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pdf
《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pdf(1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060615.4 (22)申请日 2019.11.23 (73)专利权人 李道飞 地址 242199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建平镇 书香丽景B栋2单元403室 (72)发明人 李道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F16F 15/08(2006.01) F16F 15/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簧配合橡胶。
2、的减 震机构, 包括底座、 安装在底座上端的筒体和封 盖筒体上端的上盖, 筒体内设承载板、 胶垫和缓 冲垫, 承载板包括圆盘体和承载板凸柱, 承载板 凸柱的上端伸出上盖, 圆盘体的上端贴合设胶 垫, 胶垫的上端贴合设缓冲垫, 缓冲垫的上端面 设向上凸起的球状凸起, 球状凸起上设凸起穿 孔, 球状凸起的顶端抵住上盖的下端面, 圆盘体 的下端面和底座的上端面之间通过弹簧抵接。 本 实用新型在产生向上或向下位移时均可起到很 好的减震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2页 CN 210859679 U 2020.06.26 CN 210859679 U 1.一种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 其特征。
3、在于: 包括底座(2)、 安装在底座(2)上端的筒 体(1)和封盖筒体(1)上端的上盖(6), 所述筒体(1)内设有承载板(3)、 胶垫(4)和缓冲垫 (5), 所述承载板(3)包括圆盘体(31)和位于圆盘体(31)上端面中心的承载板凸柱(32), 所 述承载板凸柱(32)的上端伸出上盖(6), 所述圆盘体(31)的上端贴合设有胶垫(4), 所述胶 垫(4)的上端贴合设有缓冲垫(5), 所述缓冲垫(5)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凸起的球状凸起(52), 所述球状凸起(52)上设有凸起穿孔(54), 球状凸起(52)的顶端抵住上盖(6)的下端面, 所述 圆盘体(31)的下端面和底座(2)的上端面之间通过弹。
4、簧(38)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2)的上端 中心设有向上延伸的底座凸柱(22), 底座(2)的上端面设有弹簧槽(23), 所述弹簧槽(23)位 于底座凸柱(22)的外围, 所述圆盘体(31)的下端面中心设有向下延伸的承载板插柱(33), 所述承载板插柱(33)贴合插入底座凸柱(22)的环形外壁且承载板插柱(33)可沿着底座凸 柱(22)的环形外壁上下移动, 所述弹簧(38)的上部位于承载板插柱(33)的外围且弹簧(38) 的下端抵接入弹簧槽(23)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盘体(31)。
5、上端 面设有圆盘体环槽(34), 所述胶垫(4)的下端面设有贴合插入圆盘体环槽(34)的胶垫插环 (4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垫(4)的上端 外缘设有台阶部(41), 所述缓冲垫(5)的外缘设有向下延伸的缓冲垫包边(51), 所述缓冲垫 包边(51)贴合插入台阶部(4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2)的上端 面设有底座凹部(21), 所述筒体(1)包括上下贯通的直筒部(12)和从直筒部(12)下端向外 水平延伸的筒体环边(11), 所述直筒部(12)和筒体环边(11)为一体成型, 所述筒体。
6、环边 (11)的环形外壁贴合底座凹部(21)的外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6)的中心 设有上盖中孔(61), 所述承载板凸柱(32)穿出上盖中孔(61), 所述上盖中孔(61)的边缘与 承载板凸柱(32)的环形外壁为间隙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垫(4)和缓冲 垫(5)均为橡胶材质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垫(4)的中心 设有胶垫中孔(43), 所述承载板凸柱(32)贴合穿过胶垫中孔(43), 所述缓冲垫(5)的中心设 有缓冲垫中孔(53。
