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pdf
《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915134.0 (22)申请日 2019.11.07 (73)专利权人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3135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 镇金山路5号 (72)发明人 丁文杰谈源陈香伟刘林明 王金枝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代理人 王敏 (51)Int.Cl. G01N 19/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模布剥离试验夹 具,。
2、 包括: 挡板、 第一托轮 (3) 、 第二托轮、 第三托 轮, 其中, 所述挡板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两侧; 所述第一托轮、 第二托轮、 第三托轮均设置在两 所述挡板之间, 且均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第三 托轮设置在上方, 所述第三托轮向外延伸有夹紧 部, 用于与拉力测试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托轮和 第二托轮设置在下方, 用以承载试件。 与现有技 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 型提供的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通过第一托轮和 第二托轮承载试件, 在脱模布剥离时, 碳纤维板 会随着第一托轮和第二托轮的设置方向前进, 使 得拉力测试装置的位置相对静止, 确保了实验结 果的准确性。 权利要。
3、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0953766 U 2020.07.07 CN 210953766 U 1.一种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挡板 (1) 、 第一托轮 (3) 、 第二托轮 (4) 、 第三托轮 (5) ; 所述挡板 (1) 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两侧; 所述第一托轮 (3) 、 第二托轮 (4) 、 第三托轮 (5) 均设置在两所述挡板 (1) 之间, 且均绕自 身轴线转动, 所述第三托轮 (5) 设置在上方, 所述第三托轮 (5) 向外延伸有夹紧部 (531) , 用 于与拉力测试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托轮 (3) 和第二托轮 (4) 设置在下方, 。
4、用以承载试件 (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托轮 (3) 包括第 一螺杆轴 (31) 、 第一轴承 (32) 、 第一辊 (33) 、 第一螺栓 (34) ; 所述第一螺杆轴 (31) 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所述挡板 (1) ; 所述第一轴承 (32) 穿设在所述第一螺杆轴 (31) 上; 所述第一辊 (33) 穿设在所述第一轴承 (32) 上; 所述第一螺栓 (34) 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杆轴 (31) 的两端, 且位于两所述 挡板 (1) 外侧, 用以固定所述第一螺杆轴 (31)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 其特。
5、征在于, 所述第二托轮 (4) 包括第 二螺杆轴 (41) 、 第二轴承 (42) 、 第二辊 (43) 、 第二螺栓 (44) ; 所述第二螺杆轴 (41) 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所述挡板 (1) ; 所述第二轴承 (42) 穿设在所述第二螺杆轴 (41) 上; 所述第二辊 (43) 穿设在所述第二轴承 (42) 上; 所述第二螺栓 (44) 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杆轴 (41) 的两端, 且位于两所述 挡板 (1) 外侧, 用以固定所述第二螺杆轴 (41)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托轮 (5) 包括第 三螺杆轴 (51) 、 第三轴承 (。
6、52) 、 第三辊 (53) 、 第三螺栓 (54) ; 所述第三螺杆轴 (51) 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所述挡板 (1) ; 所述第三轴承 (52) 穿设在所述第三螺杆轴 (51) 上; 所述第三辊 (53) 穿设在所述第三轴承 (52) 上; 所述第三螺栓 (54) 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螺杆轴 (51) 的两端, 且位于两所述 挡板 (1) 外侧, 用以固定所述第三螺杆轴 (51)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 其特征在于, 同一竖截面上, 所述第一 托轮 (3) 和所述第二托轮 (4) 的中心点连接垂直所述第一托轮 (3) 和所述第三托轮 (5) 的中 心点连接。。
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 其特征在于, 同一竖截面上, 所述第三 托轮 (5) 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托轮 (4) 相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托轮 (5) 和所述 第一托轮 (3) 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试件 (6) 的厚度。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953766 U 2 一种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复合材料脱模布与纤维板粘接力检测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 背景技术 0002 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强度和刚度较高、 抗疲劳性能和减振性能良好且耐高温被广泛 。
