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和模压成型设备.pdf
《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和模压成型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和模压成型设备.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145017.0 (22)申请日 2019.07.18 (73)专利权人 广东伊之密高速包装系统有限公 司 地址 528303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 道办事处高黎社区居民委员会顺德高 新区 (容桂) 科苑三路22号之三 (72)发明人 李弘臻方忠宝赖广龙龚剑锋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83 代理人 邝圆晖岳永先 (51)Int.Cl. B29C 45/67(2006.01) B29C 45/82(2006.01) B22D 17。
2、/26(2006.01) B22D 17/3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和模压成型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锁模液压控制系 统和模压成型设备, 涉及液压控制领域, 所述开 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开锁模液压缸(1)、 开锁 模主阀(V1)和预开模回油油路(6), 所述预开模 回油油路(6)上设置有预开模回油控制阀以能够 由所述预开模回油控制阀控制为允许所述开锁 模液压缸(1)通过该预开模回油油路(6)回油至 油箱。 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和模压 成型设备成本低且能够实现在开模过程中模板 变形被。
3、有效快速地释放的功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CN 210880725 U 2020.06.30 CN 210880725 U 1.一种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开锁模液压缸(1), 所述开锁模液压缸(1)用于控制模具的开模和锁模动作; 开锁模主阀(V1), 所述开锁模主阀(V1)和所述开锁模液压缸(1)之间连接有第一工作 油路(2)和第二工作油路(3), 所述开锁模主阀(V1)能选择性控制为处于中位、 第一换向位 置或第二换向位置, 所述开锁模主阀(V1)处于中位时, 所述第一工作油路(2)和第二工作油 路(3)分别与主进油油路(4)或。
4、主回油油路(5)阻断; 所述开锁模主阀(V1)处于第一换向位 置时, 所述第一工作油路(2)和第二工作油路(3)分别对应与所述主进油油路(4)和主回油 油路(5)连通; 所述开锁模主阀(V1)处于第二换向位置时, 所述第一工作油路(2)和第二工 作油路(3)分别对应与所述主回油油路(5)和所述主进油油路(4)连通; 以及, 预开模回油油路(6), 所述预开模回油油路(6)上设置有预开模回油控制阀并连接至所 述第一工作油路(2), 以能够由所述预开模回油控制阀控制为允许所述开锁模液压缸(1)在 所述开锁模主阀(V1)处于中位时通过该预开模回油油路(6)回油至油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锁模。
5、液压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 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工作油路(3)的预开模补油油路(7), 该预开模补油油路(7)上设有预 开模补油阀(V7), 并设置为在所述开锁模液压缸(1)的一个油腔通过所述预开模回油油路 (6)回油的同时, 通过所述预开模补油油路(7)向所述开锁模液压缸(1)的另一个油腔补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锁模液压缸(1)包 括无杆腔(11)和有杆腔(12), 所述开锁模主阀(V1)包括连接所述主进油油路(4)的主阀进 油口(P)、 连接所述主回油油路(5)的主阀回油口(T)、 通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2)与所述无。
6、 杆腔(11)相连的第一工作油口(A)和通过所述第二工作油路(3)与所述有杆腔(12)相连的 第二工作油口(B), 其中, 所述开锁模主阀(V1)处于中位时, 所述主阀进油口(P)、 所述主阀回油口(T)与所述第 一工作油口(A)和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均阻断; 所述开锁模主阀(V1)处于第一换向位置时, 所述主阀进油口(P)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 (A)连通, 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和所述主阀回油口(T)连通; 所述开锁模主阀(V1)处于第二换向位置时, 所述主阀进油口(P)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 (B)连通, 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和所述主阀回油口(T)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锁模液压控。
