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携带的折叠桌.pdf
《方便携带的折叠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便携带的折叠桌.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899681.8 (22)申请日 2019.06.15 (73)专利权人 叶传林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郑花路 116号43号楼58号 (72)发明人 叶传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1143 代理人 项丽丽 (51)Int.Cl. A47B 3/08(2006.01) A47B 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 包括第一桌。
2、面和第二桌面, 所述第一桌面的侧壁 上设有放置机构, 所述放置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 桌面侧壁上的第一永磁条, 所述第一桌面的侧壁 上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上固定 连接有第二永磁条, 所述第一桌面的下端设有支 撑机构, 所述第二桌面的侧壁上设有滑动机构, 所述滑动机构与放置机构磁性连接, 所述第二桌 面的下端设有固定机构, 所述第二桌面的高度为 第一桌面的一半, 所述第二桌面和第一桌面通过 连接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方便工作人员对第一 桌面和第二桌面进行收纳, 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 作步骤, 同时方便工作人员移动装置, 降低了工 作人员的体力, 间接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 率。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0930147 U 2020.07.07 CN 210930147 U 1.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 包括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桌面的侧 壁上设有放置机构, 所述第一桌面的下端设有支撑机构, 所述第二桌面的侧壁上设有滑动 机构, 所述滑动机构与放置机构磁性连接, 所述第二桌面的下端设有固定机构, 所述第二桌 面的高度为第一桌面的一半, 所述第二桌面和第一桌面通过连接机构连接, 所述第一桌面 的上端设有多个安装孔, 多个所述安装孔内转动连接有转杆, 所述第一桌面的侧壁上设有 多个第一通孔, 所述转杆的下端穿过多个第一通孔并延伸至其内。
4、部, 所述转杆的侧壁上固 定连接有支撑杆, 所述第二桌面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支撑杆相匹配的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机构包括设置 于第一桌面侧壁上的第一永磁条, 所述第一桌面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的 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条, 所述第一永磁条和第二永磁条分别与滑动机构磁性连 接, 所述第一桌面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 于第一桌面下端的两个的第二凹槽, 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 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
5、第一桌腿, 两根所述第一桌腿的侧壁上均固定连 接有第二磁铁, 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磁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 于第二桌面侧壁上的两个滑槽, 两个所述滑槽均相对称设置, 两个所述滑槽的侧壁上均滑 动连接有滑块, 所述第二桌面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永磁条, 所述第三永磁条分别与第 一永磁条和第二永磁条磁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 于第二桌面下端的两个第三凹槽, 两个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磁铁, 两 个所述第三凹槽的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桌腿, 两根所。
6、述第二桌腿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 有第四磁铁, 所述第四磁铁与第三磁铁磁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 连接于第一桌面侧壁上的两个第二连接块, 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相对称设置, 两块所述滑 块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 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设有连接杆, 所 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930147 U 2 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桌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 背景技术 0002 桌子的早期形象可见唐代敦煌壁。
7、画85窟屠房中的方桌, 仅方形木板下置四根方形 柱腿。 0003 实际情况中, 当一些公司在举办活动或者是晚会时, 需要使用到桌子, 从而方便工 作人员放置物品或者是工作, 但是现有的桌子不方便工作人员收纳, 同时也不方便工作人 员携带, 这就耗费了工作人员的体力, 进一步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04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方便携带的 折叠桌。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 包括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 所述。
