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pdf
《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pdf(2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03722.2 (22)申请日 2019.01.18 (71)申请人 厦门宏发信号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一农路 83号 (72)发明人 林佳宾汪伟峰董欣赏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 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连耀忠 (51)Int.Cl. H01H 50/04(2006.01) H01H 50/16(2006.01) H01H 50/6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5。
2、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 继电器, 包括线圈架、 线圈引出脚、 铁芯和静簧部 分; 线圈架具有用来缠绕漆包线的绕线轴, 铁芯 包括芯轴和设在芯轴的上端的极面; 铁芯的芯轴 配合在线圈架的绕线轴的中心孔内, 线圈引出脚 装在线圈架的下凸缘的对应于线圈架的宽度的 一侧, 静簧部分插装在线圈架的上、 下凸缘的对 应于线圈架的宽度的另一侧; 绕线轴呈偏置设 置。 采用该结构后, 能够在不增加产品体积的基 础上, 加大线圈与静簧之间的间距, 以增加线圈 与静簧之间的爬电距离, 有效提高产品的耐压能 力, 并具有可减小制作难度、 减少工序、 降低制作 成本, 以及便于实现装配自动化、。
3、 产品小型化的 特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3页 CN 109920701 A 2019.06.21 CN 109920701 A 1.一种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包括线圈架、 线圈引出脚、 铁芯和静簧部分; 所 述线圈架具有上、 下凸缘以及连接在上、 下凸缘之间的且是用来缠绕漆包线的绕线轴, 绕线 轴的轴线呈竖向设置; 所述铁芯包括芯轴和设在芯轴的上端的极面; 所述铁芯的芯轴配合 在线圈架的绕线轴的中心孔内, 所述铁芯的极面处在线圈架的上凸缘的对应于线圈架的宽 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所述线圈引出脚装在线圈架的下凸缘的对应于线圈架的宽度的一侧, 并使线圈引出脚的一部分出现在线。
4、圈架的绕线窗口中; 所述静簧部分插装在线圈架的上、 下凸缘的对应于线圈架的宽度的另一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轴的轴线向远离静簧部分 的方向偏离线圈架的宽度的中心线一个预置的距离, 使铁芯的芯轴的轴对称中心偏置铁芯 的极面的轴对称中心所述一个预置的距离, 以加大线圈与静簧之间的间距, 增加线圈与静 簧之间的爬电距离, 提高绝缘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的, 还包 括动簧衔铁部分和轭铁, 所述轭铁的一边与芯轴的底端相固定, 轭铁的另一边对应在线圈 架的绕线窗口处, 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一边与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相固定, 所述动簧衔铁部 分的另一。
5、边对应在线圈架的上凸缘处的铁芯的极面的上方; 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另一边的 对应于线圈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与铁芯的极面的对应于线圈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大体共 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轭铁的一边 设有用来定位装配铁芯的芯轴的底端的第一通孔, 所述轭铁的一边的对应于线圈架宽度方 向的中心线与所述轭铁的一边的第一通孔的对应于线圈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存在所述一 个预置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的极面 为圆形、 椭圆形或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
6、静簧部分包 括上静簧和下静簧, 且上静簧和下静簧分别为L型; 上静簧和下静簧的竖直片体分别插装在 线圈架的上、 下凸缘的对应于线圈架的宽度的相对于线圈引出脚的另一侧; 上静簧和下静 簧的竖直片体的出现在所述线圈架的绕线窗口中的部分均为竖直结构并沿着线圈架的长 度方向呈并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静簧和下 静簧的竖直片体的厚度方向与线圈架的宽度方向相一致; 上静簧和下静簧的竖直片体的出 现在所述线圈架的绕线窗口中的部分在线圈架的宽度的另一侧呈共面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架的 上、。
