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pdf
《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95190.0 (22)申请日 2019.09.24 (73)专利权人 湖北喜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路 153号10层1室 (72)发明人 邓志波倪磊周欣李北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三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1251 代理人 曾娟 (51)Int.Cl. E02B 15/10(2006.01) B02C 18/06(2006.01) B02C 18/1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去除。
2、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 杂质的新型耙网器, 解决现有技术耙网效率低、 耙网易出现网状物逃逸影响后期作业、 以及将网 状物从耙网器上取下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 括耙网框架、 挂钩挂接环、 顶耙网齿组、 底耙网齿 组和兜留网; 每一组顶耙网齿组包括至少五个顶 耙网齿, 同一组顶耙网齿组内的所有顶耙网齿等 距设置并错位分布, 顶耙网齿均朝耙网框架的前 端倾斜分布, 底耙网齿组包括至少五个底耙网 齿, 底耙网齿等距设置并成一条直线分布, 所有 底耙网齿均朝耙网框架的前端倾斜分布, 兜留网 呈栅格状, 兜留网朝耙网框架的前端倾斜分布。 本实用新型。
3、耙网效率高, 可有效防止脱钩网状物 逃逸, 同时还能方便将钩挂在耙网器上的网状物 从耙网器上取下。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0857157 U 2020.06.26 CN 210857157 U 1.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呈口字型的耙网框架 (1), 设于所述耙网框架(1)的前端的挂钩挂接环(2), 设于所述耙网框架(1)的顶面两侧的 两组顶耙网齿组, 设于所述耙网框架(1)的底面后端的一组底耙网齿组, 以及设于所述耙网 框架(1)的顶面后端的兜留网(5); 所述挂钩挂接环(2)有两个, 对称分布于所述耙网框架 (1)的前端, 所述挂。
4、钩挂接环(2)为长方形环, 每一组所述顶耙网齿组包括至少五个顶耙网 齿(3), 同一组所述顶耙网齿组内的所有所述顶耙网齿(3)等距设置并错位分布, 所有所述 顶耙网齿(3)均朝所述耙网框架(1)的前端倾斜分布, 所述底耙网齿组包括至少五个底耙网 齿(4), 所有所述底耙网齿(4)等距设置并成一条直线分布, 所有所述底耙网齿(4)均朝所述 耙网框架(1)的前端倾斜分布, 所述兜留网(5)呈栅格状, 并且其栅格网口呈正方形, 所述兜 留网(5)朝所述耙网框架(1)的前端倾斜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耙网框架(1)的前端边框内中央设有。
5、驱动电机(6), 所述驱动电机(6)的驱动轴上联结有转 轴(7), 所述转轴(7)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刀片(8), 所有所述刀片(8)均可随同所述转轴(7) 同步旋转, 所述转轴(7)和所有所述刀片(8)均位于所述耙网框架(1)的口字型内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驱动电机(6)为正反转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刀片(8)分两列均布于所述转轴(7)的两侧, 并且两列刀片错位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顶耙。
6、网齿(3)与水平面呈30-60 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底耙网齿(4)与水平面呈45-75 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兜留网(5)与水平面呈45-75 夹角。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857157 U 2 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渔业的发展, 江河湖泊、 甚至沿海的水域中出现很多遗弃的废旧渔网, 在这些 水域进行基建, 水域内废旧渔网干。
7、扰较大, 因此需要事先将目标水域内的网状物打捞出, 耙 网器因运而生, 现有的耙网器耙网效率低, 同时在耙网的过程中, 废旧网状物经常会出现脱 耙而逃过打捞, 给后期基建带来影响, 并且在起耙后, 将钩挂在耙网器上的网状物从耙网器 上取下困难。 0003 因此, 设计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 其耙网效率高, 可有效防止 脱钩网状物逃逸, 同时还能方便将钩挂在耙网器上的网状物从耙网器上取下, 成为所属技 术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 器, 解决现有技术耙网效率低、 耙网易出现网状物。
