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打磨设备.pdf

上传人:姓*** 文档编号:11796673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8.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模具打磨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模具打磨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模具打磨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模具打磨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打磨设备.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694848.3 (22)申请日 2019.10.11 (73)专利权人 天津诚迈模具有限公司 地址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建设 五支路8号C区1层 (72)发明人 宁双明 (51)Int.Cl. B24B 19/20(2006.01) B24B 41/00(2006.01) B24B 41/02(2006.01) B24B 41/06(2012.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模具打磨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 领域, 特别是。

2、涉及一种模具打磨设备, 可自动对 模具进行翻转, 有效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 度, 节约工作时间; 包括底板、 四组支腿、 滑动座、 第一气缸、 第一电机和工作台, 底板顶端左半区 域设置有滑动槽, 第一气缸右部输出端设置有第 一伸缩杆, 第一电机右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 轴, 第一传动轴右端设置有打磨轮; 还包括支撑 板、 第二电机、 第一锥齿轮、 第二锥齿轮、 转轴、 螺 纹杆、 压板和螺母, 底板顶端右半区域设置有转 动槽, 底板底端右半区域纵向设置有转动孔, 工 作台底端插入至转动槽内并与转动槽内侧壁之 前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 第二电机右部输出端设 置有第二传动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

3、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0790409 U 2020.06.19 CN 210790409 U 1.一种模具打磨设备, 包括底板 (1) 、 四组支腿 (2) 、 滑动座 (3) 、 第一气缸 (4) 、 第一电机 (5) 和工作台 (6) , 四组支腿 (2) 顶端分别与底板 (1) 底端左前侧、 右前侧、 左后侧和右后侧连 接, 底板 (1) 顶端左半区域设置有滑动槽, 滑动座 (3) 底端可滑动固定在滑动槽内, 第一气缸 (4) 底端与底板 (1) 顶端左半区域连接, 第一气缸 (4) 右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 (7) , 第 一伸缩杆 (7) 右端与滑动座 (3) 左侧壁中央区。

4、域连接, 第一电机 (5) 安装在滑动座 (3) 顶端, 第一电机 (5) 右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 (8) , 第一传动轴 (8) 右端设置有打磨轮 (9) ; 其 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撑板 (10) 、 第二电机 (11) 、 第一锥齿轮 (12) 、 第二锥齿轮 (13) 、 转轴 (14) 、 螺纹杆 (15) 、 压板 (16) 和螺母 (17) , 底板 (1) 顶端右半区域设置有转动槽, 底板 (1) 底 端右半区域纵向设置有转动孔, 所述转动孔与转动槽连通, 工作台 (6) 底端插入至转动槽内 并与转动槽内侧壁之前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 (18) , 所述压板 (16) 顶端中央。

5、区域纵向设置有 螺纹孔, 螺纹杆 (15) 底端螺装穿过螺纹孔并与工作台 (6) 顶端中央区域连接, 所述螺母 (17) 螺装至螺纹杆 (15) 外侧上半区域, 所述转轴 (14) 顶端穿过转动孔并与工作台 (6) 底端中央 区域连接, 转轴 (14) 底端与第二锥齿轮 (13) 顶端中央区域连接, 所述支撑板 (10) 横向安装 在四组支腿 (2) 之间, 所述第二电机 (11) 安装在支撑板 (10) 顶端右半区域, 第二电机 (11) 右 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 (19) , 第二传动轴 (19) 右端与第一锥齿轮 (12) 左侧壁中央区域 连接, 所述第一锥齿轮 (12) 与第二锥齿。

6、轮 (13) 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打磨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辅助板 (20) , 所述辅助板 (20) 底端与支撑板 (10) 顶端右半区域连接, 辅助板 (20) 左侧壁上半区域横向设置有贯通 孔, 第二传动轴 (19) 右端穿过贯通孔并与贯通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 (21)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打磨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四组滚轮 (22) , 所述四组滚 轮 (22) 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四组支腿 (2) 底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打磨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气缸 (23) 和制动板 (24) , 支撑板 (10) 顶端左半区域纵向设。