7、 下凸缘分别设有用来配合于上静簧和下静簧的竖直片体插入的环形封闭的第二通孔、 第三通孔, 以使上静簧和下静簧仅能从线圈架的上方向下插装入线圈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通孔 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宽度, 所述上静簧和下静簧的竖直片体的下部的厚度方向的一 个面设有与对应的第三通孔相固定的卡紧凸苞, 所述上静簧和下静簧通过竖直片体的下部 的卡紧凸苞与线圈架的下凸缘的对应的第三通孔相配合而固定在所述线圈架上, 并使上静 簧和下静簧的水平片体完全暴露在线圈架的上凸缘上; 所述上静簧和下静簧的竖直片体的 上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个面设有与对应的第二通。
8、孔相配合的定位凸苞, 所述上静簧和下静簧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9920701 A 2 通过竖直片体的上部的定位凸苞与线圈架的上凸缘的对应的第二通孔相配合而调整在所 述线圈架上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静簧和下 静簧的竖直片体的顶端中, 在与水平片体一体相接的位置的旁边还设有静簧材料的切断横 截面, 以用来向预置的对应工装提供压入位置, 将所述上静簧或下静簧压入线圈架中, 且所 述压入位置与所述竖直片体的卡紧凸苞在对应于线圈架的高度方向为大致共线。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
9、述线圈架的 下凸缘中, 在对应于线圈架的绕线窗口的一面的对应于上静簧和下静簧的插装位置还设有 低于绕线窗口的沉台, 以进一步增加该位置与漆包线的爬电距离; 所述沉台与绕线窗口之 间设置有斜倒角, 倒角边缘与所述第三通孔平齐; 所述线圈架的上凸缘中, 在下静簧的水平 片体与上静簧的竖直片体之间, 在靠近上静簧的竖直片体处设置有第一凹槽, 该第一凹槽 沿着线圈架的长度方向设置, 且第一凹槽的长度尺寸大于上静簧的竖直片体的宽度尺寸; 所述线圈架的下凸缘中, 在对应于线圈架的绕线窗口的一面中, 在线圈引出脚与上静簧和 下静簧的插装位置之间还设有第二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
10、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架的 上凸缘中, 在上凸缘的上面的两个第二通孔之间还设有一挡墙, 以增加上静簧与下静簧的 绝缘距离。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9920701 A 3 一种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0002 拍合式磁路结构是继电器行业广泛使用的经典结构, 这种结构因为较为简单, 制 造难度相对较低, 因此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 不同负载大小的继电器。 但同时, 这种继电器 由于结构的限制, 也存在绝缘性能不好的缺点, 特别是在小型产品上面, 由于尺寸空间的限 制, 。
11、体现的更为明显。 0003 现有技术的一种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如图1至图4所示, 该继电器包括线圈架 101、 轭铁102、 铁芯103、 动簧衔铁部分104、 常开静簧105、 常闭静簧106和外壳107。 线圈架 101作为继电器的主体部分, 具有沿线圈架101的宽度方向对称中心设置的绕线轴108, 线圈 的两个引出脚109设置于线圈架101的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底部位置, 两个引出脚109在线 圈架101的长度方向上基本呈一左一右的共面设置; 整体对称式的圆棒性铁芯103装配入线 圈架的绕线轴108的孔中(即线圈架101的铁芯孔中), 整体沿线圈架101的宽度方向对称的L 型轭铁102。
12、装入线圈架101后与铁芯103铆接形成一个整体。 整体呈L型的常开静簧105和常 闭静簧106分别从线圈架101的与线圈引出脚109相对的的另一侧并沿宽度方向的侧向装入 线圈架101中, 通过触点面的延伸端与线圈架101卡紧配合。 装入定位后, 常开静簧105与常 闭静簧106延伸出线圈架101绕线窗口下部的引出脚部分, 在长度方向上基本呈一左一右的 共面设置; 在线圈架101绕线窗口内部, 在宽度方向上, 常开静簧105与常闭静簧106呈前后 重叠放置; 在线圈架101绕线窗口上方, 线圈架101设置凸起机构110对常开静簧105和常闭 静簧106进行限位, 且用于定位的凸出机构110最高处。
13、高于静簧的触点延伸面。 动簧衔铁部 分104与轭铁102外侧卡装限位后, 形成整体继电器部分。 继电器部分套上外壳107后, 形成 继电器产品。 0004 上述这种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存在着以下的弊端: (1)输入端(线圈)与输出端 (静簧、 轭铁)之间的绝缘距离不够, 制约产品的绝缘参数; (2)静簧的插装是从线圈架侧面 装入, 并通过触点延伸面与线圈架进行卡紧定位, 这种装配方式, 由于继电器的机械参数如 触点间隙、 触点超行程完全取决于线圈架的加工精度, 难以保证和调整机械参数的合格率; (3)由于线圈架绕线窗口上方需要设置较多高度的塑料凸出块, 在继电器高度有限的情况 下, 会占用线圈。
