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pdf
《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803424.6 (22)申请日 2019.10.25 (73)专利权人 长江大学 地址 434020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南环路1 号 (72)发明人 甘泉泉刘少胡付必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42216 代理人 周宗扬 (51)Int.Cl. F16D 27/118(2006.01) E21B 4/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57)摘要 本实。
2、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 置, 属石油钻井工具技术领域。 外壳内一端活动 安装有上牙嵌凸缘, 外壳内另一端通过限位套和 止推轴承活动安装有下中心管, 下中心管的一端 延伸至外壳外端, 外壳内的下中心管端口内螺纹 安装有上中心管; 上中心管的一端延伸至上牙嵌 凸缘的中心孔内, 外壳内的下中心管上通过复位 弹簧安装有下牙嵌凸缘, 下牙嵌凸缘与上牙嵌凸 缘活动啮合连接; 该装置结构紧凑、 操作平稳, 解 决了现有滑动钻井技术实施时产生的系列问题, 提高了在大斜度井、 水平井及大位移井钻井时定 向钻进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0859610 U 2020.06.。
3、26 CN 210859610 U 1.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它由上中心管 (7) 、 下中心管 (8) 、 上牙嵌凸缘 (2) 、 下牙 嵌凸缘 (9) 、 电磁组 (6) 、 复位弹簧 (10) 、 上接头 (1) 和外壳构成, 其特征在于: 外壳内一端活 动安装有上牙嵌凸缘 (2) , 外壳内另一端通过限位套 (11) 和止推轴承 (12) 活动安装有下中 心管 (8) , 下中心管 (8) 的一端延伸至外壳外端, 外壳内的下中心管 (8) 端口内螺纹安装有上 中心管 (7) ; 上中心管 (7) 的一端延伸至上牙嵌凸缘 (2) 的中心孔内, 外壳内的下中心管 (8) 上通过复位弹。
4、簧 (10) 安装有下牙嵌凸缘 (9) , 下牙嵌凸缘 (9) 与上牙嵌凸缘 (2) 活动啮合连 接; 所述的上牙嵌凸缘 (2) 圆周上安装有电磁组 (6) 和控制器 (21) , 下牙嵌凸缘 (9) 的咬合齿 端头固装有永久磁铁 (19)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壳由上壳 体 (5) 和下壳体 (13) 螺纹连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牙嵌凸缘 (2) 为三级变径管状体, 上牙嵌凸缘 (2) 的一端延伸至上壳体 (5) 外端, 延伸至上壳体 (5) 外 端的上牙嵌凸缘 (2) 端头。
5、螺纹安装有上接头 (1) , 上牙嵌凸缘 (2) 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均布有 上咬合齿 (22) ; 上咬合齿 (22) 一侧的上牙嵌凸缘 (2) 变径处设置有接线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咬合齿 (22) 的侧端面上嵌装有压力传感器 (20) , 压力传感器 (20) 由导线通过接线通孔与控制器 (21)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下牙嵌凸缘 (9) 为二级变径管状体, 下牙嵌凸缘 (9) 一端的端面上均布有与上咬合齿 (22) 对应的下咬合 齿 (23) , 上牙嵌凸缘 (2) 与下牙。
6、嵌凸缘 (9) 之间通过上咬合齿 (22) 与下咬合齿 (23) 的配合啮 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下咬合齿 (23) 的端头固装有永久磁铁 (19)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下牙嵌凸缘 (9) 的内壁圆周上均布有花键槽, 与下牙嵌凸缘 (9) 对应的下中心管 (8) 的圆周上均布有与 花键槽对应的滑键, 下牙嵌凸缘 (9) 与下中心管 (8) 之间通过花键槽和滑键的配合键连接; 下牙嵌凸缘 (9) 可沿下中心管 (8) 轴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