7、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开模回油控制阀包 括用于控制所述预开模回油油路(6)通断的开关阀(V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开模回油控制阀还 包括与所述开关阀(V2)并联的第一插装阀(V3), 所述第一插装阀(V3)的控制油口连接有第 一先导控制油路(8), 所述第一先导控制油路(8)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插装阀(V3)通断 的先导比例溢流阀(V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开模回油油路(6) 上设有阻尼阀(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 还包。
8、括设置于所述主回油油路(5)上的特快阀组单元, 所述特快阀组单元包括第二插装阀 (V5), 所述第二插装阀(V5)的控制油路连接有第二先导控制油路(10), 该第二先导控制油 路(10)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插装阀(V5)通断的先导控制方向阀(V6)。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0880725 U 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进油油路(4)和主 回油油路(5)之间连接有正向油口朝向所述主回油油路(5)的单向阀(V8)。 9.一种模压成型设备, 其特征在于, 该模压成型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 项所述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 10.根。
9、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压成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压成型设备还包括控制 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 在预开模步骤中, 用于控制开锁模动作的所述开锁模主阀(V1)处于中位, 控制所述开 锁模液压缸(1)通过所述预开模回油油路(6)回油至油箱; 在高速开模子步骤中, 控制所述开锁模液压缸(1)通过所述预开模回油油路(6)中的第 一插装阀(V3)回油至所述油箱; 在开模刹车子步骤中, 控制所述开锁模液压缸(1)通过所述预开模回油油路(6)节流回 油至所述油箱。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0880725 U 3 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和模压成型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
10、控制技术领域, 具体地, 涉及一种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和模 压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的注塑机的开锁模系统在实现开锁模动作时, 基于开模时油缸的流量放大特 性及对动作周期的要求, 开锁模阀通常采用较大的电液方向阀。 但电液方向阀由于自身所 属的开关特性且控制时需要1015bar的先导压力, 在开模过程中, 不仅使得高压锁模后模 板的变形能不能得到恰当的释放也不能实现主动刹车, 从而导致开锁模时出现振动、 开模 位置精度及开模时间周期都很不理想, 故只能满足低端的生产要求。 当对开锁模要求较高 时, 大部分的注塑机的开锁模系统采用高性能的比例方向阀, 由此虽然可以解决上述开锁 模过程中。
11、的问题, 但若比例方向阀的阀芯开口设置不当, 则会导致在开模过程中出现汽蚀 现象。 并且, 高性能的比例方向阀的使用通常要求调试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操作水平, 且高性 能比例方向阀及其控制硬件的配置和成本较高, 降低了整机的性价比。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且能够实现在预开模过程中模板和机铰的 变形能被有效快速地释放的功能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和模压成型设备。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 所述开锁模液 压控制系统包括: 0005 开锁模液压缸, 所述开锁模液压缸用于控制模具的开模和锁模动作; 0006 开锁模主阀, 所述开锁模主。
12、阀和所述开锁模液压缸之间连接有第一工作油路和第 二工作油路, 所述开锁模主阀能选择性控制为处于中位、 第一换向位置或第二换向位置, 所 述开锁模主阀处于中位时, 所述第一工作油路和第二工作油路分别与主进油油路或主回油 油路阻断; 所述开锁模主阀处于第一换向位置时, 所述第一工作油路和第二工作油路分别 对应与所述主进油油路和主回油油路连通; 所述开锁模主阀处于第二换向位置时, 所述第 一工作油路和第二工作油路分别对应与所述主回油油路和所述主进油油路连通; 以及, 0007 预开模回油油路, 所述预开模回油油路上设置有预开模回油控制阀并连接至所述 第一工作油路, 以能够由所述预开模回油控制阀控制为。
