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pdf
《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pdf(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811385.4 (22)申请日 2019.10.26 (73)专利权人 南宁学院 地址 5302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 区龙亭路8号 (72)发明人 余航洋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2114 代理人 宋妍丽 (51)Int.Cl. C05F 17/90(2020.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酵素菌发酵肥料装 置, 包括发酵罐、 保温蓄水罐、 太阳能热水器、 加 热盘管。
2、, 所述保温蓄水罐与太阳能热水器之间设 有循环泵A, 循环泵A入水口与保温蓄水罐下部连 接, 循环泵A出水口与太阳能热水器的入水口连 接, 所述加热盘管安装在发酵罐的下部, 加热盘 管的入水口通过循环泵B与保温蓄水罐连接, 所 述加热盘管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出水口均通过管 道与保温蓄水罐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加 热热水后, 通过加热盘管对发酵罐的内腔进行加 热提高其温度, 提高发酵的速度, 提高肥料的产 量, 通过太阳能进行加热, 降低了电能的消耗, 达 到节能减排目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11078958 U 2020.07.24 CN 211078958 U 。
3、1.一种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发酵罐(1)、 保温蓄水罐(2)、 太阳能热 水器(3)、 加热盘管(5), 所述保温蓄水罐(2)与太阳能热水器(3)之间设有循环泵A(4), 循环 泵A(4)入水口与保温蓄水罐(2)下部连接, 循环泵A(4)出水口与太阳能热水器(3)的入水口 连接; 所述加热盘管(5)安装在发酵罐(1)的下部, 加热盘管(5)的入水口通过循环泵B(6)与 保温蓄水罐(2)连接; 所述加热盘管(5)和太阳能热水器(3)的出水口均通过管道与保温蓄 水罐(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罐(1)设有盖 体(7), 盖。
4、体(7)上设有气泵(8), 所述气泵(8)安装在盖体(7)上部, 并通过气管(9)与发酵罐 (1)内腔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管(9)上设有多 个排气孔(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罐(1)和保温 蓄水罐(2)外包裹有保温层, 保温层的材质为聚苯乙烯泡沫板或保温棉。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7)上设有排 气口(11), 排气口(11)与发酵罐(1)内腔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热水器(3) 。
5、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078958 U 2 一种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设备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酵素菌技术是源自日本的农业生物工程技术, 目前日本、 韩国的农业生产都大量 的采用了此项技术, 我国自1994年引入以来, 已经多地进行了推广, 酵素菌发酵制成的生物 有机肥具有成本低、 肥效高、 增产幅度大、 肥料综合效能高的优势, 酵素菌发酵肥料使用前, 需要先在发酵罐中进行发酵, 由于发酵的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常见的发酵罐没有加 热功能, 发酵速度慢, 影响了酵素菌发酵。
6、肥料的产量, 因此需要一种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 可以有加热功能, 以便与提高发酵罐内的温度, 提高发酵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 可以解决现 有技术发酵效率低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 包括发酵罐、 保温蓄水罐、 太阳能热 水器、 加热盘管, 所述保温蓄水罐与太阳能热水器之间设有循环泵A, 循环泵A入水口与保温 蓄水罐下部连接, 循环泵A出水口与太阳能热水器的入水口连接, 所述加热盘管安装在发酵 罐的下部, 加热盘管的入水口通过循环泵B与保温蓄。
7、水罐连接, 所述加热盘管和太阳能热水 器的出水口均通过管道与保温蓄水罐连接。 0006 所述发酵罐设有盖体, 盖体上设有气泵, 所述气泵安装在盖体上部, 并通过气管与 发酵罐内腔连接。 0007 所述气管上设有多个排气孔。 0008 所述发酵罐和保温蓄水罐外包裹有保温层, 保温层的材质为聚苯乙烯泡沫板或保 温棉。 0009 所述盖体上设有排气口, 排气口与发酵罐内腔连通。 0010 所述太阳能热水器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利用太阳能加热热水后, 通过加热盘管对发酵罐的 内腔进行加热提高其温度, 提高发酵的速度, 提高肥料的产量, 通过太阳能进行加热, 降。