7、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牙嵌凸缘 (2) 与上中心管 (7) 之间滑动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壳体 (5) 外侧和上牙嵌凸缘 (2) 之间设置有上卡簧 (3) ; 下壳体 (13) 外侧和下中心管 (8) 之间设置有 下卡簧 (14) 。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磁组 (6) 由环形电池 (6-1) 、 增磁棒 (6-2) 和电磁线圈 (6-3) 构成; 环形电池 (6-1) 一端端面上安装有 多个增磁棒 (6-2) , 电磁线圈 (6-3) 缠绕在增磁棒 (6-2) 上, 电磁线圈。
8、 (6-3) 两端与环形电池 (6-1) 连接组成回路, 环形电池 (6-1) 分别与压力传感器 (20) 和控制器 (21) 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859610 U 2 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属石油钻井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钻井作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证实 和摸清含油气构造, 获取地质资料, 开采油气资源的重要手段。 石油工业是高风险的资金密 集型、 科技密集型行业, 而钻井费用占整个石油勘探开发费用的60%80%, 所以一种新的钻 井方法以及。
9、装置对整个钻井工程乃至石油工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0003 随着勘探开发向非常规油气资源、 深部油气资源转变, 为了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 率、 提高油田的整体开发效益, 大斜度和水平井在油气田得到推广。 特别是页岩气的开发几 乎全部采用水平井钻井方式。 目前, 大斜度和水平井在钻井过程中, 特别是采用弯外壳泥浆 马达进行滑动钻进过程中, 由于钻杆不旋转, 导致钻杆扭矩、 摩阻大, 井眼不清洁, 托压等一 系列难题。 0004 国内现有的技术有的通过改变悬重来下传控制信号和施加离合器啮合控制力, 该 方法不适合于大斜度井和水平井, 因为在此状况下, 钻杆与井壁的摩擦作用使轴向运动以 及轴向力的传递。
10、变得不确定。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型的扭矩离合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紧凑、 操作平 稳、 钻井过程中可实现钻杆平稳传递扭矩或分离扭矩两种工况, 有利于降低在滑动钻进时 的钻杆摩阻和扭矩, 减轻或防止钻进托压, 提高在大斜度井、 水平井及大位移井钻井时定向 钻进效率的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0006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0007 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它由上中心管、 下中心管、 上牙嵌凸缘、 下牙嵌凸缘、 电磁组、 复位弹簧、 上接头和外壳构成, 其特征在于: 外壳内一端活动安装。
11、有上牙嵌凸缘, 外 壳内另一端通过限位套和止推轴承活动安装有下中心管, 下中心管的一端延伸至外壳外 端, 外壳内的下中心管端口内螺纹安装有上中心管; 上中心管的一端延伸至上牙嵌凸缘的 中心孔内, 外壳内的下中心管上通过复位弹簧安装有下牙嵌凸缘, 下牙嵌凸缘与上牙嵌凸 缘活动啮合连接; 所述的上牙嵌凸缘圆周上安装有电磁组和控制器, 下牙嵌凸缘的咬合齿 端头固装有永久磁铁。 0008 所述的外壳由上壳体和下壳体螺纹连接而成。 0009 所述的上牙嵌凸缘为三级变径管状体, 上牙嵌凸缘的一端延伸至上壳体外端, 延 伸至上壳体外端的上牙嵌凸缘端头螺纹安装有上接头, 上牙嵌凸缘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均布 有上咬。
