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盘推出装置及具有其的分盘机.pdf
《餐盘推出装置及具有其的分盘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餐盘推出装置及具有其的分盘机.pdf(1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477680.0 (22)申请日 2019.09.05 (73)专利权人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宝华 路6号105室-45895 (集中办公区) (72)发明人 胡金华王峰张兵李东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白雪 (51)Int.Cl. B65G 61/00(2006.01) B65G 59/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餐盘推出装置及具有其的分盘机 (5。
2、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餐盘推出装置及具 有其的分盘机。 其中, 餐盘推出装置包括: 机架; 吸盘组件, 包括安装座和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吸盘 单元, 吸盘单元用于吸合餐盘; 输送组件, 设置在 机架上, 输送组件与安装座连接, 输送组件带动 安装座沿第一预设方向运动; 辅助托举组件, 设 置在安装座上, 在输送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运动 的过程中, 辅助托举组件可对餐盘进行托举。 本 实用新型有效地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分盘机易发 生餐盘与吸盘脱离, 导致分盘机无法正常出盘的 问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CN 211077702 U 2020.07.24 CN 211077702 。
3、U 1.一种餐盘推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机架; 吸盘组件, 包括安装座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吸盘单元, 所述吸盘单元用于吸合餐 盘; 输送组件, 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输送组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所述输送组件带动所 述安装座沿第一预设方向运动; 辅助托举组件, 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在所述输送组件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运动的过 程中, 所述辅助托举组件可对所述餐盘进行托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推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托举组件至少为一个, 当所述辅助托举组件为多个时, 多个所述辅助托举组件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 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呈夹角设置。 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推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托举组件包括钩爪, 所 述机架上设置有止挡件, 所述钩爪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地连接, 在所述输送组件带动所述 吸盘组件和所述辅助托举组件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运动的过程中, 所述钩爪可与所述止挡 件限位止挡, 以使所述钩爪绕枢转轴线沿第三预设方向转动预设角度, 所述辅助托举组件 处于待托举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盘推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托举组件还包括: 复位件, 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钩爪连接, 所述复位件向所述钩 爪提供沿第四预设方向转动的复位力, 直至所述钩爪处于托举状态; 其中, 所述第四预设方 向。
5、与所述第三预设方向的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餐盘推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件为拉簧、 扭簧、 压簧中 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盘推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爪包括本体部和与所述本 体部连接的L形板体, 所述L形板体与所述本体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餐盘的容纳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盘推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具有出盘口, 所述辅助 托举组件还包括: 过渡连接件, 所述本体部通过所述过渡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推动件, 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渡连接件上, 在所述输送组件带动所述吸盘组件、 所述辅助 托举组件及所述餐盘朝向所述出盘口运动且所述钩爪由所。
