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装置.pdf
《拆卸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拆卸装置.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885294.5 (22)申请日 2019.11.04 (73)专利权人 昆山光腾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巴城镇 景潭路 专利权人 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张朝伟梁伦江徐小非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代理人 张炜平 (51)Int.Cl. B25B 27/0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拆卸装置 (57)摘要。
2、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拆卸装置, 该拆卸装 置用于传动轴上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组件的拆卸, 其包括卡环, 所述卡环具有一对对开设置且在闭 合时形成封闭环的半环形卡合部, 所述半环形卡 合部的内壁均向内凸伸形成有用于向上抵接所 述内圈组件对应于其圆锥滚子大头端所在侧的 凸起; 所述拆卸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卡环闭合时与 所述卡环上端外壁螺纹连接的固定套以及上下 穿设所述固定套以向下顶压所述传动轴的顶杆; 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拆卸装置的具体结构, 在 应用于传动轴上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组件的拆卸 场景中, 内圈组件的周边受力较为均匀, 如此可 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因受力不一致导致拉偏的 问题, 可确保内圈组件拆卸。
3、下来后具有较好的精 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CN 210909826 U 2020.07.03 CN 210909826 U 1.一种拆卸装置, 用于传动轴上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组件的拆卸, 其特征在于, 包括卡 环, 所述卡环具有一对对开设置且在闭合时形成封闭环的半环形卡合部, 所述半环形卡合 部的内壁均向内凸伸形成有用于向上抵接所述内圈组件对应于其圆锥滚子大头端所在侧 的凸起; 所述拆卸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卡环闭合时与所述卡环上端外壁螺纹连接的固定套以 及上下穿设所述固定套以向下顶压所述传动轴的顶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在所述卡环闭合时呈。
4、连续的 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拆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卸装置还包括用于配合至 所述内圈组件外部的环形保护套, 所述保护套具有与所述内圈组件全部圆锥滚子同时配合 的锥形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套为构成所述圆锥滚子轴承 的外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套内部形成有用于向下顶压 所述保护套的顶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拆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杆螺纹配合至所述固定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拆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杆的下端设置为光滑球形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拆卸装置,。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滑球形头滚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拆卸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半环形卡合部通过一转 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拆卸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半环形卡合部中的一个远 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卡口, 一对所述半环形卡合部中的另一个远离所述转轴的一 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卡口配合的卡口配合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拆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环形卡合部远离所述转轴的 一端设置有打开或闭合所述卡环的第一把手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拆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卸装置还具有卡合一对所述 半环形卡合部以保持所述卡环处于闭合状态的卡扣。