14、架的绕线窗口的高度空间, 影响可绕线空间, 不利于提升线圈安匝值, 从而 制约继电器性能; (4)由于静簧与塑料卡紧的位置在触点周围, 存在塑料屑容易掉至触点位 置导致不导通的故障, 以及由于触点飞溅物会在周边定位用的塑料堆积, 存在断开触点间 绝缘性能下降的隐患; (5)由于常开静簧与常闭静簧之间在线圈架绕线窗口内部的宽度方 向上呈前后重叠方式, 使靠里侧的静簧距离漆包线更近, 降低了与线圈间的绝缘距离; 而且 两个静簧在绕线窗口内部位置的结构, 需要在线圈架的长度方向上进行折弯, 增加了零件 加工的难度和复杂度。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在线圈。
15、和线圈引 说明书 1/8 页 4 CN 109920701 A 4 出端子上包扎整圈胶带, 用以增加线圈(即漆包线)与轭铁、 簧片之间的绝缘程度; 但是, 这 种对线圈漆包线表面进行包胶带的处理方式, 一方面有导致漆包线断线的风险, 另一方面 因为增加材料与制造工序会导致成本增加; 另一种是在线圈与轭铁之间装入绝缘片以提高 线圈与轭铁之间的绝缘程度; 但是, 这种在线圈与轭铁之间装入绝缘片的方式, 一是装配难 度大, 难以保证绝缘效果的一致性; 二是需预留装配绝缘片的空间, 会影响漆包线的绕线空 间, 不利于提升产品的性能; 三是难以解决线圈引出端子与簧片绝缘距离不足; 四是增加材 料与制造工。
16、序会导致成本增加。 而且, 这两种方案均未能解决触点位置的异物与使用过程 中绝缘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 提供一种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 器, 通过结构改进, 能够在不增加产品体积的基础上, 加大线圈与静簧之间的间距, 以增加 线圈与静簧之间的爬电距离, 有效提高产品的耐压能力, 并具有可减小制作难度、 减少工 序、 降低制作成本, 以及便于实现装配自动化、 产品小型化的特点。 0007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 器, 包括线圈架、 线圈引出脚、 铁芯和静簧部分; 所述线圈架具有上、 下凸缘以及连接在。
17、上、 下凸缘之间的且是用来缠绕漆包线的绕线轴, 绕线轴的轴线呈竖向设置; 所述铁芯包括芯 轴和设在芯轴的上端的极面; 所述铁芯的芯轴配合在线圈架的绕线轴的中心孔内, 所述铁 芯的极面处在线圈架的上凸缘的对应于线圈架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所述线圈引出脚装 在线圈架的下凸缘的对应于线圈架的宽度的一侧, 并使线圈引出脚的一部分出现在线圈架 的绕线窗口中; 所述静簧部分插装在线圈架的上、 下凸缘的对应于线圈架的宽度的另一侧; 所述绕线轴的轴线向远离静簧部分的方向偏离线圈架的宽度的中心线一个预置的距离, 使 铁芯的芯轴的轴对称中心偏置铁芯的极面的轴对称中心所述一个预置的距离, 以加大线圈 与静簧之间的。
18、间距, 增加线圈与静簧之间的爬电距离, 提高绝缘能力。 0008 进一步的, 还包括动簧衔铁部分和轭铁, 所述轭铁的一边与芯轴的底端相固定, 轭 铁的另一边对应在线圈架的绕线窗口处, 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一边与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相 固定, 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另一边对应在线圈架的上凸缘处的铁芯的极面的上方; 所述动 簧衔铁部分的另一边的对应于线圈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与铁芯的极面的对应于线圈架宽 度方向的中心线大体共线。 0009 所述轭铁的一边设有用来定位装配铁芯的芯轴的底端的第一通孔, 所述轭铁的一 边的对应于线圈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轭铁的一边的第一通孔的对应于线圈架宽度 方向的中心线存在所述一。
19、个预置的距离。 0010 所述铁芯的极面为圆形、 椭圆形或矩形。 0011 所述静簧部分包括上静簧和下静簧, 且上静簧和下静簧分别为L型; 上静簧和下静 簧的竖直片体分别插装在线圈架的上、 下凸缘的对应于线圈架的宽度的相对于线圈引出脚 的另一侧; 上静簧和下静簧的竖直片体的出现在所述线圈架的绕线窗口中的部分均为竖直 结构并沿着线圈架的长度方向呈并列分布。 0012 所述上静簧和下静簧的竖直片体的厚度方向与线圈架的宽度方向相一致; 上静簧 和下静簧的竖直片体的出现在所述线圈架的绕线窗口中的部分在线圈架的宽度的另一侧 说明书 2/8 页 5 CN 109920701 A 5 呈共面分布。 0013。
20、 所述线圈架的上、 下凸缘分别设有用来配合于上静簧和下静簧的竖直片体插入的 环形封闭的第二通孔、 第三通孔, 以使上静簧和下静簧仅能从线圈架的上方向下插装入线 圈架中。 0014 所述的第二通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宽度, 所述上静簧和下静簧的竖直片 体的下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个面设有与对应的第三通孔相固定的卡紧凸苞, 所述上静簧和下 静簧通过竖直片体的下部的卡紧凸苞与线圈架的下凸缘的对应的第三通孔相配合而固定 在所述线圈架上, 并使上静簧和下静簧的水平片体完全暴露在线圈架的上凸缘上。 0015 所述上静簧和下静簧的竖直片体的上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个面设有与对应的第二 通孔相配合的定位凸苞, 所述上。
