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pdf

上传人:奶盖 文档编号:11887421 上传时间:2021-11-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8.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档描述:

《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157567.4 (22)申请日 2019.07.23 (73)专利权人 武汉特瑞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银柏 路51号 (72)发明人 桑祥贵许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黄小榆 (51)Int.Cl. B25J 19/00(2006.01) H02G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部航。

2、插 三维机构, 包括固定在管道机器人尾部的三维结 构件和航空插头, 所述三维结构件包括连接座、 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 端与所述连接座的一端铰接, 并可相对于所述连 接座上下摆转,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 一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 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 接件左右摆转, 所述航空插头安装于所述第二连 接件的另一端, 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 管道机器人的尾部, 电缆从所述管道机器人尾部 穿出后, 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座、 第一连接件和第 二连接件后与所述航空插头连接。 优点: 设计简 单、 合理, 改善了现有技术只能单一方向摆转, 不 能适应复杂管道环境, 易导致电缆拖。

3、拽折断的状 况。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1030074 U 2020.07.17 CN 211030074 U 1.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固定在管道机器人尾部的三 维结构件(1)和航空插头(2), 所述三维结构件(1)包括连接座(11)、 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 连接件(13), 所述第一连接件(1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11)的一端铰接, 并可相对于所述 连接座(11)上下摆转, 所述第二连接件(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2)的另一端铰接, 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左右摆转, 所述航空插头(2)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3。

4、) 的另一端, 所述连接座(1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管道机器人的尾部, 电缆从所述管道机器 人尾部穿出后, 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座(11)、 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后与所述航 空插头(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 (11)的一端凸出设有第一连接部(111), 所述第一连接件(12)的一端中部设有上下贯穿其 的第一装配缺口, 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伸入所述第一装配缺口内, 且相互之间通过左右贯 穿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销轴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座(11)内部中空, 且在其另一端端部以 及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末。

5、端分别设有供电缆穿过的第一通孔, 所述电缆由所述连接座 (11)内部经过, 并分别穿过两处所述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 接件(12)的另一端凸出设有第二连接部(121), 所述第二连接件(13)的一端中部设有左右 贯穿其的第二装配缺口, 所述第二连接部(121)伸入所述第二装配缺口内, 且相互之间通过 上下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121)的销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12)内部中空, 且在其一 端对应第一装配缺口底壁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121)的末端分别设有供电缆穿过的 第二通孔, 所述电缆由所述第一连接件(12)内部。

6、经过, 并分别穿过两处所述第二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 接件(13)内部中空, 且在其一端对应第二装配缺口底壁的位置以及其另一端端部分别设有 供电缆穿过的第三通孔, 所述航空插头(2)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件(13)另一端对应第三通 孔的位置, 所述电缆由所述第二连接件(13)内部经过, 并分别穿过两处所述第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 接件(13)的另一端安装有装配法兰(131), 所述装配法兰(131)中部对应所述第三通孔的位 置开有装配孔, 所述航空插头(2)装配。

7、在所述装配孔处。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030074 U 2 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机器人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 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市场及常规产品采用上下可摆动, 也就是单向摆动(上下摆动), 由于管道内 部情况复杂, 存在左右弯曲或者上下弯曲的环境, 由于管道机器人通常自重较重, 在进行拉 拽时回收时, 电缆的拉力集中在端头的电缆上, 在长期使用中也容易出现断裂, 并且在左右 及上下弯曲的环境下, 特别是上下弯曲的环境下, 非常容易导致电缆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

8、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 构, 包括固定在管道机器人尾部的三维结构件和航空插头, 上述三维结构件包括连接座、 第 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上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上述连接座的一端铰接, 并可相对于上 述连接座上下摆转, 上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上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 并可相对于 上述第一连接件左右摆转, 上述航空插头安装于上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 上述连接座的 另一端固定在上述管道机器人的尾部, 电缆从上述管道机器人尾部穿出后, 依次穿过上述 连接座、 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后与上述航。

9、空插头连接。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设计简单、 合理, 改善了现有技术只能单一方向摆 转, 不能适应复杂管道环境, 易导致电缆拖拽折断的状况。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 进一步, 上述连接座的一端凸出设有第一连接部, 上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中部设 有上下贯穿其的第一装配缺口, 上述第一连接部伸入上述第一装配缺口内, 且相互之间通 过左右贯穿上述第一连接部的销轴转动连接, 上述连接座内部中空, 且在其另一端端部以 及上述第一连接部的末端分别设有供电缆穿过的第一通孔, 上述电缆由上述连接座内部经 过, 并分别穿过两处上述第一通孔。 。

10、0008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电缆在连接座内部的良好布线, 并且连接 座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连接紧凑、 装配稳定, 相对摆转良好、 方便。 0009 进一步, 上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凸出设有第二连接部, 上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 中部设有左右贯穿其的第二装配缺口, 上述第二连接部伸入上述第二装配缺口内, 且相互 之间通过上下贯穿上述第二连接部的销轴转动连接, 上述第一连接件内部中空, 且在其一 端对应第一装配缺口底壁的位置以及上述第二连接部的末端分别设有供电缆穿过的第二 通孔, 上述电缆由上述第一连接件内部经过, 并分别穿过两处上述第二通孔。 001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

