安装孔插入支撑环上且转动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一 起时, 转动杆上的转动块位于支撑环上的布置槽中。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转动杆穿设在转动轮上时, 转动杆上的转动块穿入转 动轮上, 与转动轮配合, 使得转动杆在转动时更容。
17、易带动转动轮转动。 002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开设有供转动杆插入的容纳 孔, 转动杆的一端插入容纳孔中, 在转动杆插入容纳孔中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插块, 而且在 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开设有与容纳孔连通的插槽, 插槽的形状与插块配合。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转动杆插入容纳孔中时, 需要先将插块与插槽对齐, 然 后将转动杆插入容纳孔中。 通过将转动杆与驱动电机之间的连接设置为插接配合, 而且插 块与转动块对齐, 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将转动杆抽出。 其中, 从动杆与转动杆的形状相同。 说明书 2/6 页 5 CN 210810642 U 5 0028 本实用新型。
18、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支撑环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将转动杆的一端盖住的 封闭盖。 00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封闭盖能够将转动杆盖住, 防止转动杆从支撑环上脱出。 003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封闭盖在支撑环上的布置设置为嵌入式的。 00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能够使得支撑环的表面平齐, 从而让煎锅的抬起边在搭 接在支撑环上时, 能够平稳的搭接。 0032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33 1.通过设置驱动组件, 带动炉腔中的煎锅发生转动, 让煎锅中的煎包在烹饪时受 热更为均匀; 0034 2.通过转动轮和多个从动轮对煎锅进行支撑, 让煎锅在炉腔中能够平衡布置,。
19、 在 转动时能够平稳转动; 0035 3.通过设置齿环和齿轮, 让煎锅在转动时与转动轮之间不会发生滑动。 附图说明 0036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生煎炉取下煎锅后的示意图; 0037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生煎炉上安装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0038 图3为本实施例中生煎炉放置煎锅后的示意图; 0039 图4为本实施例中煎锅上套设齿环的示意图; 0040 图5为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0041 图6为本实施例中支撑环上开设安装孔的示意图; 0042 图7为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与转动杆连接的示意图。 0043 图中, 1、 炉体; 2、 炉腔; 3、 支腿; 4、 燃烧器; 5、 煎锅; 6、 抬起边; 。
20、7、 支撑环; 8、 驱动组 件; 801、 驱动电机; 802、 转动杆; 803、 布置槽; 804、 转动轮; 805、 从动槽; 806、 从动轮; 807、 从 动杆; 808、 齿环; 809、 支撑板; 810、 顶紧螺钉; 811、 转动块; 812、 安装孔; 813、 转槽; 814、 容纳 孔; 815、 插块; 816、 插槽; 817、 封闭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5 参照图1、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功能的生煎炉, 包括炉体1, 炉体1中设置有炉腔2, 炉腔2开口向上, 炉体1上设置有多个对。
21、炉体1进行支撑的支腿3, 本实 施例中炉体1上设置有四个支腿3, 四个支腿3分布于炉体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 对炉体1起到 支撑作用。 0046 在炉腔2中设置有燃烧器4, 燃烧器4通过进气管与燃气瓶连接在一起, 或者通过燃 气管连接在用于为整个建筑供应燃气的燃气管上。 在炉体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燃烧器4开启 的控制开关。 控制开关与燃烧器4连接在一起, 使得控制开关能够控制燃烧器4的开闭。 0047 参照图3, 在生煎炉使用时, 工作人员将煎锅5放入炉腔2中, 通过控制开关开启燃 烧器4, 让燃烧器4上的火焰对煎锅5的底部进行加热, 加热后的煎锅5将热量传递到煎锅5中 放置的煎包上, 对煎包进行。
22、烹饪。 0048 参照图2、 图4, 煎锅5上一般设置有用于工作人员将煎锅5抬起的抬起边6, 抬起边6 说明书 3/6 页 6 CN 210810642 U 6 环绕布置在煎锅5的边缘, 而且在炉体1上还安装有对煎锅5上的抬起边6进行支撑的支撑环 7, 支撑环7的内环直径与炉腔2的直径相同, 而且支撑环7的布置位于炉腔2上, 炉腔2侧壁与 支撑环7内环直径平齐过渡, 支撑环7固定连接在炉体1的上表面处。 0049 参照图3, 在将煎锅5布置在炉腔2上时, 煎锅5位于炉腔2中, 而且煎锅5上的抬起边 6搭接在支撑环7上, 将支撑环7的外圈直径设置为小于煎锅5上抬起边6的外圈直径, 可以让 抬起边。
