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pdf

上传人:七月 文档编号:11792614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62.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118446.5 (22)申请日 2019.12.02 (73)专利权人 武汉亿德光兴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竹苑小 区7-401 (72)发明人 刘依李亚林张伟 (51)Int.Cl. G01M 11/00(2006.01) G02B 6/3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端检仪镜头盖 结构, 包括下端盖与下端盖顶部固定连接的上端 盖, 所述下端盖上端面一体成型连。

2、接有内环板, 所述上端盖内侧竖直端与内环板之间通过螺纹 旋合连接, 所述下端盖外侧开设有多个贯穿下端 盖上下端面的第一阶梯孔, 所述上端盖竖直端内 部开设有两个贯穿上端盖上下端面的第二阶梯 孔, 且第二阶梯孔与第一阶梯孔之间方向相反, 两个所述旋合螺母分别与第一阶梯孔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 由于采用了旋合固定端盖机构, 实现了大量检测光纤时不会影响到焦距调整, 便 于大量插拔检测, 又由于采用了螺栓固定机构, 从而实现了多次插拔光纤时不会影响到整个装 置的焦距变化。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0802854 U 2020.06.19 CN 210802854 U 1.。

3、一种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 包括下端盖(1)与下端盖(1)顶部固定连接的上端盖 (2),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端盖(1)上端面一体成型连接有内环板(101), 所述上端盖(2)内侧 竖直端与内环板(101)之间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所述下端盖(1)外侧开设有多个贯穿下端盖 (1)上下端面的第一阶梯孔(102), 所述上端盖(2)竖直端内部开设有两个贯穿上端盖(2)上 下端面的第二阶梯孔(205), 且第二阶梯孔(205)与第一阶梯孔(102)之间方向相反, 并且两 个第二阶梯孔(205)关于上端盖(2)中心轴对称, 两个所述第二阶梯孔(205)内腔均套设有 固定螺栓(3), 且两个固定螺栓(3)。

4、与第一阶梯孔(102)滑动连接, 并且两个固定螺栓(3)底 端分别旋合连接有两个旋合螺母(4), 两个所述旋合螺母(4)分别与第一阶梯孔(102)固定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阶梯 孔(102)之间关于下端盖(1)的竖直中心轴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端盖(1)中 心轴处开设有开口(103), 且开口(103)贯穿下端盖(1)的上下两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端盖(2)顶 部水平端开设有两个半槽(203), 且两个半槽(203。

5、)关于上端盖(2)的竖直中心轴对称, 并且 两个半槽(203)均贯穿上端盖(2)的上下两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端盖(2)中 心轴处开设有引导槽(201), 且引导槽(201)贯穿上端盖(2)的上下两侧端面, 并且引导槽 (201)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 所述上端盖(2)中心轴处下端面开设有半球形柱(2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球形柱 (206)开设有内槽(202)与透光孔(204), 所述内槽(202)下端面与透光孔(204)相连通, 所述 内槽(202)半径大于透光孔(204)的。

6、半径。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802854 U 2 一种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光纤端面检测仪采用3.5英寸30万像素的液晶显示屏, 一次性将光纤端面图像放 大200倍, 图像清晰、 居中性好、 亮度对比度可调, 探测器体积小, 便于携带, 显示器内置锂电 池, 一次充电后连续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 测头品种全, 既可检测公头, 也可检测母头, 是光 网络维护、 工程安装、 器件厂商高端产线的理想工具, 广泛应用于电信、 移动、 联通、 广电、 电 力、 器件厂商以及。

7、大学、 科研机构等光学实验室。 0003 现有的光纤端检仪在光纤端面检测过程中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现有的光纤端检 仪镜头盖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了以下的一些缺陷, 首先, 在大量光纤端面检测过程中往 往会多次插拔光纤导致需要多次调整焦距, 使得检测效率受到影响; 其次, 多次插拔光纤时 会带动端盖转动, 使得光纤调整后出现焦距变化, 影响检测的方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为了解决插拔光纤影响到检测效率的问题, 而提出的一 种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 包括下端盖与下端盖。

8、顶部固定连接的上端盖, 所述 下端盖上端面一体成型连接有内环板, 所述上端盖内侧竖直端与内环板之间通过螺纹旋合 连接, 所述下端盖外侧开设有多个贯穿下端盖上下端面的第一阶梯孔, 所述上端盖竖直端 内部开设有两个贯穿上端盖上下端面的第二阶梯孔, 且第二阶梯孔与第一阶梯孔之间方向 相反, 并且两个第二阶梯孔关于上端盖中心轴对称, 两个所述第二阶梯孔内腔均套设有固 定螺栓, 且两个固定螺栓与第一阶梯孔滑动连接, 并且两个固定螺栓底端分别旋合连接有 两个旋合螺母, 两个所述旋合螺母分别与第一阶梯孔固定连接。 000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 所述多个第一阶梯孔之间关于下端盖的竖直中心。

9、轴对称。 000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 所述下端盖中心轴处开设有开口, 且开口贯穿下端盖的上下两端面。 00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 所述上端盖顶部水平端开设有两个半槽, 且两个半槽关于上端盖的竖直中心轴对 称, 并且两个半槽均贯穿上端盖的上下两端面。 001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 所述上端盖中心轴处开设有引导槽, 且引导槽贯穿上端盖的上下两侧端面, 并且 引导槽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 所述上端盖中心轴处下端面开设有半球形柱。 00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802854 U 3 0。