13、允许所述开锁模液压缸在所述开锁 模主阀处于中位时通过该预开模回油油路回油至油箱。 0008 可选的, 所述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工作油路的预开模补油油 路, 该预开模补油油路上设有预开模补油阀, 并设置为在所述开锁模液压缸的一个油腔通 过所述预开模回油油路回油的同时, 通过所述预开模补油油路向所述开锁模液压缸的另一 个油腔补油。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开锁模液压缸可包括无杆腔和有杆腔, 所述开锁模主阀包括连接 所述主进油油路的主阀进油口、 连接所述主回油油路的主阀回油口、 通过所述第一工作油 说明书 1/6 页 4 CN 210880725 U 4 路与所述无杆腔相连的第一工。
14、作油口和通过所述第二工作油路与所述有杆腔相连的第二 工作油口, 其中, 0010 所述开锁模主阀处于中位时, 所述主阀进油口、 所述主阀回油口与所述第一工作 油口和所述第二工作油口均阻断; 0011 所述开锁模主阀处于第一换向位置时, 所述主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连 通, 所述第二工作油口和所述主阀回油口连通; 0012 所述开锁模主阀处于第二换向位置时, 所述主阀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连 通, 所述第一工作油口和所述主阀回油口连通。 0013 更进一步的, 所述预开模回油控制阀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预开模回油油路通断的开 关阀。 0014 更进一步的, 所述预开模回油控制阀还包括与所述开关阀。
15、并联的第一插装阀, 所 述第一插装阀的控制油口连接有第一先导控制油路, 所述第一先导控制油路上设有用于控 制所述第一插装阀通断的先导比例溢流阀。 0015 可选的, 所述预开模回油油路上设有阻尼阀。 0016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还可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回油油路上的 特快阀组单元, 所述特快阀组单元包括第二插装阀, 所述第二插装阀的控制油路连接有第 二先导控制油路, 该第二先导控制油路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插装阀通断的先导控制方 向阀。 0017 可选的, 所述主进油油路和主回油油路之间连接有正向油口朝向所述主回油油路 的单向阀。 0018 相应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模压。
16、成型设备, 该模压成型设备包括上述的开 锁模液压控制系统。 0019 进一步的, 所述模压成型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 0020 在预开模步骤中, 用于控制开锁模动作的所述开锁模主阀处于中位, 控制所述开 锁模液压缸通过所述预开模回油油路回油至油箱; 0021 在高速开模子步骤中, 控制所述开锁模液压缸通过所述预开模回油油路中的第一 插装阀V3回油至所述油箱; 0022 在开模刹车子步骤中, 控制所述开锁模液压缸通过所述预开模回油油路节流回油 至所述油箱。 0023 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设置有包括预开模回油控制阀的预开模回油 油路, 当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处于预开模步。
17、骤时, 通过控制预开模回油控制阀, 使得开锁模 液压缸通过该预开模回油油路回油至油箱, 从而可将高压锁模后模板的变形能得到有效的 提前释放, 避免模具在开模过程中出现振动, 保证开模位置的精度和缩短开模的时间周期, 提高生产效率。 并且, 本实用新型的预开模回油油路可使开锁模液压缸直接回油至油箱, 油 路设计简单合理、 后期的操作和维护也更加便捷, 且不需要采用配置和成本较高的比例方 向阀, 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 0024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说明书 2/6 页 5 CN 210880725 U 5 附图说明 0025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
1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下面 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26 图1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 0027 附图标记说明 0028 1 开锁模液压缸 11 无杆腔 0029 12 有杆腔 13 活塞杆 0030 2 第一工作油路 3 第二工作油路 0031 4 主进油油路 5 主回油油路 0032 6 预开模回油油路 7 预开模补油油路 0033 8 第一先导控制油路 9 阻尼阀 0034 10 第二先导控制油路 V1 开锁模主阀 0035 V2 开关阀 V3 第一插装阀 0。
19、036 V4 先导比例溢流阀 V5 第二插装阀 0037 V6 先导控制方向阀 V7 预开模补油阀 0038 V8 单向阀 P 主阀进油口 0039 T 主阀回油口 A 第一工作油口 0040 B 第二工作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所 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42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 该开锁模液压控制系 统成本低、 能够实现在开模过程中模板变形能被有效快速地提前释放和主动快速平稳地刹 车的功能。 0043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开。
