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刀.pdf
《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刀.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946878.2 (22)申请日 2019.06.21 (73)专利权人 常州昊美工具有限公司 地址 213181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 镇灵山中路26号 (72)发明人 蒋卫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代理人 孙彬 (51)Int.Cl. B23C 5/10(2006.01) B23C 5/1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刀 (57)摘要 本实用。
2、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拆卸加长杆 的立铣刀, 包括铣刀刀轴、 刀桥、 铣刀头、 排屑槽、 锁扣、 刀柄、 加长杆柱、 安装槽、 紧固接口、 连接头 和过渡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铣刀头的 根部及其延长线与铣刀刀轴的表侧呈固定连接, 从而可以适应高强度的切削工作, 保证整个装置 的正常运转, 排屑槽的顶部与铣刀刀轴的根部呈 固定连接, 从而避免切屑堆积的问题, 锁扣的根 部与加长杆柱的内部呈转动连接, 适当增加配 重, 保证加长杆部分与铣刀部分连接的稳定性, 加长杆柱通过顶部中心处的安装槽与刀柄呈转 动连接, 有效的增加铣刀的工作范围, 过渡柄的 两端分别与铣刀刀轴和刀柄的接口处呈固定连 。
3、接, 从而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以及增强排屑能 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0996737 U 2020.07.14 CN 210996737 U 1.一种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刀, 其特征在于: 包括铣刀刀轴(1)、 刀桥(2)、 铣刀头 (3)、 排屑槽(4)、 锁扣(5)、 刀柄(6)、 加长杆柱(7)、 安装槽(8)、 紧固接口(9)、 连接头(10)和 过渡柄(11); 所述铣刀刀轴(1)位于装置顶部的中心处, 且铣刀刀轴(1)的底部与刀柄(6)的 顶部呈固定连接, 所述刀桥(2)位于铣刀刀轴(1)的中部, 且刀桥(2)的底面与铣刀刀轴(1) 外侧面呈固定连接,。
4、 所述铣刀头(3)位于整个装置的最顶部, 且铣刀头(3)的根部及其延长 线与铣刀刀轴(1)的表侧呈固定连接, 所述排屑槽(4)位于过渡柄(11)的外表面上, 且排屑 槽(4)的顶部与铣刀刀轴(1)的根部呈固定连接, 所述锁扣(5)设置在加长杆柱(7)的侧壁 上, 加长杆柱(7)的底部, 且锁扣(5)的根部与加长杆柱(7)的内部呈转动连接, 所述刀柄(6) 位于排屑槽(4)的底部, 且刀柄(6)与过渡柄(11)呈固定连接, 所述加长杆柱(7)位于铣刀刀 轴(1)的正下方, 且加长杆柱(7)通过顶部中心处的安装槽(8)与刀柄(6)呈转动连接, 所述 安装槽(8)位于加长杆柱(7)的顶部中心处, 且。
5、安装槽(8)与加长杆柱(7)呈固定连接, 所述 紧固接口(9)分布在加长杆柱(7)的底部两侧, 且紧固接口(9)的侧壁与加长杆柱(7)的外部 呈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头(10)设置在加长杆柱(7)的正下方, 且连接头(10)的顶部与加长杆 柱(7)的底部呈固定连接, 所述过渡柄(11)位于铣刀刀轴(1)与刀柄(6)之间, 且过渡柄(11) 的两端分别与铣刀刀轴(1)和刀柄(6)的接口处呈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刀,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铣刀头 (3)由钨钢经过精准切削制成, 切面呈三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刀, 其特征在于: 。