12、合齿; 上咬合齿一侧的上牙嵌凸缘变径处设置有接线通孔。 0010 所述的上咬合齿的侧端面上嵌装有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由导线通过接线通孔 与控制器连接。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859610 U 3 0011 所述的下牙嵌凸缘为二级变径管状体, 下牙嵌凸缘一端的端面上均布有与上咬合 齿对应的下咬合齿, 上牙嵌凸缘与下牙嵌凸缘之间通过上咬合齿与下咬合齿的配合啮合连 接。 0012 所述的下咬合齿的端头固装有永久磁铁。 0013 所述的下牙嵌凸缘的内壁圆周上均布有花键槽, 与下牙嵌凸缘对应的下中心管的 圆周上均布有与花键槽对应的滑键, 下牙嵌凸缘与下中心管之间通过花键槽和滑键的配合 。
13、键连接; 下牙嵌凸缘可沿下中心管轴向滑动。 0014 所述的上牙嵌凸缘与上中心管之间滑动密封连接。 0015 所述的上壳体外侧和上牙嵌凸缘之间设置有上卡簧; 下壳体外侧和下中心管之间 设置有下卡簧。 0016 所述的电磁组由环形电池、 增磁棒和电磁线圈构成; 环形电池一端端面上安装有 多个增磁棒, 电磁线圈缠绕在增磁棒上, 电磁线圈两端与环形电池连接组成回路, 环形电池 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 001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 该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可以克服现有滑动钻井技术实施时产生的如: 由于钻 杆不旋转, 导致钻杆扭矩、 摩阻大, 井眼不清洁, 托压。
14、等系列问题, 通过上牙嵌凸缘和下牙嵌 凸缘啮合并且可以分离又复位的结构, 提供一种结构紧凑、 操作平稳, 能够根据需要在钻井 过程中实现钻杆可以平稳传递扭矩或分离扭矩两种工况, 有利于降低在滑动钻进时的钻杆 摩阻和扭矩, 减轻或防止钻进托压, 提高在大斜度井、 水平井及大位移井钻井时定向钻进效 率。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上牙嵌凸缘和下牙嵌凸缘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为上牙嵌凸缘和下牙嵌凸缘啮合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下中心管和下牙嵌凸缘配合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
15、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电磁组即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7 图中: 1、 上接头, 2、 上牙嵌凸缘, 3、 上卡簧, 4、 密封圈, 5、 上壳体, 6、 电磁组, 6-1、 环 形电池, 6-2、 增磁棒, 6-3、 电磁线圈, 7、 上中心管, 8、 下中心管, 9、 下牙嵌凸缘, 10、 复位弹 簧, 11、 限位套, 12、 止推轴承, 13、 下壳体, 14、 下卡簧, 15、 井口装置, 16、 钻杆, 17、 电磁控制 扭矩离合装置, 18、 动力钻具, 19、 永久磁铁, 20、 压力传感。
16、器, 21、 控制器, 22、 上咬合齿, 23、 下咬合齿, 24、 保护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该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 由上中心管7、 下中心管8、 上牙嵌凸缘2、 下牙嵌凸缘9、 电磁组6、 复位弹簧10、 上接头1和外壳构成, 外壳由上壳体5和下壳体13螺纹连接而成。 外壳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0859610 U 4 内一端活动安装有上牙嵌凸缘2。 上牙嵌凸缘2为三级变径管状体, 上牙嵌凸缘2的一端延伸 至上壳体5外端, 延伸至上壳体5外端的上牙嵌凸缘端头螺纹安装有上接头1, 以在工作中连 接钻杆。 上牙嵌凸缘2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均布有上咬合齿22; 其中一个上咬。