7、置有伸缩孔, 所述第二气缸 (23) 安装在支撑板 (10) 顶端左半区域, 第二气缸 (23) 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伸缩杆 (25) , 所述第二伸缩杆 (25) 底 端穿过伸缩孔并与制动板 (24) 顶端中央区域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打磨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限位杆 (26) , 滑动座 (3) 左侧 壁下半区域横向设置有滑动孔, 所述限位杆 (26) 左端与滑动槽内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 限 位杆 (26) 右端穿过滑动孔并与滑动槽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打磨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杆 (27) 和推杆 (28) , 所述 支杆 (27) 。

8、顶端与推杆 (28) 底端左半区域连接, 支杆 (27) 底端与底板 (1) 顶端右半区域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打磨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前固定杆 (29) 和后固定杆 (30) , 所述前固定杆 (29) 和后固定杆 (30) 顶端分别与第一气缸 (4) 前端和后端连接, 前固定 杆 (29) 和后固定杆 (30) 底端分别与底板 (1) 顶端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打磨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安装座 (31) , 所述安装座 (31) 顶端与第二电机 (11) 底端连接, 安装座 (31) 底端与支撑板 (10) 顶端右半区域连接。 权利要求书。

9、 1/1 页 2 CN 210790409 U 2 模具打磨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模具打磨设备是一种用于对带有通孔的柱形模具进行表面打磨的辅助 装置, 其在模具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现有的模具打磨设备包括底板、 四组支 腿、 滑动座、 第一气缸、 第一电机和工作台, 四组支腿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左前侧、 右前侧、 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 底板顶端左半区域设置有滑动槽, 滑动座底端可滑动固定在滑动槽 内, 第一气缸底端与底板顶端左半区域连接, 第一气缸右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 。

10、第一 伸缩杆右端与滑动座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 第一电机安装在滑动座顶端, 第一电机右部输 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 第一传动轴右端设置有打磨轮, 工作台底端与底板顶端右半区域 连接; 现有的模具打磨设备使用时, 首先把模具固定在工作台上, 把第一电机通电, 第一电 机驱动第一传动轴转动, 第一传动轴带动打磨轮转动, 通过第一气缸控制第一伸缩杆向右 移动, 通过打磨轮对模具进行打磨, 工作人员可手动对模具进行翻转, 可对模具进行全面的 打磨处理; 现有的模具打磨设备使用中发现, 工作人员需要手动对模具进行翻转, 操作较为 费力, 且比较浪费时间, 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

11、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对模具进行翻转, 有效的减轻 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节约工作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的模具打磨设备。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包括底板、 四组支腿、 滑动座、 第一气缸、 第一电机和 工作台, 四组支腿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左前侧、 右前侧、 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 底板顶端左 半区域设置有滑动槽, 滑动座底端可滑动固定在滑动槽内, 第一气缸底端与底板顶端左半 区域连接, 第一气缸右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 第一伸缩杆右端与滑动座左侧壁中央 区域连接, 第一电机安装在滑动座顶端, 第一电机右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 第一传动 轴右端设置有打磨轮; 。

12、还包括支撑板、 第二电机、 第一锥齿轮、 第二锥齿轮、 转轴、 螺纹杆、 压 板和螺母, 底板顶端右半区域设置有转动槽, 底板底端右半区域纵向设置有转动孔, 所述转 动孔与转动槽连通, 工作台底端插入至转动槽内并与转动槽内侧壁之前设置有第一滚珠轴 承, 所述压板顶端中央区域纵向设置有螺纹孔, 螺纹杆底端螺装穿过螺纹孔并与工作台顶 端中央区域连接, 所述螺母螺装至螺纹杆外侧上半区域, 所述转轴顶端穿过转动孔并与工 作台底端中央区域连接, 转轴底端与第二锥齿轮顶端中央区域连接, 所述支撑板横向安装 在四组支腿之间, 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支撑板顶端右半区域, 第二电机右部输出端设置有 第二传动轴, 第。

13、二传动轴右端与第一锥齿轮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 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 锥齿轮啮合。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还包括辅助板, 所述辅助板底端与支撑板顶端右半 区域连接, 辅助板左侧壁上半区域横向设置有贯通孔, 第二传动轴右端穿过贯通孔并与贯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790409 U 3 通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还包括四组滚轮, 所述四组滚轮分别可转动安装在 四组支腿底端。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还包括第二气缸和制动板, 支撑板顶端左半区域纵 向设置有伸缩孔, 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支撑板顶端左半区域, 第二气缸。

