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pdf
《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740156.1 (22)申请日 2019.05.22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 地址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30号 (72)发明人 李平昂袁丹凤石彦余佩武 杨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代理人 周维锋 (51)Int.Cl. A61M 25/10(2013.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关闭引流。
2、孔的 引流管, 包括: 引流管、 气囊、 通气管腔及封口装 置, 封口装置包括: 胶水盒、 倒钩和可溶线; 胶水 盒环设在引流管的外壁上, 且位于气囊的远离引 流管前端的一侧, 气囊根部与胶水盒之间形成一 环形槽, 胶水盒内设环形空腔, 环形空腔内填充 有外科手术胶水, 胶水盒的面向气囊的侧面上环 设有多个与环形空腔连通的插孔; 倒钩的根部密 封插装于一插孔内。 上述的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 流管, 能够在拔出后自动关闭引流孔, 保证使引 流孔安全、 快速愈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10844885 U 2020.06.26 CN 210844885 U 1.一种自动关闭。
3、引流孔的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引流管; 气囊, 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靠近前端的外壁上; 通气管腔, 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管壁内, 所述通气管腔的一端与气囊连通, 另一端从引 流管后端的一侧延伸而出并设置有充气阀; 及 封口装置, 包括: 胶水盒、 倒钩和可溶线; 所述胶水盒环设在所述引流管的外壁上, 且位于气囊的远离引流管前端的一侧, 所述 气囊未膨胀时, 气囊根部与胶水盒之间形成一环形槽, 所述气囊膨胀时, 气囊的外壁向胶水 盒一侧靠近使所述环形槽变小; 所述胶水盒内设环形空腔, 所述环形空腔内填充有外科手 术胶水, 所述胶水盒的面向气囊的侧面上环设有多个与所述环形空腔连通的插孔; 所。
4、述倒钩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 且倒钩与插孔一一对应设置, 每一倒钩的根部密封 插装于一插孔内, 倒钩的钩尖部向外; 所述气囊未膨胀时, 所述倒钩完全位于所述环形槽 内, 所述气囊膨胀时, 所述倒钩的钩尖部突出于变小后的所述环形槽; 所述可溶线在每一所述倒钩的根部连接一根, 可溶线容置于所述胶水盒的环形空腔 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口装置还包 括: 密封带, 所述密封带呈环状, 密封带的两端分别可撕裂的密封连接于所述环形槽两侧的 气囊和胶水盒上, 以封闭所述环形槽, 并能从环形槽上撕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 其特征。
5、在于, 所述倒钩包括: 钩状 的硬质部及连接在硬质部根端的柔性部, 所述柔性部与所述插孔密封插接, 柔性部的端部 与可溶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部与可溶线 材质相同, 且柔性部材质的紧密度大于可溶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的靠近胶水 盒一侧的根部内嵌设有硬质的顶压块, 所述顶压块对应每个倒钩设置一个, 各顶压块沿气 囊的根部呈环状间隔排布。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844885 U 2 一种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腔内引流技术领域, 具。
