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无线控制的卫星通信接收器.pdf
《可无线控制的卫星通信接收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无线控制的卫星通信接收器.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716218.1 (22)申请日 2019.10.14 (73)专利权人 广东蔚海移动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 路106号 (自编1号楼) X1301-G6255(集 群注册) (JM) (72)发明人 王海定 (51)Int.Cl. H01Q 3/08(2006.01) H01Q 3/00(2006.01) H01Q 19/12(2006.01) H04N 5/64(2006.01) H04N 7/20(2006.01) G08C 。
2、17/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无线控制的卫星通信接收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无线控制的卫星 通信接收器, 包括信号接收锅体和设备箱体, 所 述信号接收锅体设置于所述设备箱体的顶部, 所 述信号接收锅体的背面弧顶处通过焊接固定有 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壳体内横向贯穿设有支撑 轴, 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 支架杆, 两个所述支架杆的底部设有底座板, 且 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信号接收锅体的一端铸焊 连接有弧形滑杆, 所述弧形滑杆的外弧面设有轨 道槽, 所述轨道槽内设有轨道齿, 所述轨道齿为 横向设置, 所述弧形滑杆的下端一侧设有第一驱 动电机,。
3、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轨道齿通过驱 动齿轮啮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卫星信号接收器 较好的提高了接收卫星信号的效率, 避免了繁琐 的人工调整方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0806014 U 2020.06.19 CN 210806014 U 1.一种可无线控制的卫星通信接收器, 包括信号接收锅体 (1) 和设备箱体 (2) , 其特征 在于, 所述信号接收锅体 (1) 设置于所述设备箱体 (2) 的顶部, 所述信号接收锅体 (1) 的背面 弧顶处通过焊接固定有连接件 (11) , 所述连接件 (11) 壳体内横向贯穿设有支撑轴 (13) , 所 述支撑轴 (13) 的。
4、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架杆 (241) , 两个所述支架杆 (241) 的底部 设有底座板 (24) , 且两个所述支架杆 (241) 呈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板 (24) 的上表面两侧通 过焊接固定; 所述连接件 (11) 远离所述信号接收锅体 (1) 的一端铸焊连接有弧形滑杆 (12) , 所述连接件 (11) 位于所述弧形滑杆 (12) 的内弧壁中心处, 所述弧形滑杆 (12) 的外弧面设有 轨道槽 (121) , 所述轨道槽 (121) 内设有轨道齿 (121a) , 所述轨道齿 (121a) 为横向设置, 且所 述弧形滑杆 (12) 的下端一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 (27) , 所述第。
5、一驱动电机 (27) 的防护壳底部 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板 (24) 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 (27) 的输出端通过轴杆连接 有驱动齿轮 (271) , 所述驱动齿轮 (271) 与所述轨道齿 (121a) 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线控制的卫星通信接收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板 (24) 的下端设有带座轴承 (23) , 所述带座轴承 (23) 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设备箱体 (2) 的上表 面, 所述带座轴承 (23) 内垂直贯穿有转动支撑轴 (26) , 所述转动支撑轴 (26) 的顶部铸焊连 接有固定块 (262) , 所述固定块 (262) 的上表面通过螺栓与。
6、所述底座板 (24) 的下表面相连 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无线控制的卫星通信接收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支 撑轴 (26) 的底部贯穿所述设备箱体 (2) 的顶部壳体延伸至所述设备箱体 (2) 的内部铸焊连 接有水平锥形齿轮 (261) , 所述水平锥形齿轮 (261) 啮合连接有垂直锥形齿轮 (251) , 所述垂 直锥形齿轮 (251) 通过轴杆贯穿所述设备箱体 (2) 的侧壁延伸至所述设备箱体 (2) 的外部与 第二驱动电机 (25) 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 (25) 的防护壳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 设备箱体 (2) 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