6、所述排屑槽 (4)的切面呈半圆弧状, 两端均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刀,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5) 的顶部开有方形作用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长杆柱 (7)由精钢材料经过CNC加工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刀,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柄 (11)的底面大于顶面。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996737 U 2 一种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刀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刀, 具体为一种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刀, 属于车削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
7、0002 立铣刀是数控机床上用得最多的一种铣刀, 立铣刀的圆柱表面和端面上都有切削 刀, 它们可同时进行切削, 也可单独进行切削。 主要用于平面铣削、 凹槽铣削、 台阶面铣削和 仿形铣削。 现有的立铣刀由于工作范围较窄, 造成操作的难度较大, 为了全面提高了刀具的 性能, 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刀。 0003 现有的铣刀结构较为简单, 不能满足复杂的使用环境, 其一、 铣刀头材料挑选不合 格, 不能适应高强度的切削工作, 其二、 没有设置排屑装置, 装置精度容易受到飞溅的铁屑 的影响, 其三、 没有设置配重装置, 装置各部分连接的稳定性不高, 其四、 没有设置加长装。
8、 置, 装置工作范围小, 加工效率低, 其五, 结构设置不合理, 导致装置的强度低, 使用寿命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 铣刀。 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 刀, 包括铣刀刀轴、 刀桥、 铣刀头、 排屑槽、 锁扣、 刀柄、 加长杆柱、 安装槽、 紧固接口、 连接头 和过渡柄; 所述铣刀刀轴位于装置顶部的中心处, 且铣刀刀轴的底部与刀柄的顶部呈固定 连接, 所述刀桥位于铣刀刀轴的中部, 且刀桥的底面与铣刀刀轴外侧面呈固定连接, 所述铣 刀头位于整个装置的最顶部, 且铣刀头。
9、的根部及其延长线与铣刀刀轴的表侧呈固定连接, 所述排屑槽位于过渡柄的外表面上, 且排屑槽的顶部与铣刀刀轴的根部呈固定连接, 所述 锁扣设置在加长杆柱的侧壁上, 加长杆柱的底部, 且锁扣的根部与加长杆柱的内部呈转动 连接, 所述刀柄位于排屑槽的底部, 且刀柄与过渡柄呈固定连接, 所述加长杆柱位于铣刀刀 轴的正下方, 且加长杆柱通过顶部中心处的安装槽与刀柄呈转动连接, 所述安装槽位于加 长杆柱的顶部中心处, 且安装槽与加长杆柱呈固定连接, 所述紧固接口分布在加长杆柱的 底部两侧, 且紧固接口的侧壁与加长杆柱的外部呈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头设置在加长杆柱 的正下方, 且连接头的顶部与加长杆柱的底部呈固。
10、定连接, 所述过渡柄位于铣刀刀轴与刀 柄之间, 且过渡柄的两端分别与铣刀刀轴和刀柄的接口处呈固定连接。 0006 优选的, 为了适应高强度的切削工作, 保证整个装置的正常运转, 所述铣刀头由钨 钢经过精准切削制成, 切面呈三角状, 位于整个装置的最顶部, 且铣刀头的根部及其延长线 与铣刀刀轴的表侧呈固定连接。 0007 优选的, 为了避免切屑堆积的问题, 延长钨钢铣刀的使用时长和提高排屑能力, 所 述排屑槽的切面呈半圆弧状, 两端均开口, 位于过渡柄的外表面上, 且排屑槽的顶部与铣刀 刀轴的根部呈固定连接。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996737 U 3 0008 优选的, 为了适当。