6、体涉及一种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腔镜手术的推广和普及, 微创腔内手术也发常见, 同样的, 术中和术后的腔内 引流也多采用了微创的方式, 即在腹壁等位置开一个小的引流孔, 之后从引流孔中插入引 流管对手术部位进行引流。 引流管通常要做体腔内放置3-5天, 为避免引流管滑出脱落, 现 有的引流技术中采用了双腔气囊引流管, 即引流管出具有用于引流的主管腔外, 还具有一 个通气管腔, 引流管前端的外壁上粘接有气囊, 通气管腔的一端与气囊连通, 另一端从引流 管后端的一侧延伸而出, 通过通气管腔向气囊加水或加气使气囊膨胀, 就能将引流管卡置 到引流孔处, 从而达到避免滑出脱落。
7、的效果。 0003 只是, 无论采用何种引流管, 在拔出引流管之后, 引流孔仍然需要多天才能愈合, 较长的恢复期增加了创口感染以及造成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 积极寻找一种能让引流孔安 全、 快速愈合的方法, 对引流操作后的健康恢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介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在拔出后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 使引流 孔安全、 快速愈合。 0005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 包括: 0007 引流管; 0008 气囊, 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靠近前端的外壁上; 0009 通气管腔, 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
8、管壁内, 所述通气管腔的一端与气囊连通, 另一端 从引流管后端的一侧延伸而出并设置有充气阀; 及 0010 封口装置, 包括: 胶水盒、 倒钩和可溶线; 0011 所述胶水盒环设在所述引流管的外壁上, 且位于气囊的远离引流管前端的一侧, 所述气囊未膨胀时, 气囊根部与胶水盒之间形成一环形槽, 所述气囊膨胀时, 气囊的外壁向 胶水盒一侧靠近使所述环形槽变小; 所述胶水盒内设环形空腔, 所述环形空腔内填充有外 科手术胶水, 所述胶水盒的面向气囊的侧面上环设有多个与所述环形空腔连通的插孔; 0012 所述倒钩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 且倒钩与插孔一一对应设置, 每一倒钩的根部 密封插装于一插孔内, 倒。
9、钩的钩尖部向外; 所述气囊未膨胀时, 所述倒钩完全位于所述环形 槽内, 所述气囊膨胀时, 所述倒钩的钩尖部突出于变小后的所述环形槽; 0013 所述可溶线在每一所述倒钩的根部连接一根, 可溶线容置于所述胶水盒的环形空 腔内。 0014 上述的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 通过在气囊后侧的引流管上设置封口装置, 在 引流管插入引流孔时, 气囊未充气(或充水)而不会膨胀, 倒钩完全处于环形槽, 且在引流管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0844885 U 3 向前移动时倒钩的钩尖为顺刺状态, 保证引流管从引流孔顺畅的插入。 待引流管的前端放 置到位后, 向外拉扯引流管, 直到气囊靠近引流孔的内壁时。
10、, 通过充气阀向气囊充气使气囊 膨胀, 进而通过膨胀的气囊将引流管卡置到引流孔内; 同时, 通过气囊膨胀扩张而对环形槽 造成的紧缩变小的作用, 气囊根部的外壁挤压倒钩, 从而使倒钩外移, 使倒钩的钩尖部突出 于变小后的环形槽, 进而使倒钩的钩尖与引流孔的内壁接触, 向外略微用力就能使倒钩钩 住引流孔内侧的人体组织。 完成引流需要去除引流管时, 通过充气阀放气使气囊恢复未充 气的状态, 向外拔出引流管, 此时, 倒钩更加紧密的钩挂在引流孔的内侧, 并在外拉力的作 用下从胶水盒上脱离, 继而将可溶线从填充有外科手术胶水的环形空腔内扯出, 同时带出 环形空腔内的外科手术胶水, 自动的将外科手术胶水涂。
11、覆到引流孔内; 待引流管完全取出 时, 倒钩尾部的可溶线顺势被拉出到引流孔外, 医护人员通过外力牵引可溶线即可使引流 孔从内端开始紧密靠近贴合, 且整个引流孔通过外科手术胶水进一步快速的粘合, 达到拔 出引流管后自动关闭引流孔的效果。 需要时可从外部对引流孔进行进一步的善后处理, 之 后等待引流孔自动愈合即可, 倒钩及可溶线会在引流孔愈合的过程中被人体吸收, 无残留, 无需再次手术取出, 安全、 便捷, 确保引流孔能够快速愈合。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封口装置还包括: 密封带, 所述密封带呈环状, 密封带的两端分别 可撕裂的密封连接于所述环形槽两侧的气囊和胶水盒上, 以封闭所述环形槽, 并。