21、静簧和下静簧通过竖直片体的上部的定位凸苞与线圈架的 上凸缘的对应的第二通孔相配合而调整在所述线圈架上的位置。 0016 所述上静簧和下静簧的竖直片体的顶端中, 在与水平片体一体相接的位置的旁边 还设有静簧材料的切断横截面, 以用来向预置的对应工装提供压入位置, 将所述上静簧或 下静簧压入线圈架中, 且所述压入位置与所述竖直片体的卡紧凸苞在对应于线圈架的高度 方向为大致共线。 0017 所述线圈架的下凸缘中, 在对应于线圈架的绕线窗口的一面的对应于上静簧和下 静簧的插装位置还设有低于绕线窗口的沉台, 以进一步增加该位置与漆包线的爬电距离; 所述沉台与绕线窗口之间设置有斜倒角, 倒角边缘与所述第三。
22、通孔平齐。 0018 所述线圈架的上凸缘中, 在下静簧的水平片体与上静簧的竖直片体之间, 在靠近 上静簧的竖直片体处设置有第一凹槽, 该第一凹槽沿着线圈架的长度方向设置, 且第一凹 槽的长度尺寸大于上静簧的竖直片体的宽度尺寸。 0019 所述线圈架的上凸缘中, 在上凸缘的上面的两个第二通孔之间还设有一挡墙, 以 增加上静簧与下静簧的绝缘距离。 0020 所述线圈架的下凸缘中, 在对应于线圈架的绕线窗口的一面中, 在线圈引出脚与 上静簧和下静簧的插装位置之间还设有第二凹槽。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2 1、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铁芯的极面设在线圈架的上凸缘的对应于。
23、线圈架的宽度 方向的中间位置; 将线圈引出脚装在线圈架的下凸缘的对应于线圈架的宽度的一侧, 将静 簧部分插装在线圈架的上、 下凸缘的对应于线圈架的宽度的另一侧; 并且将绕线轴的轴线 设计成向远离静簧部分的方向偏离线圈架的宽度的中心线一个预置的距离, 使铁芯的芯轴 的轴对称中心偏置铁芯的极面的轴对称中心所述一个预置的距离。 本发明的这种结构, 通 过保持铁芯的极面处在产品的轴对称中心, 将线圈架的绕线轴和铁芯的芯轴进行偏心设 置, 使线圈(即绕线轴缠绕漆包线后)整体形成偏心, 并偏向远离静簧部分的一侧, 能够在不 影响磁路平衡的基础上, 加大线圈与静簧之间的间距, 从而增加线圈与静簧之间的爬电距。
24、 离, 提高绝缘能力。 0023 2、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线圈架的绕线轴进行偏心设置, 在线圈安匝数保持不变的 情况下, 可以提高线圈与静簧之间的间距, 增加爬电距离, 提高耐压性能; 同时, 也可以在线 圈架长度方向上朝远离轭铁的方向偏移, 进一步增加线圈与轭铁之间的绝缘, 而在线圈与 静簧之间的间距足够而无须增加时, 可以增加线圈匝数, 提高安匝值, 提升触点吸力, 进而 说明书 3/8 页 6 CN 109920701 A 6 提高触点压力, 减少回跳, 保证触点稳定, 减少电弧, 使触点的寿命及可靠性得到提高。 0024 3、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线圈架的绕线轴进行偏心设置, 且是偏向远。
25、离静簧部分的 一侧, 从而为静簧在线圈架的装配让开了空间; 本发明由于再采用了将上静簧和下静簧的 竖直片体的出现在所述线圈架的绕线窗口中的部分均为竖直结构并沿着线圈架的长度方 向呈并列分布, 以及将上静簧和下静簧的竖直片体的出现在所述线圈架的绕线窗口中的部 分在线圈架的宽度的另一侧呈共面分布。 本发明的这种结构, 可以在减小静簧制作难度的 同时, 保证静簧与线圈的绝缘距离; 上静簧和下静簧的出现在线圈架的绕线窗口中的部分 均为竖直结构, 避免了现有技术对静簧进行打弯处理所造成的弊端, 减少了制造工序, 同 时, 可将继电器的尺寸减小, 实现小型化。 0025 4、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在线圈架的上。
26、、 下凸缘分别设有用来配合于上静簧和下静簧 的竖直片体插入的环形封闭的第二通孔、 第三通孔, 让上静簧和下静簧从线圈架的上方向 下插装入线圈架中。 由于静簧压入的方向为从上向下, 该方向为影响继电器触点间隙、 超行 程的方向, 通过压入时候自动调节静簧位置, 可以实时调整继电器的机械参数, 可以有效提 高参数的合格率, 降低对线圈架零件精度的依赖; 同时, 这种从上往下的安装方式, 也便于 实现自动化装配。 0026 5、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在上静簧和下静簧的竖直片体的下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个面 设有与对应的第三通孔相固定的卡紧凸苞, 所述上静簧和下静簧通过竖直片体的下部的卡 紧凸苞与线圈架的下凸缘。
27、的对应的第三通孔相配合而固定在所述线圈架上。 由于静簧与线 圈架的卡紧位置是在线圈架底部, 背对触点机构的位置, 中间有大的塑料面进行隔离, 因此 可以使卡紧位置的塑料异物不易传递至触点位置; 此外, 由于不需要如现有技术一样通过 静簧靠近触点面的位置进行定位, 可以去除该处线圈架的塑料, 使得触点周围没有多余的 塑料, 可以使触点使用过程中产生飞溅物远离触点分布, 减小对断开触点间绝缘的影响; 去 除该处线圈架的塑料后, 可以降低该部位塑料高度的设计, 而在继电器整体高度不变的情 况下, 则可以将节约出来的空间让给线圈架绕线空间, 在不影响绝缘距离的情况下, 使线圈 得到更多安匝数, 有利于。