6、述待托举状态切换为所述托举 状态的过程中, 所述推动件与所述餐盘接触并向所述餐盘施加作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餐盘推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托举组件还包括: 限位件, 设置在所述钩爪上, 当所述钩爪转动至所述托举状态时, 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推 动件限位止挡; 和/或 设置在所述推动件上, 当所述钩爪转动至所述托举状态时, 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钩爪限 位止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餐盘推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托举组件为多个, 多个 所述辅助托举组件包括第一辅助托举组件和第二辅助托举组件, 所述餐盘推出装置还包 括: 连接轴, 所述第一辅助托举组件的所述过渡连接件通过所述连。
7、接轴与所述第二辅助托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1077702 U 2 举组件的所述过渡连接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盘推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件为柱状结构, 或所述 止挡件为可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的轮状结构。 11.一种分盘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餐盘推出装置和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餐 盘推出装置的吸盘单元及所述餐盘推出装置的输送组件电连接; 其中, 所述餐盘推出装置 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餐盘推出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盘机, 其特征, 所述分盘机还包括: 检测单元, 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且用于检测吸盘组件的位置, 当所述检测。
8、单元检测 到所述吸盘组件运动至预设位置处时, 所述检测单元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信号, 所述控制 模块控制所述输送组件停止运行, 并控制所述吸盘单元运动以吸取所述餐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盘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感应件和可与所述 感应件相互感应的感应开关, 所述感应件设置在所述餐盘推出装置的机架上, 所述感应开 关设置在所述餐盘推出装置的安装座上, 当所述吸盘组件运动至所述预设位置处时, 所述 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感应件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信号; 或 所述感应件设置在所述餐盘推出装置的安装座上, 所述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餐盘推出 装置的机架上, 当所述吸盘组件运动至所述预设位。
9、置处时, 所述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感应 件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盘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盘机还包括通信模块, 所述通 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控制指令, 并将所述控 制指令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餐盘推出装置 的动作。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1077702 U 3 餐盘推出装置及具有其的分盘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餐盘推出装置及具有其的分 盘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用户用餐时为了实现自动出餐盘, 通常将餐盘。
10、放置在分盘机内, 以通过分 盘机实现自动出盘。 具体地, 分盘机的吸盘对餐盘进行吸合, 待吸盘将餐盘吸合后分盘机的 输送组件将吸盘和餐盘输送至预设位置处, 以供用户取盘。 0003 然而, 在吸盘吸合餐盘的过程中, 由于吸盘的吸合能力有限, 针对不同重量、 规格 的餐盘易发生餐盘与吸盘脱离的现象, 导致分盘机无法出盘, 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盘推出装置及具有其的分盘机, 以改善现 有技术中分盘机易发生餐盘与吸盘脱离, 导致分盘机无法正常出盘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餐盘推出装置, 包 括。
