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的采煤机切割模式识别系统.pdf
《可靠的采煤机切割模式识别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靠的采煤机切割模式识别系统.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016073.2 (22)申请日 2019.01.08 (71)申请人 浙江大学 地址 310058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 路866号 (72)发明人 徐志鹏蒋雅萍刘兴高张泽银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00 代理人 邱启旺 (51)Int.Cl. E21C 39/00(2006.01) E21F 17/18(2006.01) G06Q 50/02(201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可靠的采煤机切割模式识别系统 (57)摘要 。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靠的采煤机切割模式 识别系统, 该系统由传感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 控 制模块组成。 传感模块测量采煤机工作时的电机 的运行速度、 电流和电压, 并将这些数据传到数 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分解处 理, 然后将处理过后的数据传到控制模块。 控制 模块根据输入数据智能地识别出当前地质条件, 并将结果传输到采煤机使采煤机及时调节切割 模式。 本发明以电机的运行速度、 电流和电压为 检测信号, 检测设备简单且检测信号与切割模式 之间有着可靠的对应关系; 对检测信号进行分 解, 将一维信号分解成若干个本征模函数和一个 余波的和, 有效提取测量信号不同时间尺度的特 点, 进。
3、一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9944590 A 2019.06.28 CN 109944590 A 1.一种可靠的采煤机切割模式识别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由传感模块、 数据处理模 块、 控制模块组成; 采煤机的切割模式受到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 与切割载荷有对应关系, 而切割载荷可以通过采煤机的电机运行数据反映出来。 所述传感模块测量采煤机工作时的 电机的运行速度、 电流和电压, 并将这些数据传到数据处理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靠的采煤机切割模式识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模 块对速度、 电流和电压三个信号分别进行分解, 具体步。
4、骤为: (1)将原始信号记为X(t)。 (2)将X(t)所有的极大值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拟合形成上包络线。 (3)将X(t)所有的极小值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拟合形成下包络线。 (4)上包络线和下包络线的均值记作ml。 (5)将X(t)减去平均包络ml, 得到一个新的数据序列hl: hlX(t)-ml (1) (6)如果hl至少有一个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 则将hl记为新的X(t), 称为一个本征模函 数, 重复步骤(2)-(6); 反之, hl为单调序列, 分解结束, 单调的hl称为余波。 数据处理模块将电机的运行速度、 电流和电压分别分解成若干个本征模函数和一个余 波的和, 将所有分解所得信号记为。
5、x, 并传到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靠的采煤机切割模式识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根 据输入数据智能地识别出当前地质条件, 并将结果传输到采煤机使采煤机及时调节切割模 式。 控制模块中包含一个煤岩界面识别模型, 模型使用集成算法梯度提升树GBDT作为分类 器, 分类器的输入为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得到的分解信号x, 输出为对应的煤岩界面类型y, 有 煤界面、 岩界面和煤岩混合界面三种, 分别对应y1或2或3。 对于三分类问题, GBDT对每个 类别训练n_estimator个分类器, 即共有3n_estimator个弱分类器, 最后将这些弱分类器 集合成一个强分类器f(x)。 。
6、三分类问题GBDT的损失函数为L为: 其中如果样本输出类别为yk, 则yk1; pk(x)表示x属于第k类的概率, k1,2,3: 其中fk(x)表示对类别k训练得到的n_estimator个弱分类器模型。 利用具有完整输入输出对的样本训练模型, 得到最终的煤岩界面识别模型。 将未知分类结果的数据处理模块处理过的信号输入到最终的煤岩界面识别模型, 分析 得到具体的煤岩界面类型, 再将结果传到采煤机, 使之根据当前煤岩界面类型智能地调整 切割模式。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9944590 A 2 一种可靠的采煤机切割模式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领域, 尤其涉。
