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以及地暖、地冷一体化系统.pdf
《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以及地暖、地冷一体化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以及地暖、地冷一体化系统.pdf(2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660951.6 (22)申请日 2019.10.06 (73)专利权人 重品 (深圳) 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 道深南中路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 2栋7层C (72)发明人 罗永年 (51)Int.Cl. F24D 3/14(2006.01) F24F 5/00(2006.01) F24F 13/02(2006.01) E04F 1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以及地暖、 地冷 一。
2、体化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暖两用的发泡陶 瓷地暖板以及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 包括由发 泡陶瓷制成的地暖板本体, 所述地暖板本体上间 隔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冷暖设备的容置槽, 所述地 暖板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气槽, 各所述气槽分别 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容置槽之间, 且各所述气槽 与其中一个或者两个相邻的所述容置槽连通以 使与所述气槽连通的所述容置槽内的热气或者 冷气传导到所述气槽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暖 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以及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 统, 维修方便, 有效节省施工成本; 另外, 冷暖两 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 可有 效防止热量或者冷气损耗, 提高。
3、热使用效率, 并 可使得供暖或者制冷更加均匀, 达到环保节能的 目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2页 CN 211011567 U 2020.07.14 CN 211011567 U 1.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由发泡陶瓷制成的地暖板本体, 所述 地暖板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冷暖设备的容置槽, 所述地暖板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 气槽, 各所述气槽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容置槽之间, 且各所述气槽与其中一个或者两 个相邻的所述容置槽连通以使与所述气槽连通的所述容置槽内的热气或者冷气传导到所 述气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其特征在于: 。
4、所述气槽的宽度小于 所述容置槽的宽度, 所述气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容置槽的深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槽的纵向截 面形状为矩形或者梯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暖板本体靠近 边缘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弧形槽, 各所述弧形槽的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容置槽中的其中一个 所述容置槽的一端连通, 各所述弧形槽的另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容置槽中的另一个所述容 置槽的一端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暖板本体上还 设有进水槽以及出水槽, 各所述容置槽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槽连通, 各。
5、所述容置槽的另一端 与所述出水槽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暖板本体上还 设有进水槽、 出水槽以及与相邻两个所述容置槽连通的连接槽, 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容置槽 与所述进水槽连通, 位于最内侧的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出水槽连通。 7.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 包括多个依次拼接连接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安装 于所述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的容置槽内并用于提供热源或者冷源的冷暖设备以及 设置于所述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上表面的地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暖两用的发泡 陶瓷地暖板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8.如权利要求7。
6、所述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暖设备为供水管道, 所述供水管道为硬质水管, 所述供水管道包括进水管、 出水管以及多个支路管道, 各所述支 路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 或者, 所述供水管道由一柔性水管依次 弯折铺设而成, 所述柔性水管靠近墙体的一侧呈半圆形设置; 和/或者, 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电发热装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 地暖板与所述地板之间设置有金属板, 所述金属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镂空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板为钢板或者铜 板。 权。
