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阀、上盖及烹饪设备.pdf
《排气阀、上盖及烹饪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气阀、上盖及烹饪设备.pdf(2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111723.X (22)申请日 2019.11.30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 有限公司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 三乐东路19号 (72)发明人 付正庭罗飞龙刘化勇朱传斌 吴育权吴良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43 代理人 尚志峰谭慧莉 (51)Int.Cl. A47J 27/00(2006.01) A47J 36/06(2006.01) A47J 36/38(2006.01)。
2、 (54)实用新型名称 排气阀、 上盖及烹饪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阀、 上盖和烹饪 设备。 排气阀包括: 密封件, 密封件上形成有通 孔; 阀芯, 位于密封件上, 阀芯与密封件抵靠配合 并遮挡密封通孔。 当待密封体内存在负压时, 因 待密封体内外所存在的压差, 导致阀芯被外部气 体紧压在通孔上, 从而通过阀芯与通孔的接触使 密封件形变实现通孔的密封, 从而满足排气阀的 负压密封功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6页 CN 211155153 U 2020.08.04 CN 211155153 U 1.一种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上形成有。
3、通孔; 阀芯, 位于所述密封件上, 所述阀芯适于与所述密封件抵靠配合并遮挡密封所述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阀座, 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阀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压盖, 与所述阀座连接, 所述压盖与所述密封件配合并将所述密封件锁定在所述阀座 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具有密封部及自所述密封部向侧方延伸的连接边, 所述压盖与所述阀座夹 紧所述连接边, 所述压盖设有避让孔, 所述密封部嵌入所述避让孔内, 所述密封部上设有所 述通孔, 所述阀芯与所述密封部抵靠配合并遮挡密封所述通孔。
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边上设有飞边, 所述飞边为一端与所述连接边相连, 另一端为自由端的结构, 所述飞边与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抵靠; 和/或 所述连接边上形成有凹陷部, 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上形成有凸起部, 所述压盖或所述 阀座上的所述凸起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连接边上的所述凹陷部内; 和/或 所述连接边上形成有凸起部, 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上形成有凹陷部, 所述连接边上的 所述凸起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上的所述凹陷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一环形体, 且所述第一环形体的内侧面合围限定出所述通孔, 所述 第。
5、一环形体的一端形成为支撑端, 所述阀芯位于所述支撑端上并与至少部分所述支撑端抵 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上设有导向引导部, 所述导向引导部与所述阀芯配合并对所述阀芯导向, 使得所述阀芯的底部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引导部包括自所述密封部的表面凸起设置的凸筋, 且所述凸筋在所述密封部 的表面限定出配合口, 所述阀芯的一部分嵌入所述配合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上设有第一密封唇边, 所述第一密封唇边沿所述通孔的周向设置, 所述第 一密封唇边的至少一部分构造为喇叭口形。
6、状并与所述通孔连通, 所述阀芯的一部分嵌入所 述第一密封唇边构造出的喇叭口内, 并与所述第一密封唇边抵靠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二环体, 所述第二环体的内侧面合围限定出所述通孔, 所述阀座上 设有嵌入环, 所述嵌入环嵌入所述通孔内, 且所述嵌入环内形成有贯穿的气体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盖的表面上形成有导向斜面, 所述导向斜面分布在所述通孔的周围, 且沿远离 所述通孔的方向, 所述导向斜面呈升高的趋势。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1155153 U 2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