7、), 所述承载板凸柱(32)贴合穿过缓冲垫中孔(53)。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859679 U 2 一种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机构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纺织机械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震动, 导致车间噪音加大, 同时震动也会导致纺织 机械寿命缩短。 0003 现有纺织机械一般通过减震机构来减小震动, 减震机构多为普通的橡胶减震结构 或者弹簧减震结构, 减震结构单一, 减震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 机构, 产生向上。
8、或向下位移时均可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 包括底座、 安装在底座上端的筒体和封盖筒体上 端的上盖, 所述筒体内设有承载板、 胶垫和缓冲垫, 所述承载板包括圆盘体和位于圆盘体上 端面中心的承载板凸柱, 所述承载板凸柱的上端伸出上盖, 所述圆盘体的上端贴合设有胶 垫, 所述胶垫的上端贴合设有缓冲垫, 所述缓冲垫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凸起的球状凸起, 所述 球状凸起上设有凸起穿孔, 球状凸起的顶端抵住上盖的下端面, 所述圆盘体的下端面和底 座的上端面之间通过弹簧抵接。 0007 所述底座的上端中心设有向上延伸的。
9、底座凸柱, 底座的上端面设有弹簧槽, 所述 弹簧槽位于底座凸柱的外围, 所述圆盘体的下端面中心设有向下延伸的承载板插柱, 所述 承载板插柱贴合插入底座凸柱的环形外壁且承载板插柱可沿着底座凸柱的环形外壁上下 移动, 所述弹簧的上部位于承载板插柱的外围且弹簧的下端抵接入弹簧槽内。 0008 所述圆盘体上端面设有圆盘体环槽, 所述胶垫的下端面设有贴合插入圆盘体环槽 的胶垫插环。 0009 所述胶垫的上端外缘设有台阶部, 所述缓冲垫的外缘设有向下延伸的缓冲垫包 边, 所述缓冲垫包边贴合插入台阶部。 0010 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底座凹部, 所述筒体包括上下贯通的直筒部和从直筒部下 端向外水平延伸的筒体。
10、环边, 所述直筒部和筒体环边为一体成型, 所述筒体环边的环形外 壁贴合底座凹部的外缘。 0011 所述上盖的中心设有上盖中孔, 所述承载板凸柱穿出上盖中孔, 所述上盖中孔的 边缘与承载板凸柱的环形外壁为间隙配合。 0012 所述胶垫和缓冲垫均为橡胶材质制成。 0013 所述胶垫的中心设有胶垫中孔, 所述承载板凸柱贴合穿过胶垫中孔, 所述缓冲垫 的中心设有缓冲垫中孔, 所述承载板凸柱贴合穿过缓冲垫中孔。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产生向下震动时压缩弹簧变形进行缓冲减震, 向上回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0859679 U 3 弹时通过球状凸起抵压变形进行缓冲, 且与纺织机械直。
11、接相连的承载板上依次铺设胶垫和 缓冲垫, 胶垫和缓冲垫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即球状凸起内部空间, 整个装置的减震效果非常 好。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吹风装置的立体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吹风装置的爆炸图; 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吹风装置的俯视图; 0021 图7为图6中A-A向的剖视图; 0022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筒体的立体图; 0023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板的立体图; 0024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板与吹风装置配合的立体图; 0025。