8、逃逸影响后期作业、 以及将网状物从耙网 器上取下困难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 包括呈口字型的耙网框架, 设于所述 耙网框架的前端的挂钩挂接环, 设于所述耙网框架的顶面两侧的两组顶耙网齿组, 设于所 述耙网框架的底面后端的一组底耙网齿组, 以及设于所述耙网框架的顶面后端的兜留网; 所述挂钩挂接环有两个, 对称分布于所述耙网框架的前端, 所述挂钩挂接环为长方形环, 每 一组所述顶耙网齿组包括至少五个顶耙网齿, 同一组所述顶耙网齿组内的所有所述顶耙网 齿等距设置并错位分布, 所有所述顶耙网齿均朝所述耙网框架。
9、的前端倾斜分布, 所述底耙 网齿组包括至少五个底耙网齿, 所有所述底耙网齿等距设置并成一条直线分布, 所有所述 底耙网齿均朝所述耙网框架的前端倾斜分布, 所述兜留网呈栅格状, 并且其栅格网口呈正 方形, 所述兜留网朝所述耙网框架的前端倾斜分布。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耙网框架的前端边框内中央设有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 轴上联结有转轴, 所述转轴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刀片, 所有所述刀片均可随同所述转轴同 步旋转, 所述转轴和所有所述刀片均位于所述耙网框架的口字型内腔内。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驱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刀片分两列均布于所述转轴的两侧, 并且两。
10、列刀片错位分布。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顶耙网齿与水平面呈30-60 夹角。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底耙网齿与水平面呈45-75 夹角。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兜留网与水平面呈45-75 夹角。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857157 U 3 0014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科学合理, 使用方便。 其耙网效率高, 可有效防止脱钩 网状物逃逸, 同时还能方便将钩挂在耙网器上的网状物从耙网器上取下。 0015 本实用新型在耙网框架上设顶耙网齿和底耙网齿, 顶耙网齿位于顶面两侧, 每一 侧成两排分布, 底耙网齿位于耙。
11、网框架底面后端, 如此, 三面皆有耙网齿, 耙网效率高, 耙网 框架顶面后端设有兜留网, 即使有网状物脱离耙网齿, 也能被兜留网兜留, 可有效防止网状 物脱钩逃逸; 耙网框架设驱动电机、 转轴和刀片, 当耙网器起水后, 启动正反转的驱动电机, 刀片随同转轴一起正反转旋转, 可有效切割耙网框架上的网状物, 将网状物切割后可方便 将网状物从耙网器上取下。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耙网框架俯视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兜留网结构示意图。 0019 其中, 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0020 1-耙网框架、 2-挂钩挂接环、 3-顶耙网齿、 4-。
12、底耙网齿、 5-兜留网、 6-驱动电机、 7- 转轴、 8-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 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2 如图1-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 结构 简单、 设计科学合理, 使用方便。 其耙网效率高, 可有效防止脱钩网状物逃逸, 同时还能方便 将钩挂在耙网器上的网状物从耙网器上取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呈口字型的耙网框架1, 设于 所述耙网框架1的前端的挂钩挂接环2, 设于所述耙网框架1的顶面两侧的两组顶耙网齿组, 设于所述耙网框架1的底面后端的一组底耙网齿组, 以及设。
13、于所述耙网框架1的顶面后端的 兜留网5; 所述挂钩挂接环2有两个, 对称分布于所述耙网框架1的前端, 所述挂钩挂接环2为 长方形环, 每一组所述顶耙网齿组包括至少五个顶耙网齿3, 同一组所述顶耙网齿组内的所 有所述顶耙网齿3等距设置并错位分布, 所有所述顶耙网齿3均朝所述耙网框架1的前端倾 斜分布, 所述底耙网齿组包括至少五个底耙网齿4, 所有所述底耙网齿4等距设置并成一条 直线分布, 所有所述底耙网齿4均朝所述耙网框架1的前端倾斜分布, 所述兜留网5呈栅格 状, 并且其栅格网口呈正方形, 所述兜留网5朝所述耙网框架1的前端倾斜分布, 所述顶耙网 齿3与水平面呈30-60 夹角。 所述底耙网齿。
