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11967320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5.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330285.6 (22)申请日 2019.12.23 (73)专利权人 重庆涪柴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402560 重庆市铜梁区东城街道办事 处姜家岩路8号 (72)发明人 赵吉阳雷小林李东虎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0212 代理人 孙根 (51)Int.Cl. F02B 63/04(2006.01) F01P 5/02(2006.01) F01P 5/04(2006.01) F01M 5/00(2006.01) (54)实用。

2、新型名称 一种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的发动机 冷却结构, 包括机架、 发动机、 发电机和油箱, 其 特征在于, 还包括散热器、 风扇和油泵, 在发动机 上且背离发动机缸头的一侧设有与发动机的底 部箱体相连的吸油管, 吸油管与发动机箱体内腔 相连通, 吸油管的另一端与油泵的进口固定连 接; 散热器与背离发动机缸头一侧的机架固定连 接, 油泵的出口通过出油管与散热器的进口端相 连接, 散热器的出口端通过进油管与发动机箱体 相连, 并与发动机箱体内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 通过将机油从发动机中抽出并进行进一步的散 热降温后, 重新送入发动机内, 能够进一步。

3、提升 机油的降温效果, 同时, 还能使风扇长时间运行 对机油进行长时间的降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0948897 U 2020.07.07 CN 210948897 U 1.一种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 包括机架 (1) 、 发动机、 发电机和油箱, 其特征在 于, 还包括散热器 (2) 、 风扇 (3) 和油泵 (4) , 在发动机上且背离发动机缸头的一侧设有吸油 管 (5) , 吸油管 (5) 的一端与发动机的底部箱体相连, 并与发动机箱体内腔相连通, 吸油管 (5) 的另一端与油泵 (4) 的进口固定连接; 散热器 (2) 与背离发动机缸头一侧的机架 (1。

4、) 固定 连接, 油泵 (4) 的出口通过出油管 (6) 与散热器 (2) 的进口端相连接, 散热器 (2) 的出口端通 过进油管 (7) 与发动机箱体相连, 并与发动机箱体内腔相连通; 风扇 (3) 与散热器 (2) 背离机 架 (1) 的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 (3) 与发 电机的供电输出端相连, 用于为所述风扇 (3) 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架 (1) 上 背离发动机缸头的一侧设有固定杆 (8) , 固定杆 (8) 沿所述机架 (1) 长度方向设置, 固定杆 (。

5、8) 的两端分别与其同侧的所述机架 (1) 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器 (2) 分别与固定杆 (8) 和所述 机架 (1) 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泵 (4) 远离 所述发动机的一侧还设有固定板 (9) , 固定板 (9) 相对的两侧分别与背离发动机缸头一侧的 所述机架 (1) 和所述固定杆 (8) 固定连接, 且所述油泵 (4) 的泵身与固定板 (9) 朝向所述发动 机的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 (2) 为 多排散热片与散热管的组合结构。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

6、N 210948897 U 2 一种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小型发电机组利用内燃机原理, 经过吸气、 压缩、 爆炸、 排气过程, 带动电机产生电 流输出使用。 一般有500w、 1kw、 3kw、 4kw、 5kw、 10kw等类别, 广泛应用于户用、 畜牧场、 垃圾填 埋场、 酒精厂、 柠檬酸厂、 生化厂等各个不同领域, 可作为备用电源、 应急电源、 常用电源、 移 动电源等。 和内燃机一样, 机油对于小型发电机组来说非常重要, 能够有效保护发动机重要 的移动部件, 也能有效保证。

7、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0003 目前, 小型发电机组在炎热高温的气候环境中使用时, 机油会长时间处于较高的 温度状态, 机油温度过高不仅会使机油的消耗量增加, 还会使机油在高温下发生质变, 从而 导致其润滑效果变差, 不能及时带走发动机部件摩擦产生的热量, 最终致使发动机组件在 高温下运行而发生损坏。 而现有的散热装置通常是安装在发动机机身附近, 在炎热高温的 气候环境中, 对发动机的机身进行降温, 但这种方式并不能对发动机的机油进行很好的降 温, 只能降低发动机机身的温度, 而发动机内的机油温度依旧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机。

8、组的发动 机冷却结构, 以解决现有小型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在炎热高温气候环境工作时只对发动机 机身降温、 对机油降温效果差的问题。 0005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 包括机架、 发动机、 发电机和油箱, 还包括散热 器、 风扇和油泵, 在发动机上且背离发动机缸头的一侧设有吸油管, 吸油管的一端与发动机 的底部箱体相连, 并与发动机箱体内腔相连通, 吸油管的另一端与油泵的进口固定连接; 散 热器与背离发动机缸头一侧的机架固定连接, 油泵的出口通过出油管与散热器的进口端相 连接, 散热器的出口端通过进油管与发动机箱体相连, 并与发动。

9、机箱体内腔相连通; 风扇与 散热器背离机架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7 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外部装设散热器、 风扇和油泵, 通过油泵和发动机的自身动 力将发动机内的机油抽出, 并进一步送入散热器中进行散热, 同时在散热器的附近装有风 扇, 通过风扇对散热器中的机油进行进一步的散热降温, 之后再将机油输送入发动机内。 本 实用新型通过将机油从发动机中抽出并进行进一步的散热降温后, 重新送入发动机内, 能 够进一步提升机油的降温效果, 同时, 还能使风扇长时间运行对机油进行长时间的降温。 0008 进一步, 所述风扇与发电机的供电输出端相连, 用于为所述风扇供电。 风扇与发电 机的供电输出端相连, 利。