11、: 机架; 吸盘组件, 包括安装座和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吸盘单元, 吸盘单元用于吸合餐盘; 输 送组件, 设置在机架上, 输送组件与安装座连接, 输送组件带动安装座沿第一预设方向运 动; 辅助托举组件, 设置在安装座上, 在输送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运动的过程中, 辅助托举 组件可对餐盘进行托举。 0006 进一步地, 辅助托举组件至少为一个, 当辅助托举组件为多个时, 多个辅助托举组 件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 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呈夹角设置。 0007 进一步地, 辅助托举组件包括钩爪, 机架上设置有止挡件, 钩爪与安装座可转动地 连接, 在输送组件带动吸盘组件和辅助托举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运。
12、动的过程中, 钩爪可与 止挡件限位止挡, 以使钩爪绕枢转轴线沿第三预设方向转动预设角度, 辅助托举组件处于 待托举状态。 0008 进一步地, 辅助托举组件还包括: 复位件, 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和钩爪连 接, 复位件向钩爪提供沿第四预设方向转动的复位力, 直至钩爪处于托举状态; 其中, 第四 预设方向与第三预设方向的方向相反。 0009 进一步地, 复位件为拉簧、 扭簧、 压簧中的一种。 0010 进一步地, 钩爪包括本体部和与本体部连接的L形板体, L形板体与本体部之间形 成用于容纳餐盘的容纳空间。 0011 进一步地, 机架具有出盘口, 辅助托举组件还包括: 过渡连接件, 本体部通过。
13、过渡 连接件与安装座连接; 推动件, 固定安装在过渡连接件上, 在输送组件带动吸盘组件、 辅助 托举组件及餐盘朝向出盘口运动且钩爪由待托举状态切换为托举状态的过程中, 推动件与 餐盘接触并向餐盘施加作用力。 0012 进一步地, 辅助托举组件还包括: 限位件, 设置在钩爪上, 当钩爪转动至托举状态 说明书 1/7 页 4 CN 211077702 U 4 时, 限位件与推动件限位止挡; 和/或设置在推动件上, 当钩爪转动至托举状态时, 限位件与 钩爪限位止挡。 0013 进一步地, 辅助托举组件为多个, 多个辅助托举组件包括第一辅助托举组件和第 二辅助托举组件, 餐盘推出装置还包括: 连接轴,。
14、 第一辅助托举组件的过渡连接件通过连接 轴与第二辅助托举组件的过渡连接件连接。 0014 进一步地, 止挡件为柱状结构, 或止挡件为可相对于机架转动的轮状结构。 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分盘机, 包括餐盘推出装置和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与餐盘推出装置的吸盘单元及餐盘推出装置的输送组件电连接; 其中, 餐盘推出 装置为上述的餐盘推出装置。 0016 进一步地, 分盘机还包括: 检测单元, 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且用于检测吸盘组件的位 置, 当检测单元检测到吸盘组件运动至预设位置处时, 检测单元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 控制 模块控制输送组件停止运行, 并控制吸盘单元运动以吸取餐盘。 。
15、0017 进一步地, 检测单元包括感应件和可与感应件相互感应的感应开关, 感应件设置 在餐盘推出装置的机架上, 感应开关设置在餐盘推出装置的安装座上, 当吸盘组件运动至 预设位置处时, 感应开关感应到感应件并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 或感应件设置在餐盘推出 装置的安装座上, 感应开关设置在餐盘推出装置的机架上, 当吸盘组件运动至预设位置处 时, 感应开关感应到感应件并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 0018 进一步地, 分盘机还包括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通信模块用于接 收外部设备的控制指令, 并将控制指令发送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控制指令控制 餐盘推出装置的动作。 0019 应用本。
16、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当需要餐盘推出装置将餐盘推出时, 吸盘单元吸合 餐盘, 操作输送组件, 以使输送组件带动安装座、 吸盘单元及餐盘沿第一预设方向运动, 直 至将餐盘输送至预设位置处(如出盘口处)。 其中, 在输送组件带动吸盘单元及餐盘沿第一 预设方向运动的过程中, 辅助托举组件可对餐盘进行托举, 进而避免吸盘单元失效时餐盘 从餐盘推出装置上掉落而造成损坏, 进而保证餐盘推出装置能够正常出盘。 0020 与现有技术中易发生餐盘与吸盘相脱离相比, 本申请中的餐盘推出装置的辅助托 举组件能够对餐盘进行托举, 以避免吸盘单元失效时发生餐盘掉落的现象, 进而解决改善 了现有技术中分盘机易发生餐盘与吸。
17、盘脱离, 导致分盘机无法正常出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本实用 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22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餐盘推出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盘机的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示出了图2中的分盘机的第一角度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示出了图3中的分盘机的A处放大示意图; 以及 0026 图5示出了图2中的分盘机的第二角度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其中, 上述附。
