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pdf
《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007471.6 (22)申请日 2019.11.20 (73)专利权人 邵丽 地址 277102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嘉陵江 路77号 (72)发明人 邵丽 (51)Int.Cl. C12M 1/34(2006.01) C12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 物传感器, 包括生物传感器主体和生物传感器上 的圆锥台孔, 所述生物传感器主体上滑动套设有 一侧为开口设置的保。
2、护壳, 且保护壳的顶部内壁 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 两个限位槽内滑 动套设有同一个限位竖杆, 限位竖杆靠近生物传 感器主体的一侧与生物传感器主体固定连接, 两 个限位槽中位于上方的一个限位槽的顶部内壁 上开设有矩形孔和两个卡槽, 矩形孔位于两个卡 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 便于对 生物传感器主体进行收纳保护, 避免不使用时外 界杂质经圆锥台孔进入造成污染以及暴露在外 被碰伤, 防丢挂环的设置能够在方便携带的同时 降低丢失掉落风险, 有利于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1005392 U 2020.07.14 CN 211005392 U 1.一。
3、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 包括生物传感器主体(1)和生物传感器主体(1)上 的圆锥台孔(5),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传感器主体(1)上滑动套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保 护壳(2), 且保护壳(2)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3), 两个限位槽(3)内滑 动套设有同一个限位竖杆(4), 限位竖杆(4)靠近生物传感器主体(1)的一侧与生物传感器 主体(1)固定连接, 两个限位槽(3)中位于上方的一个限位槽(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 孔(6)和两个卡槽(7), 矩形孔(6)位于两个卡槽(7)之间, 所述限位竖杆(4)的顶部开设有凹 槽(8), 且凹槽(8)内滑动套设有压杆(9), 压杆。
4、(9)的顶端依次贯穿位于上方的限位槽(3)和 矩形孔(6)延伸至保护壳(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按钮(10), 压杆(9)的底端与凹槽(8)的底 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弹簧(11), 压杆(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卡杆(12), 两个L形 卡杆(12)对称设置, L形卡杆(12)的顶端设为半球形结构(13), 两个L形卡杆(12)中的一个L 形卡杆(12)的顶端延伸至两个卡槽(7)中的一个卡槽(7)内, 一个L形卡杆(12)与一个卡槽 (7)相卡装, 另一个L形卡杆(12)与另一个卡槽(7)相适配, 所述保护壳(2)的另一侧固定连 接有软绳, 软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丢挂环(15)。 2.根据。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杆(9) 的左侧与矩形孔(6)的左侧内壁相接触, 两个卡槽(7)与矩形孔(6)之间的距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杆(9) 的一侧开设有滑槽, 凹槽(8)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防脱块(14), 且防脱块(14)与滑槽滑 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杆(9) 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矩形孔(6)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L形卡杆 (12)的底。
6、部与限位竖杆(4)之间的距离比卡槽(7)的深度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传感 器主体(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保护壳(2)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滑动接触。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005392 U 2 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 器。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道均屡见不鲜, 在我国, 2011年上半年 卫生部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报告70起, 中。
7、毒3224人, 死亡45人, 据统计我国食物中毒事件的30-90是由病原菌引 起的, 占总中毒人数的60-90, 在食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中, 微生物检测居重要 地位, 有效杜绝污染食品进入人类食物链的第一个控制点就是监测, 因此食源性病原微生 物检测是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的关健环节; 授权公告号CN202649153U公开了一种用于 微生物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包含有基底, 所述基底上印刷有电极和电极焊 盘, 所述电极和电极焊盘均设置有一对, 且两个电极分别与一电极焊盘相连, 所述电极包含 有多个相互嵌套且具有不同直径的导电环, 所述导电环均为带有豁口的不封闭的环状结 构,。