12、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垫的立体图; 0026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轴、 第二齿轮和发条的配合立体图。 0027 图中: 筒体1、 筒体环边11、 直筒部12、 直筒部通孔13、 环边沉孔14、 直筒部上螺孔 15、 直筒部侧螺孔16、 防尘板17、 底座2、 底座凹部21、 底座凸柱22、 弹簧槽23、 筒体固定螺孔 24、 底座沉孔25、 下支架横板固定螺孔26、 承载板3、 圆盘体31、 承载板凸柱32、 承载板插柱 33、 圆盘体环槽34、 圆盘体直槽35、 圆盘体方孔36、 直槽螺孔37、 弹簧38、 胶垫4、 台阶部41、 胶 垫插环42、 胶垫中孔43、 缓冲垫5、 缓。
13、冲垫包边51、 球状凸起52、 缓冲垫中孔53、 凸起穿孔54、 上盖6、 上盖中孔61、 上盖沉孔62、 吹风装置7、 下支架横板71、 下支架纵板72、 下支架横板沉 孔73、 齿条74、 安装片75、 安装片腰形孔76、 第一齿轮77、 第一齿轮轴78、 第一轴承79、 发条 710、 下支架纵板横轴711、 第二齿轮712、 第三齿轮713、 上支架纵板714、 上支架横板715、 上 支架纵板横轴716、 第二轴承717、 第三轴承718、 风扇719、 第三齿轮套720、 挡圈721、 第二齿 轮凸柱722、 第一齿轮轴凸条723、 发条内卷部724、 发条外卷部725。 具体实施。
14、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9 如图1图12所示, 一种弹簧配合橡胶的减震机构, 包括底座2、 安装在底座2上端 的筒体1和封盖筒体1上端的上盖6, 底座2的上端面设有底座凹部21, 筒体1包括上下贯通的 直筒部12和从直筒部12下端向外水平延伸的筒体环边11, 直筒部12和筒体环边11为一体成 型, 底座凹部21上周向均布筒体固定螺孔24, 筒体环边11上周向均布环边沉孔14, 筒体环边 11的环形外壁贴合底座凹部21的外缘, 环边沉孔14与筒体固定螺孔24一一对应并拧入螺丝 进行连接固定。 0030 底座2位于底座凹部21的外围周向均布底座沉。
15、孔25, 通过底座沉孔25实现底座2的 安装固定。 0031 直筒部12的上端面周向均布直筒部上螺孔15, 上盖6周向均布上盖沉孔62, 上盖沉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0859679 U 4 孔62与直筒部上螺孔15一一对应并通过螺丝实现连接固定。 0032 所述筒体1内设有承载板3、 胶垫4、 缓冲垫5和吹风装置7, 即承载板3、 胶垫4、 缓冲 垫5和吹风装置7位于直筒部12的内部。 0033 所述承载板3包括圆盘体31和位于圆盘体31上端面中心的承载板凸柱32, 所述承 载板凸柱32的上端伸出上盖6, 上盖6的中心设有上盖中孔61, 承载板凸柱32穿出上盖中孔 61, 上盖中。
16、孔61的边缘与承载板凸柱32的环形外壁为间隙配合。 承载板凸柱32的上端中心 设有螺纹孔用来安装连接纺织机械, 纺织机械产生的震动最先传递到承载板凸柱32。 0034 所述圆盘体31的上端贴合设有胶垫4, 所述圆盘体31上端面设有圆盘体环槽34, 所 述胶垫4的下端面设有贴合插入圆盘体环槽34的胶垫插环42。 0035 所述胶垫4的上端贴合设有缓冲垫5, 所述胶垫4的上端外缘设有台阶部41, 所述缓 冲垫5的外缘设有向下延伸的缓冲垫包边51, 所述缓冲垫包边51贴合插入台阶部41。 0036 胶垫4和缓冲垫5均为橡胶材质制成。 胶垫4的中心设有胶垫中孔43, 承载板凸柱32 贴合穿过胶垫中孔4。
17、3, 缓冲垫5的中心设有缓冲垫中孔53, 承载板凸柱32贴合穿过缓冲垫中 孔53。 0037 所述缓冲垫5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凸起的球状凸起52, 所述球状凸起52上设有凸起 穿孔54, 球状凸起52的顶端抵住上盖6的下端面(初始状态时球状凸起52的顶端刚好接触上 盖6的下端面), 所述圆盘体31的下端面和底座2的上端面之间通过弹簧38抵接, 所述底座2 的上端中心设有向上延伸的底座凸柱22, 底座2的上端面设有弹簧槽23, 所述弹簧槽23位于 底座凸柱22的外围, 所述圆盘体31的下端面中心设有向下延伸的承载板插柱33, 承载板插 柱33为环形, 所述承载板插柱33贴合插入底座凸柱22的环形外壁。