6、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拆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卸装置还具有设置于所述 固定套上的第二把手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909826 U 2 拆卸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拆装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传动轴上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组 件拆卸的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圆锥滚子轴承是由外圈、 保持架、 圆锥滚子、 内圈四部分组成, 其中外圈是独立可 分离的, 若干个圆锥滚子通过保持架固定在内圈表面以共同形成内圈组件。 内圈组件与传 动轴之间的组装配合通常为过盈配合, 在两者之间进行组装配合之后, 如需将内圈组件再 从传动轴上拆卸下来将会非常困。
7、难, 为了解决内圈组件从传动轴上拆卸困难的问题, 业内 通常采用特定结构的拆卸工具进行相关操作。 0003 中国专利CN207548655U公开了现有技术所涉及拆卸工具一种典型代表性结构, 在 该现有技术所涉及的结构中, 构成拆卸工具的卡环卡合在圆锥滚子外围, 并通过套体固定, 卡环通过螺柱连接至拉板, 然后通过液压拉马或六角螺栓作为动力驱动拉板移动进而实现 内圈组件的拆卸。 然在该技术方案中, 所涉及的拆卸工具存在多次螺栓连接, 如此无法保证 两个螺栓受力一致, 存在拉偏或者受力不均的隐患; 另外, 现有技术所涉及的拆卸工具缺少 保护内圈组件的机构, 在拆卸过程中容易造成内圈组件的保持架或圆。
8、锥滚针表面受损或划 伤, 进而导致圆锥滚子轴承精度遗失, 使得拆卸下来的内圈组件缺乏可再利用性。 0004 有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 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卸装置, 其具体设计方式如下。 0006 一种拆卸装置, 用于传动轴上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组件的拆卸, 包括卡环, 所述卡环 具有一对对开设置且在闭合时形成封闭环的半环形卡合部, 所述半环形卡合部的内壁均向 内凸伸形成有用于向上抵接所述内圈组件对应于其圆锥滚子大头端所在侧的凸起; 所述拆 卸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卡环。
9、闭合时与所述卡环上端外壁螺纹连接的固定套以及上下穿设所 述固定套以向下顶压所述传动轴的顶杆。 0007 进一步, 所述凸起在所述卡环闭合时呈连续的环状。 0008 进一步, 所述拆卸装置还包括用于配合至所述内圈组件外部的环形保护套, 所述 保护套具有与所述内圈组件全部圆锥滚子同时配合的锥形内壁。 0009 进一步, 所述保护套为构成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 0010 进一步, 所述固定套内部形成有用于向下顶压所述保护套的顶压部。 0011 进一步, 所述顶杆螺纹配合至所述固定套。 0012 进一步, 所述顶杆的下端设置为光滑球形头。 0013 进一步, 所述光滑球形头滚动设置。 0014 进一。
10、步, 一对所述半环形卡合部通过一转轴连接。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0909826 U 3 0015 进一步, 一对所述半环形卡合部中的一个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卡口, 一对所述半环形卡合部中的另一个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卡口配合的卡 口配合部。 0016 进一步, 所述半环形卡合部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打开或闭合所述卡环的第 一把手部。 0017 进一步, 所述拆卸装置还具有卡合一对所述半环形卡合部以保持所述卡环处于闭 合状态的卡扣件。 0018 进一步, 所述拆卸装置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固定套上的第二把手部。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
11、供拆卸装置的具体结构, 在应用 于传动轴上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组件的拆卸场景中, 内圈组件的周边受力较为均匀, 如此可 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因受力不一致导致拉偏的问题, 可确保内圈组件拆卸下来后具有较好 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 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拆卸装置的一种爆炸示意图; 0022 图2所示为拆卸装置的配。
12、合示意图; 0023 图3所示为图2所示结构沿A-A 方向剖切后的立体图; 0024 图4所示为卡环的爆炸示意图; 0025 图5所示为卡环与待拆卸内圈组件的配合流程示意图; 0026 图6所示为保护套与内圈组件的配合流程示意图; 0027 图7所示为拆卸装置与待拆卸内圈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0028 图8所示为图7所示结构沿B-B 方向剖切后的立体图; 0029 图9所示为图7所示结构沿B-B 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
13、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1 参考图5所示, 传动轴600上配合有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组件500, 该内圈组件500 包括内圈51, 分布于内圈51外围的若干圆锥滚子52以及将若干圆锥滚子52限定于内圈51外 围的保持架(图中未展示), 内圈组件更为详细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 具体在此不作进一 步展开。 0032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拆卸装置即用于传动轴600上内圈组件500的拆卸, 参考图1、 图2所示, 该拆卸装置包括卡环100, 卡环100具有一对对开设置且在闭合时形。