8、 且相邻导电环之间通过导电条相连, 处于最外端的导电环, 通过导电条与电极焊盘相 连, 所述两个电极的导电环相互嵌套设置, 上述传感器安装于一检测池内, 所述检测池包含 有具有通孔的膜上部密封件和下部密封件, 所述膜覆盖于电极上, 且膜上的通孔正对电极, 所述上部密封件上设置有一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孔, 且该圆锥台孔通过膜上的通孔正对电 极, 所述上部密封件上设置有一与基底相匹配的凹槽, 所述上部密封件和下部密封件将基 底和USB接口压合在一起, 用于微生物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 能够对微生物进行快速检 测。 0003 上述专利虽然达到了能够快速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 且小巧便捷, 但是其 仍。
9、然存在一些不足, 其不便于对生物传感器进行收纳遮挡防护, 使得在不使用携带时, 杂质 容易通过圆锥台孔进入用于检测的电极上, 容易造成电极污染, 影响到测量精准度, 针对此 现象加以改进,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食品生物检 测用生物传感器。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 包括生物传感器主体和生物传感器上的圆锥台 孔, 所述生物传感器主体上滑动套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保护壳, 且保护壳的顶部内壁和 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
10、限位槽, 两个限位槽内滑动套设有同一个限位竖杆, 限位竖杆靠近生 物传感器主体的一侧与生物传感器主体固定连接, 两个限位槽中位于上方的一个限位槽的 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和两个卡槽, 矩形孔位于两个卡槽之间, 所述限位竖杆的顶部开 设有凹槽, 且凹槽内滑动套设有压杆, 压杆的顶端依次贯穿位于上方的限位槽和矩形孔延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005392 U 3 伸至保护壳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按钮, 压杆的底端与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 弹簧, 压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卡杆, 两个L形卡杆对称设置, L形卡杆的顶端设为半球 形结构, 两个L形卡杆中的一个L形卡杆的顶端延伸至两个。
11、卡槽中的一个卡槽内, 一个L形卡 杆与一个卡槽相卡装, 另一个L形卡杆与另一个卡槽相适配, 所述保护壳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有软绳, 软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丢挂环。 0007 优选的, 所述压杆的左侧与矩形孔的左侧内壁相接触, 两个卡槽与矩形孔之间的 距离相同。 0008 优选的, 所述压杆的一侧开设有滑槽, 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防脱块, 且防 脱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压杆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矩形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 0010 优选的, 所述L形卡杆的底部与限位竖杆之间的距离比卡槽的深度大。 0011 优选的, 所述生物传感器主体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保护壳的前侧。
12、内壁和后侧内壁 滑动接触。 0012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通过保护壳、 限位槽、 限位竖杆、 圆锥台孔、 矩形孔、 卡槽、 凹槽、 压杆、 按钮、 弹簧、 L 形卡杆、 半球形结构与防脱块相配合, 向下按压按钮带动压杆在凹槽内向下滑动并对弹簧 压缩, 压杆带动一个L形卡杆向下与一个卡槽分离, 此时向右推动按钮通过压杆带动限位竖 杆向右移动, 限位竖杆带动生物传感器主体向右完全移入保护壳内, 当压杆的右侧与矩形 孔的右侧内壁接触时, 此时放松对按钮的压力, 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复位并通过压杆 带动另一个L形卡杆向上卡入另一个卡槽内, 此时生物传感器主体完全位。
13、于保护壳内, 能够 避免不使用时外界杂质经圆锥台孔进入造成污染和避免其暴露在外被碰伤, 防丢挂环的设 置能够在携带时挂扣在人员的钥匙扣上降低丢失掉落风险。 0014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 便于对生物传感器主体进行收纳保护, 避免不使 用时外界杂质经圆锥台孔进入造成污染以及暴露在外被碰伤, 防丢挂环的设置能够在方便 携带的同时降低丢失掉落风险, 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2中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
14、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的生物传感器主体收纳 进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的生物传感器主体俯视 立体图。 0020 图中: 1生物传感器主体、 2保护壳、 3限位槽、 4限位竖杆、 5圆锥台孔、 6矩形孔、 7卡 槽、 8凹槽、 9压杆、 10按钮、 11弹簧、 12 L形卡杆、 13半球形结构、 14防脱块、 15防丢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005392 U 4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
15、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22 参照图1-5, 一种食品生物检测用生物传感器, 包括生物传感器主体1和生物传感 器1上的圆锥台孔5, 生物传感器主体1上滑动套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保护壳2, 且保护壳2 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3, 两个限位槽3内滑动套设有同一个限位竖杆4, 限位竖杆4靠近生物传感器主体1的一侧与生物传感器主体1固定连接, 两个限位槽3中位于 上方的一个限位槽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6和两个卡槽7, 矩形孔6位于两个卡槽7之 间, 限位竖杆4的顶部开设有凹槽8, 且凹槽8内滑动套设有压杆9, 压杆9的顶端依次贯穿位 于上方的限。
