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pdf

上传人:C*** 文档编号:12066939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3.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037940.9 (22)申请日 2019.11.22 (73)专利权人 四川佳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经开区三江大 道39号 (72)发明人 黄紫旭 (51)Int.Cl. F24F 3/14(2006.01) F24F 13/20(2006.01) F24F 13/22(2006.01) F24F 11/89(2018.01) F24F 13/3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

2、公开了除湿设备技术领域的一 种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 该系统包括有箱体, 所 述箱体底端对称设有滚轮, 所述箱体内设有热泵 系统, 所述热泵系统包括有膨胀阀、 压缩机、 循环 冷却水管和循环热水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 循环冷却水管以及第一壳体, 能够吸收潮湿空气 的热量, 潮湿空气中水分子遇冷凝结, 起到了除 湿效果, 集水箱能够对冷凝水进行收集, 设置的 循环热水管以及第二壳体, 能够对冷却的空气进 行加热, 使其以适宜的温度进入室内, 更利于寒 冷天气使用, 同时设置的第二风管直接绕过环热 水管, 使得冷却的空气直接进入室内, 在炎热夏 季起到制冷效果, 提高了除湿装置的功能性, 且 设。

3、置的排气板能够使得出风面更大, 出风更均 匀。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0861461 U 2020.06.26 CN 210861461 U 1.一种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包括有箱体 (1) , 所述箱体 (1) 底端对 称设有滚轮 (2) , 所述箱体 (1) 内设有热泵系统, 所述热泵系统包括有膨胀阀 (3) 、 压缩机 (4) 、 循环冷却水管 (5) 和循环热水管 (6) , 所述膨胀阀 (3) 和压缩机 (4) 分别固接于箱体 (1) 内腔的底壁和顶壁, 所述循环冷却水管 (5) 两端分别与膨胀阀 (3) 输出端和压缩机 (4) 输入 端。

4、连接, 所述循环热水管 (6) 的两端分别与膨胀阀 (3) 输入端和压缩机 (4) 输出端连接; 所述 循环冷却水管 (5) 外围密封设有第一壳体 (7) , 所述循环热水管 (6) 外围密封设有第二壳体 (8) , 所述第一壳体 (7) 左壁下部设有进气管道 (9) , 所述进气管道 (9) 另一端贯穿箱体 (1) 侧 壁连接外部抽风设备, 所述第一壳体 (7) 右侧壁上部与第二壳体 (8) 左侧壁上部之间设有第 一风管 (10) , 所述第二壳体 (8) 右壁下部设有出气管 (11) , 所述箱体 (1) 右侧壁设有排气板 (12) , 所述出气管 (11) 贯穿箱体 (1) 侧壁与排气板。

5、 (12) 连接, 所述第一风管 (10) 上分流设置 有第二风管 (13) , 所述第二风管 (13) 另一端贯穿箱体 (1) 右侧壁连接排气板 (12) ; 所述第一 壳体 (7) 底部设有出水管 (14) , 所述第一壳体 (7) 下侧设有集水箱 (15) , 所述出水管 (14) 底 端连接集水箱 (15) 进水口, 所述集水箱 (15) 底部设有排水管 (16) , 所述排水管 (16) 贯穿箱 体 (1) 侧壁, 所述箱体 (1) 前壁左上部设有控制器 (17)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冷却水管 (5) 和循环热水管 (6) 均为。

6、蛇形薄壁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板 (12) 为空 心板体, 所述排气板 (12) 正面阵列分布有出气孔 (121)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 (1) 前壁右 侧靠近第二壳体 (8) 位置设有散热孔 (18)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 (2) 为具有 自锁功能的万向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管 (10) 上 设有第一阀门 (101) , 且第一阀门 (101) 位于第二风管 (13)。

7、 与第一风管 (10) 连接点后侧, 所 述第二风管 (13) 上设有第二阀门 (131) , 所述出气管 (11) 上设有第三阀门 (111) 。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861461 U 2 一种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除湿机又称为抽湿机、 干燥机、 除湿器, 一般可分为民用除湿机和工业除湿机两大 类, 属于空调家庭中的一个部分。 通常常规除湿机由压缩机、 热交换器、 风扇、 盛水器、 机壳 及控制器组成。 0003 现有的除湿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常规的除湿装置需。

8、要制冷剂将空气中 的水分子凝结成水珠或者霜, 需要经常补充更换制冷剂, 维护成本高, 并且制冷剂还可能出 现泄漏, 导致制冷不足, 降低设备除湿的效率, 除湿设备的冷凝器由于制冷除湿, 容易造成 冷凝器的水管堵塞, 涨裂破损, 影响冷凝器的制冷效果, 缩短冷凝器的使用寿命, 增加维护 成本, 且现有除湿装置功能单一。 0004 基于此,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 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 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 该系。

9、 统包括有箱体, 所述箱体底端对称设有滚轮, 所述箱体内设有热泵系统, 所述热泵系统包括 有膨胀阀、 压缩机、 循环冷却水管和循环热水管, 所述膨胀阀和压缩机分别固接于箱体内腔 的底壁和顶壁, 所述循环冷却水管两端分别与膨胀阀输出端和压缩机输入端连接, 所述循 环热水管的两端分别与膨胀阀输入端和压缩机输出端连接; 0007 所述循环冷却水管外围密封设有第一壳体, 所述循环热水管外围密封设有第二壳 体, 所述第一壳体左壁下部设有进气管道, 所述进气管道另一端贯穿箱体侧壁连接外部抽 风设备, 所述第一壳体右侧壁上部与第二壳体左侧壁上部之间设有第一风管, 所述第二壳 体右壁下部设有出气管, 所述箱体。

