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2029715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72.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959976.X (22)申请日 2019.06.24 (73)专利权人 陕西阳光校园风险防控技术服务 有限公司 地址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 号都市之门C座302A室 (72)发明人 杨贵丁晓光 (51)Int.Cl. G09B 2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演练的技术领域, 尤其 是涉及一种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 包括充气墙, 充气墙上方设有顶棚, 充气墙包括外围充气墙和。

2、 隔断充气墙, 外围充气墙和隔断充气墙一体设 置, 外围充气墙设有出口和入口, 外围充气墙侧 面设有若干进风口, 位于进风口一侧设有进烟 口, 所述进烟口贯穿外围充气墙。 所述进烟口, 位 于所述外围充气墙内侧一端连接有弯管机构,所 述弯管机构包括弯管, 所述弯管在通道上绕设, 且所述弯管上设有若干排烟孔。 设置在内部的弯 管机构能够将烟雾均匀的通入体验舱内部。 得该 装置的仿真效果更加逼真, 演习的效果更加的真 实。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0896184 U 2020.06.30 CN 210896184 U 1.一种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 包括充气墙 (2) , 所。

3、述充气墙 (2) 上方设有顶棚 (3) , 所述 充气墙 (2) 包括外围充气墙 (21) 和隔断充气墙 (22) , 所述外围充气墙 (21) 设有出口 (5) 和入 口 (4) , 所述外围充气墙 (21) 和所述隔断充气墙 (22) 一体设置, 所述外围充气墙 (21) 侧面设 有若干进风口 (6) , 位于进风口 (6) 一侧设有进烟口 (7) , 所述进烟口 (7) 贯穿所述外围充气 墙 (21) , 所述外围充气墙 (21) 侧面设有出风口 (14)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烟口 (7) 位于所述 外围充气墙 (21) 内侧一端连接有弯管机构 (8) ,所述弯管机构 (8) 包括弯。

4、管 (81) , 所述弯管 (81) 沿通道边沿布设, 且所述弯管 (81) 上设有若干排烟孔 (8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道内从入口 (4) 到出口 (5) 分布有若干应急指示灯 (1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内壁贴设有 若干口袋, 所述应急指示灯 (10) 置于口袋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急指示灯 (10) 通过魔术贴连接于通道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 (5) 处与所 述。

5、入口 (4) 处均设有门帘 (13) , 所述出口 (5) 处、 所述入口 (4) 处与所述门帘 (13) 粘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内设有语音 播报器 (9) , 所述语音播报器 (9) 电连接有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置于所述充气墙 (2) 外 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墙 (2) 内侧 壁上设有若干监控器 (12) , 所述监控器 (12) 电连接于控制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墙 (2) 侧壁 上设有扶手 (11) 。 权利。

6、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896184 U 2 一种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演练的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 背景技术 0002 据统计, 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大多数是吸入烟雾所致, 由此造成的窒息性死亡占死 亡总数的1/2到2/3。 我国大多数民众在面对突然发生的火灾时不知该如何面对, 往往惊慌 失措、 无法自救。 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对火灾的了解, 并且不懂得如何进行临时的自救自保处 理。 在我国传统的消防学习中, 多采用宣传资料、 宣传画册等进行书面学习, 除了缺乏趣味 性和互动性以外, 最重要的是学习者没有对火灾现场的切身体验, 。

7、不了解真正的火灾现场 的情况, 即无法真正的感受到在现场的环境中如何应对。 0003 如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59206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拟逃生烟道系统。 包括 顶蓬、 充气墙、 入口、 出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口及出口位于外围充气墙, 系统内部还设有 隔断充气墙, 外围充气墙和隔断充气墙将模拟逃生烟道系统内部空间隔断, 形成曲折的内 部通道, 通道内设有制烟装置以产生烟雾, 在通道拐角、 出口、 入口前端还设有阻隔布帘。 在 实际使用过程中, 倾向于将中心部分留出一块稍大一点的空间, 这一部分的空间可让消防 演习的参与者学习在空间变化时如何保持方向。 通道内部设有制烟装置, 用。

8、以产生烟雾, 制 烟装置可设于中部位置, 也可根据演习的情况改变位置以模拟不同情况的着火点。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根据在消防工作中的实际经验设定了尺寸, 同时对系统中 用到的组件进行添加或者改进, 不仅提供了一种可方便移动、 低成本的消防训练设施。 但是 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采用制烟装置只能够局部散发, 烟雾无法均匀的分布在逃生烟道。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 通过在逃生烟道内排 列有用于排放烟雾的管道, 能够使烟雾均匀的分布在体验舱内, 使整体模拟系统更为真实。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烟。

9、道逃生模拟体验舱, 包括充气墙, 所述充气墙上方设有顶棚, 所述充气墙包括外围充气墙和隔断充气墙, 所述外 围充气墙设有出口和入口, 所述外围充气墙和所述隔断充气墙一体设置, 所述外围充气墙 侧面设有若干进风口, 位于进风口一侧设有进烟口, 所述进烟口贯穿所述外围充气墙, 所述 外围充气墙侧面设有出风口, 所述进烟口位于所述外围充气墙内侧一端连接有弯管机构, 所述弯管机构包括弯管, 所述弯管沿通道边沿布设, 且所述弯管上设有若干排烟孔。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烟道逃生体验舱的设计, 能够让人们在没有危险的 情况下体验火灾现场中烟道逃生的效果, 通过在内部设置弯管结构且在弯管上设。