20、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开锁模液压缸1、 开锁模主阀 V1和预开模回油油路6。 开锁模液压缸1用于控制模具的开模和锁模动作。 开锁模主阀V1和 开锁模液压缸1之间连接有第一工作油路2 和第二工作油路3, 开锁模主阀V1能选择性控制 为处于中位、 第一换向位置或第二换向位置, 开锁模主阀V1处于中位时, 第一工作油路2和 第二工作油路3分别与主进油油路4或主回油油路5阻断; 开锁模主阀V1处于第一换向位置 时, 第一工作油路2和第二工作油路3分别对应与主进油油路4 和主回油油路5连通; 开锁模 主阀V1处于第二换向位置时, 第一工作油路 2和第二工作油路3分别对应与主回油油路5和 主进油油路4连。
21、通。 预开模回油油路6上设置有预开模回油控制阀并连接至第一工作油路2, 以能够由预开模回油控制阀控制为允许开锁模液压缸1在开锁模主阀V1处于中位时通过该 预开模回油油路6回油至油箱。 0044 需要说明的是,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的执行元件为开锁 模液压缸1, 开锁模液压缸1为包括有杆腔12和无杆腔11的双作用单杆液压缸, 当然本实用 新型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模液压缸1 也可例如为双作用双杆液压缸等。 并且, 如图 1所示, 开锁模液压缸1为双作用单杆液压缸, 若使得开锁模液压缸1的活塞杆13向无杆腔11 说明书 3/6 页 6 CN 210880725 U 6。
22、 移动时能实现开模动作, 则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模液压缸1的无杆腔11和预开模回油油路6可 连接至第一工作油路2。 此时, 当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处于预开模步骤时, 高压锁模后模板 的变形能通过推动开锁模液压缸1的活塞杆13向无杆腔11移动而得到有效的释放, 避免模 具在开模过程中出现振动。 0045 当然,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 开锁模液压缸1为双作用单杆液压缸, 若使 得开锁模液压缸1的活塞杆13向有杆腔12移动时能实现开模动作, 则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模 液压缸1的有杆腔12和预开模回油油路6可连接至第一工作油路2, 当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 处于预开模步骤时, 高压锁模后模板的变形能通过推动。
23、开锁模液压缸1的活塞杆13向有杆 腔12移动而得到有效的释放, 避免模具在开模过程中出现振动。 0046 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设置有包括预开模回油控制阀的预开模回油 油路6, 当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处于预开模步骤时, 通过控制预开模回油控制阀, 使得开锁 模液压缸1通过该预开模回油油路6回油至油箱, 从而可将高压锁模后模板的变形能得到有 效的释放, 避免模具在开模过程中出现振动, 保证开模位置的精度和缩短开模的时间周期, 提高生产效率。 并且, 本实用新型的预开模回油油路6可使开锁模液压缸1直接回油至油箱, 油路设计简单合理、 后期的操作和维护也更加便捷, 且不需要采用配置和成本较高的。
24、比例 方向阀, 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 0047 进一步的, 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连接至第二工作油路3的预开模补油油路7, 该预开模补油油路7上设有预开模补油阀V7, 并设置为在开锁模液压缸1的一个油腔通过预 开模回油油路6回油至油箱的同时, 通过预开模补油油路7向开锁模液压缸1的另一个油腔 补油, 此过程中系统无需提供动力。 如图1所示, 无杆腔11与第一工作油路2连接, 有杆腔12 与第二工作油路3连接, 当模板处于预开模状态时, 无杆腔11通过预开模回油油路6 回油至 油箱时, 预开模补油油路7向有杆腔12进行补油, 以便活塞杆缩回。 0048 同样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
25、的是, 若无杆腔11与第二工作油路3 连接, 有杆 腔12与第一工作油路2连接, 有杆腔12通过预开模回油油路6 回油至油箱时, 预开模补油油 路7向无杆腔11进行补油。 0049 可选的, 预开模补油油路7可例如为管式单向阀。 0050 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既可使得开锁模液压缸1的活塞杆 13向无杆 腔11移动时能实现开模动作, 也可使得开锁模液压缸1的活塞杆 13向有杆腔12移动时能实 现开模动作。 但为了更加简要清楚地对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进行说明, 在以 下的具体实施例中, 均使得开锁模液压缸1的活塞杆13向无杆腔11移动时能实现开模动作, 无杆腔11与第一工作油路。