8、低 了电能的消耗, 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 1-发酵罐, 2-保温蓄水罐, 3-太阳能热水器, 4-循环泵A, 5-加热盘管, 6-循环 泵B, 7-盖体, 8-气泵, 9-气管, 10-排气孔, 11-排气口。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1078958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15 如图1所示, 一种酵素菌发酵肥料装置, 包括发酵罐1、 保温蓄水罐2、 太阳能热水器 3、 加热盘管5, 所述保温蓄水罐2与太阳能热水器3之间设有循环泵A4。
9、, 循环泵A4入水口与保 温蓄水罐2下部连接, 循环泵A4出水口与太阳能热水器3的入水口连接, 所述加热盘管5安装 在发酵罐1的下部, 加热盘管5的入水口通过循环泵B6与保温蓄水罐2连接, 所述加热盘管5 和太阳能热水器3的出水口均通过管道与保温蓄水罐2连接。 0016 使用时, 将酵素菌速腐剂和发酵料搅拌好后放进发酵罐1中, 并盖上盖体7, 在发酵 过程中保温蓄水罐2中的水通过循环泵B6流入加热盘管5中, 通过与发酵罐1内的液体换热 后, 达到升高温度的目的, 循环水流经加热盘管5后回到保温蓄水罐2内, 保温蓄水罐2内的 水温过低时, 通过循环泵A4送入太阳能热水器3中, 通过太阳能热水器上。
10、的集热管收集太阳 的热量后, 对循环水进行加热, 使其温度升高后回流到保温蓄水罐2中, 使保温蓄水罐2内的 水温升高, 当保温蓄水罐2内水温过高时, 循环泵A4停止工作, 达到停止加热的目的。 0017 所述发酵罐1设有盖体7, 盖体7上设有气泵8, 所述气泵8安装在盖体7上部, 并通过 气管9与发酵罐1内腔连接, 气泵8可以向发酵罐1通入空气, 以保证酵素菌可以进行发酵。 0018 所述气管9上设有多个排气孔10, 气管9中的空气通过排气孔10排出, 提高空气在 发酵罐1内分布的均匀性。 0019 所述发酵罐1和保温蓄水罐2外包裹有保温层, 保温层的材质为聚苯乙烯泡沫板或 保温棉, 通过保温层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以保证发酵罐1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 0020 所述盖体7上设有排气口11, 排气口11与发酵罐1内腔连通, 使得发酵罐1内的空气 可以从排气口11排出, 达到平衡气压的目的。 0021 所述太阳能热水器3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3采用目前市售的真 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 该装置依靠真空集热管收集太阳能所产生的热量, 并对管内的水进 行加热, 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对循环水进行加热, 已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1078958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11078958 U 5 。
- 内容关键字: 酵素 发酵 肥料 装置
电动车玩具车配件清洗设备.pdf
电缆架设用缓冲夹具.pdf
保温墙体连接结构.pdf
卧式液压装配机.pdf
密封胶圈结构.pdf
电缆挤出设备.pdf
自动数控陶瓷茶壶磨口机.pdf
用于锂云母矿的浮选装置.pdf
汽车用线性灯光模块.pdf
多腔体注压成型模具的均匀冷却结构.pdf
空气环境监测装置.pdf
污水净化处理装置.pdf
自动反清洗管道过滤器.pdf
智慧采油系统.pdf
内科护理诊断监测呼吸装置.pdf
压滤机接液翻板支撑结构.pdf
工程材料切割装置.pdf
双侧气囊压榨机罐体.pdf
滚动筛.pdf
均温板.pdf
活塞止转销压力检测装置.pdf
数据抽取与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路面隔离装置.pdf
基于中继技术的UWB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pdf
膨化食品原料清洗装置.pdf
低GI冲泡速食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路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生态旅游资源卫星遥感数据批量处理及下载系统.pdf
焦炉烟气去除焦油的装置及方法.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海洋牧场投喂系统.pdf
脉冲信号的时间及电荷测量方法及装置.pdf
废钢破碎的防阻塞布袋除尘器.pdf
非共轭有机磷氧稀土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一种烟草废弃物腐植酸生产烟用液体地膜的方法.pdf
一种N烷基芳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pdf
大型料场料堆视觉测量方法.pdf
红色磷光化合物及使用它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pdf
一种高纯度那他霉素的非溶剂制备方法.pdf
宽带读写存储器装置.pdf
一种惯性稳定平台受迫振动的阻尼方法.pdf
使用低氧化硅与氧化铝比例减轻烷基化催化剂失活的方法.pdf
通过反应共同蒸发的氧化物薄膜生长的高产量沉积系统.pdf
可固化树脂的增强和固化提高.pdf
用于冷收缩制品的含氟弹性体组合物.pdf
一种移动床活性焦脱硫与硫再资源化方法.pdf
一种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高锰钢及其制造方法.pdf
2氯3,3,3三氟丙烯HCFO1233XF、2氯1,1,1,2四氟丙烷HCFC244BB和氟化氢HF的共沸组合物.pdf
踏板输出转换设备及方法.pdf
8羟基喹啉铝绿色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箱.pdf
一种利用乳酸乳球菌工程菌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的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