7、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011567 U 2 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以及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暖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是涉及一种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 暖板以及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北方的冬天天气非常寒冷, 通常每个家庭都会有取暖设备, 例如有些家庭会 安装地暖系统。 传统的地暖系统通常会在地板下铺设地暖设备, 然后在地暖设备上用水泥、 砂浆、 陶粒等找平, 从而给室内供暖。 由于找平层自身吸热的性质, 热量会向楼板下扩散, 热 使用效率非常低; 并且由于水泥自身存在孔隙的性质, 当某一处的地暖设备破裂时, 地。
8、暖设 备内的水会沿着水泥孔隙到处漫延, 当需要维修时, 需要将找平层全部撬开以便于找到漏 水位置, 从而使得维修难度以及维修成本较高, 且采用这种方法使得施工不规范, 施工复杂 以及热使用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的地暖板由于采用水泥等混合材料作为找平层导致热效率低、 施工不规范、 维修难度大以 及施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 地暖板, 包括由发泡陶瓷制成的地暖板本体, 所述地暖板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冷 暖设备的容置槽, 所述地暖板。
9、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气槽, 各所述气槽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 所述容置槽之间, 且各所述气槽与其中一个或者两个相邻的所述容置槽连通以使与所述气 槽连通的所述容置槽内的热气或者冷气传导到所述气槽中。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气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容置槽的宽度, 所述气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容 置槽的深度。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容置槽的纵向截面形状为矩形或者梯形。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地暖板本体靠近边缘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弧形槽, 各所述弧形槽的 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容置槽中的其中一个所述容置槽的一端连通, 各所述弧形槽的另一端 与相邻两个所述容置槽中的另一个所述容置槽的一端连通。 0008 进一步的, 。
10、所述地暖板本体上还设有进水槽以及出水槽, 各所述容置槽的一端与 所述进水槽连通, 各所述容置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槽连通。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地暖板本体上还设有进水槽、 出水槽以及与相邻两个所述容置槽 连通的连接槽, 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容置槽与所述进水槽连通, 位于最内侧的所述容置槽与 所述出水槽连通。 0010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 包括多个依次拼接 连接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安装于所述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的容置槽内并 用于提供热源或者冷源的冷暖设备以及设置于所述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上表面的 说明书 1/9 页 3 CN 2110115。
11、67 U 3 地板, 所述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为如上所述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冷暖设备为供水管道, 所述供水管道为硬质水管, 所述供水管道包 括进水管、 出水管以及多个支路管道, 各所述支路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 出水管; 或者, 所述供水管道由一柔性水管依次弯折铺设而成, 所述柔性水管靠近墙体的一 侧呈半圆形设置; 0012 和/或者, 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电发热装置。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与所述地板之间设置有金属板, 所述 金属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镂空孔。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金属板为钢板或者铜板。 0015。
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以及地暖、 地冷一体化 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冷暖两用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 板以及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 通过采用由发泡陶瓷制成的地暖板本体, 取代了现有技术采 用水泥等混合材料作为找平层的做法, 从而当用于供暖时可有效防止热量损耗, 有效提高 热效率, 当用于制冷时可有效防止冷气的损耗, 达到节能的目的; 且当冷暖设备破裂时, 可 快速方便地找到漏水位置, 维修方便, 有效节省施工成本; 另外, 通过在地暖板本体上设置 有多个气槽, 各气槽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容置槽之间, 且各气槽与其中一个或者两个相邻 的容。
13、置槽连通, 从而使得与气槽连通的容置槽内的热气或者冷气会直接传导到气槽中, 进 而使得没有安装冷暖设备的位置也能够有热气或者冷气到达, 进而使得供暖或者制冷更加 均匀, 且有效提高热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 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的立体结构 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