28、提高继电器的综合性能。 0027 6、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在上静簧和下静簧的竖直片体的顶端中, 在与水平片体一体 相接的位置的旁边还设有静簧材料的切断横截面, 以用来向预置的对应工装提供压入位 置, 将所述上静簧和下静簧压入线圈架中, 且所述压入位置与所述竖直片体的卡紧凸苞在 对应于线圈架的高度方向为大致共线。 本发明的这种结构, 可以使静簧压入线圈架的时候 不产生偏转扭矩, 以提高压入位置的准确性。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的一种高绝缘小型 拍合式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现有技术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外形示意图; 0030 。
29、图2是现有技术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去除外壳)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31 图3是现有技术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去除外壳)的主视图; 0032 图4是现有技术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去除外壳)的侧视图; 0033 图5是本发明(去除外壳)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说明书 4/8 页 7 CN 109920701 A 7 0034 图6是本发明(去除外壳)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0035 图7是本发明(去除外壳)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转动一个角度); 0036 图8是本发明(去除外壳)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0037 图9是本发明(去除外壳)的实施例的仰视图; 0038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圈架、 。
30、铁芯和轭铁相配合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39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圈架、 铁芯和轭铁相配合的俯视图; 0040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圈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41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圈架的侧视图; 0042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铁芯、 衔铁和轭铁相配合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43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铁芯、 衔铁和轭铁相配合的侧视图; 0044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静簧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45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静簧的主视图; 0046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静簧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47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静簧的主视图; 0048。
31、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轭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49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铁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50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铁芯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实施例 0052 参见图5至图22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包括线圈架2、 线圈引出脚1、 铁芯3和静簧部分; 所述线圈架2具有上凸缘21、 下凸缘22以及连接在上、 下凸 缘之间的且是用来缠绕漆包线的绕线轴23, 绕线轴23的轴线呈竖向设置; 所述铁芯3包括芯 轴31和设在芯轴的上端的极面32; 所述铁芯3的芯轴31配合在线圈架2的绕线轴23的中心孔 内, 所述铁芯3的极面32处在线圈架2。
32、的上凸缘21的对应于线圈架2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所述线圈引出脚1装在线圈架2的下凸缘22的对应于线圈架2的宽度的一侧, 并使线圈引出 脚1的一部分出现在线圈架2的绕线窗口24中; 所述静簧部分插装在线圈架2的上、 下凸缘 21、 22的对应于线圈架2的宽度的另一侧; 所述绕线轴23的轴线向远离静簧部分的方向偏离 线圈架2的宽度的中心线一个预置的距离G, 使铁芯3的芯轴31的轴对称中心偏置铁芯3的极 面32的轴对称中心所述一个预置的距离G, 以加大线圈(即绕线轴23缠绕漆包线后)与静簧 之间的间距, 增加线圈与静簧之间的爬电距离; 同时, 也可以在线圈架长度方向上朝远离轭 铁的方向偏移, 进。
