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pdf
《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73211.9 (22)申请日 2019.09.20 (73)专利权人 创呈工业设计 (上海) 有限公司 地址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沪青平 公路3398号1幢2层O区292室 (72)发明人 江铭李宏伟张潇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258 代理人 何葆芳马云 (51)Int.Cl. B62K 2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
2、电动车的连杆 转向机构, 包括车架主体, 车架主体的前部设有 互相平行的前立管A和前立管B, 所述前立管B位 于前立管A的后方, 所述前立管A的下端连接有下 联板A, 所述前立管B的下端连接有下联板B, 且所 述下联板A和下联板B之间连接有连接杆。 本实用 新型提供的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 设有前 后两组前立管和下联板, 有效拉长增大了电动车 的前部空间, 便于将物品前置于电动车前部, 且 使得电动车在前部载入大质量物品的同时还具 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适合 工业化生产, 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0822605 U 20。
3、20.06.23 CN 210822605 U 1.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架主体, 车架主体的前部设有 互相平行的前立管A和前立管B, 所述前立管B位于前立管A的后方, 所述前立管A的下端连接 有下联板A, 所述前立管B的下端连接有下联板B, 且所述下联板A和下联板B之间连接有连接 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主体包括 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主车架管, 主车架管的前端之间连接有车架加强管, 所述前立管A设于 车架加强管上, 所述车架加强管的后方设有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副车架管, 所述副车架管 的一端与主车架管相连, 另。
4、一端与前立管B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联板A和下 联板B之间连接有若干连接杆, 若干连接杆对称分布于下联板A和下联板B的左右两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包括连 接杆A和连接杆B, 所述连接杆A和连接杆B之间设有调节螺杆, 所述连接杆A的前端与下联板 A相连, 连接杆A的后端通过调节螺杆与连接杆B的前端相连, 所述连接杆B的后端与下联板B 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A的前 端设有万向头A, 所述连接杆B的后端设有万向头B, 。
5、所述连接杆A和连接杆B分别通过万向头 A和万向头B与下联板A和下联板B对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头A与连 接杆A和下联板A可拆卸连接, 所述万向头B与连接杆B和下联板B可拆卸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822605 U 2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 具体说, 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 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当前社会对环保节能议题的日益重视, 电动车作为绿色节能减排的交通工 具, 在大众出行方面已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 电动车已经作为日常。
6、交通工具被消费 者广泛使用。 0003 目前电动车的前部空间较小, 不利于将物品放置于电动车前部, 并且当较多物品 放置于电动车前部时, 还会导致电动车行驶的稳定性较差, 影响电动车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连杆 转向机构。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 包括车架主体, 车架主体的前部设有互相平行 的前立管A和前立管B, 所述前立管B位于前立管A的后方, 所述前立管A的下端连接有下联板 A, 所述前立管B的下端连接有下联板B, 且所述下联板A和下联板。
7、B之间连接有连接杆。 0007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 所述车架主体包括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主车架管, 主车架管 的前端之间连接有车架加强管, 所述前立管A设于车架加强管上, 所述车架加强管的后方设 有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副车架管, 所述副车架管的一端与主车架管相连, 另一端与前立管B 相连。 0008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 所述下联板A和下联板B之间连接有若干连接杆, 若干连接杆 对称分布于下联板A和下联板B的左右两端之间。 0009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 所述连接杆包括连接杆A和连接杆B, 所述连接杆A和连接杆B 之间设有调节螺杆, 所述连接杆A的前端与下联板A相连, 连接杆A的后端通过调节螺杆与连 。