14、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的俯视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的主视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的左视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的俯视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的俯视图, 其中地暖、 地冷一体化 系统采用图5中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拼接而成; 0023 图7为图6的截面示意图; 0024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供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
15、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的局部截面示意 图; 0026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的俯视结 构示意图; 说明书 2/9 页 4 CN 211011567 U 4 0027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 图; 0028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供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的俯视结 构示意图; 0030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供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16、的立体结 构示意图; 0032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在使用状 态下的侧视图。 0033 其中, 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4 100-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10-地暖板本体; 11-容置槽; 12-气槽; 13-进水 槽; 14-出水槽; 15-连接槽; 16-卡块; 17-卡槽; 18-凸起; 20-冷暖设备; 21-进水管; 22-出水 管; 23-支路管道; 24-连接管; 50-三通接头; 60-二通接头; 70-弧形槽; 200-地板; 300-金属 板; 310-镂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
17、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6 需要说明的是, 当元件被称为 “固定于” 或 “设置于” 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直接在另 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 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 “连接于” 另一个元件, 它可 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37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长度” 、“宽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 “水平” 、“顶” 、“底”“内” 、“外” 等。
18、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 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8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 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9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 现对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
19、两用的发泡陶 瓷地暖板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 包括由发泡陶 瓷制成的地暖板本体10。 该地暖板本体10上间隔设有多个容置槽11, 各容置槽11用于安装 冷暖设备20, 冷暖设备20可以用于提供热源或者冷源, 例如可以是供水管道, 该供水管道可 用于容置热水或者冷水, 当供水管道内容置热水时, 可利用热水散发的热量给室内供暖, 当 供水管道内容置冷水时, 可利用冷水给室内降温。 当用于提供热源时, 还可以为电加热装 置。 发泡陶瓷的导热系数为0.064, 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 由于发泡陶瓷具有防水保温、 防 火、 隔音的特点, 采用由发泡陶瓷制成的地暖板。
20、本体10, 取代了现有技术采用水泥等混合材 说明书 3/9 页 5 CN 211011567 U 5 料作为找平层的做法, 从而当用于供暖时可有效防止热量损耗, 有效提高热效率, 当用于制 冷时可有效防止冷气的损耗, 达到节能的目的; 且当冷暖设备20破裂时, 可快速方便地找到 漏水位置, 维修方便, 有效节省施工成本。 地暖板本体10上还设置有多个气槽12, 各气槽12 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容置槽11之间, 且各气槽12与至少一个相邻的容置槽11连通, 与气槽 12连通的容置槽11内的热气或者冷气会直接传导到气槽12中, 进而使得没有安装冷暖设备 20的位置也能够有热气或者冷气到达, 进而使得。
21、供暖或者制冷更加均匀, 且有效提高热使 用效率。 优选的, 各气槽12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容置槽11连通。 具体的, 在本实施例中, 气槽12 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相邻的容置槽11连通, 气槽12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相邻的容置槽11连通, 从而可以有效提高传热效率。 应当说明的是, 该气槽12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可根据实 际需要设置, 例如,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 各气槽12还可以只与其中一个相邻 的容置槽11连通。 具体的, 该容置槽11为直线槽, 且该气槽12也是直线槽, 从而使得加工十 分简单, 且有效降低加工成本。 004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 与现。