26、2连接, 有杆腔12与第二工作油路3连接。 0051 可选的, 开锁模液压缸1包括无杆腔11和有杆腔12时, 开锁模主阀 V1包括连接主 进油油路4的主阀进油口P、 连接主回油油路5的主阀回油口 T、 通过第一工作油路2与无杆 腔11相连的第一工作油口A和通过第二工作油路3与有杆腔12相连的第二工作油口B, 其中, 开锁模主阀V1处于中位时, 主阀进油口P、 主阀回油口T与第一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B 均阻断; 开锁模主阀V1处于第一换向位置时, 主阀进油口P与第一工作油口 A连通, 第二工 作油口B和主阀回油口T连通; 开锁模主阀V1处于第二换向位置时, 主阀进油口P与第二工作 油口B连通。
27、, 第一工作油口A和主阀回油T连通。 如图1所示, 开锁模主阀V1的YA1和YA2均不得 电时, 开锁模主阀V1处于中位, 模板可处于锁模保压状态或预开模状态; 开锁模主阀V1的 说明书 4/6 页 7 CN 210880725 U 7 YA1得电时, 开锁模主阀V1处于第一换向位置, 模板可处于锁模状态; 开锁模主阀V1的YA2得 电时, 开锁模主阀V1处于第二换向位置, 模板可处于开模状态。 0052 可选的, 开锁模主阀V1可例如为三位四通电液方向阀。 0053 进一步的, 预开模回油控制阀包括用于控制预开模回油油路6通断的开关阀V2, 开 关阀V2基于自身的开关特性, 响应速度快, 可。
28、快速将高压锁模后模板的变形能得到有效的 释放, 避免模具在开模过程中出现振动。 开关阀 V2可例如选用为两位两通电磁方向阀, 当 模板处于预开模或开模状态时, 通过控制开关阀V2的YA4使得开关阀V2处于连通状态, 此时 无杆腔11 通过开关阀V2回油至油箱; 当模板处于锁模状态时, 通过控制开关阀V2 的YA4使 得开关阀V2处于阻断状态。 0054 更进一步的, 为了实现预开模、 稳定快速开模和刹车动作, 预开模回油控制阀还包 括与开关阀V2并联的第一插装阀V3, 第一插装阀V3的控制油口连接有第一先导控制油路8, 第一先导控制油路8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插装阀V3通断的先导比例溢流阀V4。 。
29、具体地, 如图 1所示, 第一插装阀V3 的进油口和控制油口均与第一工作油路2连接, 第一插装阀V3的出油 口与开关阀V2的出油口或油箱连接; 比例溢流阀V4的进油口与第一插装阀V3 的控制油口 连接, 比例溢流阀V4的出油口与第一插装阀V3的出油口或油箱连接。 当模板处于预开模状 态时, 无杆腔11可通过预开模回油控制阀回油至油箱; 当模板处于开模状态时, 无杆腔11不 仅可通过预开模回油控制阀回油至油箱, 还可通过提升系统压力流量命令及对比例溢流阀 V4的YA5 的控制使开模动作高速进行, 开模高速段过后, 通过对比例溢流阀V4的YA5 的控 制使无杆腔11有1030bar的开模背压, 从。
30、而达到主动地快速刹车动作。 即在一些实施例 中, 通过在开模过程中控制预开模回油控制阀, 无杆腔11 的压力可从0245bar调节, 开模 高速段可实现0背压, 因此更节能, 开模末端低速更平稳。 0055 可选的, 预开模回油油路6上设有阻尼阀9, 阻尼阀9可根据实际工况来适当调整阻 尼孔的大小, 从而保证开关阀V2和第一插装阀V3的稳定工作。 具体的, 如图1所示, 阻尼阀9 的一端与第一工作油路2连接, 阻尼阀 9的另一端与第一插装阀V3的进油口和开关阀V2的 进油口连接。 0056 在一些实施例中, 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主回油油路5上的特快阀组 单元, 特快阀组单元包括第二插。
31、装阀V5, 第二插装阀V5的控制油路连接有第二先导控制油 路9, 该第二先导控制油路9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插装阀V5通断的先导控制方向阀V6。 具体 的, 如图1所示, 第二插装阀 V5的进油口和控制油口均与主阀回油口T连接, 第二插装阀V5 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 先导控制方向阀V6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第二插装阀V5 的控制 油口和油箱连接。 先导控制方向阀V6可例如为两位四通电磁方向阀, 当模板处于锁模状态 时, 开锁模主阀V1的YA1得电, 先导控制方向阀V6 的YA3不得电, 第二先导控制油路10连通, 有杆腔12通过第二插装阀V5 回油至油箱。 0057 进一步的, 为了实现锁模差动,。
32、 主进油油路4和主回油油路5之间连接有正向油口 朝向主回油油路5的单向阀V8。 单向阀V8只能从主回油油路5 回油至主进油油路4, 而从主 进油油路4至主回油油路5反向时单向阀V8 为阻断状态。 当模板处于锁模差动状态时, 开锁 模主阀V1的YA1得电, 先导控制方向阀V6的YA3得电, 第二插装阀V5阻断, 有杆腔12通过单向 阀 V8和开锁模主阀V1回油至无杆腔11。 其中, 单向阀V8可例如为板式单向阀等。 0058 相应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模压成型设备, 该模压成型设备包括上述的开 说明书 5/6 页 8 CN 210880725 U 8 锁模液压控制系统。 具体的, 该模压成。
33、型设备例如可以为注塑成型设备(注塑机)或压铸机 等。 0059 进一步的, 该模压成型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配置为: 0060 在预开模步骤中, 用于控制开锁模动作的开锁模主阀V1处于中位, 控制开锁模液 压缸1通过预开模回油油路6回油至油箱。 预开模回油油路6可使开锁模液压缸1直接回油至 油箱, 油路设计简单合理、 后期的操作和维护也更加便捷。 0061 在高速开模子步骤中, 控制开锁模液压缸1通过预开模回油油路6中的第一插装阀 V3回油至油箱。 通过在开模过程中控制预开模回油控制阀, 无杆腔11的压力可从0245bar 调节, 在开模高速段可实现0背压快速开模。 0062 在开模刹。