18、且承载板插柱33可沿着底 座凸柱22的环形外壁上下移动, 所述弹簧38的上部位于承载板插柱33的外围且弹簧38的下 端抵接入弹簧槽23内。 0038 当纺织机械向下震动时, 承载板3随之向下位移从而压缩弹簧38, 胶垫4和缓冲垫5 跟着承载板3一起往下, 承载板插柱33沿着底座凸柱22进行导向。 待承载板3向上回位时, 球 状凸起52的顶端抵压上盖6而变形, 本装置中每个球状凸起52内部均形成一个容纳空间, 该 空间可以容纳空气, 凸起穿孔54位于球状凸起52的非顶端处, 这样凸起穿孔54在球状凸起 52抵压上盖6时不会被遮盖住, 凸起穿孔54可以让空气进出容纳空间, 球状凸起52向上抵压 上。
19、盖6后该容纳空间缩小而排气, 待球状凸起52复原时该容纳空间吸气进而恢复原大小。 0039 所述吹风装置7包括与圆盘体31固定连接的齿条74和安装在底座2上端面的下支 架, 所述圆盘体31的上端面设有圆盘体直槽35, 圆盘体直槽35位于圆盘体环槽34的外围, 圆 盘体直槽35的数量为四个, 吹风装置7的数量也为四个。 四个圆盘体直槽35形成一个近似正 方形, 每个圆盘体直槽35均两端贯通, 这样方便开槽。 0040 圆盘体31设有上下贯穿的圆盘体方孔36, 所述圆盘体方孔36将圆盘体直槽35分成 两段, 圆盘体方孔36的数量也为四个, 所述圆盘体直槽35上设有直槽螺孔37, 所述直槽螺孔 37。
20、分别位于圆盘体方孔36的两侧, 所述齿条74的上端设有安装片75, 所述安装片75贴合位 于圆盘体直槽35内, 安装片75的宽度与圆盘体直槽35的宽度相等, 安装片75的两侧设有与 直槽螺孔37相对应的安装片腰形孔76, 通过安装片腰形孔76和直槽螺孔37内穿入螺丝实现 两者的连接, 安装片75的长度大于圆盘体方孔36的长度, 圆盘体直槽35的深度要大于安装 片75厚度与螺丝帽厚度之和, 这样确保螺丝帽不会突出圆盘体31上端面, 避免与胶垫4发生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0859679 U 5 干涉。 0041 圆盘体方孔36的宽度大于圆盘体直槽35的宽度, 这样方便齿条74从上往下。
21、进行安 装。 0042 所述下支架包括贴合连接在底座2上端面的下支架横板71和与下支架横板71相垂 直的下支架纵板72, 下支架横板71设有下支架横板沉孔73, 底座凹部21设有下支架横板固 定螺孔26, 下支架横板固定螺孔26与下支架横板沉孔73一一对应并通过螺丝连接。 0043 所述齿条74啮合第一齿轮77, 所述第一齿轮轴78上连接有第一齿轮77, 所述下支 架上穿设可旋转的第一齿轮轴78, 所述第一齿轮轴78通过第一轴承79可旋转安装于下支架 纵板72, 即第一轴承79安装于下支架纵板72内, 第一齿轮轴78与第一轴承79为过盈配合安 装, 第一齿轮77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齿轮轴。
22、78上(径向用顶丝顶紧如图7所示)。 0044 第一齿轮轴78的外围套设发条710, 所述发条710包括位于内端的发条内卷部724 和位于外端的发条外卷部725, 所述第一齿轮轴78的外壁设有用于拨动发条内卷部724的第 一齿轮轴凸条723, 当与纺织机械直接相连的承载板3震动向下位移时,安装在承载板3上的 齿条74也随之向下运动并带动第一齿轮77旋转, 第一齿轮77旋转带动第一齿轮轴78一起旋 转(此旋转的角度较小), 第一齿轮轴凸条723拨动发条内卷部724使得发条710收卷。 0045 所述下支架的上端连接有上支架, 所述上支架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717连接有第 二齿轮712, 具体为所述。
23、下支架纵板72的顶端连接有上支架, 所述上支架包括横向分布连接 在下支架纵板72的顶端的上支架横板715和与上支架横板715相垂直的上支架纵板714, 上 支架纵板714位于上支架横板715的下方。 所述上支架纵板714的一端面设有上支架纵板横 轴716, 所述上支架纵板横轴716的外壁套设有第二轴承717, 所述第二轴承717的外壁过盈 配合安装第二齿轮712。 第二齿轮712和发条710位于下支架纵板72的一侧, 第一齿轮77位于 下支架纵板72的另一侧。 0046 所述第二齿轮712与第一齿轮轴78同心分布, 所述第二齿轮712的一端面设有第二 齿轮凸柱722, 所述发条外卷部725卷绕。
24、在第二齿轮凸柱722的外壁, 当发条710收卷后回弹 时(纺织机械向下震动后在向上回弹过程中)会带动第二齿轮712旋转。 0047 所述第二齿轮712啮合第三齿轮713, 所述下支架纵板72的一端面设有下支架纵板 横轴711, 所述下支架纵板横轴711的外壁套设第三轴承718, 所述第三轴承718的外壁与第 三齿轮713的内壁过盈配合。 0048 所述第三齿轮713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三齿轮套720, 所述第三齿轮套720的外壁 安装有风扇719, 具体为所述第三齿轮套720的外壁通过键连接方式安装有风扇719, 所述风 扇719正对弹簧38设置, 风扇719可对弹簧38散热, 因弹簧38反复形。