7、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活动件, 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并沿所述通孔可活动, 所述活动件沿所述通孔的 运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密封件抵靠并密封所述 通孔, 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打开所述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件设有贯穿的配合孔, 其中, 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阀芯抵靠, 并使得所述阀芯遮挡密封所述配合孔; 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使得所述阀芯与所述密封件抵靠, 并使得所述阀芯遮挡密 封所述通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阀具有弹性部, 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活。
8、动件抵靠, 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 压缩所述弹性部, 所述弹性部弹性回复驱动所述活动件至所述第一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包括弹簧; 或 所述弹性部包括形成在所述密封件上的弹性支撑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凹槽, 所述活动件上设有凸边, 所述凸边伸入所述凹槽内, 并与 所述凹槽相适配或间隙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上设有第二密封唇边, 所述第二密封唇边沿所述通孔的周向设置, 且一端 与所述密封件连接, 另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活动件上设有止挡边, 所述止挡。
9、边与所述第二密 封唇边抵靠以密封所述通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排气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唇边构造成喇叭形, 且所述第二密封唇边自与所述密封件连接的一端向 远离所述密封件的一端开口逐渐增大。 19.一种上盖,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盖体; 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阀, 设置在所述盖体上。 20.一种烹饪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锅体;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上盖, 与所述锅体盖合或打开。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1155153 U 3 排气阀、 上盖及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装置,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排气阀、 一种上盖。
10、和一种烹饪 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现有的球压排气阀无法实现负压密封功能, 难以在负压密封的场合中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 为此,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在于, 提出一种排气阀。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上盖。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烹饪设备。 0007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气阀, 排气阀包括: 密封件, 密封 件上形成有通孔; 阀芯, 位于密封件上, 阀芯适于与密封件抵靠配合并遮挡密封通孔。 0008 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阀, 当待密封体内存在负压时。
11、, 因待密封体内外所存在的压 差, 导致阀芯被外部气体紧压在通孔上, 从而通过阀芯与通孔的接触使得密封件形变实现 通孔的密封, 从而满足排气阀的负压密封。 0009 具体而言, 相关技术中, 阀芯是设置为阀座上利用阀芯压紧阀座实现正压密封, 这 样的结构中, 阀芯与阀座的配合无法实现负压密封。 对此, 本设计提供的排气阀, 将阀芯设 于密封件上, 这样, 负压工况下, 阀芯由于受吸力可以稳定可靠地压紧密封件并封堵通孔实 现密封, 从而形成负压密封效果, 良好地解决负压密封需求问题, 实现排气阀的负压密封, 拓宽排气阀适用范围, 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0010 另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