10、右侧壁设有排气板, 所述出气管贯穿箱体侧壁与排气板 连接, 所述第一风管上分流设置有第二风管, 所述第二风管另一端贯穿箱体右侧壁连接排 气板; 0008 所述第一壳体底部设有出水管, 所述第一壳体下侧设有集水箱, 所述出水管底端 连接集水箱进水口, 所述集水箱底部设有排水管, 所述排水管贯穿箱体侧壁, 所述箱体前壁 左上部设有控制器。 0009 优选的, 所述循环冷却水管和循环热水管均为蛇形薄壁管道。 0010 优选的, 所述排气板为空心板体, 所述排气板正面阵列分布有出气孔。 0011 优选的, 所述箱体前壁右侧靠近第二壳体位置设有散热孔 0012 优选的, 所述滚轮为具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

11、 0013 优选的, 所述第一风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且第一阀门位于第二风管与第一风管连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861461 U 3 接点后侧, 所述第二风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所述出气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循环冷却水 管以及第一壳体, 能够吸收潮湿空气的热量, 潮湿空气中水分子遇冷凝结, 起到了除湿效 果, 集水箱能够对冷凝水进行收集, 设置的循环热水管以及第二壳体, 能够对冷却的空气进 行加热, 使其以适宜的温度进入室内, 更利于寒冷天气使用, 同时设置的第二风管直接绕过 环热水管, 使得冷却的空气直接进入室。

12、内, 在炎热夏季起到制冷效果, 提高了除湿装置的功 能性, 且设置的排气板能够使得出风面更大, 出风更均匀。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0019 附图中, 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 1-箱体, 2-滚轮, 3-膨胀阀, 4。

13、-压缩机, 5-循环冷却水管, 6-循环热水管, 7-第一壳 体, 8-第二壳体, 9-进气管道, 10-第一风管, 11-出气管, 12-排气板, 13-第二风管, 14-出水 管, 15-集水箱, 16-排水管, 17-控制器, 18-散热孔, 101-第一阀门, 111-第三阀门, 121-出气 孔, 131-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14、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 该系统 包括有箱体1, 箱体1底端对称设有滚轮2, 箱体1内设有热泵系统, 热泵系统包括有膨胀阀3、 压缩机4、 循环冷却水管5和循环热水管6, 膨胀阀3和压缩机4分别固接于箱体1内腔的底壁 和顶壁, 循环冷却水管5两端分别与膨胀阀3输出端和压缩机4输入端连接, 循环热水管6的 两端分别与膨胀阀3输入端和压缩机4输出端连接; 0023 循环冷却水管5外围密封设有第一壳体7, 循环热水管6外围密封设有第二壳体8, 第一壳体7左壁下部设有进气管道9, 进气管。

15、道9另一端贯穿箱体1侧壁连接外部抽风设备, 第一壳体7右侧壁上部与第二壳体8左侧壁上部之间设有第一风管10, 第二壳体8右壁下部 设有出气管11, 箱体1右侧壁设有排气板12, 出气管11贯穿箱体1侧壁与排气板12连接, 第一 风管10上分流设置有第二风管13, 第二风管13另一端贯穿箱体1右侧壁连接排气板12; 0024 第一壳体7底部设有出水管14, 第一壳体7下侧设有集水箱15, 出水管14底端连接 集水箱15进水口, 集水箱15底部设有排水管16, 排水管16贯穿箱体1侧壁, 箱体1前壁左上部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861461 U 4 设有控制器17。 0025 进一步。

16、的, 循环冷却水管5和循环热水管6均为蛇形薄壁管道。 0026 进一步的, 排气板12为空心板体, 排气板12正面阵列分布有出气孔121。 0027 进一步的, 箱体1前壁右侧靠近第二壳体8位置设有散热孔18 0028 进一步的, 滚轮2为具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 0029 进一步的, 第一风管10上设有第一阀门101, 第一阀门101位于第二风管13与第一 风管10连接点后侧, 第二风管13上设有第二阀门131, 出气管11上设有第三阀门111。 0030 本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炎热夏季使用时, 通过控制器17上按钮控制选择第一模式 工作, 此时第二阀门131打开, 第一阀门101和第三阀门1。

17、11关闭, 潮湿空气通过进风管道9进 入第一壳体7内, 与循环冷却水管5接触, 水分子遇冷迅速凝结, 通过出水管14进入集水箱15 中, 除湿之后的冷却空气通过第二风管13直接进入排风板12分散后排出, 起到了除湿降温 的效果; 寒冷季节使用时, 通过控制器17上按钮控制旋转第二模式工作, 此时, 第一阀门101 与第三阀门111开启, 第二阀门131关闭, 第二模式除湿过程与第一模式相同, 除湿后冷却空 气通过第一风管10进入第一壳体8与循环热水管6接触, 经过热交换, 空气得以加热, 加热的 空气通过出气管11进入排气板12分散后排出, 起到了除湿供暖的效果。 0031 其中关于热泵系统 。

18、(膨胀阀3、 压缩机4、 循环冷却水管5和循环热水管6) 的工作原 理为现有公知技术, 此处不再赘述。 003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示例” 、“具体示例” 等的描述意指 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 示例。 而且, 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 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3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 优选实施例并 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 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 根据本说 明书的内容, 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 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 是为了更好地 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 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861461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0861461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0861461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0861461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带有 除湿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带有热泵的除湿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06693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