22、有技术相比, 通过采用由 发泡陶瓷制成的地暖板本体10, 取代了现有技术采用水泥等混合材料作为找平层的做法, 从而当用于供暖时可有效防止热量损耗, 有效提高热效率, 当用于制冷时可有效防止冷气 的损耗, 达到节能的目的; 且当冷暖设备20破裂时, 可快速方便地找到漏水位置, 维修方便, 有效节省施工成本; 另外, 通过在地暖板本体10上设置有多个气槽12, 各气槽12分别设置于 相邻两个容置槽11之间, 且各气槽12与与其中一个或者两个相邻的容置槽11连通, 从而使 得与气槽12连通的容置槽11内的热气或者冷气会直接传导到气槽12中, 进而使得没有安装 冷暖设备20的位置也能够有热气或者冷气到。
23、达, 进而使得供暖或者制冷更加均匀, 且有效 提高热使用效率。 0041 进一步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 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 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气槽12的宽度小于容置槽11的宽度, 气槽12 的深度小于容置槽11的深度, 通过将气槽12的宽度设置成小于容置槽11的宽度以及深度, 可以有效避免用户踩踏于地暖板本体10上时由于气槽12的宽度与深度过大导致的回音问 题, 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0042 进一步地, 请参阅图3, 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 瓷地暖板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容置槽11的纵向截面形状为矩形。 。
24、应当说明的是, 该容 置槽11的纵向截面形状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 该容置槽 11的纵向截面形状还可以为梯形, 优选的, 该容置槽11的槽底宽度大于槽顶宽度, 当安装冷 暖设备20时, 该容置槽11还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避免冷暖设备20移位。 0043 进一步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 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 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多个容置槽11沿地暖板本体10的长度方向 均匀排布, 多个气槽12沿着地暖板本体10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进而使得传热更加均匀。 应 当说明的是, 该容置槽11与气槽12还可以设置成非均。
25、匀排列, 在此不作任何限制。 0044 进一步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 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 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该容置槽11的两端分别贯穿该地暖板本体 10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面, 该气槽12的两端贯穿该地暖板本体1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从而可 加强传热效果。 说明书 4/9 页 6 CN 211011567 U 6 0045 进一步地,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 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该地暖板本体10靠近边缘的一侧设置有若 干弧形槽70, 各弧形槽70的一端与相邻两个容置槽11中的。
26、其中一个容置槽11的一端连通, 各弧形槽70的另一端与相邻两个容置槽11中的另一个容置槽11的一端连通。 通过该弧形槽 70的设置, 使得当该发泡陶瓷地暖板用于安装柔性水管时, 该柔性水管可沿着该弧形槽70 实现弯折。 0046 进一步地,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 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该弧形槽70呈半圆形设置。 0047 进一步地,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 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该弧形槽70的深度分别与容置槽11的深度 相同, 弧形槽70的宽度与容置槽11的宽度。
27、相同。 0048 进一步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 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 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地暖板本体10的长度为600cm800cm, 地暖 板本体10的宽度为600cm800cm, 地暖板本体10的厚度为4cm6cm。 例如, 地暖板本体10的 长度为600cm, 地暖板本体10的宽度为600cm, 地暖板本体10的厚度为5cm, 或者地暖板本体 10的长度为800cm, 地暖板本体10的宽度为800cm, 地暖板本体10的厚度为6cm。 0049 进一步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 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 用的发泡陶瓷地。
28、暖板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地暖板本体10的形状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0050 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2, 现对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 陶瓷地暖板100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 与第一较佳实施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的结构基本相同, 其所不同的是: 0051 在本实施例中, 地暖板本体10上还设有进水槽13以及出水槽14, 各容置槽11的一 端与进水槽13连通, 各容置槽11的另一端与出水槽14连通。 进水槽13以及出水槽14内可用 于安装冷暖设备20, 从而使得进水槽13与出水槽14可以与容。
29、置槽11配合, 实现冷暖设备20 的安装, 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 当冷暖设备20是供水管道时, 供水管道包括进水管21、 出水管22以及支路管道23。 该进水槽13用于安装进水管21, 出水槽14用于安装出水管22, 各 支路管道23分别安装于各容置槽11内, 各支路管道23的一端与进水管21连通, 各支路管道 23的另一端与出水管22连通, 通过将各支路管道23分别与进水管21以及出水管22连通, 从 而使得当用于供暖时可以更快提高室内各地砖的热效率, 且使得受热更加均匀, 当用于制 冷时, 可更快降低室内各位置的温度, 达到均匀降温的效果。 具体的, 该进水槽13与出水槽 14的延伸方。