8、接杆B的前端相连, 所述连接杆B的后端与下联板B相连。 0010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连接杆A的前端设有万向头A, 所述连接杆B的后端设有万向头 B, 所述连接杆A和连接杆B分别通过万向头A和万向头B与下联板A和下联板B对应连接。 0011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万向头A与连接杆A和下联板A可拆卸连接, 所述万向头B与连 接杆B和下联板B可拆卸连接。 0012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 所述前立管A和前立管B均包括管体和套设于管体内的转轴, 管体和转轴之间通过轴承相连, 所述前立管A和前立管B分别通过各自的转轴与下联板A和 下联板B相连。 0013 相较于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
9、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 设有前后两组前立管和下联板,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822605 U 3 有效拉长增大了电动车的前部空间, 便于将物品前置于电动车前部, 增强了电动车的载物 功能, 将其应用于电动车后, 电动车的前轮可安装于位于前部的下联板A的下方, 可有效伸 长电动车前轮的前伸距, 使得电动车在前部载入大质量物品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 性,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联板A和下联。
10、板B的连接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2的分解图; 0018 图4为前立管B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 1、 车架主体; 11、 主车架管; 12、 车架加强管; 13、 副车架管; 2、 前立管A; 3、 前立管B; 31、 管体; 32、 转轴; 33、 轴承; 4、 下联板A; 41、 下联板 A的安装孔; 5、 下 联板B; 51、 下联板B的安装孔; 6、 连接杆; 61、 连接杆A; 62、 连接杆B; 63、 调节螺杆; 7、 万向头 A; 8、 万向头B; 9、 连接螺母; 10、 加强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
11、案做进一步清楚、 详细地描述。 0021 实施例 0022 如图1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连杆转向机构, 包括车架 主体1, 车架主体1的前部设有互相平行的前立管A2和前立管B3, 所述前立管B3位于前立管 A2的后方, 所述前立管A2的下端连接有下联板A4, 所述前立管B3的下端连接有下联板B5, 且 所述下联板A4和下联板B5之间连接有连接杆6。 0023 传统的电动车前部通常仅包括一组前立管和下联板, 本申请在前立管B3和下联板 B5 的前部增加了前立管A2和下联板A4, 即具有两组前立管和下联板, 使得电动车的整车前 部的空间拉长变大, 便于在电动车的前部增加储物。
12、篮等储物装置, 从而便于将物品置于电 动车的前部, 有效增强了电动车的载物功能; 此外, 由于设有两组前立管和下联板, 因此具 有该结构的电动车的前轮组件可以安装于位于前面的下联板A4的下方, 这样可以有效伸长 电动车前轮的前伸距, 使得电动车在前部载入大质量物品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 性; 同时, 具有该结构的电动车的车把组件可以安装与位于后方的前立管B3上, 这样使得电 动车的手把组件后置, 进而使得骑行者骑行时整体的重心后移, 当紧急刹车时, 因慌乱而刹 前刹时, 以前轮为转点的杠杆力臂加长, 可有效降低整车前翻的可能性, 提高了紧急刹车的 安全性。 0024 参见图1所示, 所述车。
13、架主体1包括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主车架管11, 主车架管11 的前端之间连接有车架加强管12, 所述前立管A2设于车架加强管12上, 所述车架加强管12 的后方设有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副车架管13, 所述副车架管13的一端与主车架管11相连, 另一端与前立管B3相连。 安装的时候, 将前立管A2与下联板A4相连, 然后将前立管A2 直接 焊接于车架加强管12上, 然后将车架加强管12焊接于两根主车架管11之间, 将前立管B3与 下联板B5相连, 然后将前立管B3分别与两根副车架管13焊接固定, 接着将副车架管13远离 前立管B3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主车架管11焊接固定, 最后在下联板A4和下联板B5。
14、之间安装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822605 U 4 连接杆6即可。 0025 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下联板A4和下联板B5之间连接有若干连接杆6, 若干连接杆6 对称分布于下联板A4和下联板B5的左右两端之间。 具体的, 结合图1至图3所示, 所述连接杆 6有两根, 两根连接杆6对称分布于下联板A4和下联板B5的左右两端之间, 在连接下联板A4 和下联板B5的同时且保证了连接的平衡性。 0026 结合图1至图3所示, 所述连接杆6包括连接杆A61和连接杆B62, 所述连接杆A61 和 连接杆B62之间设有调节螺杆63, 所述连接杆A61的前端与下联板A4相连, 连接杆 A61的后。
15、 端通过调节螺杆63与连接杆B62的前端相连, 所述连接杆B62的后端与下联板 B5相连。 安装 的时候, 将连接杆A61、 连接杆B62、 调节螺杆63组装成连接杆6, 然后将连接杆6分别与下联 板A4和下联板B5相连即可。 通过调节螺杆63可以对连接杆A61和连接杆B62的连接处进行调 节, 进而调节连接杆6整体的长度, 使得装置整体可调性好, 进而便于调节控制电动车的前 轮、 车把等部件的一致性, 提高了电动车整体的使用舒适性, 同时也便于控制电动车的制造 质量。 0027 结合图1至图3所示, 所述连接杆A61的前端设有万向头A7, 所述连接杆B62的后端 设有万向头B8, 所述连接杆。