34、车子步骤中, 控制开锁模液压缸1通过预开模回油油路6节流回油至油 箱。 通过对开锁模液压缸1的回油进行节流, 使得开锁模液压缸1 存在适当的开模背压, 从 而达到主动地快速刹车动作。 0063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和模压成型设备设计简单合理, 后 期的操作和维护也更加便捷, 仅通过几个普通阀的优化配合即可代替成本昂贵且优质的比 例阀, 使得开锁模方向阀的配置在降低一级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可预开和平稳快速的开模功 能, 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 并有效避免因比例阀开口设置不当而导致的油缸管 路汽蚀的问题。 此外, 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模液压控制系统通过对各个阀的时间状态控制,。
35、 可 使得开模的振动、 位置精度、 时间周期都大大地优化, 提升机器运行效率; 控制程序简单、 人 机交换性好、 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低, 不仅满足了生产工艺的要求, 还减小了机械结 构之间的磨损, 大大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006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 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多个” 的含义是至少两个, 例如两个, 三个等,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65 在本。
36、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固 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 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 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6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 、“示例” 、“具体示 例” 、 或 “一些示例” 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
37、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 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而且, 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可以 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 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 行结合和组合。 0067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 上述实施例是 示例性的, 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说明书 6/6 页 9 CN 210880725 U 9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10 CN 210880725 U 10 。
- 内容关键字: 开锁 液压 控制系统 模压 成型 设备
活性炭吸附印刷废气净化设备.pdf
园林绿化植物可调式保护支架.pdf
烟气脱硫塔的除尘装置.pdf
石材仿形切割装置.pdf
茶叶加工用上料装置.pdf
藻类培养容器的自动清洗装置.pdf
轨道车用液压马达与扇叶的连接装置.pdf
布卷抽布装置.pdf
双电源切换装置.pdf
应用于综合配电箱风冷却的降温装置.pdf
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pdf
用于兽药残留检测的样品预处理装置.pdf
矿用可移动终端的模块电路.pdf
净水剂检测用取样装置.pdf
汽车双发电机双蓄电池并联电路.pdf
防火型电气控制柜.pdf
便携式食品样品取样装置.pdf
电缆铺设夹持组件.pdf
柜体装配检验装置.pdf
用于按摩椅的柔性按摩机构.pdf
硬炭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pdf
汽车左悬置支架焊接设备.pdf
路面摊铺器.pdf
滤波器腔体生产装置.pdf
带漏电的保护插线板.pdf
电动轮椅安全阈值控制方法.pdf
重点管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筛查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小型渠道整型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pdf
miRNA标志物组合在制备预测年龄产品中的应用.pdf
水质检测方法及其系统.pdf
防误插的圆形电连接器.pdf
用于新能源汽车零件的皮碗压装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