30、向分别与容置槽11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 应当说明的是, 该地暖板本体10上可 以仅在一侧设置进水槽13, 当安装供水管道时, 可通过多块发泡陶瓷地暖板100拼接而成, 并将设置有进水槽13的一侧朝外侧设置, 从而使得该进水管21安装于其中一块发泡陶瓷地 暖板100的进水槽13中, 出水管22安装于另一块发泡陶瓷地暖板100的进水槽13中, 其同样 可以实现并列式的供水管道的安装。 0052 进一步地, 请参阅图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 陶瓷地暖板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进水槽13与出水槽14分别设置于地暖板本体10的相 对两侧, 从而使得安装供水管道时热水的。
31、流动行程增大, 能够在较短的地暖板本体10内延 说明书 5/9 页 7 CN 211011567 U 7 长热水流过的时间, 进而使得在达到各位置均匀传热的前提下又能提高热水的利用率。 优 选的, 进水槽13与出水槽14分别设置于地暖板本体10的相对两侧, 其可进一步增大热水的 流动行程。 在本实施例中, 该进水槽13与出水槽14的两端分别贯穿地暖板本体10的两侧, 当 然, 该进水槽13与出水槽14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较佳实施 例中, 该进水槽13与出水槽14还可以其中一端分别贯穿地暖板本体10的两其中一侧, 从而 使得安装供水管道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00。
32、53 请一并参阅图13至图14, 现对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 陶瓷地暖板100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 与第一较佳实施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的结构基本相同, 其所不同的是: 0054 在本实施例中, 地暖板本体10上还设有进水槽13、 出水槽14以及与相邻两个容置 槽11连通的连接槽15。 进水槽13、 出水槽14以及连接槽15内可以用于安装冷暖设备20, 从而 使得可以与容置槽11配合, 实现冷暖设备20的安装, 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 位于最外侧 的容置槽11与进水槽13连通, 位于最内侧的容置槽11与出水槽1。
33、4连通。 其中,“最外侧” 与 “最内侧”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容置槽11必 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例如, 在本实施中,“最外侧” 指 的是地暖板本体10的最右侧,“最内侧” 指的是地暖板本体10的最左侧。 当冷暖设备20是供 水管道时, 供水管道包括进水管21、 出水管22、 支路管道23以及连接管24。 进水槽13用于安 装进水管21, 出水槽14用于安装出水管22, 各支路管道23分别安装于容置槽11内, 连接管24 安装于连接槽15内, 连接管24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支路管道23之间, 位于最外侧的支路管道 23与。
34、进水管21连通, 位于最内侧的支路管道23与出水管22连通。 图14中的箭头示出了热水 或者冷水的流动方向。 本实施例中, 通过利用连接管24使得支路管道23连通成迂回的水管, 同样也可以增大热水的流动行程, 提高热水的利用率。 具体的, 该连接管24可以与支路管道 23一体成型连接。 0055 进一步地, 请一并参阅图13至图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 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进水槽13与出水槽14分别设置于地暖板 本体10的同一侧, 从而方便铺设管道, 当然进水槽13与出水槽14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 该进。
35、水槽13与出水槽14还可以分别设置于地暖板 本体10的相对两侧。 0056 请参阅图15, 现对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100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与第一较佳 实施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的结构基本相同, 其所不同的是: 0057 在本实施例中, 地暖板本体10的侧面上设置有卡块16以及卡槽17。 当需要拼接时, 其中一个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上的卡块16与另一个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100上的卡槽17配合卡接, 其中一个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上的卡槽17与另一个冷 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
36、板100上的卡块16配合卡接, 从而实现了相邻两块冷暖两用的发泡 陶瓷地暖板100的卡接固定, 避免出现移位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 在本实施中, 地暖板本体10 的至少两个相邻侧面上均设置有卡块16以及卡槽17, 从而实现相邻两块冷暖两用的发泡陶 瓷地暖板100的拼接, 使得组装灵活快捷, 省时省力。 0058 请参阅图16, 现对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说明书 6/9 页 8 CN 211011567 U 8 100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与第一较佳 实施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的结构基本相同, 其所不同的。
37、是: 0059 在本实施例中, 地暖板本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凸起18, 当安装冷暖设备20时, 可通 过凸起18将冷暖设备20固定住, 从而增加安装的牢固性。 优选的, 该凸起18为圆柱状或者圆 点状。 0060 请参阅图1至图1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 地暖、 地冷一体 化系统包括多个依次拼接连接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 安装于冷暖两用的发泡 陶瓷地暖板100的容置槽11内并用于提供热源或者冷源的冷暖设备20, 以及设置于冷暖两 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上表面的地板200, 采用拼接连接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 100, 可方便施工以及维修。 其中, 冷。