10、用发电机发电为风扇提供电源, 使风扇运行不需要连接额外电源。 0009 进一步, 在所述机架上背离发动机缸头的一侧设有固定杆, 固定杆沿所述机架长 度方向设置, 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其同侧的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器分别与固定杆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948897 U 3 和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散热器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机架和固定杆固定连接, 可以将散热器更 好的固定在机架上, 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的震动对散热器造成影响, 从而导致相连的油管因 震动而发生泄漏。 0010 进一步, 所述油泵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侧还设有固定板, 固定板相对的两侧分别 与背离发动机缸头一侧的所述机架和所述固。

11、定杆固定连接, 且所述油泵的泵身与固定板朝 向所述发动机的一侧固定连接。 通过将油泵的泵身固定在固定板上, 可以减少使用时油泵 的震动, 避免与其连接的油管发生泄漏, 同时, 固定板还能对油泵起到保护作用, 防止碰撞 对油泵及其相连的油管造成损伤。 0011 进一步, 所述散热器为多排散热片与散热管的组合结构。 散热管呈蛇形分布在多 排散热片内, 高温机油通过散热管在多排散热片内流动, 配合风扇吹送的凉风, 可以提升散 热效果。 0012 相比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3 本实用新型通过油泵将机油抽出, 并送入散热器进行降温, 同时在散热器旁装设 风扇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降温, 。

12、可以大大提升降温效果, 即便是在炎热高温的气候下, 风扇的 转动能够加速散热器附近的空气流动, 使流动的空气不断带走散热器的热量, 而且风扇能 够在发电的过程中一直运转, 以达到长时间对机油进行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机油冷却装置中去掉固定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图2中A向视角图。 0017 图中: 机架1、 散热器2、 风扇3、 油泵4、 吸油管5、 出油管6、 进油管7、 固定杆8、 固定板 9。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 实施例: 。

13、参见图1、 图2和图3, 一种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 包括机架1、 发动 机、 发电机和油箱, 还包括散热器2、 风扇3和油泵4, 在发动机上且背离发动机缸头的一侧设 有吸油管5, 吸油管5的一端与发动机的底部箱体相连, 并与发动机箱体内腔相连通, 吸油管 5的另一端与油泵4的进口固定连接; 散热器2与背离发动机缸头一侧的机架1固定连接, 油 泵4的出口通过出油管6与散热器2的进口端相连接, 散热器2的出口端通过进油管7与发动 机箱体相连, 并与发动机箱体内腔相连通; 风扇3与散热器2背离机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 0020 在具体实施时, 在发动机本身压力和油泵4的共同作用下, 可以将发动机。

14、中的机油 抽出, 使其进入散热器2进行散热。 同时, 散热器2上的风扇3开始工作, 风扇3会带动其附近 的空气流动, 利用风扇3对散热器2吹出的风来对散热器2中的机油进行降温, 降温之后机油 通过进油管7重新回到发动机继续使用, 从而达到对发动机中机油降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 适用于所有发电机组, 并不局限于汽油发电机组或柴油发电机组。 0021 所述风扇3与发电机的供电输出端相连, 用于为所述风扇3供电。 通过发电机发电, 为风扇3提供电源。 在所述机架1上背离发动机缸头的一侧设有固定杆8, 固定杆8沿所述机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948897 U 4 架1长度方向设置, 固定。

15、杆8的两端分别与其同侧的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器2分别 与固定杆8和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 固定杆8可以对机架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同时也便于 散热器2的安装, 使散热器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与固定杆8之间, 还可以避免在使用时散热器2 震动。 0022 所述油泵4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侧还设有固定板9, 固定板9相对的两侧分别与背 离发动机缸头一侧的所述机架1和所述固定杆8固定连接, 且所述油泵4的泵身与固定板9朝 向所述发动机的一侧固定连接。 油泵4的泵身与固定板9朝向发动机的一面固定连接, 将油 泵4更好的固定住, 避免使用时产生的震动会带动油泵4一起震动, 从而造成相连的油管发 生泄漏。

16、, 同时, 固定板9还能对油泵4以及与其相连的油管起到保护作用, 避免碰撞对其造成 损伤。 所述散热器2为多排散热片与散热管的组合结构。 散热器2不局限于多排散热片结构, 其他结构的散热器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 多排散热片结构能够使高温的机油在散热器中 流动降温。 0023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者近 似的结构, 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4 工作过程: 在使用过程中, 启动发电机组, 并启动油泵4, 在发动机本身动力和油泵 4的共同作用下, 可以将发动机中的机油抽出, 使其进入散热器2进行散热。 同时, 风扇3启 动, 风扇3会带动其。

17、附近的空气进行快速流动, 进而快速将散热器2中高温机油的热量带走, 从而对散热器2中的机油进行降温, 降温之后机油通过进油管7重新回到发动机继续使用。 0025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 方案,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 替换, 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 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948897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0948897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0948897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发电 机组 发动机 冷却 结构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96732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