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pdf

上传人:C*** 文档编号:11850635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13.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950166.4 (22)申请日 2019.11.12 (73)专利权人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地址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中华路 南段480号 (72)发明人 陈超王云霞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代理人 王新爱 (51)Int.Cl. A61G 7/0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 (57)摘要 一种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 有效的解决了 喂药时病人翻身困难, 及不便于。

2、医护人员工作的 问题; 包括左右方向的床体, 床体左侧设有可上 下摆动的背板, 背板下侧固定有前后轴向的弧形 齿, 床体左侧转动连接有位于弧形齿左方且前后 轴向的转轴, 转轴上同轴设有可与弧形齿啮合的 转动齿轮, 床体下侧设有前后方向且位于弧形齿 右方的固定板, 固定板上设有与弧形齿同轴且沿 其圆周方向延伸的弧形筒, 弧形筒内滑动连接有 弧形杆, 弧形杆左端与弧形齿固定连接, 弧形筒 右端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气孔; 此结构简 单, 操作方便, 构思新颖, 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211067595 U 2020.07.24 CN 211067595 U 1.一。

3、种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 包括左右方向的床体(1), 其特征在于, 床体(1)左侧设 有可上下摆动的背板(2), 背板(2)下侧固定有前后轴向的弧形齿(3), 床体(1)左侧转动连 接有位于弧形齿(3)左方且前后轴向的转轴(4), 转轴(4)上同轴设有可与弧形齿(3)啮合的 转动齿轮(5), 床体(1)下侧设有前后方向且位于弧形齿(3)右方的固定板(6), 固定板(6)上 设有与弧形齿(3)同轴且沿其圆周方向延伸的弧形筒(7), 弧形筒(7)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杆 (8), 弧形杆(8)左端与弧形齿(3)固定连接, 弧形筒(7)右端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气孔 (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4、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床体(1)前 侧设有位于转轴(4)右方且开口朝左的矩形盒(10), 转轴(4)前侧同轴设有止动齿轮(11), 矩形盒(10)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止动杆(12), 止动杆(12)左端可插入止动齿轮(11)相邻两 个轮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床体(1)前 侧壁上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与矩形盒(10)内部连通的滑槽(13), 滑槽(13)内设有可左右滑动 的手柄(14), 手柄(14)后侧与止动杆(12)右端铰接连接, 止动杆(12)下端可与矩形盒(10) 接触, 手柄(14)后侧右端面与矩形盒(10)内右。

5、端面之间设有弹簧(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弧形杆(8) 右端设有与弧形筒(7)内侧壁接触的橡胶塞(16), 弧形筒(7)右端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 气孔(17), 进气孔(17)内设有开口朝向弧形筒(7)的单向阀(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转轴(4)前 端贯穿床体(1)且设有摇柄(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背板(2)左 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弹性带(20)。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067595 U 2 一种脊椎病。

6、人辅助翻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辅助器械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当需对护理床上行动不便的病人进行护理, 如喂药或擦身时, 需要病人翻身坐起, 由于病人自身不具备行动力或无法主动完成动作, 此时则需医护人员帮助其翻身, 整个翻 身过程费时费力, 降低了整体的医疗效率, 并且翻身过程中也容易由于翻身过猛而对病人 造成一些伤害, 不利于其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情况, 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脊椎病 人辅助翻身装置, 有效的解决了喂药时病人翻身困难, 及不便于医护人员工作的问题。 0004 其。

7、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的床体, 床体左侧设有可上下摆 动的背板, 背板下侧固定有前后轴向的弧形齿, 床体左侧转动连接有位于弧形齿左方且前 后轴向的转轴, 转轴上同轴设有可与弧形齿啮合的转动齿轮, 床体下侧设有前后方向且位 于弧形齿右方的固定板, 固定板上设有与弧形齿同轴且沿其圆周方向延伸的弧形筒, 弧形 筒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杆, 弧形杆左端与弧形齿固定连接, 弧形筒右端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 的排气孔。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转动齿轮与弧形齿的平稳啮合 转动将背板向上摆动, 背板带动患者翻身坐起, 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通过与弧形齿固 定连。

8、接的弧形杆在弧形筒抽吸空气, 使弧形筒内的空气对弧形杆产生阻尼效应, 防止背板 摆动剧烈伤害患者, 便于医护人员使用, 此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构思新颖, 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000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000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轴测图。 0009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0010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 由图1至图5给出, 包括左右方向的床体1, 床体1左侧设有可上下摆动的背板2, 背 板2下侧固定有前后轴向。