7、及一种可靠的采煤机切割模式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煤炭储量在9000亿吨以上, 是目前世 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采煤机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 作为综 采成套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智能化水平是实现综采工作面 “无人化” 或 “少人化” 关键因 素。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国内外一些高校、 科研院所和煤机制造企业尝试通过煤界面识别 方法来解决采煤机的自动切割和自适应控制问题。 0003 目前煤岩界面的识别方法有伽马射线散射法, 雷达探测法、 震动测试法、 光学测量 技术、 热敏测量技术等。 尽管上述研究在切割模式识别上给。
8、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实验数据和 结果, 但仍然有一些共同的缺点。 首先, 上述检测设备复杂, 要求地质条件恶劣, 在实际生产 中不能满足广泛的应用。 其次, 目前所采用的识别方法不能有效提取测量信号的特点, 影响 切割模式的准确识别。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目前采煤机切割模式识别中检测设备复杂、 信号特征无法准确提取的不 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的采煤机切割模式识别系统, 该系统以电机的运行速 度、 电流和电压为检测信号, 信号获取简单; 并将检测信号进行分解, 更好地提取特征。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靠的采煤机切割模式识别系 统, 该系统由传感。
9、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 控制模块组成。 各模块的连接方式为: 传感模块测量 采煤机工作时的电机的运行速度、 电流和电压, 并将这些数据传到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 模块对速度、 电流和电压三个信号分别进行分解, 将所有分解所得信号传到控制模块; 控制 模块根据输入数据智能地识别出当前地质条件, 并将结果传输到采煤机使采煤机及时调节 切割模式。 其中, 数据处理模块对速度、 电流和电压三个信号分别进行分解, 具体步骤为: 0006 (1)将原始信号记为X(t); 0007 (2)将X(t)所有的极大值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拟合形成上包络线; 0008 (3)将X(t)所有的极小值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拟。
10、合形成下包络线; 0009 (4)上包络线和下包络线的均值记作ml; 0010 (5)将X(t)减去平均包络ml, 得到一个新的数据序列hl: 0011 hlX(t)-ml (1) 0012 (6)如果hl至少有一个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 则将hl记为新的X(t), 称为一个本征 模函数, 重复步骤(2)-(6); 反之, hl为单调序列, 分解结束, 单调的hl称为余波。 0013 数据处理模块将电机的运行速度、 电流和电压分别分解成若干个本征模函数和一 个余波的和, 将所有分解所得信号记为x, 并传到控制模块。 0014 进一步地, 控制模块根据输入数据智能地识别出当前地质条件, 并将结果传。
11、输到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9944590 A 3 采煤机使采煤机及时调节切割模式。 控制模块中包含一个煤岩界面识别模型, 模型使用集 成算法梯度提升树GBDT作为分类器, 分类器的输入为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得到的分解信号x, 输出为对应的煤岩界面类型y, 有煤界面、 岩界面和煤岩混合界面三种, 分别对应y1或2或 3。 对于三分类问题, GBDT对每个类别训练n_estimator个分类器, 即共有3n_estimator个 弱分类器, 最后将这些弱分类器集合成一个强分类器f(x)。 三分类问题GBDT的损失函数为L 为: 0015 0016 其中如果样本输出类别为yk, 则yk1;。
12、 pk(x)表示x属于第k类的概率, k1,2,3: 0017 0018 其中fk(x)表示对类别k训练得到的n_estimator个弱分类器模型。 0019 利用具有完整输入输出对的样本训练模型, 得到最终的煤岩界面识别模型。 0020 将未知分类结果的数据处理模块处理过的信号输入到最终的煤岩界面识别模型, 分析得到具体的煤岩界面类型, 再将结果传到采煤机, 使之根据当前煤岩界面类型智能地 调整切割模式。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本发明以电机的运行速度、 电流和电压为检测信 号, 检测设备简单且检测信号与切割模式之间有着可靠的对应关系; 对检测信号进行分解, 将一维信号分解成。
13、若干个本征模函数和一个余波的和, 有效提取测量信号不同时间尺度的 特点, 进一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数据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根据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 0025 参照图1, 一种可靠的采煤机切割模式识别系统, 该系统由传感模块2、 数据处理模 块3、 控制模块4组成。 各模块的连接方式为: 传感模块2测量采煤机1工作时的电机的运行速 度、 电流和电压, 并将这些数据传到数据处理模块3; 数据处理模块3对速度、 电流和电压三 个信号分别进行分解, 将所有分解所得信号传到控制模块4; 控制模块4根据输入数据。