18、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说明书 2/7 页 5 CN 211077702 U 5 0028 10、 机架; 11、 出盘口; 12、 止挡件; 20、 储盘供盘装置; 30、 吸盘组件; 31、 安装座; 32、 吸盘单元; 40、 餐盘; 50、 输送组件; 51、 电机; 52、 传送带; 60、 辅助托举组件; 61、 钩爪; 611、 本 体部; 612、 L形板体; 62、 复位件; 63、 过渡连接件; 64、 推动件; 65、 限位件; 66、 第一辅助托举 组件; 67、 第二辅助托举组件; 70、 连接轴; 80、 感应件; 90、 感应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需要说明。
19、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0 需要指出的是, 除非另有指明, 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 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1 在本实用新型中, 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 使用的方位词如 “上、 下” 通常是针对 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 或者是针对竖直、 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 同样地, 为便于理解 和描述,“左、 右” 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 右;“内、 外” 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 内、 外, 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
20、2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分盘机易发生餐盘与吸盘脱离, 导致分盘机无法正常出盘的 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餐盘推出装置及具有其的分盘机。 0033 如图1至图5所示, 餐盘推出装置包括机架10、 吸盘组件30、 输送组件50及辅助托举 组件60。 其中, 吸盘组件30包括安装座31和设置在安装座31上的吸盘单元32, 吸盘单元32用 于吸合餐盘40。 输送组件50设置在机架10上, 输送组件50与安装座31连接, 输送组件50带动 安装座31沿第一预设方向运动。 辅助托举组件60设置在安装座31上, 在输送组件50沿第一 预设方向运动的过程中, 辅助托举组件60可对餐盘40进行托举。 0034 应。
21、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当需要餐盘推出装置将餐盘40推出时, 吸盘单元32吸 合餐盘40, 操作输送组件50, 以使输送组件50带动安装座31、 吸盘单元32及餐盘40沿第一预 设方向运动, 直至将餐盘40输送至预设位置处(如出盘口11处)。 其中, 在输送组件50带动吸 盘单元32及餐盘40沿第一预设方向运动的过程中, 辅助托举组件60可对餐盘40进行托举, 进而避免吸盘单元32失效时餐盘40从餐盘推出装置上掉落而造成损坏, 进而保证餐盘推出 装置能够正常出盘。 0035 与现有技术中易发生餐盘与吸盘相脱离相比, 本实施例中的餐盘推出装置的辅助 托举组件60能够对餐盘40进行托举, 以避免吸。
22、盘单元32失效时发生餐盘40掉落的现象, 进 而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分盘机易发生餐盘与吸盘脱离, 导致分盘机无法正常出盘的问题。 0036 在本实施例中, 当吸盘单元32对餐盘40吸合时, 辅助托举组件60的托举面与餐盘 40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当输送组件50带动吸盘单元32及餐盘40运动至餐盘40的一侧伸入出 盘口11内的位置处时, 吸盘单元32不再对餐盘40进行吸合, 辅助托举组件60托举餐盘40的 另一侧, 以保证餐盘40能够顺利地从出盘口11伸出。 0037 如图1至图3所示, 输送组件50包括电机51和与电机51连接的传送带52。 其中, 传送 带52与安装座31连接, 以带动安装座31。
23、沿第一预设方向运动。 0038 可选地, 辅助托举组件60至少为一个, 当辅助托举组件60为多个时, 多个辅助托举 组件60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 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呈夹角设置。 如图1和图2 所示, 辅助托举组件60为两个, 两个辅助托举组件60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 且第二预设 说明书 3/7 页 6 CN 211077702 U 6 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这样, 两个辅助托举组件60能够对餐盘40的一侧进行 托举, 进一步避免餐盘从餐盘推出装置上脱离而影响餐盘推出装置正常出盘, 提升了辅助 托举组件60的托举可靠性。 0039 需要说明的是, 辅助托举组件60的个。
