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11921488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10.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008889.9 (22)申请日 2019.11.19 (73)专利权人 贵州金山水工环岩土工程有限公 司 地址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 银海元隆广场11幢2单元38楼1号 (72)发明人 卢应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616 代理人 李丽君 (51)Int.Cl. G01N 1/08(2006.01) G01N 1/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

2、型公开一种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 装置, 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 上底板的底端和下 底板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 杆, 二者之间均设置有套筒。 下底板底端设置有 调节机构, 调节机构包括螺杆、 管套、 调节杆, 调 节杆底端固定有锥形钻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 时, 当取砂处地面平整时, 将调节机构的整体高 度调节成等高, 将调节机构整体埋于地下, 再通 过膨胀螺栓和连接孔连接, 将整体进行固定; 当 取砂处地面有坡度时, 调整调节机构使其坡度和 地面坡度一致, 取砂时能够到达最深度, 钻取角 度容易控制, 降低了取样难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 通过贯穿孔对取砂器进行限位固定, 工作。

3、 时, 缓冲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 提高了固定装置 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11013609 U 2020.07.14 CN 211013609 U 1.一种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 包括对称设置的上底板(1)和下底板(2), 其特征在 于, 所述上底板(1)和下底板(2)的中间位置均开有贯穿孔(10), 贯穿孔(10)内均卡合有橡 胶垫圈(20); 所述上底板(1)的底端和下底板(2)的上端分别设置有阵列分布的第一连接杆(11)和 第二连接杆(21), 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21)的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垫片(12)和第 二垫片(22); 所述第一连接。

4、杆(11)和第二连接杆(21)之间均设置有套筒(3), 套筒(3)的两端部均设 有环形圈(31), 上底板(1)和下底板(2)之间相互不会脱离; 所述第一垫片(12)和第二垫片(22)之间均固定有缓冲弹簧(32); 所述下底板(2)底端设置有阵列分布的调节机构(4), 调节机构(4)包括螺杆(41), 螺杆 (41)和下底板(2)底端开设的螺孔(23)配合连接; 所述螺杆(41)底端固定有管套(42), 管套(42)靠近底部的侧端开有第一连接孔 (4201), 管套(42)内部贯穿有调节杆(43), 调节杆(43)底端固定有锥形钻杆(4301), 调节杆 (43)的侧端开有阵列分布的第二连接孔。

5、(4302); 所述管套(42)上贯穿有连接块(5), 连接块(5)上开有便于膨胀螺栓连接后接地的连接 孔(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杆 (11)和第二连接杆(21)均同心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杆 (11)、 第二连接杆(21)和环形圈(31)内壁滑动设置, 第一垫片(12)、 第二垫片(22)和套筒 (3)内壁滑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孔 (4302)和第一连接孔(4201)之间同心分布, 且通过紧。

6、固螺栓(44)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013609 U 2 一种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勘察领域, 具体的是一种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取砂器是一种用于取样砂性土、 淤泥质土或者一般土层的设备, 其适用于采取粉 砂、 细砂、 中砂、 粗砂和砾砂的一级、 二级土试样, 也可以采取软塑、 可塑的粘性土及部分粉 土的一级、 二级土试样,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岩土勘察领域不断扩展, 在岩土勘察过 程中需要取砂器对泥土进行取样保存。 0003 传统的取砂器利用人力进行钻取, 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手扶取砂器进行钻取, 不。

7、仅 效率低下而且费时费力。 同时, 人工操作时, 无法确保竖直取样, 一旦遇到有坡度的岩土时, 取样难度加大, 钻取角度不好控制, 造成取样偏差, 影响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勘察取 砂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调节机构, 当取砂处地面平整, 将调节机构的整体高度调 节成等高, 通过锥形钻杆将调节机构整体埋于地下, 再通过膨胀螺栓和连接孔连接, 将整体 进行固定; 0005 当取砂处地面有坡度时, 调整调节机构的整体高度, 使调节机构的坡度和地面坡 度一致, 确保第一连接杆、 第二连接杆和地面竖直设置, 取砂时能够到。

8、达最深度, 钻取角度 容易控制, 降低了取样难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6 同时, 通过贯穿孔对取砂器进行限位固定, 工作时, 上底板下压, 缓冲弹簧起到缓 冲的作用, 有效地提高了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 一种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 包括对称设置的上底板和下底板, 所述上底板和 下底板的中间位置均开有贯穿孔, 贯穿孔内均卡合有橡胶垫圈。 0009 所述上底板的底端和下底板的上端分别设置有阵列分布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 接杆, 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 0010 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均设。