12、述技术方案中的排气阀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 征: 001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排气阀还包括: 阀座, 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阀座上。 0012 在该设计中, 通过设置阀座结构, 使排气阀上的其他工作结构可以在阀座的定位 下稳定工作, 避免蒸汽阀的在高压力环境下出现错位和损坏。 0013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排气阀还包括: 压盖, 与阀座连接, 所述压盖与所述密封件 配合并将所述密封件锁定在所述阀座上。 0014 在该设计中, 通过设置压盖使密封件可以被压盖紧压在阀座上, 一方面压盖可以 实现密封件的精准定位, 另一方面压盖可以通过挤压密封件来防止密封件和阀座之间出现 间隙, 进而实现优化。
13、排气阀结构, 提升密封件结构稳定性, 提升密封件密封性的技术效果。 0015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密封件具有密封部及自密封部向侧方延伸的连接边, 压盖 与阀座夹紧连接边, 压盖设有避让孔, 密封部嵌入避让孔内, 密封部上设有通孔, 阀芯与密 封部抵靠配合并遮挡密封通孔。 0016 在该设计中, 通过在密封件上设置连接边, 一方面可以使用户在装配过程中通过 说明书 1/12 页 4 CN 211155153 U 4 连接边实现密封件的初定位,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压盖紧压在连接边上来实现密封件的精 准定位和可靠连接, 再一方面, 通过设置专用的连接边结构可以避免连接边在被压盖压迫 时密封部发生影。
14、响气密性的形变。 通过在压盖上设置可供密封件部分嵌入的避让孔, 使密 封件可以穿过压盖与阀芯相接触, 从而通过相接触的密封件和阀芯实现排气阀的关闭。 进 而实现了优化排气阀机构, 提升密封件定位可靠性与稳定性, 提升排气阀气密性的技术效 果。 0017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所述连接边上设有飞边, 所述飞边为一端与所述连接边相 连, 另一端为自由端的结构, 所述飞边与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抵靠; 和/或所述连接边上形 成有凹陷部, 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上形成有凸起部, 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上的所述凸起部 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连接边上的所述凹陷部内; 和/或所述连接边上形成有凸起部, 所述压盖 或所述阀座上。
15、形成有凹陷部, 所述连接边上的所述凸起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压盖或所述阀 座上的所述凹陷部内。 0018 在该设计中, 通过在连接边上设置与阀座或压盖相抵靠的飞边, 使完成装配的密 封件可通过飞边封堵密封件与压盖间的缝隙以及密封件与阀座间的缝隙, 从而避免高压气 体从密封件与阀座和压盖之间的缝隙泄漏。 通过在连接边上设置凹陷部和/或凸起部, 一方 面使用户可以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凹陷部或凸起部将密封件定位在压盖或阀座的相对位置 上, 另一方面使完成装配的密封件可通过凹陷部或凸起部封堵密封件与压盖间的缝隙以及 密封件与阀座间的缝隙, 从而避免高压气体从密封件与阀座和压盖之间的缝隙泄漏。 进而 实现优化密。
16、封件结构, 提升密封件定位准确性与可靠性, 提升密封件气密性的技术效果。 0019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密封部包括第一环形体, 且第一环形体的内侧面合围限定 出通孔, 第一环形体的一端形成为支撑端, 阀芯位于支撑端上并与至少部分支撑端抵靠。 0020 在该设计中, 通过限定通孔, 一方面可以使排气阀在开启状态时, 气体可通过通孔 自由流动, 以实现泄压。 另一方面可以在待密封体内产生负压时通过通孔将阀芯紧紧吸附 在通孔的开口处, 以实现负压密封。 通过在密封件与阀芯接触的一面设置支撑端, 可以保证 阀芯在密封过程中被准确定位在密封件上的相对位置上, 从而避免因阀芯定位不准所产生 的气体泄漏问。