33、一步增加线圈与轭铁之间的绝缘, 提高绝缘能力。 这个预置的距离应结合 绝缘距离与线圈绕满度的要求来进行设置, 既要保证线圈绕满后不至超出线圈架外围, 同 时要保证绝缘距离满足规范要求。 0053 进一步的, 还包括动簧衔铁部分41和轭铁42, 轭铁42为L型, 所述轭铁42的L型的一 边与芯轴31的底端相固定, 轭铁42的L型的另一边对应在线圈架2的绕线窗口24处, 所述动 簧衔铁部分41包括弯成L型的动簧片411和衔铁412, 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一边(即动簧片 411的L型的一边)与所述轭铁42的另一边相固定, 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另一边(即动簧片 411的L型的另一边与衔铁412相固定在一起。
34、的整体部分)对应在线圈架2的上凸缘21处的铁 说明书 5/8 页 8 CN 109920701 A 8 芯3的极面32的上方; 所述动簧衔铁部分41的另一边的对应于线圈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与 铁芯3的极面32的对应于线圈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大体共线, 以保证继电器动作释放的稳 定性。 0054 本实施例中, 所述轭铁42的一边设有用来定位装配铁芯3的芯轴31的底端的第一 通孔421, 所述轭铁42的一边的对应于线圈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轭铁的一边的第一 通孔421的对应于线圈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存在所述一个预置的距离G。 0055 本实施例中, 所述铁芯3的极面32为圆形、 椭圆形或矩形; 当然,。
35、 铁芯3的横截面也 可以是圆形、 椭圆形或矩形。 0056 静簧部分包括上静簧5(即常闭静簧)和下静簧6(即常开静簧), 且上静簧5和下静 簧6分别为L型; 上静簧和下静簧分别包括水平片体和竖直片体, 即上静簧5包括水平片体51 和竖直片体52, 上静簧5的水平片体51装有静触点, 且静触点朝下设置, 上静簧5的竖直片体 52的底端设为引出脚, 下静簧6包括水平片体61和竖直片体62, 下静簧6的水平片体61装有 静触点, 且静触点朝上设置, 下静簧6的竖直片体62的底端设为引出脚; 上静簧5和下静簧6 的竖直片体52、 62分别插装在线圈架的上、 下凸缘21、 22的对应于线圈架2的宽度的相。
36、对于 线圈引出脚的另一侧, 使上静簧5的水平片体51、 下静簧6的水平片体61与动簧衔铁部分41 中的设有动触点的动簧片的这一部分相配合, 设有动触点的动簧片的这一部分是处在上静 簧5的水平片体51与下静簧6的水平片体61之间; 上静簧5和下静簧6的竖直片体52、 62的出 现在所述线圈架2的绕线窗口24中的部分521、 621均为竖直结构并沿着线圈架2的长度方向 呈并列分布。 0057 本实施例中, 所述上静簧5和下静簧6的竖直片体52、 62的厚度方向与线圈架2的宽 度方向相一致; 上静簧5和下静簧6的竖直片体52、 62的出现在所述线圈架2的绕线窗口24中 的部分521、 621在线圈架。
37、的宽度的另一侧呈共面分布, 即上静簧5的竖直片体52的部分521 与下静簧6的竖直片体62的部分621呈共面分布。 0058 本实施例中, 所述线圈架2的上、 下凸缘21、 22分别设有用来配合于上静簧5和下静 簧6的竖直片体52、 62插入的环形封闭的第二通孔25、 第三通孔26, 以使上静簧5和下静簧6 仅能从线圈架的上方向下插装入线圈架2中, 第二通孔25为两个, 分别配合上静簧5和下静 簧6, 第三通孔26也为两个, 分别配合上静簧5和下静簧6。 0059 本实施例中, 由于上静簧5和下静簧6的竖直片体52、 62的横截面为矩形, 因此, 第 二通孔25、 第三通孔26的形状也为矩形,。
38、 第二通孔25、 第三通孔26的长度适配于上静簧5和 下静簧6的竖直片体52、 62的宽度, 第二通孔25、 第三通孔26的宽度适配于上静簧5和下静簧 6的竖直片体52、 62的厚度, 所述的第二通孔25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通孔26的宽度, 所述上 静簧5和下静簧6的竖直片体52、 62的下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个面设有与对应的第三通孔26相 固定的卡紧凸苞522、 622, 所述上静簧5和下静簧6通过竖直片体52、 62的下部的卡紧凸苞 522、 622与线圈架2的下凸缘22的对应的第三通孔26相配合而固定在所述线圈架2上, 并使 上静簧5和下静簧6的水平片体51、 61完全暴露在线圈架2的上凸缘2。
39、1上, 即静簧触点面位置 周围无塑料, 且线圈架塑料低于静簧触点面。 本实施例中, 还将第二通孔25的宽度设计成大 于上静簧5和下静簧6的竖直片体52、 62的厚度, 可以避免上静簧5和下静簧6插入的时候在 上部产生塑料毛屑。 0060 本实施例中, 所述上静簧5和下静簧6的竖直片体52、 62的上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个 说明书 6/8 页 9 CN 109920701 A 9 面设有与对应的第二通孔25相配合的定位凸苞523、 623, 所述上静簧5和下静簧6通过竖直 片体52、 62的上部的定位凸苞523、 623与线圈架2的上凸缘21的对应的第二通孔25相配合而 调整在所述线圈架2上的位置。。