9、的弧形齿3, 床体1左侧转动连接有位于弧形齿3左方且前后轴向的 转轴4, 转轴4上同轴设有可与弧形齿3啮合的转动齿轮5, 床体1下侧设有前后方向且位于弧 形齿3右方的固定板6, 固定板6上设有与弧形齿3同轴且沿其圆周方向延伸的弧形筒7, 弧形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1067595 U 3 筒7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杆8, 弧形杆8左端与弧形齿3固定连接, 弧形筒7右端开设有与其内部 连通的排气孔9。 0013 为了实现锁止转轴4的转动, 所述的床体1前侧设有位于转轴4右方且开口朝左的 矩形盒10, 转轴4前侧同轴设有止动齿轮11, 矩形盒10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止动杆12, 止动 杆12左。

10、端可插入止动齿轮11相邻两个轮齿之间。 0014 为了便于止动杆12锁止转轴4的转动, 所述的床体1前侧壁上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与 矩形盒10内部连通的滑槽13, 滑槽13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手柄14, 手柄14后侧与止动杆12 右端铰接连接, 止动杆12下端可与矩形盒10接触, 手柄14后侧右端面与矩形盒10内右端面 之间设有弹簧15。 0015 为了便于弧形筒7的使用, 所述的弧形杆8右端设有与弧形筒7内侧壁接触的橡胶 塞16, 弧形筒7右端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孔17, 进气孔17内设有开口朝向弧形筒7的 单向阀18。 0016 为了便于转动转轴4, 所述的转轴4前端贯穿床体1且设有摇柄19。

11、。 0017 为了便于固定背板2上的被褥, 所述的背板2左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弹性带20。 0018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其初始状态为背板2处于水平状态, 止动杆12插入到止动齿 轮11相邻两个轮齿之间, 转轴4锁止不能正转, 弹性带20固定床体1上的被褥; 0019 病人需要翻身时, 握住摇柄19将转轴4反向转动, 转轴4带动止动齿轮11反转, 止动 齿轮11反转带动止动杆12向上摆动直到与止动杆12脱离, 同时转轴4反转经转动齿轮5带动 与转动齿轮5啮合的弧形齿3向上, 弧形齿3推动背板2向上摆动到一定角度, 同时弧形齿3向 上经弧形杆8带动橡胶塞16向左滑动, 单向阀18开启, 橡胶塞1。

12、6向左滑动经进气孔17将空气 吸入到弧形筒7内, 不影响弧形杆8的滑动, 背板2向上推动患者翻身坐起, 撤去手柄14上的 力, 止动杆11为左右方向且下端可与矩形盒10接触, 当止动杆12下端与矩形盒10接触达到 极限位置, 此时止动杆12阻挡止动齿轮11正转, 止动齿轮11经转轴4阻挡转动齿轮5正转, 转 动齿轮5锁止经与其啮合的弧形齿3保持背板2摆动的角度; 0020 当患者需要平躺时, 握住手柄14沿滑槽13向右滑动, 手柄14带动止动杆12向右滑 动解除止动齿轮11的锁止状态, 手柄14向右压缩弹簧15, 背板2带动弧形齿3向下转动, 弧形 齿3经弧形杆8带动橡胶塞16向右滑动, 此时。

13、单向阀18关闭, 橡胶塞16向右挤压弧形筒7内的 空气从排气孔9中缓慢排出, 弧形筒7内的气压经橡胶塞16使弧形杆8缓慢滑动, 形成对弧形 杆8的阻尼效果, 弧形杆8经弧形齿3带动背板2缓慢的摆动, 防止背板2摆动剧烈给病人造成 伤害, 当背板2摆动到水平位置, 松开手柄14, 弹簧15带动止动杆12向左滑动, 止动杆12插入 到止动齿轮11相邻两个轮齿之间, 止动齿轮11锁止不能正转恢复到初始状态。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转动齿轮与弧形齿的平稳啮合 转动将背板向上摆动, 背板带动患者翻身坐起, 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通过与弧形齿固 定连接的弧形杆在弧形筒抽吸空气, 使弧形筒内的空气对弧形杆产生阻尼效应, 防止背板 摆动剧烈伤害患者, 便于医护人员使用, 此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构思新颖, 实用性强。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1067595 U 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5 CN 211067595 U 5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6 CN 211067595 U 6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7 CN 211067595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脊椎 病人 辅助 翻身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脊椎病人辅助翻身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85063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