14、底部输出端设置有 第二伸缩杆, 所述第二伸缩杆底端穿过伸缩孔并与制动板顶端中央区域连接。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还包括限位杆, 滑动座左侧壁下半区域横向设置有 滑动孔, 所述限位杆左端与滑动槽内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 限位杆右端穿过滑动孔并与滑 动槽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还包括支杆和推杆, 所述支杆顶端与推杆底端左半 区域连接, 支杆底端与底板顶端右半区域连接。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还包括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 所述前固定杆和后固 定杆顶端分别与第一气缸前端和后端连接, 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底端分别与底板顶端左前 侧和左后侧连。

15、接。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还包括安装座, 所述安装座顶端与第二电机底端连 接, 安装座底端与支撑板顶端右半区域连接。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首先把模具放置在工作台上, 通过螺 母和压板对模具进行固定, 把第一电机通电, 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轴转动, 第一传动轴带 动打磨轮转动, 通过第一气缸控制第一伸缩杆向右移动, 通过打磨轮对模具进行打磨, 把第 二电机通电, 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传动轴转动, 第二传动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 由于第一锥 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使得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 第二锥齿轮通过转轴带动 工作台转动, 第一滚珠轴承可以。

16、减小工作台在转动槽内转动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 工作台 带动模具进行缓慢的转动, 可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打磨处理, 从而实现自动对模具进行翻转, 有效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节约工作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工作台、 螺纹杆、 压板和螺母的连接示意图; 0015 图3是底板、 第一气缸、 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的连接示意左视图; 0016 图4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7 附图中标记: 1、 底板; 2、 支腿; 3、 滑动座; 4、 第一气缸; 5、 第一电机; 6、 工作台; 7、 第 一伸缩杆; 8、 第一传动轴; 9、 。

17、打磨轮; 10、 支撑板; 11、 第二电机; 12、 第一锥齿轮; 13、 第二锥 齿轮; 14、 转轴; 15、 螺纹杆; 16、 压板; 17、 螺母; 18、 第一滚珠轴承; 19、 第二传动轴; 20、 辅助 板; 21、 第二滚珠轴承; 22、 滚轮; 23、 第二气缸; 24、 制动板; 25、 第二伸缩杆; 26、 限位杆; 27、 支杆; 28、 推杆; 29、 前固定杆; 30、 后固定杆; 31、 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说明书。

18、 2/4 页 4 CN 210790409 U 4 0019 如图1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包括底板1、 四组支腿2、 滑动座3、 第一气缸4、 第一电机5和工作台6, 四组支腿2顶端分别与底板1底端左前侧、 右前侧、 左后侧 和右后侧连接, 底板1顶端左半区域设置有滑动槽, 滑动座3底端可滑动固定在滑动槽内, 第 一气缸4底端与底板1顶端左半区域连接, 第一气缸4右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7, 第一 伸缩杆7右端与滑动座3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 第一电机5安装在滑动座3顶端, 第一电机5右 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8, 第一传动轴8右端设置有打磨轮9; 还包括支撑板10、 第。

19、二电 机11、 第一锥齿轮12、 第二锥齿轮13、 转轴14、 螺纹杆15、 压板16和螺母17, 底板1顶端右半区 域设置有转动槽, 底板1底端右半区域纵向设置有转动孔, 转动孔与转动槽连通, 工作台6底 端插入至转动槽内并与转动槽内侧壁之前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18, 压板16顶端中央区域纵 向设置有螺纹孔, 螺纹杆15底端螺装穿过螺纹孔并与工作台6顶端中央区域连接, 螺母17螺 装至螺纹杆15外侧上半区域, 转轴14顶端穿过转动孔并与工作台6底端中央区域连接, 转轴 14底端与第二锥齿轮13顶端中央区域连接, 支撑板10横向安装在四组支腿2之间, 第二电机 11安装在支撑板10顶端右半区域,。

20、 第二电机11右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19, 第二传动 轴19右端与第一锥齿轮12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 第一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13啮合; 首先 把模具放置在工作台上, 通过螺母和压板对模具进行固定, 把第一电机通电, 第一电机驱动 第一传动轴转动, 第一传动轴带动打磨轮转动, 通过第一气缸控制第一伸缩杆向右移动, 通 过打磨轮对模具进行打磨, 把第二电机通电, 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传动轴转动, 第二传动轴带 动第一锥齿轮转动, 由于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使得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 转动, 第二锥齿轮通过转轴带动工作台转动, 第一滚珠轴承可以减小工作台在转动槽内转 动时所产生的摩擦阻。