16、位槽3和矩形孔6延伸至保护壳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按钮10, 压杆9的底端与凹 槽8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弹簧11, 压杆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卡杆12, 两个L 形卡杆12对称设置, L形卡杆12的顶端设为半球形结构13, 两个L形卡杆12中的一个L形卡杆 12的顶端延伸至两个卡槽7中的一个卡槽7内, 一个L形卡杆12与一个卡槽7相卡装, 另一个L 形卡杆12与另一个卡槽7相适配, 保护壳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绳, 软绳的一端固定连接 有防丢挂环15,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 便于对生物传感器主体1进行收纳保护, 避 免不使用时外界杂质经圆锥台孔5进入造成污染以及暴露在外被碰。
17、伤, 防丢挂环15的设置 能够在方便携带的同时降低丢失掉落风险, 有利于使用。 0023 本实用新型中, 压杆9的左侧与矩形孔6的左侧内壁相接触, 两个卡槽7与矩形孔6 之间的距离相同, 压杆9的一侧开设有滑槽, 凹槽8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防脱块14, 且防 脱块14与滑槽滑动连接, 压杆9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矩形孔6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 触, L形卡杆12的底部与限位竖杆4之间的距离比卡槽7的深度大, 生物传感器主体1的前侧 和后侧分别与保护壳2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滑动接触,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 便于对生物传感器主体1进行收纳保护, 避免不使用时外界杂质经圆锥台孔5进入造。
18、成污染 以及暴露在外被碰伤, 防丢挂环15的设置能够在方便携带的同时降低丢失掉落风险, 有利 于使用。 0024 工作原理: 收纳时, 向下按压按钮10带动压杆9在凹槽8内向下滑动, 压杆9在防脱 块14上向下滑动并对弹簧11压缩, 压杆9带动两个L形卡杆12向下移动, 此时一个L形卡杆12 向下与一个卡槽7分离, 此时向右推动按钮10带动压杆9向右移动, 压杆9带动限位竖杆4在 两个限位槽3内向右滑动, 限位竖杆4带动生物传感器主体1向右完全移入保护壳2内, 当压 杆9的右侧移动至与矩形孔6的右侧内壁接触时, 此时放松对按钮10的压力, 此时处于压缩 状态的弹簧11复位并通过压杆9带动两个L。
19、形卡杆12向上移动, 此时另一个L形卡杆12向上 卡入另一个卡槽7内, L形卡杆12顶端设置为半球形结构13能够更轻松顺畅的卡入对应的卡 槽7内, 此时生物传感器主体1完全位于保护壳2内, 能够避免不使用时外界杂质经圆锥台孔 5进入造成污染, 且能够达到对其收纳保护的目的, 有效避免其暴露在外被碰伤, 同理按压 按钮10再向左推时能够快速移出生物传感器主体1进行使用, 防丢挂环15的设置能够在携 带时挂扣在人员的钥匙扣上, 能够在方便携带的同时降低丢失掉落风险。 0025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005392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1005392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1005392 U 7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1005392 U 8 。
- 内容关键字: 食品 生物 检测 传感器
井用踏步.pdf
油田用平板闸阀密封连接结构.pdf
混凝土搅拌装置.pdf
用于针织设备的供纱机构.pdf
魔方.pdf
防拱装置.pdf
2-乙基蒽醌生产用废酸处理装置.pdf
零件加工定位工装.pdf
水基压裂液搅拌装置.pdf
气动式料带接料台.pdf
电缆生产用托架.pdf
气体环境检测装置.pdf
建筑工程桩.pdf
混凝土保温体系.pdf
自动钉裤袢装置.pdf
无电动力驱动装置.pdf
多功能的离心泵生产加工装置.pdf
静脉设备摄像头模组异常检测的方法和系统.pdf
微模块机房环境监控方法及系统.pdf
供排水设备关联数据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平均队列长度变化趋势的网络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pdf
结合事件日志和知识图谱的流程操作序列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行功率监测系统.pdf
雷达产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pdf
纬纱绕卷装置.pdf
基于代谢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肺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pdf
基于大模型的信息校验方法及装置.pdf
带有升降旋转摄像头的智能手表拍照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公路施工用岩土取样装置.pdf
能够快速调节的建筑施工用垂直检测设备.pdf
中央空调冷热源节能智控系统.pdf
水上天然气管道支护结构.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
一种超实木防水组合踢脚线.pdf
电气柜前门板门锁装置.pdf
双人正杆器.pdf
一种纳米铝塑复合板.pdf
强磁打捞器.pdf
一种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环卫车电动扫盘系统.pdf
一种可调节型门铰链.pdf
一种用于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船筏式试验装置.pdf
免贴墙砖.pdf
一种聚氨酯仿石材防火保温装饰复合板.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