11、电缆在第一连接件内部的良好布线, 并且 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连接紧凑、 装配稳定, 相对摆转良好、 方便。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030074 U 3 0011 进一步, 上述第二连接件内部中空, 且在其一端对应第二装配缺口底壁的位置以 及其另一端端部分别设有供电缆穿过的第三通孔, 上述航空插头安装在上述第二连接件另 一端对应第三通孔的位置, 上述电缆由上述第二连接件内部经过, 并分别穿过两处上述第 三通孔。 0012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电缆在第二连接件内部的良好布线。 0013 进一步, 上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安装有装配法兰, 上述装配法兰中部对应上述 第。

12、三通孔的位置开有装配孔, 上述航空插头装配在上述装配孔处。 0014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航空插头的稳定装配, 并且利于管道机器 人的电缆与航空插头的良好连接布线。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 附图中, 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7 1、 三维结构件, 2、 航空插头, 11、 连接座, 12、 第一连接件, 13、 第二连接件, 111、 第 一连接部, 121、 第二连接部, 131、 装配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 并。

13、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9 实施例: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的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包括固定在管道机 器人尾部的三维结构件1和航空插头2, 上述三维结构件1包括连接座11、 第一连接件12和第 二连接件13, 上述第一连接件12的一端与上述连接座11的一端铰接, 并可相对于上述连接 座11上下摆转, 上述第二连接件13的一端与上述第一连接件12的另一端铰接, 并可相对于 上述第一连接件12左右摆转, 上述航空插头2安装于上述第二连接件13的另一端, 上述连接 座11的另一端固定在上述管道机器人的尾部, 电缆从上述管道机器人尾部穿出后, 依次穿 过上述连接座11、 第一连接件12。

14、和第二连接件13后与上述航空插头2连接。 0020 管道机器人在进行管道CCTV检测时, 需要经常使用拉拽尾部电缆, 比如在爬行器 上下检查井时、 收放电缆时、 在管道内出现故障通过拉电缆回收时, 连接座11、 第一连接件 12和第二连接件13三者之间可以实现左右及上下的摆转, 从而使得外接的电缆与管道机器 之间能够存在上下左右的摆转角度, 从而极大程度的提升了电缆回收时能够随管道环境跟 随外力自动调整摆转角度, 从而降低了电缆折断的风险。 002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述连接座11的一端凸出设有第一连接部111, 上述第 一连接件12的一端中部设有上下贯穿其的第一装配缺口, 上述第一。

15、连接部111伸入上述第 一装配缺口内, 且相互之间通过左右贯穿上述第一连接部111的销轴转动连接, 上述连接座 11内部中空, 且在其另一端端部以及上述第一连接部111的末端分别设有供电缆穿过的第 一通孔, 上述电缆由上述连接座11内部经过, 并分别穿过两处上述第一通孔, 该设计比较合 理, 利于电缆在连接座11内部的良好穿过布线, 设计紧凑、 美观, 摆转也比较灵活。 0022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述第一连接件12的另一端凸出设有第二连接部121, 上述第二连接件13的一端中部设有左右贯穿其的第二装配缺口, 上述第二连接部121伸入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030074 。

16、U 4 上述第二装配缺口内, 且相互之间通过上下贯穿上述第二连接部121的销轴转动连接, 上述 第一连接件12内部中空, 且在其一端对应第一装配缺口底壁的位置以及上述第二连接部 121的末端分别设有供电缆穿过的第二通孔, 上述电缆由上述第一连接件12内部经过, 并分 别穿过两处上述第二通孔, 该设计比较合理, 利于电缆在第一连接件12内部的良好穿过布 线, 设计紧凑、 美观, 摆转也比较灵活。 002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述第二连接件13内部中空, 且在其一端对应第二装 配缺口底壁的位置以及其另一端端部分别设有供电缆穿过的第三通孔, 上述航空插头2安 装在上述第二连接件13另一端对应。

17、第三通孔的位置, 上述电缆由上述第二连接件13内部经 过, 并分别穿过两处上述第三通孔, 该设计简单、 合理, 利于电缆在第二连接件13内部的良 好穿过布线, 设计紧凑、 美观, 摆转也比较灵活。 0024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述第二连接件13的另一端安装有装配法兰131, 上述 装配法兰131中部对应上述第三通孔的位置开有装配孔, 上述航空插头2装配在上述装配孔 处, 设计简单、 合理, 利于航空插头2的良好装配, 同时便于航空插头2与管道机器人尾部出 来的电缆之间的良好连接。 0025 一般地, 装配法兰通过装配在沿周向贯穿其的多个通孔中的螺栓与第二连接件13 另一端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螺孔螺纹连接固定。 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030074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11030074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管道 机器人 尾部 三维 机构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管道机器人尾部航插三维机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88742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