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盖绝缘结构.pdf
《电池顶盖绝缘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池顶盖绝缘结构.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726271.X (22)申请日 2019.10.15 (73)专利权人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空港经 济开发区蓝天路249号 专利权人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邹武元李勇军王程姜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 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潘俊达郭宝煊 (51)Int.Cl. H01M 2/06(2006.01) H01M 2/34(2006.。
2、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包括第一极柱 (1)、 第二极柱(2)、 顶盖片(3)及绝缘塑胶(4), 所 述第一极柱(1)和所述第二极柱(2)分别通过所 述绝缘塑胶(4)安装于所述顶盖片(3)。 本实用新 型能够阻止外部短路产生大电流, 提高顶盖的绝 缘性能, 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211045494 U 2020.07.17 CN 211045494 U 1.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极柱(1)、 第二极柱(2)、 。
3、顶盖片(3)及 绝缘塑胶(4), 所述第一极柱(1)和所述第二极柱(2)分别通过所述绝缘塑胶(4)安装于所述 顶盖片(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塑胶(4)包括本 体(41)及设置在所述本体(41)内侧的凸部(42), 所述第一极柱(1)的外侧和所述第二极柱 (2)的外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凸部(42)配合的凹部(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塑胶(4)为由PPS 材料、 PSU材料、 PC材料、 PFA材料、 PBT材料、 PA材料、 纳米材料或PP材料一体成型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
4、缘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片(3)设置有极 柱通孔(31), 所述绝缘塑胶(4)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部(40), 所述极柱通孔(31)设置有与所述 连接部(40)凹凸配合的卡接部(310), 所述卡接部(310)用于防止所述绝缘塑胶(4)发生转 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柱通孔(31)的顶部 形成有第一凹槽(311), 所述卡接部(310)围绕所述第一凹槽(311)设置, 所述连接部(40)的 位置与所述卡接部(310)的位置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极柱(1)包括第 一底板(11)及设置于所述第。
5、一底板(11)的第一柱体(12), 所述第二极柱(2)包括第二底板 (21)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21)的第二柱体(22), 所述第一底板(11)和所述第一柱体(12) 通过摩擦焊或熔接形成复合极柱, 所述第二底板(21)和所述第二柱体(22)为一体成型结 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柱体(12)和所述 第二柱体(22)的顶部均设置有台阶(6), 所述第一柱体(12)和所述第二柱体(22)的底部均 设置有凸沿(7)。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6)的高度等于 所述凸沿(7)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6、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极柱(1)和所述 第二极柱(2)均套设有密封圈(8), 所述顶盖片(3)的底部安装有下塑胶(9), 所述极柱通孔 (31)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凹槽(312), 所述第二凹槽(312)用于嵌入所述密封圈(8)和所述下 塑胶(9)。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片(3)上还设置 有防爆阀透气孔(32)和注液孔(33)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下塑胶(9)上对应设置有防爆阀收 容孔(91)和注液通孔(92)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防爆阀透气孔(32)和所述防爆阀收容孔(91) 之间安装有防爆阀(10), 所述防爆阀透气孔(32。