14、成封闭环的半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0909826 U 4 环形卡合部, 结合图4所示, 一对半环形卡合部即包括第一半环形卡合部11与第二半环形卡 合部12。 在本实用新型中, 第一半环形卡合部11与第二半环形卡合部12的内壁均向内凸伸 形成有凸起10, 结合图 8、 图9所示, 凸起10用于在实现内圈组件500拆卸过程中向上抵接内 圈组件 500, 具体而言, 内圈组件500被凸起10所抵接的一侧即对应于其圆锥滚子51 大头 端所在侧, 即图中所示方向的下侧; 可以理解,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凸起 10通常抵接至保持 架的下端侧。 0033 参考图5所示, 在卡环100与待拆卸内。
15、圈组件500配合时, 先将卡环100 的第一半环 形卡合部11与第二半环形卡合部12打开(图中未展示), 而后将卡环100卡合在传动轴600外 且使内圈组件500位于凸起10的上侧。 0034 进一步结合图1、 图2、 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拆卸装置还包括在卡环100 闭合时与卡环100上端外壁螺纹连接的固定套200(图中未展示螺纹结构)以及上下穿设固 定套200以向下顶压传动轴600的顶杆300。 0035 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拆卸装置的具体结构, 在应用于传动轴600上圆锥滚子轴 承内圈组件500的拆卸场景中, 内圈组件500的周边受力较为均匀, 如此可避免出现现有技 术中因受力。
16、不一致导致拉偏的问题, 可确保内圈组件500 拆卸下来后具有较好的精度。 003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中所示, 凸起10在卡环 100闭合时 呈连续的环状。 如此在内圈组件500的拆卸过程中, 凸起10可对内圈组件500施加更为均匀 的支撑力。 003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6所示, 拆卸装置还包括用于配合至 内圈组件500外部的环形保护套400, 保护套400在卡环100与待拆卸的内圈组件500完成配 合后由卡环100的上侧向下套入。 结合图8、 图9所示, 保护套400具有与内圈组件500全部圆 锥滚子52同时配合的锥形内壁(图中未标示)。 。
17、基于保护套400的设置, 在具体实现内圈组件 500的拆卸过程中, 可以避免对内圈组件500的圆锥滚子52、 保持架造成损伤。 0038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所涉及的保护套400为构成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 0039 参考图3、 图7、 图8、 图9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固定套200内部形成有用于向 下顶压保护套400的顶压部21。 在固定套200螺纹配合至卡环100 上端后, 顶压部21可对保 护套400形成向下的顶压力, 基于该顶压力, 可使得内圈组件500较为稳定的夹紧固定于凸 起10与保护套400之间, 如此在采用顶杆300向下顶出传动轴600时, 可有效避免内圈组件 500出现晃。
18、动、 位置偏移等影响拆卸过程的因素。 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过程中, 顶杆300螺纹配合至固定套200。 参考图1、 图2 所示, 固定套200上形成有螺纹通孔22, 顶杆300上形成有与螺纹通孔22相配合的螺纹槽, 基 于螺纹配合的方式, 通过旋动顶杆300即可实现向下顶出传动轴600的动作。 在本具体实施 例中, 顶杆300的上端部32形成有与内六角扳手配合的以实现顶杆旋动的六角孔(图中未标 示)。 可以理解,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结构中, 顶杆300的上端部32也可以设置成其 它可实现顶杆300旋动的结构, 具体在此不作一一列举。 0041 可以理解, 于本实用新型中,。
19、 所涉及的顶杆300也不局限于以上所涉及与固定套 200螺纹配合的结构, 也可以是其它能够实现相对固定套200向下顶出传动轴600的结构。 0042 参考图3、 图8、 图9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结构中, 顶杆 300设置为光 滑球形头31。 基于光滑球头31的设置, 在顶杆300旋动以向下顶压传动轴600时, 可避免对传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0909826 U 5 动轴600的顶端造成损伤; 具体实施过程中, 参考图6中所示, 传动轴600的顶端中间区域通 常凹陷形成有锥形中心孔60, 在顶杆300向下顶压传动轴600时, 通过光滑球形头31与中心 孔60的锥形壁进。
20、行配合, 可以有效降低顶杆300与传动轴600之间的摩擦力, 进而方便针对 内圈组件500拆卸动作的实施。 0043 参考图3、 图8中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该实施例中所涉及的 光滑球形头31滚动设置, 如此可最大程度降低顶杆300与传动轴 600之间的摩擦力。 0044 参考图4所示, 本具体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半环形卡合部11与第二半环形卡合 部12通过一转轴13连接。 第一半环形卡合部11与第二半环形卡合部 12通过绕转轴13转动 实现打开与闭合。 0045 作为优选, 为确保卡环100闭合后第一半环形卡合部11与第二半环形卡合部12的 上端外壁能够形成连续的螺纹结。
21、构, 卡环100还具有用于实现第一半环形卡合部11与第二 半环形卡合部12两者之间准确对位的定位结构。 具体于本实施例中, 结合图1、 图4所示, 该 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半环形卡合部 11远离转轴13一端的定位卡口110以及设置于第 二半环形卡合部12远离转轴 13一端的卡口配合部120, 卡口配合部120与定位卡口110配合 可以实现第一半环形卡合部11与第二半环形卡合部12之间的定位; 可以理解, 在本实用新 型的其它实施例中, 也可是定位卡口110形成于第二半环形卡合部12上, 而卡口配合部120 形成于第一半环形卡合部11上。 0046 在本实用新型中, 半环形卡合部远离转轴13的。