17、题。 进而实现了优化密封件机构, 提高排气阀结构稳定性, 提升排气阀气密性 的技术效果。 002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密封部上设有导向引导部, 导向引导部与阀芯配合并对阀 芯导向, 使得阀芯的底部与通孔位置相对。 0022 在该设计中, 通过在密封部上设置导向引导部, 使排气阀在负压密封时, 阀芯可以 在外部气压的压迫作用和导向部的引导下自行移动至通孔上, 从而通过阀芯的底部实现通 孔的封堵, 以避免出现因阀芯在负压状态下位移不精准所产生的泄压问题, 进而实现了优 化密封件结构, 提升密封件的密封可靠性, 提升排气阀结构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0023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导向引导部包括自密。
18、封部的表面凸起设置的凸筋, 且凸筋 在密封部的表面限定出配合口, 阀芯的一部分嵌入配合口内。 0024 在该设计中, 通过在密封部的表变设置凸起的凸筋, 一方面使阀芯可以在密封状 态下借助凸筋准确地定位在密封件的相对位置上, 避免阀芯和密封件之间出现错位。 另一 方面可以通过配合口拓宽阀芯与密封件接触面积, 以提高密封件的密封可靠性, 进而实现 优化密封件结构, 提升阀芯定位可靠性, 提升排气阀气密性的技术效果。 说明书 2/12 页 5 CN 211155153 U 5 0025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密封部上设有第一密封唇边, 第一密封唇边沿通孔的周向 设置, 第一密封唇边的至少一部分构造。
19、为喇叭口形状并与通孔连通, 阀芯的一部分嵌入第 一密封唇边构造出的喇叭口内, 并与第一密封唇边抵靠配合。 0026 在该设计中, 通过在密封部上设置第一密封唇边, 实现了阀芯和密封件之间的双 重密封, 在密封过程中, 部分阀芯表面与通孔的开口相接触, 以通过阀芯和通孔的接触形成 第一道密封, 另一部分的阀芯表面与第一密封唇所形成的喇叭口的内表面相接触, 以在密 封唇和阀芯之间形成第二道密封, 从而强化密封件和阀芯的密封效果, 进而实现优化密封 件结构, 提升密封件密封可靠性, 提升排气阀气密性的技术效果。 0027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密封部包括第二环体, 第二环体的内侧面合围限定出通孔, 。
20、阀座上设有嵌入环, 嵌入环嵌入通孔内, 且嵌入环内形成有贯穿的气体通道。 0028 在该设计中, 通过在密封件上限定出第二环体, 并在阀座上对应设置嵌入环, 使密 封件可以套设在嵌入环上, 从而简单快捷地实现密封件在阀座上的定位工序。 并且, 密封状 态下可以通过将阀芯抵靠在气体通道上以实现排气阀的第一道密封, 通过将密封件的通孔 或第一密封唇抵靠在阀芯上实现排气阀的第二道密封, 进而实现了优化排气阀结构, 提升 密封件定位可靠性, 降低排气阀装配难度, 提升排气阀气密性的技术效果。 0029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压盖的表面上形成有导向斜面, 导向斜面分布在通孔的周 围, 且沿远离通孔的方向。
21、, 导向斜面呈升高的趋势。 0030 在该设计中, 通过在压盖上设置导向斜面, 一方面使阀芯在正压密封状态下可以 稳定在密封位置上, 避免出现因排气阀震动等外部因素产生的阀芯错位的问题, 从而提升 排气阀的正压密封可靠性。 另一方面, 使阀芯在负压密封状态下可以被外部气体紧压在导 向斜面的中心位置上, 以避免阀芯在滚动过程中偏出密封位置, 从而提升排气阀的负压密 封可靠性。 进而实现了优化压盖结构, 提升排气阀正负压密封可靠性, 提升排气阀气密性的 技术效果。 003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排气阀还包括: 活动件, 至少部分穿设于通孔内并沿通孔可 活动, 活动件沿通孔的运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
22、位置, 活动件在第一位置与密封件抵靠并 密封通孔, 活动件在第二位置打开通孔。 0032 在该设计中, 通过在排气阀上设置可相对密封件移动的活动件, 使排气阀可以借 助活动件实现正压密封和负压密封的切换。 当正压密封时, 气压推动活动件移动至与密封 件相接触的第一位置, 以保证待密封体内的高压气体无法从通孔排出。 当负压密封时, 活动 件自动归位至第二位置, 并通过被压迫的阀芯实现负压密封, 以保证该排气阀可同时满足 正压密封和负压密封。 进而实现了优化排气阀结构, 拓宽排气阀适用范围, 提升产品实用 性, 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0033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活动件设有贯穿的配合孔,。
23、 其中, 活动件在第一位置与阀芯 抵靠, 并使得阀芯遮挡密封配合孔; 活动件在第二位置使得阀芯与密封件抵靠, 并使得阀芯 遮挡密封通孔。 0034 在该设计中, 通过在活动件上设置配合孔, 一方面使活动件可以在正压密封过程 中替代密封件与阀芯表面相接触, 成为正压密封结构。 另一方面使活动件可以借助配合孔 实现气体的流通, 以避免产生因活动件在负压密封过程中阻隔气体所引起的阀芯无法被准 确吸附在密封件上的密封位置的技术问题, 进而实现了优化活动件结构, 提升排气阀密封 说明书 3/12 页 6 CN 211155153 U 6 可靠性与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0035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排气阀。