12、能从环形 槽上撕下。 0016 通过设置可撕下的密封带对环形槽进行密封, 对倒钩进行保护, 并对外科手术胶 水进行进一步密封, 确保设置封口装置后的整根引流管都能长时间安全的保存, 且便于运 输。 使用前撕下密封带即可, 方便、 安全。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倒钩包括: 钩状的硬质部及连接在硬质部根端的柔性部, 所述柔性 部与所述插孔密封插接, 柔性部的端部与可溶线连接。 0018 将倒钩的根部设置成可柔性变形的柔性部, 在气囊变形时, 通过柔性部的柔性弯 曲变形的能力, 倒钩可以更加轻松的被挤出到环形槽之外, 也更加方便在之后的操作中将 整个倒钩从胶水盒上扯出脱离, 倒钩的使用更加流畅、。
13、 安全。 0019 进一步地, 所述柔性部与可溶线材质相同, 且柔性部材质的紧密度大于可溶线。 0020 用可溶线的材料制作倒钩的柔性部, 通过增加可溶材料的紧密度形成可以封闭插 孔的塞状结构, 既保证了柔性部的柔性变形能力, 又保证其在人体内自动降解的能力, 结构 简单, 制作方便。 0021 进一步地, 所述气囊的靠近胶水盒一侧的根部内嵌设有硬质的顶压块, 所述顶压 块对应每个倒钩设置一个, 各顶压块沿气囊的根部呈环状间隔排布。 0022 通过在于倒钩对应的气囊内设置硬质的顶压块, 从而增加气囊挤压倒钩部位的局 部硬度, 保证气囊碰撞扩张时, 能够更加有力、 有效的将倒钩从环形槽中挤出, 。
14、且有不会影 响气囊的整体膨胀变形能力, 简单有效。 0023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 能够在拔出后自动关闭 引流孔, 保证使引流孔安全、 快速愈合。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施例气囊未膨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结构放大图;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0844885 U 4 0025 图2为图1中A-A断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实施例气囊膨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7 附图标记: 1-引流管, 11-侧孔, 2-气囊, 21-顶压块, 3-通气管腔, 31-充气阀, 4-封 口装置, 41-胶水盒, 411-环形空。
15、腔, 412-插孔, 413-外科手术胶水, 42-倒钩, 421-硬质部, 422-柔性部, 43-可溶线, 44-环形槽, 45-密封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仅 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因此只作为示例, 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上” 、“下” 、“内” 、“外” 等,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 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部件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 。
16、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9 如图1至图3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 其主体结构与 现有的双腔气囊引流管形同, 包括: 引流管1、 气囊2和通气管腔3, 气囊2设置在引流管1的靠 近前端的外壁上, 且气囊2前的引流管1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侧孔11, 以便进行引流; 通气管腔 3设置在引流管1的管壁内, 通气管腔3的一端与气囊2连通, 另一端从引流管1后端的一侧延 伸而出并设置有充气阀31, 各部分的具体结构、 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参见现有的双腔气囊 引流管, 此处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 本实用新型在引流管1上设置了封口装置4。 0030 如。
