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用散热底座.pdf

上传人:汲墨****o 文档编号:11978604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7.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计算机用散热底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计算机用散热底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计算机用散热底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计算机用散热底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用散热底座.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261405.1 (22)申请日 2019.12.17 (73)专利权人 零六网络科技 (陵水) 有限公司 地址 570000 海南省陵水县椰林镇滨河南 路餐饮街B栋2、 3层陵水互联网创业园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51)Int.Cl. G06F 1/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计算机用散热底座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用散热底座, 包括底座、 风扇一和风扇二, 还包括移动机构、 移 动板、 导风板、 电机、 转动轴和弧。

2、形固定板。 当对 笔记本计算机进行散热时, 风扇一转动, 风进入 引风孔, 然后沿着导风板, 最终向上运动对笔记 本计算机进行散热处理; 当对计算机主机进行散 热时, 移动机构启动, 将移动板向右侧推动, 移动 板向右侧移动, 导风板接触底座的侧壁发生弯 曲, 由于导风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故导 风板向左发生弯曲, 导风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发生 了改变, 风扇二启动, 风进入引风孔, 然后沿着导 风板, 最终向上运动对计算机主机进行散热处 理。 解决了一台散热底座既可以对计算机主机进 行散热又可以对笔记本计算机进行散热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0954940 。

3、U 2020.07.07 CN 210954940 U 1.一种计算机用散热底座, 包括底座 (1) 、 风扇一 (4) 和风扇二 (5) ,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移动机构、 移动板 (2) 、 导风板 (201) 、 电机 (3) 、 转动轴 (301) 和弧形固定板 (6) , 所述底座 (1) 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柱 (101) , 风扇一 (4) 固定安装在底座 (1) 左侧壁的下方位置处, 风扇二 (5) 固定安装在底座 (1) 下底板右侧的位置处, 移动板 (2) 位于风扇一 (4) 的右侧且移动板 (2) 与移动机构连接, 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底座 (1) 的下底板上, 移动板 (2。

4、) 开设有导风板槽 (202) 和引风孔 (203) , 导风板 (201) 贯穿导风板槽 (202) 穿设连接在移动板 (2) 上, 导风板 (201) 为弹性材料且导风板 (201) 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205) , 引风孔 (203) 位于两个导风 板 (201) 之间, 导风板 (201) 与移动板 (2) 连接的一边呈平面结构, 导风板 (201) 远离移动板 (2) 的一边呈弧形结构且弧形结构的方向向上, 导风板 (201) 呈平面的一侧与风扇一 (4) 的 出风口相对应, 弧形固定板 (6) 固定安装在底座 (1) 的下底板上且位于移动板 (2) 的右侧, 弧 形固定板 (6。

5、) 位于风扇二 (5) 正上方的位置且开设有与风扇二 (5) 出风口相对应的矩形孔 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用散热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 (3) 、 转动轴 (301) , 电机 (3) 固定安装在底座 (1) 的下底板上, 电机 (3) 与转动轴 (301) 同轴连接, 转动轴 (301) 设置有外螺纹, 移动板 (2) 开设有孔洞 (204) , 孔洞 (204) 设置有内螺纹, 转动轴 (301) 与移动板 (2) 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用散热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柱 (101) 的数量为 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6、的计算机用散热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 (201) 的数量为 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用散热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固定板 (6) 的形状 为四分之一圆形形状。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954940 U 2 一种计算机用散热底座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领域, 具体是一种计算机用散热底座。 背景技术 0002 计算机部件中大量使用集成电路, 高温不但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 使用寿命缩短, 甚至有可能使某些部件烧毁。 散热底座的作用就是将这些热量发散到机箱内或者机箱外, 保证计算机部件的温度正常。 散热底座通过各种方法将热量传递到远处, 。

7、比如散热底座将 计算机内的热空气传到机箱外, 完成计算机的散热。 0003 散热底座的结构固定, 一台散热底座无法既满足对计算机主机的散热又满足对笔 记本计算机的散热。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用散热底座,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计算机用散热底座, 包括底座、 风扇一和风扇二, 还包括移动机构、 移动板、 导 风板、 电机、 转动轴和弧形固定板, 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柱, 风扇一固定安装在底座 左侧壁的下方位置处, 风扇二固定安装在底座下底板右侧的位置处, 移动板位于风扇一的。

8、 右侧且移动板与移动机构连接, 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下底板上, 移动板开设有导风 板槽和引风孔, 导风板贯穿导风板槽穿设连接在移动板上, 导风板为弹性材料且导风板之 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引风孔位于两个导风板之间, 导风板与移动板连接的一边呈平面结 构, 导风板远离移动板的一边呈弧形结构且弧形结构的方向向上, 导风板呈平面的一侧与 风扇一的出风口相对应, 弧形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下底板上且位于移动板的右侧, 弧 形固定板位于风扇二正上方的位置且开设有与风扇二出风口相对应的矩形孔洞。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 转动轴, 电机固定安装在 底座的下底板上,。