24、数不限于此。 可选地, 辅助托举组件60为三 个、 或四个、 或五个、 或六个。 这样, 上述设置进一步提升了辅助托举组件60对餐盘40的托举 可靠性, 避免餐盘40与餐盘推出装置脱离。 0040 如图1至图5所示, 辅助托举组件60包括钩爪61, 机架10上设置有止挡件12, 钩爪61 与安装座31可转动地连接, 在输送组件50带动吸盘组件30和辅助托举组件60沿第一预设方 向运动的过程中, 钩爪61可与止挡件12限位止挡, 以使钩爪61绕枢转轴线沿第三预设方向 转动预设角度, 辅助托举组件60处于待托举状态。 这样, 上述设置使得钩爪61转动预设角度 且处于待托举状态, 以避让餐盘40, 。
25、便于后续对餐盘40进行托举, 进而提升了餐盘推出装置 的使用可靠性。 0041 具体地, 输送组件50带动吸盘组件30和辅助托举组件60朝向远离出盘口11的一侧 运动, 以调整吸盘单元32的吸合位置, 待钩爪61与止挡件12止挡时, 钩爪61绕枢转轴线沿第 三预设方向进行转动, 直至转动至预设角度时, 辅助托举组件60处于待托举状态, 进而避免 辅助托举组件60与餐盘40发生结构干涉而影响吸盘单元32对餐盘40的吸合动作。 0042 如图1至图5所示, 辅助托举组件60还包括复位件62。 其中, 复位件62的两端分别与 安装座31和钩爪61连接, 复位件62向钩爪61提供沿第四预设方向转动的复。
26、位力, 直至钩爪 61处于托举状态。 其中, 第四预设方向与第三预设方向的方向相反。 这样, 在钩爪61沿第三 预设方向转动的过程中, 复位件62被拉伸。 待吸盘单元32吸合餐盘40, 输送组件50带动吸盘 组件30、 辅助托举组件60及餐盘40朝向出盘口11运动, 则钩爪61在复位件62的复位力作用 下沿第四预设方向转动, 以使钩爪61恢复至初始状态, 便于对餐盘40进行托举。 0043 具体地, 初始状态时, 钩爪61未受到复位件62和止挡件12的作用力, 处于竖直状 态。 输送组件50带动吸盘组件30和辅助托举组件60朝向远离出盘口11的一侧运动, 直至吸 盘单元32运动至适当位置, 便。
27、于吸盘单元32对餐盘40进行吸合。 在辅助托举组件60运动过 程中, 当钩爪61与止挡件12止挡时, 钩爪61沿第三预设方向转动, 直至钩爪61处于待托举状 态。 启动吸盘单元32, 吸盘单元32对餐盘40进行吸合。 之后, 输送组件50带动吸盘组件30、 辅 助托举组件60及餐盘40朝向出盘口11运动, 钩爪61在复位件62的复位力作用下沿第四预设 方向转动, 以使钩爪61恢复至初始状态, 则辅助托举组件60处于托举状态。 0044 可选地, 复位件62为拉簧、 扭簧、 压簧中的一种。 0045 如图4和图5所示, 钩爪61包括本体部611和与本体部611连接的L形板体612, L形板 体6。
28、12与本体部61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餐盘40的容纳空间。 这样, 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 容易 加工、 实现, 降低了钩爪61的加工成本。 同时, 餐盘40位于容纳空间内, 则L形板体612能够对 餐盘40进行托举, 防止餐盘40与餐盘推出装置脱离。 0046 在本实施例中, L形板体612为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 钩爪61的结构不限于此。 可选 地, 钩爪61包括本体部611和与本体部611连接的多个L形板体612。 这样, 上述设置能够增大 钩爪61与餐盘40的接触面积, 提升了钩爪61对餐盘40的托举效率。 0047 如图1、 图3至图5所示, 机架10具有出盘口11, 辅助托举组件60还包。
29、括过渡连接件 63和推动件64。 其中, 本体部611通过过渡连接件63与安装座31连接。 推动件64固定安装在 说明书 4/7 页 7 CN 211077702 U 7 过渡连接件63上, 在输送组件50带动吸盘组件30、 辅助托举组件60及餐盘40朝向出盘口11 运动且钩爪61由待托举状态切换为托举状态的过程中, 推动件64与餐盘40接触并向餐盘40 施加作用力。 这样, 上述设置使得本体部611与安装座31的拆装更加容易、 简便, 降低了拆装 难度。 同时, 在输送组件50带动吸盘组件30、 辅助托举组件60及餐盘40朝向出盘口11运动的 过程中, 推动件64向餐盘40施加推力, 防止餐。
30、盘40从钩爪61所在位置处滑出, 进一步避免餐 盘40与餐盘推出装置脱离。 0048 在本实施例中, 推动件64与过渡连接件63为一体成型结构。 0049 在本实施例中, 复位件62的第一端与过渡连接件63连接, 复位件62的第二端与钩 爪61连接, 钩爪61相对于复位件62转动过程中, 能够对复位件62的第二端进行拉伸。 0050 如图1、 图4及图5所示, 辅助托举组件60还包括限位件65。 其中, 限位件65设置在钩 爪61上, 当钩爪61转动至托举状态时, 限位件65与推动件64限位止挡。 这样, 限位件65能够 对钩爪61进行限位止挡, 避免钩爪61发生过渡转动, 以使钩爪61能够处。
31、于托举状态。 0051 具体地, 限位件65包括连接部和与连接部连接的延伸部, 延伸部通过连接部与钩 爪61连接, 延伸部朝向推动件64延伸且可与推动件64限位止挡。 这样, 上述结构的结构简 单, 容易加工、 实现, 降低了限位件65的加工成本。 0052 需要说明的是, 限位件65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 中, 限位件设置在推动件上, 当钩爪转动至托举状态时, 限位件与钩爪限位止挡。 这样, 限位 件能够对钩爪进行限位止挡, 避免钩爪发生过渡转动, 以使钩爪能够处于托举状态。 0053 可选地, 辅助托举组件60为多个, 多个辅助托举组件60包括第一辅助托举组件6。
32、6 和第二辅助托举组件67, 餐盘推出装置还包括连接轴70。 其中, 第一辅助托举组件66的过渡 连接件63通过连接轴70与第二辅助托举组件67的过渡连接件63连接。 如图1所示, 两个辅助 托举组件60包括第一辅助托举组件66和第二辅助托举组件67, 且第一辅助托举组件66的过 渡连接件63通过连接轴70与第二辅助托举组件67的过渡连接件63连接, 以将第一辅助托举 组件66和第二辅助托举组件67连接在一起, 进而提升了餐盘推出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0054 如图2、 图4及图5所示, 止挡件12为可相对于机架10转动的轮状结构。 这样, 当止挡 件12与钩爪61止挡时, 上述设置能够减小二者。