8、应用于航空、 轨道交通等领域。 0003 脱模布是纤维复合材料构件成型固化过程的工艺辅助材料, 置于模具与毛坯零件 之间防止树脂与模具相粘结。 在毛坯成型后需要将脱模布剥离, 剥离时, 由于对剥离力有一 定范围的要求, 需要对剥离力进行检测。 0004 传统的检测方法将脱模布撕开后与拉力测试仪相连接, 对剥离力进行检测, 测试 结果往往不准确。 0005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 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 以期创设一种脱模布剥离试验 夹具, 使其更具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 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 脱模 布剥离力检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0。
9、007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 包括: 挡板、 第一托轮、 第二托轮、 第 三托轮; 0008 所述挡板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两侧; 0009 所述第一托轮、 第二托轮、 第三托轮均设置在两所述挡板之间, 且均绕自身轴线转 动, 所述第三托轮设置在上方, 所述第三托轮向外延伸有夹紧部, 用于与拉力测试装置连 接, 所述第一托轮和第二托轮设置在下方, 用以承载试件。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托轮包括第一螺杆轴、 第一轴承、 第一辊、 第一螺栓; 0011 所述第一螺杆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所述挡板; 0012 所述第一轴承穿设在所述第一螺杆轴上; 0013 所述第一辊穿设在所。
10、述第一轴承上; 0014 所述第一螺栓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杆轴的两端, 且位于两所述挡板 外侧, 用以固定所述第一螺杆轴。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托轮包括第二螺杆轴、 第二轴承、 第二辊、 第二螺栓; 0016 所述第二螺杆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所述挡板; 0017 所述第二轴承穿设在所述第二螺杆轴上; 0018 所述第二辊穿设在所述第二轴承上; 0019 所述第二螺栓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杆轴的两端, 且位于两所述挡板 外侧, 用以固定所述第二螺杆轴。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953766 U 3 0020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三托轮包括第三螺杆轴、 第三。
11、轴承、 第三辊、 第三螺栓; 0021 所述第三螺杆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所述挡板; 0022 所述第三轴承穿设在所述第三螺杆轴上; 0023 所述第三辊穿设在所述第三轴承上; 0024 所述第三螺栓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螺杆轴的两端, 且位于两所述挡板 外侧, 用以固定所述第三螺杆轴。 0025 进一步地, 同一竖截面上, 所述第一托轮和所述第二托轮的中心点连接垂直所述 第一托轮和所述第三托轮的中心点连接。 0026 进一步地, 同一竖截面上, 所述第三托轮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托轮相切。 0027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三托轮和所述第一托轮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试件的厚度。 0028 与现有技。
12、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模布剥离试 验夹具通过第一托轮和第二托轮承载试件, 在脱模布剥离时, 碳纤维板会随着第一托轮和 第二托轮的设置方向前进, 使得拉力测试装置的位置相对静止, 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9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 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 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 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 而且在整个附图中, 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在附图中: 00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的轴视图; 003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
13、的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的主视图; 0032 图3为图2中C-C的剖视图; 003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的使用原理图; 0034 附图标记: 1、 挡板; 3、 第一托轮; 31、 第一螺杆轴; 32、 第一轴承; 33、 第一辊; 34、 第 一螺栓; 4、 第二托轮; 41、 第二螺杆轴; 42、 第二轴承; 43、 第二辊; 44、 第二螺栓; 5、 第三托轮; 51、 第三螺杆轴; 52、 第三轴承; 53、 第三辊; 531、 夹紧部; 54、 第三螺栓; 6、 试件; 61、 碳纤维 板; 62、 脱模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
14、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 的示例性实施例, 然而应当理解, 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 所限制。 相反, 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 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 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属于 “中心” 、 “上” 、“下” 、“左” 、“右” 、“竖直” 、“水平”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 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