17、图1、 图2所示, 封口装置4包括: 胶水盒41、 倒钩42和可溶线43。 胶水盒41环设在 引流管1的外壁上, 且位于气囊2的远离引流管1前端的一侧; 气囊2未膨胀时, 气囊2根部与 胶水盒41之间形成一环形槽44, 气囊2膨胀时, 气囊2的外壁向胶水盒41一侧靠近使环形槽 44变小。 胶水盒41的外部棱边最好设置成圆滑的圆角形式, 以方便进出引流孔; 胶水盒41内 设环形空腔411, 环形空腔411内填充有外科手术胶水413, 外科手术胶水413是近几年医疗 领域中被人所熟知的一种伤口粘合剂, 最为人所知的是美国东北大学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的科学家们联合开发出一种外科手术胶水MeTro, 。
18、其可在60秒内粘合外伤与内部器官 上的伤口, 无需用线缝合, 使用便捷。 同时, 参见图2, 胶水盒41的面向气囊2的侧面上环设有 多个与环形空腔411连通的插孔412, 以作为外科手术胶水413的溢出通道, 通常状态下, 插 孔412被倒钩42封堵形成封闭的容腔。 0031 倒钩42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 具体可采用聚乙交酯(PGA)纤维、 聚丙交酯(PLA) 纤维、 聚乙交酯丙交酯(PGLA)纤维等材料, 可在人体内存留一段时间后被人体所吸收, 无残 留, 不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将其取出, 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手术的效果。 此类生物可降解 材料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并实现国产化, 无需进口, 。
19、如成都迪康中科生物医学材料有限 公司生产的可吸收螺钉等, 其便是采用另外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超高分子聚-DL-乳酸 PDLLA。 0032 参见图1和图2, 本实施例中的倒钩42与插孔412一一对应设置, 每一倒钩42的根部 密封插装于一插孔412内; 可溶线43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和普遍, 本实施例中, 将可溶线43容置于胶水盒41的环形空腔411内, 可溶线43在每一倒钩42的根部连接一根。 倒 钩42的钩尖部向外; 气囊2未膨胀时, 倒钩42完全位于环形槽44内, 气囊2膨胀时, 倒钩42的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0844885 U 5 钩尖部突出于变小后的环形槽44。。
20、 0033 参见图1和图2, 本实施例中的倒钩42由两段组成, 具体包括: 钩状的硬质部421及 连接在硬质部421根端的柔性部422, 柔性部422与插孔412密封插接, 柔性部422的端部与可 溶线43连接, 从而在气囊2变形时, 通过柔性部422的柔性弯曲变形的能力, 倒钩42可以更加 轻松的被挤出到环形槽44之外, 也更加方便在之后的操作中将整个倒钩42从胶水盒41上扯 出脱离, 倒钩42的使用更加流畅、 安全。 具体的, 柔性部422的优先选用与可溶线43相同的材 质, 且柔性部422材质的紧密度大于可溶线43, 这样, 用可溶线43的材料制作倒钩42的柔性 部422, 通过增加可溶。
21、材料的紧密度形成可以封闭插孔412的塞状结构, 既保证了柔性部422 的柔性变形能力, 又保证其在人体内自动降解的能力, 结构简单, 制作方便。 0034 同时, 还可以在气囊2的靠近胶水盒41一侧的根部内嵌设硬质的顶压块21, 顶压块 21对应每个倒钩42设置一个, 各顶压块21沿气囊2的根部呈环状间隔排布。 通过在于倒钩42 对应的气囊2内设置硬质的顶压块21, 从而增加气囊2挤压倒钩42部位的局部硬度, 保证气 囊2碰撞扩张时, 能够更加有力、 有效的将倒钩42从环形槽44中挤出, 且有不会影响气囊2的 整体膨胀变形能力, 简单有效。 0035 参见图1, 本实施例还为封口装置4设置了密。
22、封带45, 具体的, 密封带45呈环状, 密 封带45的两端分别可撕裂的密封连接于环形槽44两侧的气囊2和胶水盒41上, 以封闭环形 槽44, 并能从环形槽44上撕下。 通过设置可撕下的密封带45对环形槽44进行密封, 对倒钩42 进行保护, 并对外科手术胶水413进行进一步密封, 确保设置封口装置4后的整根引流管1都 能长时间安全的保存, 且便于运输。 使用前撕下密封带45即可, 方便、 安全。 0036 上述的自动关闭引流孔的引流管, 通过在气囊2后侧的引流管1上设置封口装置4, 在引流管1插入引流孔时, 气囊2未充气(或充水)而不会膨胀, 倒钩42完全处于环形槽44内, 且在引流管1向前。
