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pdf

上传人:龙脉 文档编号:12083361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53.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74109.4 (22)申请日 2019.05.07 (71)申请人 武汉辉天同康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佛 祖岭二路以西流芳园路以北 (72)发明人 唐凯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代理人 程明 (51)Int.Cl. H05K 3/30(2006.01) H05K 13/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

2、包括支撑架和工作台, 支撑架的内部通过滑动块 滑动连接有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内部的左右两侧 均贯穿有滑动杆, 且滑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 缩装置, 且滑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所 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装置, 且吸盘装 置设置有四个, 所述吸盘装置包括有套壳, 且套 壳的内表面通过滑动件滑动连接有滑动柱, 所述 滑动柱的顶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套壳内腔的底部 固定连接,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技术领域。 该 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利用圆环储油筒、 连接 套壳、 第一弹簧和吸油海绵垫之间的配合可以增 加吸盘贴片之间的润滑性, 解决了贴片容易掉落 造, 需要人工重新进行调整, 费时费力的。

3、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09922608 A 2019.06.21 CN 109922608 A 1.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包括支撑架(1)和工作台(2), 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通 过滑动块滑动连接有驱动装置(3), 所述驱动装置(3)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贯穿有滑动杆(4), 且滑动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缩装置(5), 且滑动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 所述固定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装置(7), 且吸盘装置设置有四个,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吸盘装置(7)包括有套壳(71), 且套壳(71)的内表面通过滑动件(72)滑动连接有滑动柱 (。

4、73), 所述滑动柱(73)的顶端通过第一弹簧(74)与套壳(7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滑 动柱(7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75), 且滑动柱(73)内腔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76), 且连 接槽(7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环储油筒(77), 所述圆环储油筒(77)的底部连通有连接套 壳(79), 且连接套壳(7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油海绵垫(7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杆(4)的 外表面且位于驱动装置(3)的顶部与压缩装置(5)的底部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其特征在于。

5、: 所述工作台(2)的 底部通过支架(9)固定连接有主机壳(10), 且主机壳(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11), 所述转动装置(11)的输出轴(12)贯穿工作台(2)并延伸至工作台(2)的内部, 所述输出轴 (12)的顶端与工作台(2)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12)的 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柱(13), 且套柱(1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套筒(14), 所述第一套 筒(14)的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框架(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12。

6、)的 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套筒(16), 且第二套筒(16)的外表面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支 撑框架(17), 所述套柱(13)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支撑框架(15)对应的方向开设有通槽 (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2)内 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长条板(19), 且长条板(19)的顶部设置有滚珠(20), 所述长条板(19) 设置有多个, 所述工作台(2)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座(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2)的 顶部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22), 所述工作台(2)。

7、内腔一侧且位于放置槽(22)的两侧均固定 连接有伸缩杆(23), 所述伸缩杆(23)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杆(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L形杆(24)的 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5), 且固定杆(2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板(26)。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9922608 A 2 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印刷电路板, 又称印制电路板, 印刷线路板, 常使用英文缩写PCB, 是重要的电子部 件, 是电。

8、子元件的支撑体, 是电子元器件线路连接的提供者。 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技术制 作的, 故被称为 “印刷” 电路板。 在印制电路板出现之前, 电子元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靠电线 直接连接而组成完整的线路。 现在, 电路面包板只是作为有效的实验工具而存在, 而印刷电 路板在电子工业中已经成了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 二十世纪初, 人们为了简化电子机器 的制作, 减少电子零件间的配线, 降低制作成本等优点, 于是开始钻研以印刷的方式取代配 线的方法。 三十年间, 不断有工程师提出在绝缘的基板上加以金属导体作配线。 0003 印刷电路板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将PCB板贴在工作板上, 现有都是通过机械手臂 实现全。

9、自动化自动贴片, 在该过程需要通过机械手臂控制吸盘装置将需要安装的贴片吸附 到安装的位置, 但是现有的吸盘装置, 在工作的时候, 经常会出现贴片掉落的情况导致整个 操作无法继续进行, 需要人工重新进行调整, 费时费力, 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解决了现有的 吸盘装置, 在工作的时候, 经常会出现贴片掉落的情况导致整个操作无法继续进行, 需要人 工重新进行调整, 费时费力, 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

10、实现: 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 统, 包括支撑架和工作台, 所述支撑架的内部通过滑动块滑动连接有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 置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贯穿有滑动杆, 且滑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缩装置, 且滑动杆的底 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装置, 且吸盘装置设置有四个, 所 述吸盘装置包括有套壳, 且套壳的内表面通过滑动件滑动连接有滑动柱, 所述滑动柱的顶 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套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 且滑动 柱内腔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 且连接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环储油筒, 所述圆环储油筒 的底部连通有连接套壳, 且连接套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