17、合齿22齿根处的 侧端面上嵌装有压力传感器20, 压力传感器20的端头上设置有保护弹片24, 保护弹片24一 端与上咬合齿22的侧端面焊接, 保护弹片24另一端与上咬合齿22的侧端面接触连接; 以在 上牙嵌凸缘2、 下牙嵌凸缘9回复啮合过程中避免损坏压力传感器20。 上咬合齿22一侧的上 牙嵌凸缘2的变径处设置有接线通孔; 上牙嵌凸缘2的圆周上安装有电磁组6和控制器21。 电 磁组6由环形电池6-1、 增磁棒6-2和电磁线圈6-3构成; 环形电池6-1一端端面上安装有多个 增磁棒6-2, 电磁线圈6-3缠绕在增磁棒6-2上, 电磁线圈6-3两端与环形电池6-1连接组成回 路。 压力传感器20由。
18、导线通过接线通孔与控制器21连接, 以将扭矩信号上传控制器21, 环形 电池6-1分别与压力传感器20和控制器21连接, 以在工作中提供工作电源。 工作时, 压力传 感器、 20电磁组6和控制器21随上牙嵌凸缘2转动。 0029 该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的压力传感器20和控制器21分别为市售产品, 压力传感 器20可用型号较多, 不一一例举,(如: OMEGA品牌的PXM600MU-350BARGV) ; 0030 控制器21为51单片机; 控制器21通过环形的装配底座安装在电磁组6一侧的上牙 嵌凸缘2上。 0031 外壳内另一端通过限位套11和止推轴承12活动安装有下中心管8, 下中心管8与外。
19、 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 下中心管8的一端延伸至外壳外端, 延伸至外壳外端的下中心管8用 于安装下接头, 以在工作时安装钻具。 外壳内的下中心管8端口内螺纹安装有上中心管7; 上 中心管7的一端延伸至上牙嵌凸缘2的中心孔内, 上牙嵌凸缘2与上中心管7之间滑动密封连 接, 外壳内的下中心管8上通过复位弹簧10安装有下牙嵌凸缘9。 0032 下牙嵌凸缘9为二级变径管状体, 下牙嵌凸缘9一端的端面上均布有与上咬合齿22 对应的下咬合齿23, 下咬合齿23的端头固装有永久磁铁19。 上牙嵌凸缘2与下牙嵌凸缘9之 间通过上咬合齿22与下咬合齿23的配合啮合连接。 下牙嵌凸缘9的内壁圆周上均布有花键 槽,。
20、 与下牙嵌凸缘9对应的下中心管8的圆周上均布有与花键槽对应的花键, 下牙嵌凸缘9与 下中心管8之间通过花键槽和滑键的配合键连接; 工作时, 在外力作用下, 下牙嵌凸缘9可沿 下中心管8轴向滑动。 0033 该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的上壳体5外侧和上牙嵌凸缘2之间设置有上卡簧3; 下 壳体13和下中心管8之间设置有下卡簧14, 以对外壳进行限位。 0034 该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20随时监测该装置运转过程中的扭矩 大小, 当扭矩超过设定值时, 控制器21启动电磁组6工作, 使上牙嵌凸缘2与下牙嵌凸缘9之 间的啮合状态解除, 具体为: 0035 钻杆通过上接头1带动上牙嵌凸缘2转动, 。
21、上牙嵌凸缘2通过下牙嵌凸缘9带动下中 心管8转动, 进而带动下接头和钻具转动; 实现扭矩传递; 当钻具受阻扭矩超过设定值时, 压 力传感器20将采集的扭矩信号上传给控制器21, 控制器21通过信号开关对电磁线圈6-3发 出接通电源的信号, 电磁线圈6-3接通电源, 产生磁极。 0036 由于永久磁铁19的磁性与电磁组6产生的磁极一致。 电磁组6产生的磁力穿过上牙 嵌凸缘2, 与永久磁铁19之间通过 “同极相斥” 的原理, 推动下牙嵌凸缘9轴向滑动, 从而解除 上牙嵌凸缘2与下牙嵌凸缘9之间的啮合状态, 这一过程中, 下牙嵌凸缘9同时压缩复位弹簧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859610。
22、 U 5 10使其蓄能。 0037 上牙嵌凸缘2与下牙嵌凸缘9之间的啮合状态解除后; 上牙嵌凸缘2继续跟随上接 头1旋转, 下牙嵌凸缘9不再旋转; 由此解决因扭力过大导致的钻具崩钻问题。 0038 上牙嵌凸缘2与下牙嵌凸缘9之间的啮合状态解除后; 压力传感器20检测到的扭矩 值为0, 此时压力传感器19传输信号给控制器21, 控制器21通过信号开关对电磁线圈6-3发 出关闭电源的信号, 电磁线圈6-3断开电源, 电磁组6停止工作, 不再产生磁力, 下牙嵌凸缘9 在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向上牙嵌凸缘2方向滑动复位, 与上牙嵌凸缘2重新啮合, 下牙嵌凸 缘9重新在上牙嵌凸缘2的带动下同步转动, 实现。