7、线控制的卫星通信接收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滑 杆 (12) 的两端开口处均设有限位挡片 (122) , 每个所述限位挡片 (122) 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弧 形滑杆 (12) 的两端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无线控制的卫星通信接收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箱 体 (2) 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电机 (25) 的一端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接线座 (21) , 所述接线座 (21) 的内部通过导线连接有无线控制器 (211) , 所述无线控制器 (211) 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 于所述设备箱体 (2) 的内底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无线控制的卫星通信接收器, 其特征在于。
8、, 所述设备箱 体 (2) 的两侧外壁靠近底部的四个顶角处逐一设有四个单孔固定片 (22) , 多个所述单孔固 定片 (22) 呈两两对称式焊接于所述设备箱体 (2) 的侧壁壳体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806014 U 2 一种可无线控制的卫星通信接收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卫星信号收发设备的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可无线控制的 卫星通信接收器。 背景技术 0002 卫星电视接收器俗称 “锅” , 是一种能够接收卫星电视节目的装置, 由抛物面天线、 馈源、 高频头、 卫星接收机组成。 卫星电视接收器为部分农村了解外界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 利, 也引发了一定。
9、隐忧。 0003 卫星接收器有正馈天线和偏馈天线两种, 正馈天线的反射面面积比较大, 因此俗 称为 “大锅” ; 相对的偏馈天线反射面面积比较小, 称为 “小锅” 或 “小耳朵” 。 0004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因为可用于实施传播淫秽色情节目、 危害国家安全等 违法犯罪活动, 受到国家严格管控。 国务院分别于1993年、 2013年以第129号令、 第638号国 务院令的方式规定除依法可以销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单位外,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销售。 0005 现有的卫星接收器结构相对简单, 在调整信号接收时, 通常需要进行人工的调整 比对, 不断的测试信号稳定性, 该方式存在信号接收效。
10、率低的问题, 并且非常的繁琐, 无法 快速的精确跟踪卫星信号。 发明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可无线控制的卫星通信接收器, 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 一种可无线控制的卫星通信接收器, 包括信号接收锅体和设备箱体, 所述信号接 收锅体设置于所述设备箱体的顶部, 所述信号接收锅体的背面弧顶处通过焊接固定有连接 件, 所述连接件壳体内横向贯穿设有支撑轴, 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 支架杆, 两个所述支架杆的底部设有底座板, 且两个所述支架杆呈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板 的上表面两侧通过焊接固定; 。
11、0009 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信号接收锅体的一端铸焊连接有弧形滑杆, 所述连接件位于 所述弧形滑杆的内弧壁中心处, 所述弧形滑杆的外弧面设有轨道槽, 所述轨道槽内设有轨 道齿, 所述轨道齿为横向设置, 且所述弧形滑杆的下端一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 所述第一驱 动电机的防护壳底部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板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 过轴杆连接有驱动齿轮, 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轨道齿啮合连接。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底座板的下端设有带座轴承, 所述带座轴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设 备箱体的上表面, 所述带座轴承内垂直贯穿有转动支撑轴, 所述转动支撑轴的顶部铸焊连 接有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
12、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板的下表面相连接。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转动支撑轴的底部贯穿所述设备箱体的顶部壳体延伸至所述设备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806014 U 3 箱体的内部铸焊连接有水平锥形齿轮, 所述水平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有垂直锥形齿轮, 所述 垂直锥形齿轮通过轴杆贯穿所述设备箱体的侧壁延伸至所述设备箱体的外部与第二驱动 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防护壳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设备箱体的侧壁 上。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弧形滑杆的两端开口处均设有限位挡片, 每个所述限位挡片均通 过螺栓与所述弧形滑杆的两端侧壁固定连接。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设备箱体远离所述第。