16、A61和连接杆B62分别通过万向头A7和万向头B8与下联板A4和下 联板B5对应连接。 过万向头A7和万向头B8可以对连接杆6与下联板A4和下联板B5之间的连 接位置进行微调, 进而联动调节两组前立管和下联板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保证了车把、 前轮 的一致性。 0028 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万向头A7与连接杆A61和下联板A4可拆卸连接, 所述万向头 B8与连接杆B62和下联板B5可拆卸连接, 例如, 万向头A7与连接杆A61之间以及万向头B8与 连接杆B62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万向头A7与下联板A4、 万向头B8与下 联板B5可以通过连接紧固件(例如, 连接螺母9)可拆卸连。
17、接, 便于拆装和维修。 0029 所述前立管A2和前立管B3均包括管体和套设于管体内的转轴, 管体和转轴之间通 过轴承相连, 所述前立管A2和前立管B3分别通过各自的转轴与下联板A4和下联板B5相连。 此外, 下联板A4和下联板B5上可分别设有与前立管A2和前立管B3相适配的安装孔41/51, 前 立管A2和前立管B3的转轴分别通过安装孔与下联板A4和下联板B5相连。 使得前立管 A2和 前立管B3在安装时可相对于下联板A4和下联板B5转动, 便于前后两组前立管和下联板的联 动调节。 本实施例中, 以前立管B3为例, 参见图4所示, 所述前立管B3包括管体31和套设于管 体31内的转轴32, 。
18、管体31和转轴32之间通过轴承33相连, 转轴32通过安装孔51和下联板B5 相连。 前立管A2的结构及连接与前立管B3相似, 由于通过轴承使管体和转轴相连, 以及通过 转轴使两个组件可转动连接均属于已经成熟的技术, 此处就不再一一赘述。 0030 此外, 参见图1所示, 前立管A2的外壁设有加强钣金10, 所述加强钣金10同时与前 立管A2、 下联板A4和车架加强管12相连, 以加强前立管A2处的连接稳固性。 0031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 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822605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0822605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0822605 U 7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0822605 U 8 。
- 内容关键字: 用于 电动车 连杆 转向 机构
双层厚片吸塑成型机.pdf
冲压件接料及转运装置.pdf
原料输送装置.pdf
防粘黏EVA颗粒用分切设备.pdf
用于电解锂的电解质取样装置及电解槽.pdf
具有逆向冲刷结构的封闭式固液分离过滤罐.pdf
电池搬运堆垛机.pdf
畜牧养殖用食槽.pdf
螺纹钢自动调节卷圆机.pdf
水利工程用闸门结构.pdf
茶叶包装用茶叶压制装置.pdf
旋振筛筛网的分切设备.pdf
压力管道焊缝检测装置.pdf
箱包缝纫机的包边机构.pdf
油套管抛丸堵头装置.pdf
鞋底注塑成型模具.pdf
对用于问答的大语言模型进行样本筛选的方法及装置.pdf
装饰板切割装置.pdf
水环固定调整装置.pdf
用于自动驾驶3D障碍物的多模态融合方法.pdf
改性钛钙型药皮堆焊电焊条及其制备方法.pdf
应急广播图文报警方法、报警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复合果泥生产用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用于实验室的乳酸菌发酵萝卜干的培养装置.pdf
物面流体仿真中粒子的近邻搜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pdf
机械设备自动化生产用图像处理系统.pdf
金融业务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光学平面面形绝对检测方法.pdf
面向遥感基础模型的异构NPU训练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大数据语义的相似事件检索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pdf
融合充电约束和容量约束的多电动物流车调度方法.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化审批方法及系统.pdf
在制备多肽的方法中有效的真菌转录激活因子.pdf
高强度淀粉基可降解材料及其制造方法.pdf
高产DL-3-苯乳酸乳酸菌菌株的筛选方法.pdf
手性胺基苯胺基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pdf
一种获得转基因海岛棉的方法.pdf
一种用于检测赤潮藻种类和数量的检测方法.pdf
一种生产利福霉素S的新工艺.pdf
具有泡沫载体的自粘性制品.pdf
一种芳香类有机物气相磺化制备芳香类磺酸的设备.pdf
粪便试样的调制方法、粪便试样调制用溶液、及粪便采集用试剂盒.pdf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氨基酸衍生物及制备和应用.pdf
一种微藻筛选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改进的皮革抛光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防治生姜青枯病的生防菌株3YW8.pdf
一种永久阻燃PBT材料.pdf
一种用竹炭制备竹炭/聚苯胺复合材料的方法.pdf
一种具有抗电磁波效果的OCA光学胶膜.pdf
氯甲烷纯化缓冲罐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