38、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的结构采用上述具体实施 方式中的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 006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 由于采用了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冷 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100, 故, 通过采用由发泡陶瓷制成的地暖板本体10, 取代了现有 技术采用水泥等混合材料作为找平层的做法, 从而当用于供暖时可有效防止热量损耗, 有 效提高热效率, 当用于制冷时可有效防止冷气的损耗, 达到节能的目的; 且当冷暖设备20破 裂时, 可快速方便地找到漏水位置, 维修方便, 有效节省施工成本; 另外, 通过在地暖板本体 10上设置有多个气槽12, 各气槽12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容置。
39、槽11之间, 且各气槽12与至少 一个相邻的容置槽11连通, 从而使得与气槽12连通的容置槽11内的热气或者冷气会直接传 导到气槽12中, 进而使得没有安装冷暖设备20的位置也能够有热气或者冷气到达, 进而使 得供暖或者制冷更加均匀, 且有效提高热使用效率。 0062 进一步地,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6,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的 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冷暖设备20可以是供水管道, 供水管道内可以容置热水或者冷水, 从而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供暖或者制冷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如图6所 示, 该供水管道由一柔性水管依次弯折铺设而成, 该柔性水管靠近墙体的一侧呈。
40、半圆形设 置。 通过利用柔性水管依次弯折铺设, 可以有效避免漏水的可能性, 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其 中, 由于弧形槽70的设置, 使得, 该柔性水管靠近墙体的位置可实现弯折。 应当说明的是, 该 供水管道还可以为硬质水管, 例如, 如图8所示, 硬质水管可通过二通接头60实现硬质水管 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中, 如图10至图12所示, 该硬质水管还可以包括 进水管21、 出水管22以及多个支路管道23, 各支路管道23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21与出水 管22。 在该实施例中, 该进水管21设置于进水槽13内, 出水管22设置于出水槽14内, 支路管 道23设置于容置槽11内。 。
41、通过将各支路管道2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进水管21与出水管22之 间, 从而可以更快提高室内各位置的热或者冷效率, 且使得受热或者制冷更加均匀。 在本实 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 容置槽内还可以设置电发热装置, 通过电发热装置实现供暖。 具体 的, 该电发热装置包括设置于进水槽13内的第一发热件、 设置于出水槽14内的第二发热件 以及设置于各容置槽11内的第三发热件, 通过将电发热装置铺设于进水槽13、 出水槽14以 及容置槽11内, 从而可以更快提高室内各位置的热效率, 且使得受热更加均匀。 0063 进一步地, 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2,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 的一种具体实。
42、施方式, 各支路管道23与进水管21、 各支路管道23与出水管22的连接处分别 设有三通接头50, 通过三通接头50的设置, 使得各支路管道23分别与进水管21以及出水管 说明书 7/9 页 9 CN 211011567 U 9 22连通。 0064 进一步地,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2,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 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图12中的箭头示出了热水或者冷水的流动方向。 进水管21与出水管 22分别设置于地暖板本体10的相对两侧, 从而使得热水或者冷水的流动行程增大, 能够在 较短的地暖板本体10内延长热水或者冷水流过的时间, 进而使得在达到各位置均匀传热或 者制。
43、冷的前提下又能提高热水或者冷水的利用率。 优选的, 进水管21与出水管22分别设置 于地暖板本体10的相对两侧的对角方向, 其可进一步增大热水或者冷水的流动行程。 0065 进一步地, 请一并参阅图13至图14,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供水管道包括进水管21、 出水管22、 支路管道23以及 连接管24。 进水管21安装于进水槽13内, 出水管22安装于出水槽14内, 各支路管道23分别安 装于容置槽11内, 连接管24安装于连接槽15内, 连接管24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支路管道23之 间, 位于最外侧的支路管道23与进水管21连通, 位于最。
44、内侧的支路管道23与出水管22连通。 支路管道23、 进水管21、 出水管22之间采用串联连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通过串联连接成迂回 的管路, 同样也可以增大热水或者冷水的流动行程, 提高热水或者冷水的利用率。 0066 进一步地, 请一并参阅图13至图14,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图14中的箭头示出了热水或者冷水的流动方向。 进 水管21与出水管22分别设置于地暖板本体10的同一侧, 从而方便铺设管道, 当然, 进水管21 与出水管22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 该进水管 21与出水管22还可以分别。
45、设置于地暖板本体10的相对两侧。 0067 进一步地, 如图9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的一种具体 实施方式, 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与地板之间设置有金属板300。 该金属板300可以为 钢板或者铜板, 通过在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与地板之间设置金属板300, 不仅可以使 得地板的平整度更高, 而且可以有效避免下陷, 另外采用金属板300使得导热性能更高, 从 而可提高导热效率。 0068 进一步地, 如图9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的一种具体 实施方式, 该金属板30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镂空孔310, 通过在金属板300上间隔设置镂空孔 31。