13、二驱动电机的一端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接 线座, 所述接线座的内部通过导线连接有无线控制器, 所述无线控制器的底部通过螺栓固 定于所述设备箱体的内底板上。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设备箱体的两侧外壁靠近底部的四个顶角处逐一设有四个单孔固 定片, 多个所述单孔固定片呈两两对称式焊接于所述设备箱体的侧壁壳体上。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6 其一, 本实用新型的卫星信号接收器利用信号接收锅体背部的连接件和支撑轴配 合两个支架杆形成转动支撑, 然后利用无线遥控的方式控制第一驱动电机进行转动, 使得 驱动齿轮带动相啮合的轨道齿进行位移, 从而将弧形滑杆进行转动, 再通。
14、过弧形滑杆和连 接件固定连接, 驱使信号接收锅体进行角度调整, 便于卫星信号接收器快速的调整到合适 的位置接收到卫星信号, 避免了繁琐的人工调整方式; 0017 其二, 本实用新型的卫星信号接收器利用底座板和带座轴承之间的转动连接, 然 后借助无线遥控的方式控制第二驱动电机进行转动, 使得垂直锥形齿轮带动水平锥形齿轮 进行转动, 从而将转动支撑轴和底座板一同进行转动, 实现了信号接收锅体的转动, 增加了 信号接收锅体的调整角度范围, 进一步的提高了卫星信号接收器接收卫星信号的效率。 0018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
15、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箱体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滑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图1中的A区放大图; 0023 图5为图1中的B区放大图。 0024 图中: 1、 信号接收锅体; 11、 连接件; 12、 弧形滑杆; 121、 轨道槽; 121a、 轨道齿; 122、 限位挡片; 13、 支撑轴; 2、 设备箱体; 21、 接线座; 211、 无线控制器; 22、 单孔固定片; 23、 带座 轴承; 24、 底座板; 241、 支架杆; 25、 第二驱动电机; 251、 垂直锥形齿轮; 26、 转动支撑轴; 261、 水平锥形齿轮; 26。
16、2、 固定块; 27、 第一驱动电机; 271、 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 述, 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 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 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 相反的, 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 容更加透彻全面。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0806014 U 4 0026 需要说明的是, 当元件被称为 “固设于” 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 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 “连接” 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 一个元件或者。
17、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垂直的” 、“水平的” 、“左” 、“右” 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 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及 或” 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 请着重参照附图1-4所示, 一种可无线控制的卫星通信接收器, 包括信号接收锅体 1和设备箱体2, 所述信号接收锅体1设置于所述设备箱体2的顶部, 所述信号接收锅。
18、体1的背 面弧顶处通过焊接固定有连接件11, 所述连接件11壳体内横向贯穿设有支撑轴13, 所述支 撑轴1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架杆241, 两个所述支架杆241的底部设有底座板 24, 且两个所述支架杆241呈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板24的上表面两侧通过焊接固定; 所述连 接件11远离所述信号接收锅体1的一端铸焊连接有弧形滑杆12, 所述连接件11位于所述弧 形滑杆12的内弧壁中心处, 所述弧形滑杆12的外弧面设有轨道槽121, 所述轨道槽121内设 有轨道齿121a, 所述轨道齿121a为横向设置, 且所述弧形滑杆12的下端一侧设有第一驱动 电机27,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7的防护壳底。
19、部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板24的上表面, 所述 第一驱动电机27的输出端通过轴杆连接有驱动齿轮271, 所述驱动齿轮271与所述轨道齿 121a啮合连接; 所述底座板24的下端设有带座轴承23, 所述带座轴承2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 设备箱体2的上表面, 所述带座轴承23内垂直贯穿有转动支撑轴26, 所述转动支撑轴26的顶 部铸焊连接有固定块262, 所述固定块262的上表面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板24的下表面相连 接; 所述转动支撑轴26的底部贯穿所述设备箱体2的顶部壳体延伸至所述设备箱体2的内部 铸焊连接有水平锥形齿轮261, 所述水平锥形齿轮261啮合连接有垂直锥形齿轮251, 所述垂 直锥形齿。