8、第一桌面的侧壁上设有 放置机构, 所述第一桌面的下端设有支撑机构, 所述第二桌面的侧壁上设有滑动机构, 所述 滑动机构与放置机构磁性连接, 所述第二桌面的下端设有固定机构, 所述第二桌面的高度 为第一桌面的一半, 所述第二桌面和第一桌面通过连接机构连接, 所述第一桌面的上端设 有多个安装孔, 多个所述安装孔内转动连接有转杆, 所述第一桌面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 通孔, 所述转杆的下端穿过多个第一通孔并延伸至其内部, 所述转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 支撑杆, 所述第二桌面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支撑杆相匹配的第二通孔。 0008 优选地, 所述放置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桌面侧壁上的第一永磁条, 所述第一桌面 的。
9、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条, 所述第一永磁 条和第二永磁条分别与滑动机构磁性连接, 所述第一桌面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把 手。 0009 优选地,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桌面下端的两个的第二凹槽, 两个所述第 二凹槽的内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 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桌 腿, 两根所述第一桌腿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 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磁性连 接。 0010 优选地,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桌面侧壁上的两个滑槽, 两个所述滑槽均 相对称设置, 两个所述滑槽的侧壁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 所述第二桌面的侧壁上固定连接 有第。
10、三永磁条, 所述第三永磁条分别与第一永磁条和第二永磁条磁性连接。 0011 优选地,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桌面下端的两个第三凹槽, 两个所述第三 凹槽的内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磁铁, 两个所述第三凹槽的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桌 腿, 两根所述第二桌腿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四磁铁, 所述第四磁铁与第三磁铁磁性连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930147 U 3 接。 0012 优选地,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桌面侧壁上的两个第二连接块, 两个 所述第二连接块相对称设置, 两块所述滑块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 所述第一 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设有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两。
11、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 转动连接。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4 本装置可以把第一桌腿和第二桌腿全部收纳在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上, 这样方便 工作人员收纳桌腿, 同时工作人员只需要拉动第二桌面就可以使第二桌面和第一桌面相分 离, 同时第二桌面会处于比第一桌面底的位置, 然后工作人员再向前移动第二桌面, 这样就 会使第二桌面插入到第一凹槽中, 进一步的就可以使装置得到折叠, 同时把手方便了工作 人员移动装置, 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 间接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的结构示意图; 0016。
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中第一桌面、 放置机构和支撑机 构的侧视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中第二桌面、 滑动机构和固定机 构的侧视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中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的连接结 构示意图。 0020 图中: 1第一桌面、 2第二桌面、 3第一永磁条、 4第一凹槽、 5第二永磁条、 6第二凹槽、 7第一磁铁、 8把手、 9第一桌腿、 10第二磁铁、 11第三永磁条、 12滑槽、 13滑块、 14第一连接块、 15第三凹槽、 16第三磁铁、 17第二桌。
13、腿、 18第四磁铁、 19第二连接块、 20连接杆、 21安装孔、 22 转杆、 23第一通孔、 24支撑杆、 25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22 参照图1-5, 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 包括第一桌面1和第二桌面2, 其中第一桌面1 和第二桌面2的材质均为玻璃钢材质, 其中玻璃钢材质均为轻质材料, 方便工作人员移动, 第一桌面1的侧壁上设有放置机构, 放置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桌面1侧壁上的第一永磁条3, 第一桌。