23、6搭接在支撑环7上时, 抬起边6的外圈超出支撑环7的外圈, 工作人员在将煎锅5布置 在炉腔2上时, 既可以防止煎锅5沿着炉腔2下滑与燃烧器4直接接触, 对燃烧器4造成堵塞, 而且也可以让工作人员便于将煎锅5从炉腔2上取下。 0050 为了使得煎锅5中的煎包在加热时受到的热量更为均匀, 参照图2, 在炉体1上还设 置有用于驱动煎锅5转动的驱动组件8。 0051 参照图5、 图7, 驱动组件8包括设置在炉体1中的驱动电机801, 驱动电机801竖直布 置, 而且驱动电机801的输出轴竖直向上。 其中, 驱动电机801布置在炉体1的内部, 而且位于 炉腔2的下侧。 在驱动电机80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一。
24、个转动杆802, 转动杆802与驱动电机801 的输出轴同轴转动。 驱动电机801固定在炉体1上。 0052 转动杆802穿设在炉腔2的侧壁上, 而且是由下向上穿设。 转动杆802与炉腔2侧壁 之间的连接为转动连接。 转动杆80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801的输出轴连接在一起, 另一端穿 入支撑环7中, 与支撑环7转动连接。 0053 在支撑环7上开设有一个布置槽803, 布置槽803贯穿支撑环7, 而且贯穿方向为从 支撑环7内外方向贯穿, 转动杆802穿入布置槽803中, 在布置槽803中布置有转动轮804, 转 动轮804套设在转动杆802上, 由转动杆802带动转动。 转动轮804的直径设置为。
25、大于支撑环7 的宽度, 使得转动轮804布置在布置槽803中时, 转动轮804的边缘超出布置槽803的内圈和 外圈。 0054 在将煎锅5布置在炉腔2中时, 转动轮804与煎锅5的外侧接触, 转动轮804在转动 时, 能够带动煎锅5转动。 0055 但是一个转动轮804驱动煎锅5转动, 煎锅5布置在炉腔2中是不平衡的, 使得煎锅5 可能无法旋转。 0056 为了让煎锅5在炉腔2中能够正常旋转, 参照图6, 在支撑环7上开设有若干个从动 槽805, 从动槽805的槽型与布置槽803的槽型相同, 而且从动槽805也贯穿支撑环7。 在从动 槽805中穿设有从动杆807, 从动杆807也穿设在支撑环7。
26、上, 而且从动杆807的布置方向与转 动杆802的布置方向相同。 在从动槽805中布置有从动轮806, 从动轮806套设在从动杆807 上。 多个从动槽805和一个布置槽803在支撑环7上沿支撑环7周向等间距布置。 本实施例中 设置有三个从动槽805。 0057 在将煎锅5布置在炉腔2中时, 煎锅5会与转动轮804和从动轮806接触, 而且转动轮 804和多个从动轮806还会对煎锅5进行支撑, 让煎锅5在炉腔2中能够平衡布置, 在转动时能 够平稳转动。 0058 在进行煎包的烹饪时, 工作人员将煎锅5布置在炉腔2中, 支撑环7对煎锅5进行支 撑, 而且煎锅5与从动轮806和转动轮804接触。 。
27、在对煎锅5进行加热时, 驱动电机801运行, 驱 动电机801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802转动, 转动杆802在转动时带动转动轮804转动, 转动轮 804在转动时会对煎锅5进行一个推动, 使得煎锅5发生转动。 通过设置驱动组件8, 带动炉腔 说明书 4/6 页 7 CN 210810642 U 7 2中的煎锅5发生转动, 让煎锅5中的煎包在烹饪时受热更为均匀。 0059 在实际的使用中, 煎锅5与转动轮804和从动轮806之间接触, 转动轮804和从动轮 806在带动煎锅5转动时, 可能会在煎锅5的表面发生打滑, 导致煎锅5无法正常转动。 0060 为了让转动轮804更容易带动煎锅5转动, 参照。
28、图4、 图6, 在煎锅5的外侧套设有一 个齿环808, 而且将转动轮804和从动轮806设置为齿轮, 在将煎锅5布置在炉腔2中时, 煎锅5 上的齿环808与从动轮806和转动轮804啮合, 使得转动轮804更容易带动煎锅5转动, 而且转 动轮804在带动煎锅5转动时, 转动轮804不会发生空转。 其中, 齿环808套设在煎锅5上, 可以 让工作人员通过更换大小不同的齿环808以及与齿环808相配套的大小不同的煎锅5来使炉 腔2中能够放置更多型号的煎锅5。 0061 而且为了让放置大小不同的煎锅5时, 煎锅5上套设的齿环808都能够与转动轮804 啮合, 参照图5, 在布置槽803的下侧设置有用。
29、于对齿环进行支撑的多个支撑板809, 多个支 撑板809在支撑环7上沿支撑环7周向等间距布置, 支撑板809布置在支撑环7的内圈上。 在将 煎锅5布置在炉腔2中时, 齿环808搭接在支撑板809上, 使得齿环808受到支撑, 让齿环808能 够与布置槽803中的转动轮804啮合。 0062 另外, 在煎锅5转动时, 煎锅5还可能在齿环808内部发生打滑, 为了让齿环808与煎 锅5之间的接触更为紧密, 参照图4, 在齿环808上穿设有用于将齿环808与煎锅5顶紧的顶紧 螺钉810, 顶紧螺钉810从齿环808外部穿设并且贯穿齿环808, 而且内嵌入齿环808中。 其中, 在齿环808上穿设有多。
30、个顶紧螺钉810。 0063 在将齿环808安装在煎锅5上之后, 工作人员在齿环808上安装顶紧螺钉810并拧 紧, 使得顶紧螺钉810抵接在煎锅5上, 并且通过在齿环808上穿设多个顶紧螺钉810, 使得多 个顶紧螺钉810共同抵接在煎锅5上, 让煎锅5齿环808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 0064 转动轮804套设在转动杆802上, 为了让转动轮804套设在转动杆802上时, 转动杆 802能够带动转动轮804, 参照图6、 图7, 在转动轮804上设置有转动块811, 转动块811固定连 接在转动杆802上, 支撑环7上开设有供转动杆802插入的安装孔812, 安装孔812上设置有与 转动杆8。