40、 0061 本实施例中, 所述上静簧5和下静簧6的竖直片体52、 62的顶端中, 在与水平片体 51、 61一体相接的位置的旁边还设有静簧材料的切断横截面524、 624, 以用来向预置的对应 工装提供压入位置, 将所述上静簧5和下静簧6压入线圈架2中, 且所述压入位置与所述竖直 片体的卡紧凸苞522、 622在对应于线圈架的高度方向为大致共线; 和定位凸苞523、 623也大 致共线, 即, 上静簧5中, 切断横截面524、 定位凸苞523和卡紧凸苞522大致共线, 下静簧6中, 切断横截面624、 定位凸苞623和卡紧凸苞622也大致共线。 0062 本实施例中, 所述线圈架2的下凸缘22。
41、中, 在对应于线圈架2的绕线窗口23的一面 的对应于上静簧5和下静簧6的插装位置还设有低于绕线窗口的沉台221, 以进一步增加该 位置与漆包线的爬电距离; 所述沉台221与绕线窗口24之间设置有斜倒角, 倒角边缘与所述 第三通孔26平齐。 通过设置倒角, 可以减少该处的塑料屑产生。 0063 本实施例中, 所述线圈架2的上凸缘21中, 在下静簧6的水平片体61与上静簧5的竖 直片体52之间, 在靠近上静簧5的竖直片体52处设置有第一凹槽211, 该第一凹槽211沿着线 圈架2的长度方向设置, 且第一凹槽211的长度尺寸大于上静簧5的竖直片体52的宽度尺寸。 利用第一凹槽211可以进一步减少触点。
42、飞溅物堆积到上静簧与下静簧的可能性。 0064 本实施例中, 所述线圈架2的上凸缘21中, 在上凸缘21的上面的两个第二通孔25之 间还设有一挡墙27, 以增加上静簧5与下静簧6的绝缘距离。 0065 本实施例中, 所述线圈架2的下凸缘22中, 在对应于线圈架2的绕线窗口23的一面 中, 在线圈引出脚1与上静簧5和下静簧6的插装位置之间还设有第二凹槽222。 利用第二凹 槽222可以增加爬电距离, 且可以保证收缩均匀, 避免收缩变形。 0066 本发明的一种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采用了将铁芯3的极面32设在线圈 架2的上凸缘21的对应于线圈架2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将线圈引出脚1装在。
43、线圈架2的下 凸缘22的对应于线圈架2的宽度的一侧, 将静簧部分插装在线圈架2的上、 下凸缘21、 22的对 应于线圈架2的宽度的另一侧; 并且将绕线轴23的轴线设计成向远离静簧部分的方向偏离 线圈架2的宽度的中心线一个预置的距离, 使铁芯3的芯轴31的轴对称中心偏置铁芯的极面 32的轴对称中心所述一个预置的距离。 本发明的这种结构, 通过保持铁芯3的极面32处在产 品的轴对称中心, 将线圈架的绕线轴和铁芯3的芯轴31进行偏心设置, 使线圈(即绕线轴缠 绕漆包线后)整体形成偏心, 并偏向远离静簧部分的一侧, 能够在不影响磁路平衡的基础 上, 加大线圈与静簧之间的间距, 从而增加线圈与静簧之间的。
44、爬电距离, 提高绝缘能力。 0067 本发明的一种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采用了将线圈架2的绕线轴23进行 偏心设置, 在线圈安匝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可以提高线圈与静簧之间的间距, 增加爬电距 离, 提高耐压性能; 同时, 也可以在线圈架长度方向上朝远离轭铁的方向偏移, 进一步增加 线圈与轭铁之间的绝缘, 而在线圈与静簧之间的间距足够而无须增加时, 可以增加线圈匝 数, 提高安匝值, 提升触点吸力, 进而提高触点压力, 减少回跳, 保证触点稳定, 减少电弧, 使 触点的寿命及可靠性得到提高。 0068 本发明的一种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采用了将线圈架2的绕线轴23进行 偏心设置。
45、, 且是偏向远离静簧部分的一侧, 从而为静簧在线圈架2的装配让开了空间; 本发 说明书 7/8 页 10 CN 109920701 A 10 明由于再采用了将上静簧5和下静簧6的竖直片体52、 62的出现在所述线圈架的绕线窗口中 的部分521、 621均为竖直结构并沿着线圈架2的长度方向呈并列分布, 以及将上静簧5和下 静簧6的竖直片体的出现在所述线圈架的绕线窗口中的部分521、 621在线圈架的宽度的另 一侧呈共面分布。 本发明的这种结构, 可以在减小静簧制作难度的同时, 保证静簧与线圈的 绝缘距离; 上静簧和下静簧的出现在线圈架的绕线窗口中的部分521、 621均为竖直结构, 避 免了现有。
46、技术对静簧进行打弯处理所造成的弊端, 减少了制造工序, 同时, 可将继电器的尺 寸减小, 实现小型化。 0069 本发明的一种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采用了在线圈架的上、 下凸缘21、 22 分别设有用来配合于上静簧5和下静簧6的竖直片体52、 62插入的环形封闭的第二通孔25、 第三通孔26, 让上静簧5和下静簧6从线圈架2的上方向下插装入线圈架2中。 由于静簧压入 的方向为从上向下, 该方向为影响继电器触点间隙、 超行程的方向, 通过压入时候自动调节 静簧位置, 可以实时调整继电器的机械参数, 可以有效提高参数的合格率, 降低对线圈架零 件精度的依赖; 同时, 这种从上往下的安装方式。