7、)顶部安装有保护膜(20)。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045494 U 2 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如今,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锂电 池作为电源, 如手机、 笔记本电脑、 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等, 这为锂电池的应用与发展提 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中, 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所使用的锂电池一般称之为动力电池。 0003 顶盖与极柱间设置电阻块的装配结构, 一直被广泛使用于动力电池顶盖设计中, 通常情况下, 正极极柱通过电阻块与顶盖片电。
8、连接, 电阻块的阻值为毫欧级, 从而保证铝壳 和正极柱的电位, 不致于产生大电流。 但是发明人发现这种方案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 由于极柱与顶盖之间的绝缘性能较差, 当外部零件与壳体造成短路时, 若不及时断开极柱 间的电流, 会造成电芯安全性能降低, 甚至报废; 第二, 顶盖与极柱之间装配的稳固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能够 阻止外部短路产生大电流, 提高顶盖的绝缘性能, 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包括第一极柱、 第。
9、二极柱、 顶盖片及绝缘塑胶, 所述第一 极柱和所述第二极柱分别通过所述绝缘塑胶安装于所述顶盖片。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 所述绝缘塑胶包括本 体及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侧的凸部, 所述第一极柱的外侧和所述第二极柱的外侧均设置有与 所述凸部配合的凹部。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 所述绝缘塑胶为由 PPS材料、 PSU材料、 PC材料、 PFA材料、 PBT材料、 PA材料、 纳米材料或PP材料一体成型结构。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 所述顶盖片设置有极 柱通孔, 所述绝缘塑胶设置有若干个。
10、连接部, 所述极柱通孔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凹凸配合 的卡接部, 所述卡接部用于防止所述绝缘塑胶发生转动。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 所述极柱通孔的顶部 形成有第一凹槽, 所述卡接部围绕所述第一凹槽设置, 所述连接部的位置与所述卡接部的 位置对应。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 所述第一极柱包括第 一底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柱体, 所述第二极柱包括第二底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二 底板的第二柱体, 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柱体通过摩擦焊或熔接形成复合极柱, 所述第 二底板和所述第二柱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
11、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 所述第一柱体的截面 和所述第二柱体的截面均为方形、 圆形或椭圆形。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1045494 U 3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 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 第二柱体的顶部均设置有台阶, 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的底部均设置有凸沿。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 所述台阶的高度等于 所述凸沿的高度。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 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 第二极柱均套设有密封圈, 所述顶盖片的底部安装有下塑胶, 所述极柱通孔的顶部形成有 第二凹。
12、槽, 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嵌入所述密封圈和所述下塑胶。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 所述顶盖片上还设置 有防爆阀透气孔和注液孔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下塑胶上对应设置有防爆阀收容孔和注液通 孔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防爆阀透气孔和所述防爆阀收容孔之间安装有防爆阀, 所述防爆阀 透气孔顶部安装有保护膜。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极柱、 第二极柱、 顶盖片及绝缘 塑胶, 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第二极柱分别通过所述绝缘塑胶安装于所述顶盖片。 由于极柱 与顶盖之间的绝缘性能较差, 当外部零件与壳体造成短路时, 若不及时断开极柱间的电流, 会造成电芯安。