31、02上转动块811配合的转槽813。 在将转动杆802沿着安装孔812插入支撑环7上且转 动杆80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801的输出轴连接在一起时, 转动杆802上的转动块811位于支撑 环7上的布置槽803中。 另外, 转动轮804布置在布置槽803中, 当转动杆802穿设在转动轮804 上时, 转动杆802上的转动块811穿入转动轮804上, 与转动轮804配合, 使得转动杆802在转 动时更容易带动转动轮804转动。 0065 另外, 在炉腔2上更换新的煎锅5时, 有时还需要更换新的转动轮804, 所以需要将 转动杆802与驱动电机801的输出轴分离, 为了让转动杆802与驱动电机801输出。
32、轴之间容易 分离, 在驱动电机801的输出轴上开设有供转动杆802插入的容纳孔814, 转动杆802的一端 插入容纳孔814中, 在转动杆802插入容纳孔814中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与转动块811大小相 同, 而且沿转动杆802长度方向对齐的插块815, 而且在驱动电机801的输出轴上开设有与容 纳孔814连通的插槽816, 插槽816的形状与插块815配合, 在转动杆802插入容纳孔814中时, 需要先将插块815与插槽816对齐, 然后将转动杆802插入容纳孔814中。 通过将转动杆802与 驱动电机801之间的连接设置为插接配合, 而且插块815与转动块811对齐, 使得工作人员能 够将转。
33、动杆802抽出。 其中, 从动杆807与转动杆802的形状相同。 从动轮806的更换方法与转 动轮804的更换方法相同。 说明书 5/6 页 8 CN 210810642 U 8 0066 为了防止转动杆802在转动时从支撑环7上脱出, 参照图4、 图5, 在支撑环7上固定 连接有用于将转动杆802的一端盖住的封闭盖817, 封闭盖817上穿设有用于将封闭盖817安 装在支撑环7上的螺钉。 其中, 为了防止封闭盖817与煎锅5的抬起边6发生干涉, 将封闭盖 817在支撑环7上的布置设置为嵌入式的, 使得支撑环7的表面平齐, 从而让煎锅5的抬起边6 在搭接在支撑环7上时, 能够平稳的搭接。 00。
34、67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在进行煎包的烹饪时, 工作人员将煎锅5布置在炉腔2中, 支撑环7对煎锅5进行支撑, 而且煎锅5与从动轮806和转动轮804接触。 在对煎锅5进行加热 时, 驱动电机801运行, 驱动电机801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802转动, 转动杆802在转动时带动 转动轮804转动, 转动轮804在转动时会对煎锅5进行一个推动, 使得煎锅5发生转动。 通过设 置驱动组件8, 带动炉腔2中的煎锅5发生转动, 让煎锅5中的煎包在烹饪时受热更为均匀。 0068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 故: 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形状、。
35、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6/6 页 9 CN 210810642 U 9 图1 说明书附图 1/7 页 10 CN 210810642 U 10 图2 说明书附图 2/7 页 11 CN 210810642 U 11 图3 说明书附图 3/7 页 12 CN 210810642 U 12 图4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3 CN 210810642 U 13 图5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4 CN 210810642 U 14 图6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5 CN 210810642 U 15 图7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6 CN 210810642 U 16 。
- 内容关键字: 具有 自动 旋转 功能 生煎炉
新能源汽车电池放置管理架.pdf
可自动定时模拟光照的土柱蒸发入渗系统.pdf
起重机用的稳定型起升机构.pdf
氛围灯一体仪表台.pdf
茶叶包装用封口装置.pdf
固体磷酸催化剂生产捏合设备.pdf
公路用整平机.pdf
电力线缆安装牵引装置.pdf
压力管道连接结构.pdf
雷达角反射器.pdf
旋转砖装置.pdf
钢渣转运吸尘装置.pdf
非甲烷总烃进样加热装置.pdf
会计票据粉碎装置.pdf
半导体散热装置.pdf
游乐设施安全检测装置.pdf
弯曲机的防摆动机构及弯曲机.pdf
斜顶多方向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pdf
手持式超声波成像设备.pdf
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方法、控制器、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AI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大屏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消防轨道机器人.pdf
带有除沫器的气液分离罐.pdf
动物采血器.pdf
质检用金属探伤装置.pdf
用于巡检机器人的充电装置.pdf
基于扩散生成先验的人脸图像复原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pdf
单视图的三维重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微服务系统根因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纯化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制成的纯化碳棒.pdf
触点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钻头水口冷压模具和成型装置及使用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