24、具有弹性部, 弹性部与活动件抵靠, 活动件在第二位 置压缩弹性部, 弹性部弹性回复驱动活动件至第一位置。 0036 在该设计中, 通过在排气阀上设置与活动件相连接的弹性部, 使活动件可以在结 束负压密封的情况下自动复位至第一位置, 保证弹性部可以在正压密封过程中借助阀芯密 封配合孔, 在排气阀处于开启状态时借助配合孔实现气体流通, 从而免去为活动件设置专 用的位置切换结构, 进而实现了优化排气阀结构, 降低排气阀结构复杂度, 提升排气阀自动 化程度, 缩减排气阀成本的技术效果。 0037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弹性部包括弹簧; 或弹性部包括形成在密封件上的弹性支 撑部。 0038 在该设计中,。
25、 可以选取弹簧或在密封件上设置弹性支撑部来实现活动件的自动复 位。 在选取弹簧作为弹性部时, 若活动件移动至第二位置, 则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以通过被 压缩的弹簧中的弹性势能推动活动件复位。 在选取密封件上的弹性支撑部作为弹性部时, 若活动件移动至第二位置, 则弹性支撑部发生形变, 并最终通过形变的弹性支撑部所集聚 的势能实现活动件的自动复位。 0039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凹槽, 活动件上设有凸边, 凸边伸入凹槽 内, 并与凹槽相适配或间隙配合。 0040 在该设计中, 通过在密封件上设置凹槽, 并在活动件上设置与该凹槽对应的凸起, 使活动件可以借助凹槽和凸起定位安装在密封。
26、件上, 一方面降低了活动件的装配难度, 另 一方面可以避免活动件在工作过程中脱离预设的运动轨迹。 进而实现了优化排气阀结构, 提升排气阀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004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密封件上设有第二密封唇边, 第二密封唇边沿通孔的周向 设置, 且一端与密封件连接, 另一端为自由端, 活动件上设有止挡边, 止挡边与第二密封唇 边抵靠以密封通孔。 0042 在该设计中, 通过在密封件上设置第二密封唇边, 并在活动件上对应设置挡边, 使 排气阀可以在负压密封状态下借助第二密封唇边封堵活动件外壁和通孔内壁之间的间隙, 以避免在负压密封状态下气体从通孔内壁和活动件外壁之间的缝隙流入待密。
27、封体中, 从而 提升负压密封的可靠性。 进而实现优化排气阀结构, 提升排气阀气密性的技术效果。 0043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第二密封唇边构造成喇叭形, 且第二密封唇边自与密封件 连接的一端向远离密封件的一端开口逐渐增大。 0044 在该设计中, 通过在密封件上设置自与密封件连接的一端向远离密封件的一端开 口逐渐增大的第二密封唇边, 使第二密封唇边在被活动件压迫时, 可通过形变增加第二密 封唇边与挡边的接触面积, 从而提升密封效果, 避免气体从通孔内壁和活动件外壁之间的 缝隙中流通。 进而实现优化第二密封唇结构, 提升第二密封唇密封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0045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
28、上盖, 上盖包括: 盖体; 如上述任一设计中的排 气阀, 排气阀设置在盖体上。 因而具备该排气阀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 在此不再赘述。 0046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 烹饪设备包括: 锅体; 如上述设计的 上盖, 上盖与锅体盖合或打开。 因而具备该上盖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 在此不再赘述。 0047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 或通过本实用新 说明书 4/12 页 7 CN 211155153 U 7 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48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 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其中: 0049。
2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52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54 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56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0057 其中, 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58 1上盖, 2排气阀, 20密封件, 22通孔, 2。
30、4凹槽, 26密封部, 262第一环形体, 264导向引 导部, 266凸筋, 268第一密封唇边, 270第二环体, 28连接边, 281凸起部, 282凹陷部, 283飞 边, 29第二密封唇边, 30阀芯, 40阀座, 42嵌入环, 50压盖, 52导向斜面, 60活动件, 62配合孔, 64凸边, 66止挡边, 70弹性部, 8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 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60 在下面的描述中。