33、之间的摩擦力, 避免钩爪61及止挡件12发生 结构磨损而影响餐盘推出装置的使用寿命。 0055 需要说明的是, 止挡件12的结构不限于此, 只要能够对钩爪61进行限位止挡即可。 可选地, 止挡件12为柱状结构。 0056 如图2至图5所示,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分盘机, 包括餐盘推出装置和控制模块, 控 制模块与餐盘推出装置的吸盘单元32及餐盘推出装置的输送组件50连接。 其中, 餐盘推出 装置为上述的餐盘推出装置。 0057 如图2至图5所示, 分盘机还包括检测单元。 其中, 检测单元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且用 于检测吸盘组件30的位置, 当检测单元检测到吸盘组件30运动至预设位置处时, 检测单元 。
34、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 控制模块控制输送组件50停止运行, 并控制吸盘单元32运动以吸取 餐盘40。 这样, 上述设置使得分盘机的对餐盘40的吸合更加精准、 精确, 提升了分盘机的工 作效率。 0058 具体地, 在输送组件50带动吸盘组件30及辅助托举组件60运动的过程中, 检测单 元用于检测吸盘组件30的位置, 待吸盘组件30运动至预设位置时, 控制模块控制输送组件 说明书 5/7 页 8 CN 211077702 U 8 50停止运行, 并控制吸盘单元32朝向餐盘40运动, 以对餐盘40进行吸合。 0059 如图2、 图4及图5所示, 检测单元包括感应件80和可与感应件80相互感应的感应开。
35、 关90, 感应件80设置在餐盘推出装置的机架10上, 感应开关90设置在餐盘推出装置的安装 座31上, 当吸盘组件30运动至预设位置处时, 感应开关90感应到感应件80并向控制模块发 送信号。 具体地, 在输送组件50带动吸盘组件30及辅助托举组件60运动的过程中, 当感应开 关90与感应件80发生相互感应时, 感应开关90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 控制模块控制输送组 件50停止运行, 并控制吸盘单元32朝向餐盘40运动, 以对餐盘40进行吸合。 0060 需要说明的是, 感应件80和感应开关9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 只要能够实现相互 感应即可。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 感应件设置在餐。
36、盘推出装置的安装座上, 感 应开关设置在餐盘推出装置的机架上, 当吸盘组件运动至预设位置处时, 感应开关感应到 感应件并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 具体地, 在输送组件带动吸盘组件及辅助托举组件运动的 过程中, 当感应开关与感应件发生相互感应时, 感应开关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 控制模块控 制输送组件停止运行, 并控制吸盘单元朝向餐盘运动, 以对餐盘进行吸合。 0061 在本实施例中, 分盘机还包括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通信模块用 于接收外部设备的控制指令, 并将控制指令发送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控制指令 控制餐盘推出装置的动作。 可选地, 外部设备为远程客户端或其他智能厨具。
37、。 0062 如图2和图3所示, 分盘机还包括储盘供盘装置20。 其中, 储盘供盘装置20包括顶升 结构和与顶升结构连接储盘结构, 顶升结构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当控制模块控制输送组件 50停止运行后, 控制模块控制顶升结构顶升储盘结构, 直至储盘结构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0063 在本实施例中, 分盘机还包括用户验证模块。 其中, 用户验证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 接, 用户信息输入至用户验证模块内后, 用户验证模块对用户信息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 控制模块控制输送组件50带动吸盘组件30及餐盘40朝向出盘口11运动, 直至餐盘40运动至 取盘位置。 0064 在本实施例中, 储盘供盘装置20为多。
38、个, 分盘机还包括餐盘类型管理模块。 其中, 餐盘类型管理模块与用户验证模块和控制模块均电连接, 餐盘类型管理模块获取用户信 息, 以根据用户信息匹配餐盘类型, 餐盘类型管理模块向控制模块发送餐盘类型信号, 控制 模块根据餐盘类型信号控制与该餐盘类型信号对应设置的储盘供盘装置20的顶升结构顶 升与该顶升结构对应设置的储盘结构。 0065 从以上的描述中, 可以看出,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66 当需要餐盘推出装置将餐盘推出时, 吸盘单元吸合餐盘, 操作输送组件, 以使输送 组件带动安装座、 吸盘单元及餐盘沿第一预设方向运动, 直至将餐盘输送至预设位置处(如 出盘口处)。
39、。 其中, 在输送组件带动吸盘单元及餐盘沿第一预设方向运动的过程中, 辅助托 举组件可对餐盘进行托举, 进而避免吸盘单元失效时餐盘从餐盘推出装置上掉落而造成损 坏, 进而保证餐盘推出装置能够正常出盘。 0067 与现有技术中易发生餐盘与吸盘相脱离相比, 本申请中的餐盘推出装置的辅助托 举组件能够对餐盘进行托举, 以避免吸盘单元失效时发生餐盘掉落的现象, 进而改善了现 有技术中分盘机易发生餐盘与吸盘脱离, 导致分盘机无法正常出盘的问题。 0068 显然, 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