11、油海绵垫。 0008 优选的, 所述滑动杆的外表面且位于驱动装置的顶部与压缩装置的底部之间套设 有第二弹簧。 0009 优选的, 所述工作台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主机壳, 且主机壳的内部固定连 接有转动装置, 所述转动装置的输出轴贯穿工作台并延伸至工作台的内部, 所述输出轴的 顶端与工作台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柱, 且套柱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 说明书 1/5 页 3 CN 109922608 A 3 套筒, 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框架。 0011 优选的, 所述输出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套筒, 且第二套筒的外表面通。

12、过连 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框架, 所述套柱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支撑框架对应的方向开设有 通槽。 0012 优选的, 所述工作台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长条板, 且长条板的顶部设置有滚珠, 所述长条板设置有多个, 所述工作台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座。 0013 优选的, 所述工作台的顶部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 所述工作台内腔一侧且位于放 置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所述伸缩杆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杆。 0014 优选的, 所述L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且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板。 0015 (三)有益效果 001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具备以下有益效。

13、果: 0017 (1)、 该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通过吸盘装置包括有套壳, 且套壳的内表面通过 滑动件滑动连接有滑动柱, 滑动柱的顶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套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滑动 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 且滑动柱内腔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 且连接槽的内表面固定连 接有圆环储油筒, 圆环储油筒的底部连通有连接套壳, 且连接套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油 海绵垫, 利用圆环储油筒、 连接套壳、 第一弹簧和吸油海绵垫之间的配合可以增加吸盘贴片 之间的润滑性, 解决了贴片容易掉落造, 需要人工重新进行调整, 费时费力的问题。 0018 (2)、 该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通过工作台的底部通过支架固。

14、定连接有主机壳, 且主机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 转动装置的输出轴贯穿工作台并延伸至工作台的内 部, 输出轴的顶端与工作台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 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柱, 且套柱 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套筒, 第一套筒的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框架, 输 出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套筒, 且第二套筒的外表面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 框架, 套柱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支撑框架对应的方向开设有通槽, 利用转动装置、 输出轴和 套柱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之间的来回切换, 为后面伸缩杆带 动安装板进行上调)提供了可驱动的条件, 实现整个贴片过程全自动化, 大大提高。

15、了工作效 率。 0019 (3)、 该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 通过工作台的顶部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 工作台 内腔一侧且位于放置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伸缩杆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 有L形杆, L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且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板, 利用滚珠、 长 条板之间的配合可以减小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与工作台内腔底部之间的摩擦力, 延长转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并利用伸缩杆、 L形杆和固定杆之间的配合可以带动固定板进行 上调, 完成贴片工作。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工作台的局部结构外观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长。

16、条板和滚珠的结构俯视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套柱的结构侧视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吸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5 页 4 CN 109922608 A 4 0025 图6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 图中, 1-支撑架、 2-工作台、 3-驱动装置、 4-滑动杆、 5-压缩装置、 6-固定板、 7-吸盘 装置、 71-套壳、 72-滑动件、 73-滑动柱、 74-第一弹簧、 75-吸盘、 76-连接槽、 77-圆环储油筒、 78-吸油海绵垫、 79-连接套壳、 8-第二弹簧、 9-支架、 10-主机壳、 11-转动装置、 12-输出轴、 13-套柱、 14-第一套。

17、筒、 15-第一支撑框架、 16-第二套筒、 17-第二支撑框架、 18-通槽、 19-长 条板、 20-滚珠、 21-支座、 22-放置槽、 23-伸缩杆、 24-L形杆、 25-固定杆、 26-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8 请参阅图1-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

18、统, 包 括支撑架1和工作台2, 工作台2的底部通过支架9固定连接有主机壳10, 且主机壳10的内部 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11, 转动装置11的型号DO-KSKN2K, 且转动装置11的内部设置有减速 器, 利用转动装置11、 输出轴12和套柱13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一支撑框架15和第二支撑 框架17之间的来回切换, 为后面伸缩杆23带动安装板进行上调提供了可驱动的条件, 实现 整个贴片过程全自动化,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转动装置11的输出轴12贯穿工作台2并延伸 至工作台2的内部, 工作台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长条板19, 且长条板19的顶部设置有滚 珠20, 利用滚珠20、 长条板19之间。

19、的配合可以减小第一支撑框架15和第二支撑框架17与工 作台2内腔底部之间的摩擦力, 延长转动装置11的使用寿命, 并利用伸缩杆23、 L形杆24和固 定杆25之间的配合可以带动固定板进行上调, 完成贴片工作, 长条板19设置有多个, 工作台 2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座21, 工作台2的顶部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22, 工作台2内 腔一侧且位于放置槽2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3, 伸缩杆23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 连接有L形杆24, L形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5, 且固定杆2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板 26, 输出轴12的顶端与工作台2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 输出轴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