13、全性能降低, 甚至报废, 现有技术中, 一般通过在顶盖和极柱之间安装电阻 块, 或用导电材料制成正极柱上的绝缘塑胶, 使得顶盖与正极柱电连接, 能够在电池内部故 障时, 实现正极柱和负极柱连接, 即形成内部保护回路, 防止电池爆炸, 但顶盖和外壳会存 在一定的电压, 外部零件容易与壳体造成短路, 因此, 第一极柱通过绝缘塑胶安装于顶盖 片, 使得第一极柱与顶盖片绝缘, 第二极柱通过绝缘塑胶安装于顶盖片, 使得第二极柱与顶 盖片绝缘, 由于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上的绝缘塑胶均能起到绝缘的作用, 当电池发生外部 短路时, 绝缘塑胶能够隔离顶盖片, 降低电池发生外短路的概率, 从而降低回路电流损坏电 芯。
14、的概率, 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同时, 省去了额外用导电材料制成正极柱上的绝缘塑胶, 有助于提高绝缘塑胶的生产效率, 还利于批量化生产绝缘塑胶, 降低绝缘塑胶生产成本, 此 外, 在第一极柱固定于极柱通孔后, 采用注塑工艺, 并通过模具, 使得第一极柱与顶盖片之 间、 第二极柱与顶盖片之间形成绝缘塑胶, 绝缘塑胶起到紧固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的作用, 提高极柱与顶盖之间的稳固性, 防止极柱发生脱落。 本实用新型能够阻止外部短路产生大 电流, 提高顶盖的绝缘性能, 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0020 图3为。
15、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极柱和顶盖片装配后的剖面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极柱和顶盖片装配后的剖面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剖面示意图。 0023 其中: 1-第一极柱; 2-第二极柱; 3-顶盖片; 4-绝缘塑胶; 11-第一底板; 12-第一柱 体; 21-第二底板; 22-第二柱体; 31-极柱通孔; 32-防爆阀透气孔; 33-注液孔; 310-卡接部; 311-第一凹槽; 312-第二凹槽; 40-连接部; 41-本体; 42-凸部; 5-凹部; 6-台阶; 7-凸沿; 8-密 封圈; 9-下塑胶; 91-防爆阀收容孔; 92-注液通孔; 10。
16、-防爆阀; 20-保护膜。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1045494 U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 可理解, 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 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 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 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 如在通 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 “包含” 为一开放式用语, 故应解释成 “包含但不限定 于” 。“大致” 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 问题, 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
17、的是, 术语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 水平”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 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 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6 在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固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 可以 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 个元件内。
18、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 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8 如图15所示, 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包括第一极柱1、 第二极柱2、 顶盖片3及绝 缘塑胶4, 第一极柱1和第二极柱2分别通过绝缘塑胶4安装于顶盖片3。 由于极柱与顶盖之间 的绝缘性能较差, 当外部零件与壳体造成短路时, 若不及时断开极柱间的电流, 会造成电芯 安全性能降低, 甚至报废, 现有技术中, 一般通过在顶盖和极柱之间安装电阻块, 或用导电 材料制成正极柱上的绝缘塑胶4, 使得顶盖与正极柱电。
19、连接, 能够在电池内部故障时, 实现 正极柱和负极柱连接, 即形成内部保护回路, 防止电池爆炸, 但顶盖和外壳会存在一定的电 压, 外部零件容易与壳体造成短路, 因此, 第一极柱1通过绝缘塑胶4安装于顶盖片3, 使得第 一极柱1与顶盖片3绝缘, 第二极柱2通过绝缘塑胶4安装于顶盖片3, 使得第二极柱2与顶盖 片3绝缘, 由于第一极柱1和第二极柱2上的绝缘塑胶4均能起到绝缘的作用, 当电池发生外 部短路时, 绝缘塑胶4能够隔离顶盖片3, 降低电池发生外短路的概率, 从而降低回路电流损 坏电芯的概率, 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同时, 省去了额外用导电材料制成正极柱上的绝缘塑 胶4, 有助于提高绝缘塑。
