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平头装置.pdf

上传人:徐敬 文档编号:11870572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2.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管件平头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管件平头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管件平头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管件平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件平头装置.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753940.2 (22)申请日 2019.10.18 (73)专利权人 广西柳州鑫慧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 区新兴工业园兴盛路7号 (72)发明人 袁超杰吴明双杨咏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11403 代理人 李生梅 (51)Int.Cl. B65D 25/02(2006.01) B65D 25/04(2006.01) B65D 25/10(2006.01) B65D 85/20(2006.01)。

2、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管件平头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件平头装置, 包括 前侧板, 所述前侧板后方对应设置有后侧板, 后 侧板下端与前侧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 所述前 侧板右端与后侧板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 所 述前侧板、 后侧板、 底板与挡板首尾连接构成一 个矩形槽, 所述后侧板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 开口, 第一开口分为六个, 且第一开口之间开设 有通孔, 通孔分为三个, 且均匀分布于后侧板中 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动推杆, 便于将管件 进行固定, 避免管件在运输途中, 由于固定效果 不佳, 导致管件在该装置内摩擦碰撞, 进而对管 件造成一定损坏。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055654 U 2020.07.21 CN 211055654 U 1.一种管件平头装置, 包括前侧板(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板(1)后方对应设置有后 侧板(3), 后侧板(3)下端与前侧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2), 所述前侧板(1)右端与后侧 板(3)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4), 所述后侧板(3)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开口(5), 第 一开口(5)分为六个, 且第一开口(5)之间开设有通孔(6), 通孔(6)分为三个, 且均匀分布于 后侧板(3)中部, 所述前侧板(1)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板槽(16), 所述前侧板(1)与后侧板 (3)。

4、内侧上端均设置有滑槽(10), 两所述滑槽(10)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块一(11), 所述挡板 (4)左侧对应设置有推板(9), 推板(9)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 所述推板(9)左端连接 有气动推杆(8), 气动推杆(8)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架(7), 所述挡板(4)上端开设有第二开口 (12), 第二开口(12)右侧对应设置有密封板(14), 密封板(14)前后两端均设有卡槽(15), 卡 槽(15)与卡块一(11)对应设置; 所述前侧板(1)、 后侧板(3)、 底板(2)与挡板(4)首尾连接构成一个矩形槽; 所述矩形槽内侧安装有隔板(13), 隔板(13)分为六块, 且均匀分布于矩形槽内侧。

5、, 每个 所述隔板(13)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21), 且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二(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平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槽(16)分为六个, 且 与第一开口(5)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平头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连接块(17)分为两个, 且关 于推板(9)前后对称分布, 两所述连接块(17)下端均连接有第一滚轮(18), 两所述第一滚轮 (18)下端位于底板(2)上端对应开设有第一滚轮槽(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平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2)下端开设有第 二滚轮槽(24), 第二滚轮槽(24)分为四个, 且均。

6、匀分布于底板(2)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件平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二滚轮槽(24)中 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 每个连接杆(19)中部均套设有第二滚轮(20)。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055654 U 2 一种管件平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加工领域, 具体是一种管件平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管件是管道系统中起连接、 控制、 变向、 分流、 密封、 支撑等作用的零部件的统称。 0003 一般管件在加工成型以后,为了方便运输及储存, 生产厂家一般都会将一定数量 的管件进行打包, 目前市场上的管件平头装置, 在打包时通常。

7、将其密封储存, 在使用时, 需 要使用工具将其拆开, 这样较为麻烦, 费时费力, 且拆开时, 容易导致该装置损坏, 影响下一 次使用。 因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管件平头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件平头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管件平头装置, 包括前侧板, 所述前侧板后方对应设置有后侧板, 后侧板下端 与前侧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 所述前侧板右端与后侧板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 所述 前侧板、 后侧板、 底板与挡板首尾连接构成一个矩。

8、形槽, 所述后侧板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第 一开口, 第一开口分为六个, 且第一开口之间开设有通孔, 通孔分为三个, 且均匀分布于后 侧板中部, 所述前侧板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板槽, 所述前侧板内侧上端与后侧板内侧上端 均设置有滑槽, 两所述滑槽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一, 所述板槽分为六个, 且与第一开口对 应设置, 所述挡板左侧对应设置有推板, 推板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连接块分为两个, 且 关于推板前后对称分布, 两所述连接块下端均连接有第一滚轮, 两所述第一滚轮下端位于 底板上端对应开设有第一滚轮槽, 所述推板左端连接有气动推杆, 气动推杆左端固定连接 有支架, 所述挡板上端开设有第二开口, 。