22、一端设置有打开或闭合卡环 100的 第一把手部。 具体于图1、 图4所展示的具体实施例中, 第一半环形卡合部11与第二半环形卡 合部12分别设置有第一把手部111、 121, 该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把手部111、 121均为旋紧 固定至半环形卡合部远离转轴13一端的螺栓。 004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拆卸装置还具有卡合一对半环形卡合部以 保持卡环100处于闭合状态的卡扣件(图中未展示)。 在第一半环形卡合部11与第二半环形 卡合部12闭合后, 可通过卡扣件锁定两者之间的关系, 进而在内圈组件500拆卸过程中方便 操作人员进行下一步将固定套200螺纹连接至卡环100上端的动作。。
23、 0048 参考图1、 图2所示, 本具体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拆卸装置还具有设置于固定套200上 的第二把手部23。 本具体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二把手部23包括三个均匀分布于固定套200 周边的条形杆, 基于第二把手部23的设置, 可方便操作人员对固定套200进行旋转的动作, 从而实现固定套200与卡环100之间的连接或拆装动作。 0049 较为容易理解, 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卡环100闭合后所围设形成的内部空间包括 位于凸起10上侧用于收容内圈组件500的收容腔(图中未标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 实施方式中, 参考图8、 图9所示, 卡环100闭合后所围设形成的内部空间包括位于凸起10下 侧用。
24、于避让传动轴600本身凸起结构或其它与传动轴600配合的机构的让位腔14。 0050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 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 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51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 体说明, 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0909826 U 6 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0909826 U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6 页 8 CN 210909826 U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6 页 9 CN 210909826 U 9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6 页 10 CN 210909826 U 10 图7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1 CN 210909826 U 11 图8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2 CN 210909826 U 12 图9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3 CN 210909826 U 13 。
- 内容关键字: 拆卸 装置
防水接线结构.pdf
在线测量散状物料真密度的装置.pdf
适用于室内装修的工作架.pdf
套管施工辅助装置.pdf
防水开关.pdf
水循环增氧轮虫培养池.pdf
新型的包装袋.pdf
建筑涂料搅拌设备.pdf
薄膜生产用加热定型装置.pdf
电机转子线圈绕线机.pdf
激光器保护电路、激光器驱动电源和电子设备.pdf
养殖场通风管道生产用法兰冲孔机.pdf
分子筛吸附分离能力检测系统.pdf
寄存器、寄存器配置方法及芯片.pdf
信号质量检测方法及信号质量检测电路.pdf
基于自适应卷积核和级联检测头的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方法.pdf
运梁炮车自动化调姿系统和方法.pdf
RPA流程操作异常检测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pdf
适用于PEEK材料的高温3D打印机高温舱结构.pdf
户用电池储能系统.pdf
空气质量预报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pdf
基于环境嵌入的分布式光纤入侵预警方法及系统.pdf
显示模组拆解装置和显示模组拆解方法.pdf
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pdf
自清洁式铝合金门窗及清洁方法.pdf
基于pipeline流程的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pdf
警力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pdf
离子氮化炉罩自动升降行走机构.pdf
蓝牙耳机及其存储收纳充电装置.pdf
X射线管.pdf
用于飞机蒙皮精密激光焊接工艺的快速冷却装置.pdf
生物资产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核电站常规岛除盐水分配系统全停检修方法.pdf
衣物处理装置.pdf
基于状态机的温度模糊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pdf
防水型聚氯乙烯人造革制造方法.pdf
石材切割机及切割方法.pdf
单丝定型冷却系统.pdf
一种铝液流槽的改进方法.pdf
料斗堵塞疏通装置.pdf
金属基底上制备高深宽比金属微光栅的方法.pdf
进气流道温度测定系统和方法.pdf
农林工程机.pdf
履带装甲车辆诱导轮曲臂轴轴向锁紧机构.pdf
一种盐酸头孢替安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棉网清洁器.pdf
一种抗癌活性甲酮衍生物、合成方法及其用途.pdf
一种摇摆式导向轮.pdf
一种单色薄型超密防风柔软起绒面料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萘醌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天然毛绒织物和毛绒织物的制造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