15、指 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6 参阅图1至图3, 由图可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 包括: 挡板1、 第一托轮3、 第二托轮4、 第三托轮5, 其中, 挡板1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两侧, 第一托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953766 U 4 轮3、 第二托轮4和第三托轮5均设置在两挡板1之间, 且均绕自身轴线转动, 第三托轮5设置 在上方, 第三托轮5向外延伸有夹紧部531, 用于与拉力测试装置连接, 第一托轮3和第二托 轮4设置在。
16、下方, 用以承载试件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施例提出的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通 过第一托轮3和第二托轮承载试件6, 脱模布61从第一托轮3和第二托轮4之间剥离, 碳纤维 板62从第一托轮3和第三托轮5之间传走, 第三托轮5与拉力测试仪连接, 检测脱模时的剥离 力, 数据测量准确, 且整理结构简单, 制作成本低。 0037 本实施例中, 第一托轮3包括第一螺杆轴31、 第一轴承32、 第一辊33、 第一螺栓34, 其中, 第一螺杆轴3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挡板1, 第一轴承32穿设在第一螺杆轴31上, 第一辊 33穿设在第一轴承32上, 第一螺栓34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第一螺杆轴31的两端, 且位。
17、于两 挡板1外侧, 用以固定第一螺杆轴31。 0038 本实施例中, 第二托轮4包括第二螺杆轴41、 第二轴承42、 第二辊43、 第二螺栓44, 其中, 第二螺杆轴4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挡板1, 第二轴承42穿设在第二螺杆轴41上, 第二辊 43穿设在第二轴承42上, 第二螺栓44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第二螺杆轴41的两端, 且位于两 挡板1外侧, 用以固定第二螺杆轴41。 0039 本实施例中, 第三托轮5包括第三螺杆轴51、 第三轴承52、 第三辊53、 第三螺栓54, 其中, 第三螺杆轴5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挡板1, 第三轴承52穿设在第三螺杆轴51上, 第三辊 53穿设在第三轴承52上,。
18、 第三螺栓54设置两个, 分别设置在第三螺杆轴51的两端, 且位于两 挡板1外侧, 用以固定第三螺杆轴51。 0040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 为了保证检测时的平衡性, 同一竖截面上, 第一托轮3和第 二托轮4的中心点连接垂直第一托轮3和第三托轮5的中心点连接, 且第三托轮5的竖直中心 线与第二托轮4相切。 0041 本实施例中, 第三托轮5和第一托轮3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试件6的厚度, 确保试件 6能顺利通过。 0042 参阅图4, 本实施例提出的脱模布剥离试验夹具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0043 夹紧部531和拉力测试装置连接; 0044 试件6平放在第一托轮3和第二托轮4上, 且脱模布62沿第二托轮4撕开, 具体可以 通过夹具夹紧固定脱模布62。 0045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这样, 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953766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0953766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0953766 U 7 。
- 内容关键字: 脱模 剥离 试验 夹具
电子债权凭证数据信息安全存储方法.pdf
玄武岩管道弯曲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pdf
板仓感应装置.pdf
软土地基用防渗塑钢板桩.pdf
瓶盖及灌装产品.pdf
汽车仪表饰条总成.pdf
基于光伏顶棚的不停车充电车道.pdf
具有泄漏气体回收功能的甲醛储罐.pdf
自动开蛋机.pdf
高稳定性管道焊接机器人.pdf
陶瓷纤维保温结构.pdf
快速对接的管道连接机构.pdf
自动化磁体振动研磨清洗生产连接线.pdf
土地测绘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测绘支架.pdf
用于监测土壤滑坡的监测球及系统.pdf
自清洗型乳化液过滤器.pdf
按摩垫滚轮导电结构.pdf
铁塔钢材表面防腐涂层的喷涂装置.pdf
高容量低成本层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用匣钵.pdf
集成模块化电源.pdf
精度可控制调节输出装置.pdf
输液杆的集中供电结构.pdf
桥式起重机吊钩.pdf
活塞止转销自动定位安装装置.pdf
超疏水表面减阻测量装置.pdf
电池链接护罩.pdf
城市地下空间拖曳式时频联合电磁探测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区块链的电动自行车智能计时方法及系统.pdf
高精密减速器的磨损检测装置.pdf
T型气密检测装置.pdf
环形钢桁架地面散件拼装高空胎架组装施工工艺.pdf
杂化改性高吸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一种含有16种甘油酯的薏苡仁油、制剂及其应用.pdf
造口术处理装置.pdf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制剂.pdf
一次性吸湿用品.pdf
一种具有美白功效的中草药组合物.pdf
一种紧致眼膜.pdf
将至少两个幅材料接合在一起的接缝.pdf
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保元清血颗粒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防治小儿惊风的穴位外敷膏.pdf
一种林氏养正消积丹及其应用.pdf
一种中草药牙膏及其制备方法.pdf
眼科手术护理装置.pdf
一种新型的敷药除异味过滤透气造口袋.pdf
一种快愈根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咽喉炎中药制剂.pdf
人造感觉上皮.pdf
一种溪黄草中草药洗牙水及其制备方法.pdf
用于治疗药瘾和改善药瘾相关行为的组合物.pdf
MIR‑490‑5P在治疗肝癌中的用途.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