10、016 所述半球形柱开设有内槽与透光孔, 所述内槽下端面与透光孔相连通, 所述内槽 半径大于透光孔的半径。 0017 综上所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 1、 本实用新型中, 采用了旋合固定端盖机构, 由于采用了上端盖上开设的两个半 槽, 实现了半槽处带动上端盖转动, 又由于采用了上端盖与内环板之间的螺纹旋合连接, 实 现了下端盖与上端盖之间的距离受到旋转调节, 以便于控制半球形柱与开口处之间的距 离, 同时由于采用了上端盖中心轴处开设的引导槽, 且引导槽与内槽之间的连通, 实现了光 纤端面插入内槽内部时, 又由于采用了透光孔对于光纤端面对于进行观察, 此。

11、时插拔光纤 时不会影响到上端盖的活动, 实现了大量检测光纤时不会影响到焦距调整, 便于大量插拔 检测。 0019 2、 本实用新型中, 采用了螺栓固定机构, 由于采用了第二阶梯孔与第一阶梯孔之 间的反向, 以及固定螺栓与旋合螺母之间的旋合连接, 实现了下端盖与上端盖之间的旋合 连接被固定, 以减少多次插拔光纤时影响到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的旋合固定, 又由于采用 了下端盖上开设的多个第一阶梯孔, 实现了两个第二阶梯孔与对应的第一阶梯孔之间互相 通过固定螺栓和旋合螺母固定, 从而实现了多次插拔光纤时不会影响到整个装置的焦距变 化。 附图说明 0020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图结构示。

12、意图; 0021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A截面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B截面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例说明: 0025 1、 下端盖; 101、 内环板; 102、 第一阶梯孔; 103、 开口; 2、 上端盖; 201、 引导槽; 202、 内槽; 203、 半槽; 204、 透光孔; 205、 第二阶梯孔; 206、 半球形柱; 3、 固定螺栓; 4、 旋合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

13、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 包括 下端盖1与下端盖1顶部固定连接的上端盖2, 下端盖1上端面一体成型连接有内环板101, 上 端盖2内侧竖直端与内环板101之间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下端盖1外侧开设有多个贯穿下端 盖1上下端面的第一阶梯孔102, 上端盖2竖直端内部开设有两个贯穿上端盖2上下端面的第 二阶梯孔20。

14、5, 且第二阶梯孔205与第一阶梯孔102之间方向相反, 并且两个第二阶梯孔205 关于上端盖2中心轴对称, 两个第二阶梯孔205内腔均套设有固定螺栓3, 且两个固定螺栓3 与第一阶梯孔102滑动连接, 并且两个固定螺栓3底端分别旋合连接有两个旋合螺母4, 两个 旋合螺母4分别与第一阶梯孔102固定连接, 使得旋合螺母4与固定螺栓3将下端盖1与上端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802854 U 4 盖2之间互相固定, 以减少上端盖2使用时的偏移问题, 其中本文中所述的固定连接均可采 用粘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实现。 0028 具体的, 如图4所示, 多个第一阶梯孔102之间关于下端盖1的竖直。

15、中心轴对称, 使 得上端盖2转动过程中不会影响到第二阶梯孔205与第一阶梯孔102之间的互相连通。 0029 具体的, 如图3所示, 下端盖1中心轴处开设有开口103, 且开口103贯穿下端盖1的 上下两端面, 使得开口103处方便与镜头安装。 0030 具体的, 如图1所示, 上端盖2顶部水平端开设有两个半槽203, 且两个半槽203关于 上端盖2的竖直中心轴对称, 并且两个半槽203均贯穿上端盖2的上下两端面, 以便于通过半 槽203带动上端盖2转动。 0031 具体的, 如图3所示, 上端盖2中心轴处开设有引导槽201, 且引导槽201贯穿上端盖 2的上下两侧端面, 并且引导槽201呈上。

16、大下小的锥形结构, 上端盖2中心轴处下端面开设有 半球形柱206, 以便于通过引导槽201便于安装固定光纤。 0032 具体的, 如图3所示, 半球形柱206开设有内槽202与透光孔204, 内槽202下端面与 透光孔204相连通, 内槽202半径大于透光孔204的半径, 以便于将光纤端口处与透光孔204 上端面贴合, 同时通过透光孔204便于观察光纤的端面。 0033 工作原理: 使用时, 首先, 通过上端盖2上开设的两个半槽203, 以便于半槽203处带 动上端盖2转动, 再通过上端盖2与内环板101之间的螺纹旋合连接, 使得下端盖1与上端盖2 之间的距离受到旋转调节, 以便于控制半球形柱。

17、206与开口处103之间的距离, 通过上端盖2 中心轴处开设的引导槽201, 且引导槽201与内槽202之间的连通, 以便于光纤端面插入内槽 202内部时, 通过透光孔204对于光纤端面对于进行观察, 此时插拔光纤时不会影响到上端 盖2的活动, 使得大量检测光纤时不会影响到焦距调整, 便于大量检测; 其次, 通过第二阶梯 孔205与第一阶梯孔102之间的反向, 以及固定螺栓3与旋合螺母4之间的旋合连接, 使得下 端盖1与上端盖2之间的旋合连接被固定, 以减少多次插拔光纤时影响到上端盖2与下端盖1 之间的旋合固定, 通过下端盖1上开设的多个第一阶梯孔102, 以便于两个第二阶梯孔205与 对应的第一阶梯孔102之间互相通过固定螺栓3和旋合螺母4固定, 从而使得多次插拔光纤 时不会影响到整个装置的焦距变化。 0034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802854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0802854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0802854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光纤 端检仪 镜头 结构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光纤端检仪镜头盖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79261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