25、变发热。 所述风扇719的 一端通过挡圈721定位, 所述挡圈721卡入第三齿轮套720的外壁。 0049 本装置中第二齿轮712为大齿轮, 第三齿轮713为小齿轮, 第二齿轮712的齿数多于 第三齿轮713的齿数, 假设第二齿轮712齿数为100, 第三齿轮713齿数为20, 若发条710收卷 后回弹时带动第二齿轮712旋转2圈, 那么第三齿轮713就会转10圈, 即风扇719同步旋转10 圈, 提高散热效果。 0050 所述筒体1的外壁设有直筒部通孔13, 筒体1的外壁位于直筒部通孔13的外围设有 直筒部侧螺孔16, 所述直筒部通孔13通过带孔的防尘板17覆盖, 防尘板17设有与直筒部侧 。
26、螺孔16相配的安装孔位并通过螺丝连接该安装孔位和直筒部侧螺孔16。 直筒部通孔13与风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0859679 U 6 扇719水平相对, 方便风扇719吹风时与外界热交换。 005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0859679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12 页 8 CN 210859679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12 页 9 CN 210859679 U 9 图3 说明。
27、书附图 3/12 页 10 CN 210859679 U 10 图4 说明书附图 4/12 页 11 CN 210859679 U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5/12 页 12 CN 210859679 U 12 图6 说明书附图 6/12 页 13 CN 210859679 U 13 图7 说明书附图 7/12 页 14 CN 210859679 U 14 图8 说明书附图 8/12 页 15 CN 210859679 U 15 图9 说明书附图 9/12 页 16 CN 210859679 U 16 图10 说明书附图 10/12 页 17 CN 210859679 U 17 图11 说明书附图 11/12 页 18 CN 210859679 U 18 图12 说明书附图 12/12 页 19 CN 210859679 U 19 。
- 内容关键字: 弹簧 配合 橡胶 减震 机构
阻燃B1级高耐热节能环保型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pdf
电池加解锁RGV.pdf
可自动调节加工设备位置的制袋机.pdf
高压变压器、高压发生器和医学影像设备.pdf
铝管密封接头一体成型装置.pdf
汽车分动器控制电路.pdf
护理垫包装生产线的推料装置.pdf
桥梁建设用预制混凝土运输装置.pdf
水泵电机零件试压装置.pdf
折叠式便携首饰盒.pdf
河道防汛水位预警装置.pdf
高压、大流量先导式电磁阀防冲开结构.pdf
半圆形光纤传感器.pdf
环氧树脂分离提纯装置.pdf
计时器.pdf
钢制骨架剪切机.pdf
基于斜滑块的转盘式封口机真空室升降定位高度调节机构.pdf
电加热系统用加热器结构.pdf
拼接式石墨型模具.pdf
波码通信井下智能配水器.pdf
钢波纹管涵内临时支撑装置.pdf
传动式钢材加工成型机.pdf
微纳米复合高稳定性超双疏金属防腐缓蚀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pdf
基于语义元数据的二次模糊搜索方法.pdf
基于污泥焚烧灰渣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矿浆品位仪的压榨装置及滤饼压榨方法.pdf
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pdf
云计算虚拟网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潜在扩散模型的双目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新型船用金属复合板的爆炸焊接制备方法.pdf
脱硫废液蒸发系统以及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