20、胶4的生产效率, 还利于批量化生产绝缘塑胶4, 降低绝缘塑胶4生产 成本, 此外, 在第一极柱1固定于极柱通孔31后, 采用注塑工艺, 并通过模具, 使得第一极柱1 与顶盖片3之间、 第二极柱2与顶盖片3之间形成绝缘塑胶4, 绝缘塑胶4起到紧固第一极柱1 和第二极柱2的作用, 提高极柱与顶盖之间的稳固性, 防止极柱发生脱落。 0029 优选的, 绝缘塑胶4包括本体41及设置在本体41内侧的凸部42, 第一极柱1的外侧 和第二极柱2的外侧均设置有与凸部42配合的凹部5。 第一极柱1的外侧和第二极柱2的外侧 均设置有凹部5, 用于紧固绝缘塑胶4上下方向的拉力, 实现极柱的绝缘, 其中凸部42和凹部。
21、 5凹凸配合, 使得绝缘塑胶4能够包覆第一极柱1的外侧和第二极柱2的外侧, 有助于提高极 柱和顶盖之间的绝缘性能, 降低回路电流损坏电芯的概率。 0030 优选的, 绝缘塑胶4为由PPS材料、 PSU材料、 PC材料、 PFA材料、 PBT材料、 PA材料、 纳 米材料或PP材料一体成型结构。 PS材料、 PSU材料、 PC材料、 PFA材料、 PBT材料、 PA材料、 纳米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1045494 U 5 材料、 PP材料均具有耐高温、 耐腐蚀、 优越的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 有助于提高绝缘塑胶4的 使用寿命, 从而提高电池的质量, 而且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和防火功效,。
22、 更符合新能源汽车 领域的环保要求, 可根据电池的结构和成本的需要, 采用PPS材料、 PSU材料、 PC材料、 PFA材 料、 PBT材料、 PA材料、 纳米材料或PP材料形成绝缘塑胶4, 绝缘塑胶4通过包胶注塑嵌入凹部 5及第一凹槽311内。 0031 优选的, 顶盖片3设置有极柱通孔31, 绝缘塑胶4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部40, 极柱通孔 31设置有与连接部40凹凸配合的卡接部310, 卡接部310用于防止绝缘塑胶4发生转动。 绝缘 塑胶4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部40, 极柱通孔31设置有与连接部40凹凸配合的卡接部310, 连接 部40配合卡接部310, 即连接部40一一固定于卡接部310, 不。
23、仅起到防呆的作用, 提高装配的 精度, 还能防止绝缘塑胶4发生转动, 有利于提高绝缘塑胶4的牢固性, 防止绝缘塑胶4发生 松动, 影响极柱和顶盖之间的绝缘性能。 0032 优选的, 极柱通孔31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凹槽311, 卡接部310围绕第一凹槽311设 置, 连接部40的位置与卡接部310的位置对应。 极柱通孔31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凹槽311, 使得 绝缘塑胶4能够部分嵌入顶盖片3, 能够降低绝缘塑胶4和顶盖片3的整体高度, 从而提高电 池的能量密度, 于本实施例中, 第一凹槽311的四个边均设置有卡接部310, 与绝缘塑胶4的 四个连接部40的形状和结构对应, 降低绝缘塑胶4在使用时发生松。
24、动的概率。 0033 优选的, 第一极柱1包括第一底板11及设置于第一底板11的第一柱体12, 第二极柱 2包括第二底板21及设置于第二底板21的第二柱体22, 第一底板11和第一柱体12通过摩擦 焊或熔接形成复合极柱, 第二底板21和第二柱体22为一体成型结构。 第一极柱1作为负极, 第一柱体12可为金属铝, 第一底板11为负极片对应的金属材料, 采用复合极柱, 能够保证电 池的质量不受影响, 降低第一极柱1的生产成本; 第二极柱2作为正极, 第二底板21和第二柱 体22可均为金属铝, 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 能够保证电池的质量不受影响, 降低第二极柱2 的生产成本。 0034 优选的, 第一。
25、柱体12的截面和第二柱体22的截面均为方形、 圆形或椭圆形。 根据电 池的使用场景, 可以把第一柱体12的截面和第二柱体22的截面设计成方形、 圆形或椭圆形, 两者的截面可相同, 也可不相同。 0035 优选的, 第一柱体12和第二柱体22的顶部均设置有台阶6, 第一柱体12和第二柱体 22的底部均设置有凸沿7。 台阶6和凸沿7之间形成有凹部5, 用于紧固绝缘塑胶4上下方向的 拉力, 同时, 绝缘塑胶4通过嵌入凹部5内, 起到紧固极柱的作用, 实现顶盖与极柱的绝缘功 能; 其中, 凸沿7能够增加底板和柱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从而提高两者之间的稳固性, 其中, 台阶6为直接通过冲压工艺形成, 相比。
26、机器加工工艺形成凹部5, 不仅提高极柱的过流能力, 还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金属丝, 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0036 优选的, 台阶6的高度等于凸沿7的高度。 台阶6的高度等于凸沿7的高度, 有助于降 低凹部5的生产难度, 标准化生产, 从而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 0037 优选的, 第一极柱1和第二极柱2均套设有密封圈8, 顶盖片3的底部安装有下塑胶 9, 极柱通孔31的顶部形成有第二凹槽312, 第二凹槽312用于嵌入密封圈8和下塑胶9。 第二 凹槽312不仅能够紧固密封圈8和下塑胶9, 还能将下塑胶9和密封圈8容置到顶盖片3, 起到 降低顶盖片3、 下塑胶9和密封圈8的整体高度的作用; 采用第。
27、二凹槽312的设计, 保证了顶盖 和各组件间的稳固性, 省去了铆接的工序, 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 这种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1045494 U 6 设计不仅保证电池的功能不受影响, 还能减少顶盖占用电池内部的空间, 使电池内部能够 放置更大的电芯, 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密封圈8为氟橡胶, 能够密封极柱和极柱通孔 31之间缝隙, 防止电解液通过缝隙腐蚀绝缘塑胶4, 也起到绝缘极柱和极柱通孔31; 下塑胶9 能够提高顶盖片3的绝缘性能, 还能防止电解液腐蚀顶盖片3导致电池短路。 0038 优选的, 顶盖片3上还设置有防爆阀透气孔32和注液孔33中的至少一。