11、增加配重, 保证加长杆部分与铣刀部分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锁扣 的顶部开有方形作用槽, 设置在加长杆柱的侧壁上, 加长杆柱的底部, 且锁扣的根部与加长 杆柱的内部呈转动连接。 0009 优选的, 为了有效的增加铣刀的工作范围, 满足多样的工作需求, 所述加长杆柱由 精钢材料经过CNC工艺加工制成, 位于铣刀刀轴的正下方, 且加长杆柱通过顶部中心处的安 装槽与刀柄呈转动连接。 0010 优选的, 为了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以及增强排屑能力, 所述过渡柄的底面大于顶 面, 位于铣刀刀轴与刀柄之间, 且过渡柄的两端分别与铣刀刀轴和刀柄的接口处呈固定连 接。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具有可拆卸。
12、加长杆的立铣刀设计合理, 铣刀头由钨 钢经过精准切削制成, 切面呈三角状, 位于整个装置的最顶部, 且铣刀头的根部及其延长线 与铣刀刀轴的表侧呈固定连接, 从而可以适应高强度的切削工作, 保证整个装置的正常运 转, 排屑槽的切面呈半圆弧状, 两端均开口, 位于过渡柄的外表面上, 且排屑槽的顶部与铣 刀刀轴的根部呈固定连接, 从而避免切屑堆积的问题, 延长钨钢铣刀的使用时长和提高排 屑能力, 锁扣的顶部开有方形作用槽, 设置在加长杆柱的侧壁上, 加长杆柱的底部, 且锁扣 的根部与加长杆柱的内部呈转动连接, 适当增加配重, 保证加长杆部分与铣刀部分连接的 稳定性, 加长杆柱由精钢材料经过CNC工艺。
13、加工制成, 位于铣刀刀轴的正下方, 且加长杆柱 通过顶部中心处的安装槽与刀柄呈转动连接, 有效的增加铣刀的工作范围, 满足多样的工 作需求, 过渡柄的底面大于顶面, 位于铣刀刀轴与刀柄之间, 且过渡柄的两端分别与铣刀刀 轴和刀柄的接口处呈固定连接, 从而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以及增强排屑能力。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铣刀部分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安装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底部安装示意图。 0015 图中: 1、 铣刀刀轴, 2、 刀桥, 3、 铣刀头, 4、 排屑槽, 5、 锁扣, 6、 刀柄, 7、 加长杆柱, 8、 安装槽, 9、 紧固。
14、接口, 10、 连接头和11、 过渡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3, 一种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刀, 包括铣刀刀轴1、 刀桥2、 铣刀头 3、 排屑槽4、 锁扣5、 刀柄6、 加长杆柱7、 安装槽8、 紧固接口9、 连接头10和过渡柄11; 所述铣刀 刀轴1位于装置顶部的中。
15、心处, 且铣刀刀轴1的底部与刀柄6的顶部呈固定连接, 所述刀桥2 位于铣刀刀轴1 的中部, 且刀桥2的底面与铣刀刀轴1外侧面呈固定连接, 所述铣刀头3位于 整个装置的最顶部, 且铣刀头3的根部及其延长线与铣刀刀轴1的表侧呈固定连接, 所述排 屑槽4位于过渡柄11的外表面上, 且排屑槽4的顶部与铣刀刀轴1的根部呈固定连接, 所述锁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996737 U 4 扣5设置在加长杆柱7的侧壁上, 加长杆柱7的底部, 且锁扣5的根部与加长杆柱7的内部呈转 动连接, 所述刀柄6位于排屑槽4的底部, 且刀柄6与过渡柄11呈固定连接, 所述加长杆柱7位 于铣刀刀轴1的正下方, 且。
16、加长杆柱7通过顶部中心处的安装槽8与刀柄6呈转动连接, 所述 安装槽8位于加长杆柱7的顶部中心处, 且安装槽 8与加长杆柱7呈固定连接, 所述紧固接口 9分布在加长杆柱7的底部两侧, 且紧固接口9的侧壁与加长杆柱7的外部呈固定连接, 所述 连接头10 设置在加长杆柱7的正下方, 且连接头10的顶部与加长杆柱7的底部呈固定连接, 所述过渡柄11位于铣刀刀轴1与刀柄6之间, 且过渡柄11的两端分别与铣刀刀轴1和刀柄6的 接口处呈固定连接。 0018 所述铣刀头3由钨钢经过精准切削制成, 切面呈三角状, 位于整个装置的最顶部, 且铣刀头3的根部及其延长线与铣刀刀轴1的表侧呈固定连接, 从而可以适应高。