9、第二开口右侧对应设置有密封板, 密封板前后两端 均设有卡槽, 卡槽与卡块一对应设置, 由于气动推杆便于将管件进行固定, 避免管件在运输 途中, 由于固定效果不佳, 导致管件在该装置内摩擦碰撞, 进而对管件造成一定损坏;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矩形槽内侧安装有隔板, 隔板分为六块, 且均 匀分布于矩形槽内侧, 每个所述隔板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 且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二, 所述底板下端开设有第二滚轮槽, 第二滚轮槽分为四个, 且均匀分布于底板下端, 每个所述 第二滚轮槽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每个连接杆中部均套设有第二滚轮, 由于隔板便于 将该装置内的管件进行隔离, 避免。

10、管件之间相互摩擦碰撞, 同时隔板便于拆卸和固定, 方便 使用者使用。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 1、 该装置移动方便快捷, 通过设置气动推杆, 便于将管件进行固定, 避免管件在运 输途中, 由于固定效果不佳, 导致管件在该装置内摩擦碰撞, 进而对管件造成一定损坏。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055654 U 3 0010 2、 通过设置隔板, 便于将该装置内的管件进行隔离, 避免管件之间相互摩擦碰撞, 同时隔板便于拆卸和固定, 方便使用者使用, 通过设置密封板, 便于对该装置进行密封固 定, 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一种。

11、管件平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一种管件平头装置的左视图。 0013 图3为一种管件平头装置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1、 前侧板; 2、 底板; 3、 后侧板; 4、 挡板; 5、 第一开口; 6、 通孔; 7、 支架; 8、 气动 推杆; 9、 推板; 10、 滑槽; 11、 卡块一; 12、 第二开口; 13、 隔板; 14、 密封板; 15、 卡槽; 16、 板槽; 17、 连接块; 18、 第一滚轮; 19、 连接杆; 20、 第二滚轮; 21、 挡块; 22、 卡块二; 23、 第一滚轮槽; 24、 第二滚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12、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一种管件平头装置, 包括前侧板1, 所述前侧 板1后方对应设置有后侧板3, 后侧板3下端与前侧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2, 所述前侧板1 右端与后侧板3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4, 所述前侧板1、 后侧板3、 底板2与挡板4首尾连接 构成一个矩形槽, 所述后侧板3左右两。

13、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开口5, 第一开口5分为六个, 且第 一开口5之间开设有通孔6, 通孔6分为三个, 且均匀分布于后侧板3中部, 所述前侧板1左右 两端对称设置有板槽16, 所述前侧板1内侧上端与后侧板3内侧上端均设置有滑槽10, 两所 述滑槽10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块一11, 所述板槽16分为六个, 且与第一开口5对应设置, 所述 挡板4左侧对应设置有推板9, 推板9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 连接块17分为两个, 且关于 推板9前后对称分布, 两所述连接块17下端均连接有第一滚轮18, 两所述第一滚轮18下端位 于底板2上端对应开设有第一滚轮槽23, 所述推板9左端连接有气动推杆8, 气动推杆8。

14、左端 固定连接有支架7, 所述挡板4上端开设有第二开口12, 第二开口12右侧对应设置有密封板 14, 密封板14前后两端均设有卡槽15, 卡槽15与卡块一11对应设置; 0017 所述矩形槽内侧安装有隔板13, 隔板13分为六块, 且均匀分布于矩形槽内侧, 每个 所述隔板13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21, 且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二22, 所述底板2下端开设 有第二滚轮槽24, 第二滚轮槽24分为四个, 且均匀分布于底板2下端, 每个所述第二滚轮槽 24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 每个连接杆19中部均套设有第二滚轮20。 001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时, 通过第二滚轮20将该装置移。

15、动至待打包的 管件处, 接着将管件放置于该装置内侧, 当底层放满后, 进一步将隔板13穿过第一开口5, 隔 板13左端的卡块二22卡接于板槽16内, 隔板13右端的挡块21则位于后侧板3的后端, 进一步 在隔板13上端放置管件, 待放满管件后, 接着通过隔板13进行隔离, 当该装置放满管件后, 推动支架7, 进一步带动气动推杆8向右侧移动, 气动推杆8推动推板9向右侧移动, 进一步带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055654 U 4 动第一滚轮18向前移动, 接着通过推板9将该装置内的管件进行固定, 进一步将密封板14穿 过第二开口12, 密封板14前后两端的卡槽15与卡块一11卡接, 进一步将该装置进行密封运 输。 0019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055654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055654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055654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平头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管件平头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87057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