9、 电机与转动轴同轴连接, 转动轴设置有外螺纹, 移动板开设有孔洞, 孔洞 设置有内螺纹, 转动轴与移动板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支撑住的数量为四个。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导风板的数量为四个。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弧形固定板的形状为四分之一圆形形状。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对笔记本计算机进行散热时, 风扇 一转动, 风进入引风孔, 然后沿着导风板, 最终向上运动对笔记本计算机进行散热处理; 当 对计算机主机进行散热时, 移动机构启动, 将移动板向右侧推动, 移动板向右侧。

10、移动, 导风 板接触底座的侧壁发生弯曲, 由于导风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故导风板向左发生弯 曲, 导风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发生了改变, 风扇二启动, 风进入引风孔, 然后沿着导风板, 最终 向上运动对计算机主机进行散热处理。 解决了一台散热底座既可以对计算机主机进行散热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954940 U 3 又可以对笔记本计算机进行散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计算机用散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计算机用散热底座的俯视图。 0014 图3为计算机用散热底座中移动板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 1-底座、 101-支撑柱、 2-移动板、 201-导风。

11、板、 202-导风板槽、 203-引风孔、 204-孔洞、 205-连接杆、 3-电机、 301-转动轴、 4-风扇一、 5-风扇二、 6-弧形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7 实施例1 0018 请参阅图1-3, 一种计算机用散热底座, 包括底座1、 风扇一4和风扇二5, 还包括移 动机构、 移动板2、 导风板201、 电机3、 转动轴301和弧形固定板6, 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支 撑柱101, 风扇一4固定安装在底座1左侧壁的下方位置处, 风扇二5固定安装在底座1下底板 右侧的位置处, 移动板2位于风扇一4的右侧且移动。

12、板2与移动机构连接, 移动机构固定安装 在底座1的下底板上, 移动板2开设有导风板槽202和引风孔203, 导风板201贯穿导风板槽 202穿设连接在移动板2上, 导风板201为弹性材料且导风板20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5, 引风孔203位于两个导风板201之间, 导风板201与移动板2连接的一边呈平面结构, 导风板 201远离移动板2的一边呈弧形结构且弧形结构的方向向上, 导风板201呈平面的一侧与风 扇一4的出风口相对应, 弧形固定板6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下底板上且位于移动板2的右侧, 弧形固定板6位于风扇二5正上方的位置且开设有与风扇二5出风口相对应的矩形孔洞; 当 对笔记本计算机进行。

13、散热时, 风扇一4转动, 风进入引风孔203, 然后沿着导风板201, 最终向 上运动对笔记本计算机进行散热处理; 当对计算机主机进行散热时, 移动机构启动, 将移动 板2向右侧推动, 移动板2向右侧移动, 导风板201接触底座1的侧壁发生弯曲, 由于导风板 201之间通过连接杆205固定连接, 故导风板205向左发生弯曲, 导风板201与水平面的夹角 发生了改变, 风扇二5启动, 风进入引风孔203, 然后沿着导风板201, 最终向上运动对计算机 主机进行散热处理。 0019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3、 转动轴301, 电机3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下底板上, 电机3 与转动轴301同轴连接, 转动。

14、轴301设置有外螺纹, 移动板2开设有孔洞204, 孔洞204设置有 内螺纹, 转动轴301与移动板204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电机3转动, 转动轴301转动, 由于移动 板2开设有孔洞204, 转动轴301与移动板204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所以移动板204左右移动。 0020 所述支撑住101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支撑住101的数量为四 个。 0021 所述导风板201的具体数量不加以限制,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导风板201的数量为 四个; 通过设置导风板201, 使得风的散热面积加大, 增加了计算机的散热效果。 0022 实施例2 0023 为使得计算机用散热底座的。

15、使用效果更加突出,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 行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弧形固定板6的形状为四分之一圆形形状; 通过设置弧形固定板6的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954940 U 4 形状为四分之一圆形形状, 使得移动板2向右侧移动更加容易实现, 从而更好的对计算机主 机进行散热处理。 002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当对笔记本计算机进行散热时, 风扇一4转动, 风进入 引风孔203, 然后沿着导风板201, 最终向上运动对笔记本计算机进行散热处理; 当对计算机 主机进行散热时, 移动机构启动, 将移动板2向右侧推动, 移动板2向右侧移动, 导风板201接 触底座1的侧壁发生弯曲。

16、, 由于导风板201之间通过连接杆205固定连接, 故导风板205向左 发生弯曲, 导风板201与水平面的夹角发生了改变, 风扇二5启动, 风进入引风孔203, 然后沿 着导风板201, 最终向上运动对计算机主机进行散热处理。 0025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 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 做出各种变化。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954940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0954940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0954940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计算机 散热 底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计算机用散热底座.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97860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