21、力, 工作台带动模具进行缓慢的转动, 可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打磨处理, 从而实现自动对模具进行翻转, 有效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节约工作时间, 提高工作 效率。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还包括辅助板20, 辅助板20底端与支撑板10顶端右 半区域连接, 辅助板20左侧壁上半区域横向设置有贯通孔, 第二传动轴19右端穿过贯通孔 并与贯通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21; 辅助板可对第二传动轴进行支撑, 第二滚 珠轴承可以减小第二传动轴在贯通孔内转动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 提高使用可靠性。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还包括四组滚轮22, 四组滚轮22分别可转动安装在 四。

22、组支腿2底端; 四组滚轮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移动, 提高使用灵活性。 0022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还包括第二气缸23和制动板24, 支撑板10顶端左半 区域纵向设置有伸缩孔, 第二气缸23安装在支撑板10顶端左半区域, 第二气缸23底部输出 端设置有第二伸缩杆25, 第二伸缩杆25底端穿过伸缩孔并与制动板24顶端中央区域连接; 通过第二气缸控制第二伸缩杆向下移动, 第二伸缩杆带动制动板向下移动并通过制动板对 装置起到制动的效果, 提高使用可控性。 0023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还包括限位杆26, 滑动座3左侧壁下半区域横向设置 有滑动孔, 限位杆26左端与滑动槽内左侧壁中。

23、央区域连接, 限位杆26右端穿过滑动孔并与 滑动槽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 限位杆可对滑动座进行限位, 提高使用安全性。 0024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还包括支杆27和推杆28, 支杆27顶端与推杆28底端 左半区域连接, 支杆27底端与底板1顶端右半区域连接; 工作人员可通过推杆对装置进行移 动, 操作较为省力, 提高使用便捷性。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790409 U 5 0025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还包括前固定杆29和后固定杆30, 前固定杆29和后 固定杆30顶端分别与第一气缸4前端和后端连接, 前固定杆29和后固定杆30底端分别与底 板1顶端左前侧和左后。

24、侧连接; 前固定杆后固定杆可对第一气缸进行固定, 提高使用稳定 性。 0026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还包括安装座31, 安装座31顶端与第二电机11底端 连接, 安装座31底端与支撑板10顶端右半区域连接; 安装座可对第二电机进行固定, 提高使 用稳定性。 0027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其在工作时, 首先把模具放置在工作台上, 通过螺母 和压板对模具进行固定, 把第一电机通电, 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轴转动, 第一传动轴带动 打磨轮转动, 通过第一气缸控制第一伸缩杆向右移动, 通过打磨轮对模具进行打磨, 把第二 电机通电, 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传动轴转动, 第二传动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

25、动, 由于第一锥齿 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使得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 第二锥齿轮通过转轴带动工 作台转动, 第一滚珠轴承可以减小工作台在转动槽内转动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 工作台带 动模具进行缓慢的转动, 可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打磨处理, 从而实现自动对模具进行翻转, 有 效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节约工作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辅助板可对第二传动轴进行 支撑, 第二滚珠轴承可以减小第二传动轴在贯通孔内转动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 提高使用 可靠性; 四组滚轮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移动, 提高使用灵活性; 通过第二气缸控制第 二伸缩杆向下移动, 第二伸缩杆带动制动板向下移动并通过制动板对装。

26、置起到制动的效 果, 提高使用可控性; 限位杆可对滑动座进行限位, 提高使用安全性; 工作人员可通过推杆 对装置进行移动, 操作较为省力, 提高使用便捷性; 前固定杆后固定杆可对第一气缸进行固 定, 提高使用稳定性; 安装座可对第二电机进行固定, 提高使用稳定性。 0028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所使用的第一气缸、 第二气缸、 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都是从市面上采购的, 只需按照说明书进行安装使用即可。 0029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 连接方式或设置方 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 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 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 只要 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

27、的均可进行实施, 故不在多加赘述。 0030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打磨设备, 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 前后内外以 及垂直水平” 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 或为本领 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 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与此同时,“第一” 、“第二” 和 “第三” 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 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 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 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 这些改 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790409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0790409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0790409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模具 打磨 设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模具打磨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79667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