40、前提下所 说明书 6/7 页 9 CN 211077702 U 9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69 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 而非意图限制根 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如在这里所使用的, 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否则单数形式 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 此外, 还应当理解的是,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 “包含” 和/或 “包 括” 时, 其指明存在特征、 步骤、 工作、 器件、 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70 需要说明的是,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 “第一” 、“第 二” 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 而不。
41、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应该理解这样使用 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 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7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7/7 页 10 CN 211077702 U 10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11 CN 211077702 U 11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12 CN 211077702 U 12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13 CN 211077702 U 13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4 CN 211077702 U 14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5 CN 211077702 U 15 。
- 内容关键字: 推出 装置 具有 分盘机
基于捕获模块验证的载波防错锁方法、装置及数据接收机.pdf
浅层气浮设备.pdf
安全防护装置及冲床.pdf
市电路灯灯杆结构及其LED路灯.pdf
激光复合清洗装置.pdf
具有防撞功能的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安装装置.pdf
通讯线缆盘卷装置.pdf
防尘式EVA塑料粒破碎机.pdf
晶圆检测的承载治具.pdf
多级滑杆机构的太阳能板角度调节装置.pdf
新型锚索注浆装置.pdf
便于定长控制的不锈钢激光切割机.pdf
用于输配电线路仿线飞行的激光雷达.pdf
单主梁吊钩门式起重机.pdf
具有防尘功能的振动电机.pdf
矿用单轨式吊载人车.pdf
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污水回用设备.pdf
条装食品装袋机的条装食品组输送机构.pdf
条装食品的堆叠机.pdf
建筑施工振捣装置.pdf
节能型白法沥青烟净化系统.pdf
可调节取样位置的取样器.pdf
管柱筒调节支架机加工定位工装.pdf
高压厚壁球壳外壁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pdf
电极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pdf
混凝土喷淋养护装置.pdf
地坪研磨机齿轮箱.pdf
智能充电桩用车牌识别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深度相机的矩形托盘孔识别方法及系统.pdf
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pdf
高抗风强度的三角通讯塔结构.pdf
电传改装系统、其安装方法及车辆.pdf
腿部肌肉锻炼护理支架.pdf
一种利用石刷把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膏药.pdf
按摩器结构及安装有该按摩器结构的按摩装置.pdf
便携式颈椎牵引器.pdf
一种加热式的震动按摩器.pdf
一种方便调节用自动式按摩捶.pdf
一种治疗肝邪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pdf
一种按摩式背心.pdf
一种鸡血藤镇痛剂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可有效利用药物的艾灸器.pdf
一种缓解眼部疲劳的玫瑰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pdf
一种双轮式多功能按摩器.pdf
一种抗血栓压力腿套.pdf
一种专治便秘的中药.pdf
一种薄荷口腔喷雾.pdf
一种针灸架.pdf
手臂关节运动器.pdf
一种治疗慢性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药药物.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