10、置有若干 排烟孔, 能够均匀的将烟雾通入体验舱内部, 使得该装置的仿真效果更加逼真, 演习的效果 更加的真实。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在所述通道内从入口到出口分布有若干应急指示灯。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通道拐角处设置若干应急指示灯, 可以在通道内部提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896184 U 3 供一个方向的指引, 防止在一个较为复杂的环境下, 迷失方向; 同时在光线较为昏暗的地方 起到照明的功能, 还能够提高小朋友辨别的方向的作用。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通道内壁贴设有若干口袋, 所述应急指示灯置于 口袋内。 0011 通过采用上述。

11、技术方案, 将应急指示灯装入充气墙内设置的口袋, 不仅能够便于 拆卸, 同时也可以避免划伤小朋友。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应急指示灯通过魔术贴连接于通道内壁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采用魔术贴粘贴, 方便更换。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出口处与所述入口处均设有门帘, 所述出口处、 所 述入口处与所述门帘粘合连接。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进口处和入口处均设置的门帘能够防止内部的烟雾扩 散, 门帘与入口或出口的粘合连接能够进一步将门帘与进出口贴合, 防止烟雾扩散的效果 更加的明显。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通道内设有语音播报。

12、器, 所述语音播报器电连接 有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置于所述充气墙外侧。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语音播报器的设置一方面能够给小朋友们提供一个正确 的信息, 能够让给小朋友保持安静 (如果吵闹声较大, 则无法辨识语音播报器的信息) 。 设置 的语音播报器还能够节省人力, 不需要工作人员进入体验舱内部进行语言的指挥, 从而节 省了工作人员数量, 故节省成本。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充气墙内侧壁上设有若干监控器, 所述监控器电 连接于控制系统。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充气墙内部设置的监控器能够观察内部人们的行动, 在 出现突发事件时, 能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

13、措施, 提高了体验舱的安全系数。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出口处与所述入口处均设有门帘, 所述出口处、 所 述入口处与所述门帘粘合连接。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进口处和入口处均设置的门帘能够防止内部的烟雾扩 散, 门帘与入口或出口的粘合连接能够进一步将门帘与进出口贴合, 防止烟雾扩散的效果 更加的明显。 002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充气墙侧壁上设有扶手。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人们在体验舱内部体验的时候, 充气墙内侧设置的扶手 能够在人群比较拥挤的时候通过扶手来保持平衡, 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系数。 0024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

14、果为: 0025 通过增设的弯管机构, 在弯管机构上增设的若干排烟孔, 能够均匀地将烟雾喷入 体验舱内, 使体验舱内部更加逼真; 同时设置的扶手以及防滑材料能够避免在体验舱内部 出现突发状况。 另外增设的排烟装置结构简单, 能够快速的将体验舱内部的烟雾吸出, 节省 了收集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896184 U 4 0027 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剖面图。 002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0029 图中, 1、 体验舱; 2、 充气墙; 21、 外围充气墙; 22、 隔断充气墙; 3、 顶棚; 4、 入口。

15、; 5、 出 口; 6、 进风口; 7、 进烟口; 8、 弯管机构; 81、 弯管; 82、 排烟孔; 9、 语音播报器; 10、 应急指示灯; 11、 扶手; 12、 监控器; 13、 门帘; 14、 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如图1和图2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的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1, 包括充 气墙2, 体验舱1由牛津布材质的充气模型构成。 充气墙2上方设有顶棚3, 充气墙2包括外围 充气墙21和隔断充气墙22, 隔断充气墙22设于内部, 外围充气墙21和隔断充气墙22一体设 置, 外围充气墙21设置有出口5和入口4,。

16、 所述外围充气墙21侧面设有若干进风口6, 位于进 风口6一侧设有进烟口7, 所述进烟口7贯穿所述外围充气墙21。 0032 如图1所示, 外围充气墙21一侧设置的出风口14, 出风口14设于保护帘内部且保护 帘与外围墙之间通过拉链连接。 0033 如图2和图3所示, 进烟口7远离室外一段连接有弯管机构8, 弯管机构8包括弯管 81, 弯管81沿着通道的形状布设 (图中的逃生通道为低难度的M型, 如需增加难度可以为含 有袋形走道的通道) , 为了将烟雾均匀的喷洒在体验舱1内部, 在弯管81上设置若干排烟孔 82。 0034 如图3所示, 为了帮助人们识别方向, 在通道拐角处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应。

17、急指示 灯10。 通道内壁贴设有若干口袋, 应急指示灯10置于口袋内。 或者应急指示灯10通过魔术贴 连接于通道内壁。 另外, 通道内另设置有语音播报器9, 语音播报器9电连接有控制系统 (图 中未示出) , 控制系统置于充气墙2外侧。 通过语音播报器9可以给在体验舱1内部的人提供 正确的信息, 设置语音播报器9还能够节省工作人员的数量, 节省成本。 0035 如图2和图3所示, 在充气墙2侧壁上设置的扶手11能够在光线较为黑暗的室内提 高安全系数, 防止人们摔倒。 加上在充气墙2内侧壁上设置的若干监控器12, 可以每时每刻 获得体验舱1内部的人员情况。 0036 如图1和图3所示, 体验舱1。

18、出口5处以及入口4处均设有门帘13, 所述门帘13与所述 出入口4的两侧粘合连接, 粘合连接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可以防止体验舱1内部的烟雾扩散 处。 0037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将体验舱1展开, 通过进风孔将充气墙2撑起, 再将其扎 住。 使用过程中, 打开进烟口7, 通入适量的烟雾, 再将进烟口7封闭, 烟雾通过弯管机构8以 及弯管81上的排烟孔82将烟雾均匀的释放在体验舱1内部。 当人们进入体验舱1内部时, 通 过内部的语音播报器9以及应急指示灯10指引, 打开出风口6, 将内部气体排出, 折叠即可。 0038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 故: 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形状、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896184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0896184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0896184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0896184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烟道 逃生 模拟 体验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烟道逃生模拟体验舱.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02971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