9、置有套筒, 套筒的两端部均设有环形圈, 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相互不会脱离。 0011 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之间均固定有缓冲弹簧。 0012 所述下底板底端设置有阵列分布的调节机构, 调节机构包括螺杆, 螺杆和下底板 底端开设的螺孔配合连接。 0013 所述螺杆底端固定有管套, 管套靠近底部的侧端开有第一连接孔, 管套内部贯穿 有调节杆, 调节杆底端固定有锥形钻杆, 调节杆的侧端开有阵列分布的第二连接孔。 0014 所述管套上贯穿有连接块, 连接块上开有便于膨胀螺栓连接后接地的连接孔。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同心分布。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013609。

10、 U 3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连接杆、 第二连接杆和环形圈内壁滑动设置, 第一垫片、 第二 垫片和套筒内壁滑动设置。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之间同心分布, 且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001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9 1、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调节机构, 当取砂处地面平整, 将调节机构的整体高度调节 成等高, 通过锥形钻杆将调节机构整体埋于地下, 再通过膨胀螺栓和连接孔连接, 将整体进 行固定; 0020 当取砂处地面有坡度时, 调整调节机构的整体高度, 使调节机构的坡度和地面坡 度一致, 确保第一连接杆、 第二连接杆和地面竖直设置, 取砂时能够到达最深度,。

11、 钻取角度 容易控制, 降低了取样难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1 2、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上底板和下底板, 通过贯穿孔对取砂器进行限位固定, 工作 时, 上底板下压, 缓冲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 有效地提高了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底板和下底板连接示意图; 0025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底板和下底板连接剖视示意图; 0026 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爆炸示意图; 0027 图5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不同高度时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

12、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开孔” 、“上” 、“下” 、“厚度” 、“顶” 、 “中” 、“长度” 、“内” 、“四周” 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 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 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

13、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0 一种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 如图1和2所示, 包括对称设置的上底板1和下底板 2, 上底板1和下底板2的中间位置均开有贯穿孔10, 贯穿孔10内均卡合有橡胶垫圈20。 0031 如图1和2所示, 上底板1的底端和下底板2的上端分别设置有阵列分布的第一连接 杆11和第二连接杆21, 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21的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垫片12和第二 垫片22, 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21均同心分布。 0032 如图2和3所示, 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21之间均设置有套筒3, 套筒3的两端 部均设有环形圈31, 第一连接杆11、 第二连接杆21和环形圈31内。

14、壁滑动设置, 第一垫片12、 第二垫片22和套筒3内壁滑动设置, 上底板1和下底板2之间相互不会脱离, 且二者之间的距 离可调。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013609 U 4 0033 第一垫片12和第二垫片22之间均固定有缓冲弹簧32, 上底板1下压时, 缓冲弹簧32 起到缓冲的作用。 0034 如图1和4所示, 下底板2底端设置有阵列分布的调节机构4, 调节机构4包括螺杆 41, 螺杆41和下底板2底端开设的螺孔23配合连接。 螺杆41底端固定有管套42, 管套42靠近 底部的侧端开有第一连接孔4201, 管套42内部贯穿有调节杆43, 调节杆43底端固定有锥形 钻杆4301,。

15、 便于贯穿地下。 调节杆43的侧端开有阵列分布的第二连接孔4302, 第二连接孔 4302和第一连接孔4201之间同心分布, 且通过紧固螺栓44连接, 通过调节不同位置的第二 连接孔4302和第一连接孔4201连接, 可以改变调节机构4的整体高度。 0035 如图1所示, 管套42上贯穿有连接块5, 连接块5上开有便于膨胀螺栓连接后接地的 连接孔51, 便于对整体进行固定。 0036 使用时, 当取砂处地面平整, 将调节机构4的整体高度调节成等高, 通过锥形钻杆 4301将调节机构4整体埋于地下, 再通过膨胀螺栓和连接孔51连接, 将整体进行固定; 0037 当取砂处地面有坡度时, 调整调节机。

16、构4的整体高度, 使调节机构4的坡度和地面 坡度一致, 如图5所示, 确保第一连接杆11、 第二连接杆21和地面竖直设置, 取砂时能够到达 最深度。 0038 在取砂时, 将取砂器贯穿橡胶垫圈20, 工作时, 上底板1下压, 缓冲弹簧32起到缓冲 的作用, 有效地提高了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0039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示例” 、“具体示例” 等的描述意指 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 示例。 而且, 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17、 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 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013609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6 CN 211013609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7 CN 211013609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8 CN 211013609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9 CN 211013609 U 9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0 CN 211013609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岩土 勘察 取砂器 固定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岩土勘察取砂器固定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92148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