14、面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4, 其中第一永磁条3和第一凹槽4均位于靠近第二桌面2 的一侧, 第一凹槽4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条5, 第一永磁条3和第二永磁条5分别 与滑动机构磁性连接, 第一桌面1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把手8。 0023 第一桌面1的下端设有支撑机构, 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桌面1下端的两个的第 二凹槽6, 其中两个第二凹槽6 均为长形凹槽, 两个第二凹槽6的内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 磁铁7, 两个第二凹槽6的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桌腿9, 两根第一桌腿9的侧壁上均固定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930147 U 4 连接有第二磁铁10, 第一磁铁7与第二磁铁10。
15、磁性连接。 0024 第二桌面2的侧壁上设有滑动机构, 滑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桌面2侧壁上的两个 滑槽12, 两个滑槽12均相对称设置, 其中两个滑槽12均在第二桌面2的前后侧壁上, 两个滑 槽12的侧壁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3, 第二桌面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永磁条11, 其中第 三永磁条11靠近于第一桌面1的一侧, 第三永磁条11分别与第一永磁条3和第二永磁条5磁 性连接, 滑动机构与放置机构磁性连接。 0025 第二桌面2的下端设有固定机构, 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桌面2下端的两个第三 凹槽15, 两个第三凹槽15的内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磁铁16, 两个第三凹槽15的侧壁上均 转动连接有。
16、第二桌腿17, 其中第二桌腿17与第一桌腿9的直径和高度是一致的, 两根第二桌 腿17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四磁铁18, 第四磁铁18与第三磁铁16磁性连接。 0026 第二桌面2的高度为第一桌面1的一半, 第二桌面2和第一桌面1通过连接机构连 接, 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桌面1侧壁上的两个第二连接块19, 两个第二连接块19相 对称设置, 两块滑块13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4, 第一连接块14和第二连接块 19之间设有连接杆20, 其中连接杆20对第二桌面2具有支撑和限位的作用, 避免了第二桌面 2的移动, 连接杆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14和第二连接块19转动连接。 002。
17、7 第一桌面1的上端设有多个安装孔21, 多个安装孔21内转动连接有转杆22, 其中转 杆22的上端有旋转块, 方便使用人员旋转, 同时安装孔21不影响工作人员使用, 第一桌面1 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3, 转杆22的下端穿过多个第一通孔23并延伸至其内部, 转杆 2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4, 其中当转杆22转动时, 就可以使支撑杆24进入到第二通 孔25内, 进一步的就可以对第二桌面2进行支撑, 第二桌面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支撑杆24 相匹配的第二通孔25。 0028 本实用新型中, 当工作人员需要收纳装置时, 首先把第一桌腿9折弯, 这样就会使 第一桌腿9进入到第二凹槽6中, 随。
18、之就可以使第一桌腿9上的第二磁铁10与第二凹槽6上的 第一磁铁7磁性连接, 进一步的就可以使第一桌腿9固定在第二凹槽6中, 然后把第二桌腿17 折弯, 这样就会使第二桌腿17进入到第三凹槽15中, 随之就可以使第二桌腿17上的第四磁 铁18与第三凹槽15上的第三磁铁16磁性连接, 然后就可以把第二桌腿17固定在第三凹槽15 中。 0029 然后工作人员拉动第二桌面2, 当第二桌面2移动时, 在连接杆20、 第一连接块14和 第二连接块19的限位下, 就可以使第二桌面2随之移动到第一桌面1的一侧下方, 然后再推 动第二桌面2, 在滑槽12和滑块13的限位下, 就可以使第二桌面2逐渐进入到第一凹槽。
19、4中, 当第二桌面2完全进入到第一桌面1时, 就可以使第三永磁条11与第二永磁条5磁性连接, 从 而进一步的可以让第二桌面2固定在第一桌面1中, 然后工作人员拿起把手8, 就可以移动装 置, 方便工作人员移动装置, 间接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30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930147 U 5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0930147 U 6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0930147 U 7 。
- 内容关键字: 方便 携带 折叠
泵下旋转泄油器.pdf
药物生产用的低温干燥装置.pdf
麦克风底座.pdf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用白土床.pdf
基于美术品制作的美术品保护箱.pdf
片材挤出机的牵引辊装置.pdf
新型除尘滤袋.pdf
全钢化真空玻璃.pdf
阀盖、截止阀及止回阀.pdf
双注塑口注塑机.pdf
大孔容射孔弹.pdf
浮动球阀.pdf
丁基胶大桶灌装机的罐装结构.pdf
微生物检测装置.pdf
耳道清洗器.pdf
水泵气密性试验用检测装置.pdf
国土空间规划用定位标杆.pdf
便于清洗的取样器.pdf
棱镜式激光清洗装置.pdf
自吸式加料混合装置.pdf
建筑场景点云分割不确定性评估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pdf
新型的基站通信线缆.pdf
磁敏元件立体封装结构.pdf
带自清洁和净化水域功能的水尺.pdf
激光雕刻设备及使用方法.pdf
平开门的弧形门体折弯装置.pdf
模块化遮阳板生产模具及遮阳板.pdf
建筑消防安全评估方法、设备和介质.pdf
连接器母端子.pdf
基于物联数据处理的多通路管系热输送平衡控制监管系统.pdf
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pdf
图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