20、轮251通过轴杆贯穿所述设备箱体2的侧壁延伸至所述设备箱体2的外部与第二驱 动电机25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的防护壳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设备箱体2 的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驱动电机27和第二驱动电机25的动力供应, 驱使了信号接收 锅体1在弧形滑杆12的行程范围内进行垂直向的角度调整, 紧接着配合转动支撑轴26的转 动, 辅助信号接收锅体1同时进行了水平向的角度调整, 较好的扩大了调整范围, 便于卫星 信号的快速接收。 0029 请着重参照附图5所示, 所述弧形滑杆12的两端开口处均设有限位挡片122, 每个 所述限位挡片122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弧形滑杆12的两端侧壁固定连。
21、接。 在本实施例中, 两个 限位挡片122的设置, 较好的防护了弧形滑杆12与驱动齿轮271的脱离, 保障了信号接收锅 体1在正常的调整范围内进行调整。 0030 请着重参照附图1和2所示, 所述设备箱体2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的一端侧壁 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接线座21, 所述接线座21的内部通过导线连接有无线控制器211, 所述无 线控制器21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设备箱体2的内底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 在接线座 21上接通线路后, 设备箱体2内部的型号为ST225-TAZS无线控制器211接收到工作电源, 可 配合遥控设备进行无线传输连接, 控制第一驱动电机27和第二驱动电机25的正反转。
22、, 实现 了卫星通信接收器的自动角度调整。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806014 U 5 0031 请着重参照附图1所示, 所述设备箱体2的两侧外壁靠近底部的四个顶角处逐一设 有四个单孔固定片22, 多个所述单孔固定片22呈两两对称式焊接于所述设备箱体2的侧壁 壳体上。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四个单孔固定片22可利用螺栓将设备箱体2固定在指定的位 置, 有效的防止了卫星通信接收器的侧翻和摇晃等情况, 保持了信号的稳定接收。 0032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0033 首先, 将设备箱体2两侧的四个单孔固定片22通过螺栓固定在指定位置, 然后将线 路连接在接线座21上, 通过无。
23、线遥控设备对无线控制器211进行控制, 驱使第一驱动电机27 进行转动, 此时驱动齿轮271配合弧形滑杆12上设置在轨道槽121内的轨道齿121a啮合活 动, 使得弧形滑杆12转动从而带动信号接收锅体1进行垂直向的转动, 而信号接收锅体1背 部的连接件11借助支撑轴13和两个支架杆241转动连接, 两个支架杆241底部连接的底座板 24利用转动支撑轴26顶部的固定块262进行固定连接, 再通过无线遥控设备对无线控制器 211进行控制, 驱使第二驱动电机25进行转动, 使得垂直锥形齿轮251和水平锥形齿轮261啮 合转动, 将转动支撑轴26借助带座轴承23同时进行转动, 实现底座板24的转动, 。
24、则直接控制 了信号接收锅体1的水平向旋转调整, 快速完成卫星信号的接收比对。 0034 上述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 述方式的限制, 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 或 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 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806014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0806014 U 7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0806014 U 8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0806014 U 9 。
- 内容关键字: 无线 控制 卫星通信 接收器
便携式文档高拍仪.pdf
纤维加热烘箱.pdf
风机箱体法兰.pdf
具有防护机构的绝缘环网柜.pdf
建筑施工用节能式钢筋加工机构.pdf
硬度检测装置.pdf
文胸模杯成型装置.pdf
水质采样设备.pdf
分体式树木胸径固定观测装置.pdf
快装式恒温阀及应用该恒温阀的热水器.pdf
测绘用可调节的测斜仪.pdf
油田伴生气碳捕集系统.pdf
钢渣压辊冷却装置.pdf
磁共振噪音防护耳罩.pdf
固态脱硫脱硝装置.pdf
贴片式高压整流二极管.pdf
用于聚乙烯原料的筛分装置.pdf
弯管机的上料装置.pdf
烤箱、烤箱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pdf
基于3D卷积和多标签解码的颅脑CT影像质量控制方法.pdf
用于船舶石墨铜套生产的钻孔装置.pdf
釜式再沸器.pdf
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精棉生产用挤浆机.pdf
基于模板多级匹配的化学仪器位姿估计方法、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云服务智能部署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镁法生产海绵钛加料与充氩装置.pdf
基于扩散模型的音乐音色风格转换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无人机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pdf
改性卡拉胶、卡拉胶囊皮及改性卡拉胶的制备方法.pdf
照明灯塔设备的能耗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血管吻合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