47、, 也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 0070 本发明的一种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采用了在上静簧5和下静簧6的竖直 片体52、 62的下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个面设有与对应的第三通孔相固定的卡紧凸苞522、 622, 所述上静簧5和下静簧6通过竖直片体的下部的卡紧凸苞522、 622与线圈架的下凸缘22的对 应的第三通孔26相配合而固定在所述线圈架上。 由于静簧与线圈架的卡紧位置是在线圈架 底部, 背对触点机构的位置, 中间有大的塑料面进行隔离, 因此可以使卡紧位置的塑料异物 不易传递至触点位置; 此外, 由于不需要如现有技术一样通过静簧靠近触点面的位置进行 定位, 可以去除该处线圈架的塑料, 使得触。
48、点周围没有多余的塑料, 可以使触点使用过程中 产生飞溅物远离触点分布, 减小对断开触点间绝缘的影响; 去除该处线圈架的塑料后, 可以 降低该部位塑料高度的设计, 而在继电器整体高度不变的情况下, 则可以将节约出来的空 间让给线圈架绕线空间, 在不影响绝缘距离的情况下, 使线圈得到更多安匝数, 有利于提高 继电器的综合性能。 0071 本发明的一种高绝缘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采用了在上静簧5和下静簧6的竖直 片体52、 62的顶端中, 在与水平片体51、 61一体相接的位置的旁边还设有静簧材料的切断横 截面524、 624, 以用来向预置的对应工装提供压入位置, 将所述上静簧5和下静簧6压入线。
49、圈 架中, 且所述压入位置与所述竖直片体的卡紧凸苞522、 622在对应于线圈架的高度方向为 大致共线。 本发明的这种结构, 可以使静簧压入线圈架的时候不产生偏转扭矩, 以提高压入 位置的准确性。 0072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虽然本发明 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 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 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 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 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 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 因此,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 内容, 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
50、 等同变化及修饰, 均应落在 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说明书 8/8 页 11 CN 109920701 A 11 图1 说明书附图 1/13 页 12 CN 109920701 A 12 图2 说明书附图 2/13 页 13 CN 109920701 A 13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13 页 14 CN 109920701 A 14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4/13 页 15 CN 109920701 A 15 图7 说明书附图 5/13 页 16 CN 109920701 A 16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6/13 页 17 CN 109920701 A 17 图10 说明书附。
- 内容关键字: 绝缘 小型 合式 电磁 继电器
用于挤压片状弹簧的压簧装置.pdf
用于回收硫酸装置低温废热的热量回收塔.pdf
汽车零部件冲压定位机构.pdf
弹簧快速弹出的送料装置.pdf
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pdf
农业经济果树种植嫁接用防护装置.pdf
车用尿素溶液水解反应装置.pdf
可自由组合堆叠式户用储能电源.pdf
财务凭证卷绕器.pdf
建筑施工卸料平台.pdf
具有应急照明功能的户内多功能储能电源.pdf
多托板自动分离机构.pdf
发动机精密配件加工用稳定支架.pdf
便于清理的橡胶促进剂过滤装置.pdf
防偏移内衣点胶机.pdf
耐插拔动力信号混合式储能防水连接器.pdf
棋类设备的智能裁判器、对弈棋子及棋类设备.pdf
大杯可脱带两用式文胸.pdf
振动传感器及车载扬声器系统.pdf
无酒精的香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
石油勘探用三角异型管电池壳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pdf
耐高温陶瓷纤维毡.pdf
转向器摇臂轴花键相对齿形位置间隙测具.pdf
盐碱土壤改良用松土装置.pdf
铝粉生产线.pdf
用于臭氧催化剂生产的混料器.pdf
新能源锂电池材料高效研磨设备及其研磨方法.pdf
地质勘测样品粉碎机.pdf
管道支撑架.pdf
行星减速机的防松脱结构.pdf
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反射膜生产质控的方法及系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