20、套柱 13, 且套柱1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套筒14, 第一套筒14的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 第一支撑框架15, 输出轴1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套筒16, 且第二套筒16的外表面通过 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框架17, 套柱13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支撑框架15对应的方向开 设有通槽18, 支撑架1的内部通过滑动块滑动连接有驱动装置3, 驱动装置3的型号为HI- KSIS, 驱动装置3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贯穿有滑动杆4, 滑动杆4的外表面且位于驱动装置3的 顶部与压缩装置5的底部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8, 且滑动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缩装置5, 压缩装置5的型号为TS-SJKI, 且滑动杆4的底端固。

21、定连接有固定板6, 固定板6的底部固定连 接有吸盘装置7, 且吸盘装置设置有四个, 吸盘装置7包括有套壳71, 且套壳71的内表面通过 滑动件72滑动连接有滑动柱73, 滑动柱73的顶端通过第一弹簧74与套壳71内腔的底部固定 连接, 滑动柱7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75, 且滑动柱73内腔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76, 且连接 槽7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环储油筒77, 利用圆环储油筒77、 连接套壳79、 第一弹簧74和吸 油海绵垫78之间的配合可以增加吸盘75贴片之间的润滑性, 解决了贴片容易掉落造, 需要 人工重新进行调整, 费时费力的问题, 圆环储油筒77的底部连通有连接套壳79, 且连接套壳。

22、 说明书 3/5 页 5 CN 109922608 A 5 7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油海绵垫78。 0029 使用时, 启动压缩装置5, 带动滑动杆4在驱动装置3的内部滑动, 进而带动固定板6 向下压, 固定板6带动吸盘75下压的过程中, 吸油海绵垫78会将润滑油通过圆环储油筒77挤 压在吸盘75的内表面, 增加吸盘75与贴片之间的润滑性, 使贴片吸附在吸盘75的底部, 压缩 装置5带动滑动杆4向上滑动, 吸油海绵垫78要恢复成原来的形状, 将润滑油又吸附在吸油 海绵垫78的内部, 再启动驱动装置3, 驱动装置3通过滑动块在支撑架1的一侧滑动, 将吸附 的贴片放置在安装板的顶部, 贴片成功后, 。

23、启动转动装置11, 转动装置11带动输出轴12转 动, 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框架15和第二支撑框架17转动, 并且每贴片成功一侧, 都通过人工, 将安装板放置在左侧的支撑框架上, 当支撑框架将安装板带动工作台2内腔的右侧时, 再启 动伸缩杆23, 伸缩杆23开始收缩, 配合L形杆24和固定杆25将安装板移动到工作台2顶部, 并 配合压缩装置5完成贴片过程。 0030 综上所述 0031 包括支撑架1和工作台2, 支撑架1的内部通过滑动块滑动连接有驱动装置3, 驱动 装置3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贯穿有滑动杆4, 且滑动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缩装置5, 且滑动 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 固定板6的底部。

24、固定连接有吸盘装置7, 且吸盘装置设置有 四个, 吸盘装置7包括有套壳71, 且套壳71的内表面通过滑动件72滑动连接有滑动柱73, 滑 动柱73的顶端通过第一弹簧74与套壳7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滑动柱7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 吸盘75, 且滑动柱73内腔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76, 且连接槽7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环储 油筒77, 圆环储油筒77的底部连通有连接套壳79, 且连接套壳7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油海 绵垫78, 滑动杆4的外表面且位于驱动装置3的顶部与压缩装置5的底部之间套设有第二弹 簧8, 工作台2的底部通过支架9固定连接有主机壳10, 且主机壳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装 置11, 。

25、转动装置11的输出轴12贯穿工作台2并延伸至工作台2的内部, 输出轴12的顶端与工 作台2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 输出轴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柱13, 且套柱13的外表面活动 连接有第一套筒14, 第一套筒14的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框架15, 利用圆环 储油筒77、 连接套壳79、 第一弹簧74和吸油海绵垫78之间的配合可以增加吸盘75贴片之间 的润滑性, 解决了贴片容易掉落造, 需要人工重新进行调整, 费时费力的问题, 利用转动装 置11、 输出轴12和套柱13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一支撑框架15和第二支撑框架17之间的来 回切换, 为后面伸缩杆23带动安装板进行上调提供了可驱动的。

26、条件, 实现整个贴片过程全 自动化,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利用滚珠20、 长条板19之间的配合可以减小第一支撑框架15 和第二支撑框架17与工作台2内腔底部之间的摩擦力, 延长转动装置11的使用寿命, 并利用 伸缩杆23、 L形杆24和固定杆25之间的配合可以带动固定板进行上调, 完成贴片工作。 0032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

27、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003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 说明书 4/5 页 6 CN 109922608 A 6 和变型,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5/5 页 7 CN 109922608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CN 109922608 A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9 CN 109922608 A 9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0 CN 109922608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PCBA 自动 生产 系统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PCBA自动贴片生产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08336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