14、4与水平面呈45-75 夹角。 所述兜留网5与水平面 呈45-75 夹角。 0023 本实用新型所述耙网框架1的前端边框内中央设有驱动电机6, 所述驱动电机6的 驱动轴上联结有转轴7, 所述转轴7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刀片8, 所有所述刀片8均可随同所 述转轴7同步旋转, 所述转轴7和所有所述刀片8均位于所述耙网框架1的口字型内腔内。 所 述驱动电机6为正反转电机。 所述刀片8分两列均布于所述转轴7的两侧, 并且两列刀片错位 分布。 0024 本实用新型在耙网框架上设顶耙网齿和底耙网齿, 顶耙网齿位于顶面两侧, 每一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857157 U 4 侧成两排分布, 底耙网。
15、齿位于耙网框架底面后端, 如此, 三面皆有耙网齿, 耙网效率高, 耙网 框架顶面后端设有兜留网, 即使有网状物脱离耙网齿, 也能被兜留网兜留, 可有效防止网状 物脱钩逃逸; 耙网框架设驱动电机、 转轴和刀片, 当耙网器起水后, 启动正反转的驱动电机, 刀片随同转轴一起正反转旋转, 可有效切割耙网框架上的网状物, 将网状物切割后可方便 将网状物从耙网器上取下。 0025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将耙网器连接至拖船等拖拽工具上, 拖船等拖拽工具采用 牵引绳与耙网框架上的挂钩挂接环连接, 之后将耙网器放入水中, 底耙网齿朝下, 顶耙网齿 朝上, 此时在牵引绳的作用下, 耙网框架与水域底部水平面呈一定夹。
16、角, 启动拖船等拖拽工 具即可进行耙网作业。 耙网框架与水域底部水平面夹角的大小取决于牵引绳的长度和水域 水深, 水域水深为定值, 控制耙网器与拖船等拖拽工具之间牵引绳的长度, 即可将夹角控制 在适于耙网作业的范围。 0026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 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 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 色, 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 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857157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0857157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0857157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0857157 U 8 。
- 内容关键字: 用于 去除 水底 杂质 新型 耙网器
硫磺或硫铁矿制酸低温废热回收装置.pdf
沙蚕养殖装置.pdf
木材生产加工的翻转输送装置.pdf
马铃薯贮藏装置.pdf
自动输送扎花机.pdf
便于下料的不锈钢板压弯装置.pdf
海洋潮汐的水位监测仪安装装置.pdf
采血冰浴盒及样本固定装置.pdf
基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有机废气连续处理系统.pdf
水利勘测水位计.pdf
微型高压放气阀.pdf
燃气管内壁清洁设备.pdf
光伏支架表面热镀锌装置.pdf
软管收卷调节机构及收卷机.pdf
转子线圈绕线压线装置.pdf
陶瓷坯泥生产设备.pdf
FRID通道式扫描机.pdf
智能电网安全运维监测装置.pdf
密封性好的细胞培养皿.pdf
计算机散热装置降噪组件.pdf
间续进料机构.pdf
电解液配置系统.pdf
实验小鼠喂药装置.pdf
智能防脱机械手.pdf
槽钢的压延结构.pdf
局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组合梁精细化应力位移分析方法.pdf
精准按摩机芯机构.pdf
位置自动调节的热压装置.pdf
用于糠醛生产的糠醛渣输送装置.pdf
硫酸钾镁盐添加剂饲料生产用搅拌式混合装置.pdf
AIP三维堆叠TR气密封装组件.pdf
应急储能电源系统及应急储能电源.pdf
旋压式复合激光焊头.pdf
基于接收器方向的室内可见光三维定位系统及方法.pdf
数码全息防伪胶带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水套式排气歧管铸造砂型及其制作方法.pdf
一种在INP衬底上外延生长II型GASB/INGAAS量子点的方法.pdf
支撑式胎芯.pdf
一种用肥料级磷酸氢钙制取精细磷酸钠盐的方法.pdf
一种玉米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无空隙预浸带制备设备.pdf
电源浪涌保护器.pdf
人参皂苷RG1苯基异氰酸酯手性固定相填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光纤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pdf
砂岩油气输导层地球物理地质地球化学检测方法及装置.pdf
空气弹簧硫化胎胚定型装置及定型方法.pdf
一种养生红土沉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纸张贴合机变距分体式数控对位系统.pdf
横向极板双极静电凝并除尘装置及其除尘方法.pdf
电梯门锁滚轮锁尖口组件.pdf
电梯门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