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酸废水处理系统.pdf

上传人:宁*** 文档编号:11942536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5.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混酸废水处理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混酸废水处理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混酸废水处理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档描述:

《混酸废水处理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酸废水处理系统.pdf(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073227.X (22)申请日 2019.11.27 (73)专利权人 无锡市新永大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14200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高塍镇 远东大道66号中国宜兴国际环保城23 幢116室 (72)发明人 史锡良史珂辰卞小梅吴志云 谢雄辉卞贵君周晋孙中华 (51)Int.Cl. C02F 3/3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混酸废水处理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酸废水处理系统, 包括依次设置的中间水池、 脱氮缓冲池、 缺氧反。

2、 应池和好氧反应池, 所述中间水池与脱氮缓冲池 之间设有中间水池进脱氮缓冲池进水口, 所述脱 氮缓冲池的侧边还设有回用水进水口和生化污 水进水口, 所述脱氮缓冲池的内部设有总氮监测 仪, 所述脱氮缓冲池和缺氧反应池之间设有缺氧 反应池进水口, 所述缺氧反应池进水口连接提升 泵, 所述缺氧反应池的侧边设有混合液回流进水 口, 所述缺氧反应池和好氧反应池之间设有好氧 反应池进水口。 该混酸废水处理系统, 增强了整 个处理系统的耐冲击性, 使系统在混酸废水进水 变化的情况下, 尤其在总氮浓度值增高的情况下 都能保证处理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10974087 U 202。

3、0.07.10 CN 210974087 U 1.一种混酸废水处理系统, 包括依次设置的中间水池(9)、 脱氮缓冲池(10)、 缺氧反应 池(11)和好氧反应池(12),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水池(9)与脱氮缓冲池(10)之间设有中间 水池进脱氮缓冲池进水口(1), 所述脱氮缓冲池(10)的侧边还设有回用水进水口(2)和生化 污水进水口(3), 所述脱氮缓冲池(10)的内部设有总氮监测仪(4), 所述脱氮缓冲池(10)和 缺氧反应池(11)之间设有缺氧反应池进水口(6), 所述缺氧反应池进水口(6)连接提升泵 (5), 所述缺氧反应池(11)的侧边设有混合液回流进水口(7), 所述缺氧反应池。

4、(11)和好氧 反应池(12)之间设有好氧反应池进水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酸废水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泵(5)设有两 个且共同连接缺氧反应池进水口(6), 所述提升泵(5)设置在脱氮缓冲池(10)内。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974087 U 2 一种混酸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酸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混酸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混酸废水处理工艺: 混酸废水首先经过曝气氧化, 然后进行还原、 中和反应, 再澄清后接入pH调节池/中间水池, 进入缺氧反应池、 接触好氧池、 软化装置, 出水后经过滤 。

5、器过滤后, 最后达标排放或者回用。 0003 该处理工艺具有出水稳定、 运行灵活、 建设周期短、 调试、 启动迅速、 操作方便、 自 动化程度高、 运行成本低、 易于管理、 出水水质好等优点。 已在行业内广泛认同, 推广使用。 0004 但在多年实际运行过程中, 发现该工艺也存在以下缺点: 因车间生产的工艺有变 化, 所排出的混酸废水在总氮浓度含量上也有较大的变化, 由于脱氮效果取决于混合液回 流比, 而AO法的回流比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200), 因此脱氮效果在进水总氮浓度含量值 较高的情况下, 就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酸废水处理系统, 以解决。

6、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酸废水处理系统, 包括依 次设置的中间水池、 脱氮缓冲池、 缺氧反应池和好氧反应池, 所述中间水池与脱氮缓冲池之 间设有中间水池进脱氮缓冲池进水口, 所述脱氮缓冲池的侧边还设有回用水进水口和生化 污水进水口, 所述脱氮缓冲池的内部设有总氮监测仪, 所述脱氮缓冲池和缺氧反应池之间 设有缺氧反应池进水口, 所述缺氧反应池进水口连接提升泵, 所述缺氧反应池的侧边设有 混合液回流进水口, 所述缺氧反应池和好氧反应池之间设有好氧反应池进水口。 0007 优选的, 所述提升泵设有两个且共同连接缺氧反应池进水口, 。

7、所述提升泵设置在 脱氮缓冲池内。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混酸废水处理系统, 增强了整个处理系统的耐 冲击性, 使系统在混酸废水进水变化的情况下, 尤其在总氮浓度值增高的情况下都能保证 处理效果; 0009 在处理混酸废水的同时, 还可同时处理厂区的生活污水, 就是在总氮浓度不高的 情况下, 也可将生活污水放入脱氮缓冲池, 生活污水就可以在系统中全部处理, 不需另设生 活污水处理系统; 0010 在前道处理后的混酸废水中加入了生活污水, 增加了有机营养, 有益于生物菌的 生长, 适当减少了营养剂的投加, 减少了运行成本, 使得好氧生化处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

8、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0974087 U 3 0012 图中: 1、 中间水池进脱氮缓冲池进水口; 2、 回用水进水口; 3、 生化污水进水口; 4、 总氮监测仪; 5、 提升泵; 6、 缺氧反应池进水口; 7、 混合液回流进水口; 8、 好氧反应池进水口; 9、 中间水池; 10、 脱氮缓冲池; 11、 缺氧反应池; 12、 好氧反应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

9、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混酸废水处理系统, 包括依次设置的中间水 池9、 脱氮缓冲池10、 缺氧反应池11和好氧反应池12, 所述中间水池9与脱氮缓冲池10之间设 有中间水池进脱氮缓冲池进水口1, 所述脱氮缓冲池10的侧边还设有回用水进水口2和生化 污水进水口3, 所述脱氮缓冲池10的内部设有总氮监测仪4, 所述脱氮缓冲池10和缺氧反应 池11之间设有缺氧反应池进水口6, 所述缺氧反应池进水口6连接提升泵5, 所述提升泵5设 有两个且共同连接缺氧反应池进水口6, 所述。

10、提升泵5设置在脱氮缓冲池10内, 所述缺氧反 应池11的侧边设有混合液回流进水口7, 所述缺氧反应池11和好氧反应池12之间设有好氧 反应池进水口8。 0015 经过前道工艺处理后的混酸废水经中间水池进脱氮缓冲池进水口1进入脱氮缓冲 池, 脱氮缓冲池内安装总氮监测仪4, 在线检修总氮含量, 如总氮浓度值偏高, 则打开回用水 进水口2和生化污水进水口3, 调整总氮浓度, 总氮浓度值降低后, 提升泵5将污水提升经缺 氧反应池进水口6进入缺氧反应池, 混合液回流进水口7进入缺氧池, 在池内进行硝化脱氮 处理, 出水自流经好氧反应池进水口8进入好氧反应池处理。 0016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0974087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10974087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废水处理 系统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混酸废水处理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94253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