28、种, 下塑胶9 上对应设置有防爆阀收容孔91和注液通孔92中的至少一种, 防爆阀透气孔32和防爆阀收容 孔91之间安装有防爆阀10, 防爆阀透气孔32顶部安装有保护膜20。 注液孔33便于将电解液 注入到电池内部, 防爆阀10能够在电池由于过充、 过放、 过流及电池内部短路导致电池内压 上升时, 使电池自动快速泄压, 避免电池爆炸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中, 防爆阀透气孔32 配合防爆阀收容孔91, 确保防爆阀10的功能能够实现, 注液孔33配合注液通孔92, 确保注液 孔33的功能能够实现。 003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40 由于极柱与顶盖之间的绝缘性能较差, 当外部零件与壳体造。
29、成短路时, 若不及时 断开极柱间的电流, 会造成电芯安全性能降低, 甚至报废, 现有技术中, 一般通过在顶盖和 极柱之间安装电阻块, 或用导电材料制成正极柱上的绝缘塑胶, 使得顶盖与正极柱电连接, 能够在电池内部故障时, 实现正极柱和负极柱连接, 即形成内部保护回路, 防止电池爆炸, 但顶盖和外壳会存在一定的电压, 外部零件容易与壳体造成短路, 因此, 第一极柱通过绝缘 塑胶安装于顶盖片, 使得第一极柱与顶盖片绝缘, 第二极柱通过绝缘塑胶安装于顶盖片, 使 得第二极柱与顶盖片绝缘, 由于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上的绝缘塑胶均能起到绝缘的作用, 当电池发生外部短路时, 绝缘塑胶能够隔离顶盖片, 降低电。
30、池发生外短路的概率, 从而降低 回路电流损坏电芯的概率, 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同时, 省去了额外用导电材料制成正极柱 上的绝缘塑胶, 有助于提高绝缘塑胶的生产效率, 还利于批量化生产绝缘塑胶, 降低绝缘塑 胶生产成本, 此外, 在第一极柱固定于极柱通孔后, 采用注塑工艺, 并通过模具, 使得第一极 柱与顶盖片之间、 第二极柱与顶盖片之间形成绝缘塑胶, 绝缘塑胶起到紧固第一极柱和第 二极柱的作用, 提高极柱与顶盖之间的稳固性, 防止极柱发生脱落。 0041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 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 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 因此,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凡是本领域技 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 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 此外, 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 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 明, 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1045494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8 CN 211045494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9 CN 211045494 U 9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0 CN 211045494 U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1 CN 211045494 U 11 。
- 内容关键字: 电池 顶盖 绝缘 结构
地基侧壁防坍塌的支护板.pdf
快拆式刀具组件.pdf
可伸缩导向装置.pdf
长度小的望远镜.pdf
新型的物料吸取、翻转装置.pdf
硅粉制备除尘系统.pdf
居中夹紧机构.pdf
多方位调节式化纤面料圆筒针织机导纱器.pdf
单轴承反射式绝对值编码器.pdf
带自调节头罩的按摩椅.pdf
用于水力集矿装置测试的试验水槽.pdf
环卫用垃圾固液分离装置.pdf
糖浆原料液混合搅拌装置.pdf
具有防偏移功能的不锈钢板料下料装置.pdf
器械清洗装置.pdf
半导体器件散热装置.pdf
防撞的建筑工程防护支架.pdf
GJB 73771射频识别空中接口协议标准的液态生物样本射频标签.pdf
用于电源柜的接地式支撑结构.pdf
便于携带的钢构焊接装置.pdf
三体保温磁力泵.pdf
用于饲料生产的混合搅拌装置.pdf
环控天线射频前端组件及系统.pdf
储能电池的放电策略制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基于深浅层特征融合的浮选过程工况识别方法.pdf
集成MEMS-CMOS的气体传感器芯片及制备方法.pdf
路侧车辆停泊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动态遥感技术的国土测绘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含有撕裂检测功能的矿用皮带输送机及方法.pdf
低Pt负载MXene-碳纳米管气凝胶薄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医疗废物处理装置.pdf
空心型材挤压模具分流孔快速优化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