23、移动时倒钩42的钩尖为顺刺状态, 保证引流管1从引流孔顺畅的插入。 待 引流管1的前端放置到位后, 向外拉扯引流管1, 直到气囊2靠近引流孔的内壁时, 通过充气 阀31向气囊2充气使气囊2膨胀, 进而通过膨胀的气囊2将引流管1卡置到引流孔内; 同时, 通 过气囊2膨胀扩张而对环形槽44造成的紧缩变小的作用, 气囊2根部的外壁挤压倒钩42, 从 而使倒钩42外移, 如图3所示, 使倒钩42的钩尖部突出于变小后的环形槽44, 进而使倒钩42 的钩尖与引流孔的内壁接触, 向外略微用力就能使倒钩42钩住引流孔内侧的人体组织。 完 成引流需要去除引流管1时, 通过充气阀31放气使气囊2恢复未充气的状态,。
24、 向外拔出引流 管1, 此时, 倒钩42更加紧密的钩挂在引流孔的内侧, 并在外拉力的作用下从胶水盒41上脱 离, 继而将可溶线43从填充有外科手术胶水413的环形空腔411内扯出, 同时带出环形空腔 411内的外科手术胶水413, 自动的将外科手术胶水413涂覆到引流孔内; 待引流管1完全取 出时, 倒钩42尾部的可溶线43顺势被拉出到引流孔外, 医护人员通过外力牵引可溶线43即 可使引流孔从内端开始紧密靠近贴合, 且整个引流孔通过外科手术胶水413进一步快速的 粘合, 达到拔出引流管1后自动关闭引流孔的效果。 需要时可从外部对引流孔进行进一步的 善后处理, 之后等待引流孔自动愈合即可, 倒钩。
25、42及可溶线43会在引流孔愈合的过程中被 人体吸收, 无残留, 无需再次手术取出, 安全、 便捷, 确保引流孔能够快速愈合。 0037 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 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0844885 U 6 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0844885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CN 210844885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9 CN 210844885 U 9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0 CN 210844885 U 10 。
- 内容关键字: 自动 关闭 引流
便于组装的铝单板及其成型加工装置.pdf
水藻打捞装置.pdf
无缝针织内衣机针盘弹性让位式导纱装置.pdf
自动化的农作物运输储存设备.pdf
应用于电缆井的边缘物联代理装置.pdf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pdf
双层折叠式无线充电设备.pdf
撬装式压裂液混合装置.pdf
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支座.pdf
墙面打磨设备.pdf
适用于网条拉伸试验的夹具工装.pdf
污水处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拉板.pdf
工业密集区空气粉尘检测装置.pdf
物料上下转运夹持机械手.pdf
具有收集结构的地质取样器.pdf
机车装配自动化车.pdf
燃气阀流量控制安全结构.pdf
可正反转的风扇灯.pdf
有效保护石墨鳞片特性的球磨系统.pdf
反渗透膜气密性检测装置.pdf
方便更换的除尘滤芯.pdf
棋类设备.pdf
秦皮甲素在提高水曲柳抗旱能力中的应用.pdf
针对Ceph文件的读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pdf
分布式电表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pdf
用于幼教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硬质镀层的活塞环及其制备方法.pdf
对准标记及图形对准方法.pdf
输出功率的调整方法及美容仪、存储介质、电子设备.pdf
冷氢化生产系统装置及生产工艺.pdf
基于PLC和图像识别的电子围栏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
带有NFC充电装置的主动式电容笔.pdf
水冷计算机主机.pdf
采用激光发射器的烟叶茎叶夹角测量装置.pdf
新型电力配电开关柜.pdf
过滤式口罩性能检测装置.pdf
可调节长度的叶片.pdf
用于化工安全生产保护装置.pdf
巨型胎解剖专用钉及解剖工具总成.pdf
利于缩小产品体积的散热型骨架及变压器、电感器.pdf
无线信号收发设备.pdf
木门门板倒角打磨用固定机架.pdf
火灾监控智能锁系统.pdf
基于超声测量的螺栓轴向应力测试装置.pdf
安全系数高的建筑施工架.pdf
活检小组织包埋盒.pdf
紧凑型接地电路断路器.pdf
抗菌自洁的发泡环保轮子.pdf
伸缩缝两侧剪力墙铝模固定结构.pdf
半自动开关门的液氮冷冻设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