14、智能 地识别出当前地质条件, 并将结果传输到采煤机1使采煤机1及时调节切割模式。 其中, 数据 处理模块3对速度、 电流和电压三个信号分别进行分解, 参照图2, 具体步骤为: 0026 (1)将原始信号记为X(t); 0027 (2)将X(t)所有的极大值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拟合形成上包络线; 0028 (3)将X(t)所有的极小值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拟合形成下包络线; 0029 (4)上包络线和下包络线的均值记作ml; 0030 (5)将X(t)减去平均包络ml, 得到一个新的数据序列hl: 0031 hlX(t)-ml (1)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9944590 A 4 0032。
15、 (6)如果hl至少有一个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 则将hl记为新的X(t), 称为一个本征 模函数, 重复步骤(2)-(6); 反之, hl为单调序列, 分解结束, 单调的hl称为余波。 0033 数据处理模块3将电机的运行速度、 电流和电压分别分解成若干个本征模函数和 一个余波的和, 将所有分解所得信号记为x, 并传到控制模块4。 0034 进一步地, 控制模块4根据输入数据智能地识别出当前地质条件, 并将结果传输到 采煤机使采煤机1及时调节切割模式。 控制模块4中包含一个煤岩界面识别模型, 模型使用 集成算法梯度提升树GBDT分类器5, GBDT分类器5的输入为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得到的分解信 。
16、号x, 输出为对应的煤岩界面类型y, 有煤界面、 岩界面和煤岩混合界面三种, 分别对应y1 或2或3。 对于三分类问题, GBDT对每个类别训练n_estimator个分类器, 即共有3n_ estimator个弱分类器, 最后将这些弱分类器集合成一个强分类器f(x)。 三分类问题GBDT的 损失函数为L为: 0035 0036 其中如果样本输出类别为yk, 则yk1; pk(x)表示x属于第k类的概率, k1,2,3: 0037 0038 其中fk(x)表示对类别k训练得到的n_estimator个弱分类器模型。 0039 利用具有完整输入输出对的样本训练模型, 得到最终的煤岩界面识别模型。 0040 将未知分类结果的数据处理模块3处理过的信号输入到最终的煤岩界面识别模 型, 分析得到具体的煤岩界面类型, 再将结果传到采煤机1, 使之根据当前煤岩界面类型智 能地调整切割模式。 0041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 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 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9944590 A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109944590 A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109944590 A 7 。
- 内容关键字: 可靠 采煤 切割 模式识别 系统
纳米气泡布面除油预缩设备.pdf
半导体老化冷热测试装置.pdf
RFID芯片剪切力测试仪.pdf
可按摩式颈托睡眠头枕及汽车座椅.pdf
汽车点火装饰圈.pdf
起落架部件机加工同心度辅助工装.pdf
园林绿化垃圾处理装置.pdf
施工物料分筛装置.pdf
鸡粪螺旋挤出设备.pdf
用于分砖的压砖装置.pdf
故障电池包防护箱.pdf
耐磨型泥沙挖掘齿.pdf
阀门锁盖设备.pdf
用于多肽固相合成的后处理系统及多肽固相合成设备.pdf
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pdf
可调式带锯机切割辅助工装.pdf
温度压力一体化检测的波码通信控制装置.pdf
屋面防水卷材辅助施工设备.pdf
桥梁支座变形角度测量装置.pdf
便于冷却烘干的塑料玩具注塑机.pdf
防护插板.pdf
基于特征融合Transformer的多对比度核磁共振图像超分辨率方法.pdf
复叠制冷压缩机组.pdf
盾构管片拼装定位分体测量装置.pdf
自组装多肽RAKA 16的合成方法.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盾构掘进机姿态分项预测方法.pdf
宫颈TCT切片的多类型细胞核标注及多任务处理方法.pdf
基于自然资源工程勘测面积的测量装置.pdf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质电厂燃烧控制决策优化方法及系统.pdf
低功率的医院污水处理装置.pdf
基于FV-MViT的指静脉识别方法、装置及相关介质.pdf
自适应调节的清扫机器人.pdf
扬尘监测仪清洁装置.pdf
甘薯起垄栽植后覆膜机.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pdf
具有自动授粉功能的农用无人机.pdf
电子产品B2B交易平台及使用方法.pdf
图像映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实用的登山包.pdf
模具转运车的重载型双向伸缩货叉.pdf
防粘壁香皂包装盒.pdf
加湿器用负离子球制备装置.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足球拦截装置及方法.pdf
水利水电工程用管道固定设备.pdf
高度可调节篮球架.pdf
空调器数据采集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空调器.pdf
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pdf
自动化筒仓清理系统.pdf
单目视觉行人距离估计中建立半扇形等距线模型的方法.pdf
用于控制盒的打螺丝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