23、了扭矩合并。 下牙嵌凸缘9在与上牙嵌凸缘 2重新啮合的过程中, 即在下牙嵌凸缘9的下咬合齿23插入至上咬合齿22过程中, 首先与保 护弹片24接触并使其变形, 下咬合齿23插入过程中产生的挤压力通过保护弹片24传递到压 力传感器20上, 保护弹片24在此过程中对下咬合齿23起一个导向的作用, 以此避免下咬合 齿23插入过程中对压力传感器20造成损坏。 0039 该电磁控制扭矩离合装置结构紧凑、 操作平稳, 通过上牙嵌凸缘2和下牙嵌凸缘9 啮合并且可以分离又复位的结构, 实现了钻杆可以平稳传递扭矩或分离扭矩两种工况, 解 决了现有滑动钻井技术实施时产生的如: 由于钻杆16不旋转, 导致钻杆16扭矩、 摩阻大, 托 压等系列问题, 有利于降低在滑动钻进时的钻杆16摩阻和扭矩, 减轻或防止钻进托压, 提高 了在大斜度井、 水平井及大位移井钻井时定向钻进效率。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859610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5 页 7 CN 210859610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5 页 8 CN 210859610 U 8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5 页 9 CN 210859610 U 9 图7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0 CN 210859610 U 10 图8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1 CN 210859610 U 11 。
- 内容关键字: 电磁 控制 扭矩 离合 装置
电子债权凭证数据信息安全存储方法.pdf
玄武岩管道弯曲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pdf
板仓感应装置.pdf
软土地基用防渗塑钢板桩.pdf
瓶盖及灌装产品.pdf
汽车仪表饰条总成.pdf
基于光伏顶棚的不停车充电车道.pdf
具有泄漏气体回收功能的甲醛储罐.pdf
自动开蛋机.pdf
高稳定性管道焊接机器人.pdf
陶瓷纤维保温结构.pdf
快速对接的管道连接机构.pdf
自动化磁体振动研磨清洗生产连接线.pdf
土地测绘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测绘支架.pdf
用于监测土壤滑坡的监测球及系统.pdf
自清洗型乳化液过滤器.pdf
按摩垫滚轮导电结构.pdf
铁塔钢材表面防腐涂层的喷涂装置.pdf
高容量低成本层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用匣钵.pdf
集成模块化电源.pdf
精度可控制调节输出装置.pdf
输液杆的集中供电结构.pdf
桥式起重机吊钩.pdf
活塞止转销自动定位安装装置.pdf
超疏水表面减阻测量装置.pdf
电池链接护罩.pdf
城市地下空间拖曳式时频联合电磁探测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区块链的电动自行车智能计时方法及系统.pdf
高精密减速器的磨损检测装置.pdf
T型气密检测装置.pdf
环形钢桁架地面散件拼装高空胎架组装施工工艺.pdf
杂化改性高吸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一种树脂材料纤维.pdf
一种无氰碱性挂镀镀锌镀液的配制方法及电镀工艺.pdf
一种空气净化纳米湿巾.pdf
一种治疗脑缺血的药物盐酸法舒地尔组合物冻干粉针剂.pdf
一种具有自润性能的铸铁保持架的制备方法.pdf
具倾斜夹料面的引伸模具.pdf
硬母线扭弯加工专用工具.pdf
一种放电管电极用4J42合金丝及其生产方法.pdf
一种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热耦合隔壁反应精馏塔及其生产方法.pdf
一种渗漉罐及其热渗漉提取系统.pdf
一种循环喷淋栅板式降尘装置.pdf
过滤器单元.pdf
一种缩口三通加工模具及利用该模具加工三通的方法.pdf
一种超声水洗式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及其应用.pdf
一种刮刀锯片.pdf
一种电机外壳冲压治具.pdf
一种热水器彩板外壳抱圆扣缝装置.pdf
一种植物盐萃取中萃取溶剂分类回收装置.pdf
一种海藻碘蒸发结晶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