46、0, 不仅可以降低重量, 而且可以加快导热效率。 0069 进一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地 板200可以为瓷块或者木板。 0070 进一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当 该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用于供暖时, 可采用自供暖系统或者社区公用供暖系统, 该供暖来 源可以利用太阳能、 燃气或者电供暖。 该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用于制冷时, 可以利用空调 制冷后的冷水回流到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中, 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0071 进一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各 支路管。
47、道30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各支路管道30通断的控制阀 (图中未示) , 当需要某一位置 的局部供暖时, 可通过打开该位置的控制阀, 并将其他支路管道30的控制阀关闭, 从而实现 该位置的局部集中供暖或者制冷, 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供暖或者制冷效率, 且可有效避免能 源浪费。 0072 进一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暖、 地冷一体化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容 说明书 8/9 页 10 CN 211011567 U 10 置槽11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图中未示) , 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 可通过调节控制阀的 开合程度, 实现供暖或者制冷温度的调节, 用户体验感更佳。 007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
48、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9/9 页 11 CN 211011567 U 11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2 页 12 CN 211011567 U 12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12 页 13 CN 211011567 U 13 图5 说明书附图 3/12 页 14 CN 211011567 U 14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4/12 页 15 CN 211011567 U 15 图8 说明书附图 5/12 页 16 CN 211011567 U 16 图9 说明书附图 6/12 页 17 CN 211011567 U 17 图10 说明书附图 7/12 页 18 CN 211011567 U 18 图11 说明书附图 8/12 页 19 CN 211011567 U 19 图12 说明书附图 9/12 页 20 CN 211011567 U 20 图13 说明书附图 10/12 页 21 CN 211011567 U 21 图14 说明书附图 11/12 页 22 CN 211011567 U 22 图15 图16 说明书附图 12/12 页 23 CN 211011567 U 23 。
- 内容关键字: 冷暖 两用 发泡 陶瓷 以及 一体化 系统
新型推拉式化妆容器.pdf
车辆后桥制动油管安装结构.pdf
电动玩具车零件喷漆用工件架.pdf
玩具车.pdf
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pdf
多功能加热破壁料理机.pdf
芳烃吸附分离装置程控球阀.pdf
内衣生产用布料收卷机构.pdf
离心机的转篮机构.pdf
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装置.pdf
积木琴玩具.pdf
健身器材用弹簧减震结构.pdf
包装瓶烫金用定位工装.pdf
积木块.pdf
双孔快速均匀进料滤板组合结构.pdf
快速高效过滤器滤芯.pdf
集成防电墙式恒温阀及应用该恒温阀的热水器.pdf
合金钢异型材成型一体机.pdf
液体药物浓度调节器.pdf
游客分类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再生铅环集烟气除尘脱硫设备.pdf
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系统风险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安检图像查验方法和装置.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半导体电阻值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由石墨烯材料制成的散热膜及其应用的手机后盖.pdf
电催化氧化医院废水处理装置.pdf
单相复合钙钛矿陶瓷粉体、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半导体用超纯电子级化学试剂纯化装置.pdf
阵列基板制备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pdf
织机了机时间预测方法.pdf
受限空间内燃气燃爆超、动压测试装置及方法.pdf
核壳杀菌材料及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pdf
动量守恒实验仪.pdf
基于可变模糊区间时间序列的PID控制器.pdf
ISMCLI命令行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pdf
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装置.pdf
改善气虚体质儿童亚健康状态的中药药浴.pdf
家用捣碎装置.pdf
垫石模板装置.pdf
基于区域链的网络平台及其安全通信方法.pdf
爵士鼓的鼓皮固定结构及固定方法.pdf
可伸缩的汽车后视镜雨刮器.pdf
银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快速加工定位的摇臂钻床.pdf
薄板试件多角度剪切夹具.pdf
动态潮流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pdf
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pdf
新型PEEK及其制备方法.pdf
防鼓包轮胎.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