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环保性冷凝器.pdf

上传人:jo****n 文档编号:11788442 上传时间:2021-10-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0.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组合式环保性冷凝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组合式环保性冷凝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组合式环保性冷凝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组合式环保性冷凝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式环保性冷凝器.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975694.9 (22)申请日 2019.06.27 (73)专利权人 辽宁氟托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123100 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伊吗图 镇福兴地村 (氟化工产业基地) (72)发明人 戴进猛胥洪彬刘凤阳 (51)Int.Cl. B01D 5/00(2006.01) B01D 5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组合式环保性冷凝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环保性冷凝 器, 包括罐体, 所述罐体的内部上方插入有多个 换热管,。

2、 所述换热管的上方固接有分流罩, 所述 罐体的下方固接有冷凝罐, 所述冷凝罐的上方与 换热管固定相连, 且分流罩、 换热管和冷凝罐的 内部相互连通, 所述冷凝罐下方的出口贯穿罐 体。 该组合式环保性冷凝器, 通过冷凝后的低温 气体对刚输送的高温气体进行初步冷却, 大大增 加了冷却效果, 同时也避免全部温度被冷却用的 水吸收导致水温过高, 影响后期冷凝的效果, 通 过被水浸没部分的冷凝管初步冷凝, 并通过葫芦 形状的冷凝罐时气体折线或者弯曲流动撞击内 壁进行二次冷凝, 大大增加了冷凝的效果, 同时 也避免气体携带大量的雾滴流动影响冷凝液的 收集。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

3、0786294 U 2020.06.19 CN 210786294 U 1.一种组合式环保性冷凝器, 包括罐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1)的内部上方插入 有多个换热管(5), 所述换热管(5)的上方固接有分流罩(3), 所述罐体(1)的下方固接有冷 凝罐(8), 所述冷凝罐(8)的上方与换热管(5)固定相连, 且分流罩(3)、 换热管(5)和冷凝罐 (8)的内部相互连通, 所述冷凝罐(8)下方的出口贯穿罐体(1), 所述换热管(5)的外壁上方 固定套接有箱体(2), 且箱体(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分流罩(3)和罐体(1)固定相连, 所述冷 凝罐(8)的上方中间插入有导管(6), 且导管。

4、(6)的上方贯穿罐体(1)和箱体(2)的内部下方, 且箱体(2)、 导管(6)和冷凝罐(8)的内部相互连通, 所述导管(6)的内部固接有多个扰流板 (7), 所述分流罩(3)的内部下方转动相连有汽轮(4), 且汽轮(4)上下两侧的扇叶分别设置 在分流罩(3)和箱体(2)的内部; 所述汽轮(4)包括第一扇叶、 转轴和第二扇叶, 所述转轴通过密封轴承转动相连在分流 罩(3)的内部下方, 所述第一扇叶固定套接在转轴的外壁上方, 所述第二扇叶固定套接有在 转轴的外壁下方, 且第一扇叶的倾斜角度与第二扇叶的倾斜角度相反。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786294 U 2 一种组合式环保性冷凝。

5、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环保性冷凝器。 背景技术 0002 冷凝器(Condenser), 为制冷系统的机件, 属于换热器的一种, 能把气体或蒸气转 变成液体, 将管子中的热量, 以很快的方式, 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 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 放热的过程, 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 冷凝器根据热交换时的放热值选定热交换的介 质, 例如空气、 水或者冷却液等, 现有的以水为介质的冷凝器, 直接将低温的尾气进行排放, 未进行二次利用, 导致换热时全部热量传递到冷却介质水中, 会出现循环介质水的热量升 高速度过快影响后期冷凝的效果的情况, 同时虽然已经冷。

6、凝出现雾滴, 但因为气体的流动 过快, 流动的气体会携带大量的雾滴进行流动导致雾滴无法通过自身的重力向下掉落与流 动的气体分离, 导致排出气体时, 气体中携带有小部分化学成分的雾滴进入到大气环境中 污染环境, 大大降低了环保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环保性冷凝器,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 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环保性冷凝器, 包括 罐体, 所述罐体的内部上方插入有多个换热管, 所述换热管的上方固接有分流罩, 所述罐体 的下方固接有冷凝罐, 所述冷凝罐的上方与换热管固定相连, 且分流罩、 换热管和冷凝。

7、罐的 内部相互连通, 所述冷凝罐下方的出口贯穿罐体, 所述换热管的外壁上方固定套接有箱体, 且箱体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分流罩和罐体固定相连, 所述冷凝罐的上方中间插入有导管, 且 导管的上方贯穿罐体和箱体的内部下方, 且箱体、 导管和冷凝罐的内部相互连通, 所述导管 的内部固接有多个扰流板, 所述分流罩的内部下方转动相连有汽轮, 且汽轮上下两侧的扇 叶分别设置在分流罩和箱体的内部。 0005 所述汽轮包括第一扇叶、 转轴和第二扇叶, 所述转轴通过密封轴承转动相连在分 流罩的内部下方, 所述第一扇叶固定套接在转轴的外壁上方, 所述第二扇叶固定套接有在 转轴的外壁下方, 且第一扇叶的倾斜角度与第二扇叶。