17、强度的切削 工作, 保证整个装置的正常运转, 排屑槽4的切面呈半圆弧状, 两端均开口, 位于过渡柄11的 外表面上, 且排屑槽4的顶部与铣刀刀轴1的根部呈固定连接, 从而避免切屑堆积的问题, 延 长钨钢铣刀的使用时长和提高排屑能力, 锁扣5的顶部开有方形作用槽, 设置在加长杆柱8 的侧壁上, 加长杆柱8的底部, 且锁扣5的根部与加长杆柱8的内部呈转动连接, 适当增加配 重, 保证加长杆部分与铣刀部分连接的稳定性, 加长杆柱7由精钢材料经过CNC工艺加工制 成, 位于铣刀刀轴1的正下方, 且加长杆柱7通过顶部中心处的安装槽与刀柄6呈转动连接, 有效的增加铣刀的工作范围, 满足多样的工作需求, 过。
18、渡柄11的底面大于顶面, 位于铣刀刀 轴1与刀柄6之间, 且过渡柄11的两端分别与铣刀刀轴1和刀柄6的接口处呈固定连接, 从而 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以及增强排屑能力。 0019 工作原理: 在使用该具有可拆卸加长杆的立铣刀时, 首先将连接头10 对准机床上 的安装转轴, 将加长杆柱7安装到机床上, 然后再将安装槽8槽口对准刀柄6底部, 使得刀柄6 部分与加长杆柱7相互固定, 紧固紧固接口 9, 开动电机, 使机床的机轴带动立铣刀开始运 转, 在进行切削工作时, 铣刀头3切削产生的切屑经过过渡柄11上的排屑槽4在高速旋转的 状态下排出, 加长杆柱7可以有效的增加铣刀的工作范围, 满足多样的工作需求。
19、。 002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1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996737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0996737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0996737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0996737 U 8 。
- 内容关键字: 具有 可拆卸 加长 铣刀
相机模块.pdf
具有防堵机构的浆水处理用滤筛装置.pdf
打包设备.pdf
可回收动脉瘤辅助支架及输送系统.pdf
电梯井道相邻房间的复合隔声墙体构造.pdf
灯具的免接电线的导电铜片触点结构.pdf
管式反应器.pdf
陶瓷纤维管.pdf
留孔装置.pdf
冲压机用的送料机构.pdf
玻璃装饰条组装装置.pdf
电缆抗拉强度检测装置.pdf
电网建设的架线机.pdf
家电玻璃多向磨边机.pdf
用于土壤肥料的均匀泼洒机构.pdf
漏电电流检测仪及防护组件.pdf
洁净室多重复合杀菌过滤风口结构.pdf
纸垛自动整理装置.pdf
有机废气、有机废液及烟气的协同处理系统.pdf
铜锭抛光用夹具.pdf
指纹取景器.pdf
新型电动自楔式安全制动器.pdf
新型血糖试纸盒.pdf
中远距离传输零中频接收机电路.pdf
纳米铁强化磺胺废水厌氧消化的方法.pdf
鱼缸除垢机器人.pdf
可变形手持便携式三防平板电脑.pdf
步进电机散热方法、系统及介质.pdf
建筑施工降尘设备.pdf
防水防潮型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确定方法及装置.pdf
基于双边带光频梳的快速布里渊光学时域分析仪.pdf
一种莲子乌龙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pdf
含有宁南霉素和喹啉铜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静脉输液注射针.pdf
一种基于NFC的血氧数据采集系统.pdf
一种婴幼儿复合AD制剂.pdf
宠物专用耳毛笔.pdf
奶牛卧床布沙装置.pdf
一种祛除鱼腥的混合料和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pdf
一种园林树木移栽用支撑固定装置.pdf
一种保水性果粒果冻.pdf
一种水蜜桃奶花豆羹及其制作方法.pdf
具有增加的舒适性的吸收性物品.pdf
一种补血祛湿美白药膳.pdf
一种具有解酒功能的代餐营养液.pdf
一种牲畜粪便收集装置.pdf
一种人参杏仁百合保健饮品及加工方法.pdf
一种黄精茶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pdf
一种西花蓟马饲养过程中防止饲料发霉的装置.pdf
一种全自动蔬菜移栽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