8、的倾斜角度相反。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组合式环保性冷凝器, 通过冷凝后 的低温气体对刚输送的高温气体进行初步冷却, 大大增加了冷却效果, 同时也避免全部温 度被冷却用的水吸收导致水温过高, 影响后期冷凝的效果, 通过被水浸没部分的冷凝管初 步冷凝, 并通过葫芦形状的冷凝罐时气体折线或者弯曲流动撞击内壁进行二次冷凝, 大大 增加了冷凝的效果, 同时也避免气体携带大量的雾滴流动影响冷凝液的收集, 通过导管和 扰流板能够对排出的气体中的雾滴进行二次过滤, 避免排出的气体携带有小部分化学成分 的雾滴进入到大气环境中污染环境, 大大增加了环保性。 说明书 1/3 页 。

9、3 CN 210786294 U 3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冷凝罐、 换热管和导管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 1、 罐体, 2、 箱体, 3、 分流罩, 4、 汽轮, 5、 换热管, 6、 导管, 7、 扰流板, 8、 冷凝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

10、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1 请参阅图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环保性冷凝器, 包括罐 体1, 将罐体1一侧上下两个导管与水槽连接, 并通过水泵等输送设备进行输送使水沿着罐 体1的内部和水槽循环流动, 罐体1的内部上方插入有多个换热管5, 换热管5的上方固接有 分流罩3, 罐体1的下方固接有冷凝罐8, 冷凝罐8的上方与换热管5固定相连, 且分流罩3、 换 热管5和冷凝罐8的内部相互连通, 将高温气体沿着分流罩3上方的入口输入, 气体进入到分 流罩3后分流沿着各个换热管5向下继续流动当气体流动到换热管5下方时, 由于温差变化, 气体的温度通过铝制的换热管5传递到。

11、罐体1内部的水中, 同时气体热流失温度迅速降低部 分冷凝, 剩余气体携带冷凝液体进入到冷凝罐8中, 由于冷凝罐8为葫芦形状, 气体流动时撞 击低温的内壁进行进一步冷凝, 冷凝罐8下方的出口贯穿罐体1, 冷凝液体在自身重力作用 下流动到冷凝罐8下方出口处排出, 换热管5的外壁上方固定套接有箱体2, 且箱体2的上下 两侧分别与分流罩3和罐体1固定相连, 冷凝罐8的上方中间插入有导管6, 且导管6的上方贯 穿罐体1和箱体2的内部下方, 且箱体2、 导管6和冷凝罐8的内部相互连通, 导管6的内部固接 有多个扰流板7, 分流罩3的内部下方转动相连有汽轮4, 且汽轮4上下两侧的扇叶分别设置 在分流罩3和箱。

12、体2的内部, 冷凝罐8内部的冷凝后剩余气体被汽轮4抽动沿着导管6向上流 动, 气体中携带的雾滴经过扰流板7时, 由于惯性作用下撞击曲线挡板内壁上附着, 并逐渐 向下滴落, 冷却后低温气体进入到箱体2后, 在换热管5的外壁上方流动, 由于热损失, 冷凝 后气体温度远远低于刚刚输送的高温气体, 所以冷凝后气体与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后携带 热量从一侧出口排出被进行处理。 0012 汽轮4包括第一扇叶、 转轴和第二扇叶, 转轴通过密封轴承转动相连在分流罩3的 内部下方, 第一扇叶固定套接在转轴的外壁上方, 第二扇叶固定套接有在转轴的外壁下方, 且第一扇叶的倾斜角度与第二扇叶的倾斜角度相反, 由于分流罩3。

13、内部的气体流动将汽轮4 上方扇叶推动, 又由于汽轮4上下两侧扇叶角度对称相反, 所以下方扇叶转动时将气体向上 推动进行流动, 在负压的作用下, 冷凝罐8内部的冷凝后剩余气体被抽动沿着导管6向上流 动。 0013 本实施案例中, 使用时, 将罐体1一侧上下两个导管与水槽连接, 并通过水泵等输 送设备进行输送使水沿着罐体1的内部和水槽循环流动, 将高温气体沿着分流罩3上方的入 口输入, 气体进入到分流罩3后分流沿着各个换热管5向下继续流动当气体流动到换热管5 下方时, 由于温差变化, 气体的温度通过铝制的换热管5传递到罐体1内部的水中, 同时气体 热流失温度迅速降低部分冷凝, 剩余气体携带冷凝液体。

14、进入到冷凝罐8中, 由于冷凝罐8为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786294 U 4 葫芦形状, 气体流动时撞击低温的内壁进行进一步冷凝, 冷凝液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动 到冷凝罐8下方出口处排出, 由于分流罩3内部的气体流动将汽轮4上方扇叶推动, 又由于汽 轮4上下两侧扇叶角度对称相反, 所以下方扇叶转动时将气体向上推动进行流动, 在负压的 作用下, 冷凝罐8内部的冷凝后剩余气体被抽动沿着导管6向上流动, 气体中携带的雾滴经 过扰流板7时, 由于惯性作用下撞击曲线挡板内壁上附着, 并逐渐向下滴落, 冷却后低温气 体进入到箱体2后, 在换热管5的外壁上方流动, 由于热损失, 冷凝后气体温。

15、度远远低于刚刚 输送的高温气体, 所以冷凝后气体与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后携带热量从一侧出口排出被进 行处理。 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同轴” 、“底部” 、“一端” 、“顶部” 、“中 部” 、“另一端” 、“上” 、“一侧” 、“顶部” 、“内” 、“前部” 、“中央” 、“两端”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 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 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5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

16、安装” 、“设置” 、“连接” 、“固 定” 、“旋接”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1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786294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0786294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0786294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组合式 环保 冷凝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组合式环保性冷凝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78844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