31、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 但是, 本实用 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 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61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排气阀2、 上盖1和烹饪 设备。 0062 实施例一: 0063 如图7和图8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气阀2, 排气阀2包括: 密封件20、 阀芯30。 0064 在该实施例中, 排气阀2上设置有密封件20和阀芯30, 密封件20上设置有通孔22, 阀芯30位于密封件20的一侧, 阀芯30抵靠在密封件20的通孔22上, 以通过阀芯30的外表面 封堵通孔。
32、22。 当待密封体(如烹饪腔)内存在负压时, 因待密封体内外所存在的压差, 导致阀 芯30被外部气体紧压在通孔22上, 从而通过阀芯30与通孔22的接触甚至形变实现通孔22的 密封, 从而满足排气阀2的负压密封功能。 0065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通过利用阀芯30位于密封件2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 烹饪腔内正压或常压工况下, 阀芯30利用重力压紧在密封件20上, 同样可以实现正压或常 压的密封需求。 当然, 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 考虑到阀芯30的正压密封形式的多样性, 利用 阀芯30进行正压密封可不局限于阀芯30抵靠密封件20以封堵通孔22的形式, 在其他实施例 说明书 5/12 。
33、页 8 CN 211155153 U 8 中, 阀芯30还可以其他形式实现正压密封。 0066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 阀芯30为球体。 当然, 本设计并不局限于此, 在其他一些实 施例中, 阀芯也可设计为锥形体、 椭圆体、 半球体、 半椭圆体等。 0067 实施例二: 0068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气阀2, 排气阀2包括: 密封件20、 阀芯30、 阀座40。 密封件20设置在阀座40上。 密封件20上形成有通孔22; 阀芯30位于密封件20上, 阀 芯30与密封件20抵靠配合并遮挡密封通孔22。 0069 进一步地, 排气阀2还具有压盖50。 压盖50与阀座40连接, 压。
34、盖50与密封件20配合 并将密封件20锁定在阀座40上。 0070 进一步地, 密封件20具有密封部26及自密封部26向侧方延伸的连接边28, 压盖50 与阀座40夹紧连接边28实现密封件20装配稳定、 可靠, 压盖50上设有避让孔, 密封部26嵌入 避让孔内, 密封部26上设有通孔22, 阀芯30具体与密封部26抵靠配合并遮挡密封通孔22。 0071 其中, 压盖50与阀座40这两者一者设有卡扣, 另一者设有卡槽, 压盖50与阀座40之 间经由卡扣与卡槽卡接装配, 可便于产品的装配操作, 并同时兼顾压盖50与阀座40之间的 连接强度效果, 以相应提升对密封件20的装固效果和装配便利性。 00。
35、72 当然, 本方案并不局限于采用压盖将密封件压紧锁定于阀座的结构形式, 在其他 实施例中, 也可设计密封件通过螺钉、 铆钉、 锁销等连接件锁定于阀座上, 或者, 在另外的一 些实施例中, 也可设计密封件粘接在阀座上。 0073 实施例三: 0074 除上述实施例二的特征以外, 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 连接边28上设有飞边283, 飞边283为一端与连接边28相连, 另一端为自由端的结构, 具体地, 如图2所示, 连接边28朝 向阀座40的壁面上形成有该飞边283, 该飞边283与阀座40抵靠, 提升排气阀密封性能。 当 然, 在其他实施中, 也可设置连接边28朝向压盖50的壁面上形成有飞边,。
36、 该飞边与压盖50抵 靠。 0075 进一步地, 连接边28上形成有凹陷部282, 阀座40(或压盖50)上形成有凸起部, 阀 座40(或压盖50)上的凸起部至少部分伸入连接边28上的凹陷部282内。 和/或连接边28上形 成有凸起部281, 阀座40(或压盖50)上形成有凹陷部, 连接边28上的凸起部281至少部分伸 入阀座40(或压盖50)上的凹陷部内。 0076 举例而言, 如图2所示, 连接边28上同时设有凹陷部282和凸起部281, 其中, 压盖50 上设有凹凸部, 该凹凸部与连接边28上的凹陷部282和凸起部281形成咬合, 一方面可以提 升密封件20与压盖50及阀座40之间的密封。
37、效果, 避免漏气, 另一方面, 可以提升对连接边28 的压紧限位效果, 防止连接边28在压盖50及阀座40之间攒动引起松脱。 0077 更进一步地, 密封部26包括第一环形体262, 且第一环形体262的内侧面合围限定 出通孔22, 第一环形体262的一端形成为支撑端, 阀芯30位于支撑端上并与至少部分支撑端 抵靠。 这样, 密封部26的结构造型更简单, 方便产品的加工生产, 且阀芯30位于支撑端上时, 阀芯30的一部分可以良好地契合于通孔22内, 实现对通孔22的封挡, 同时, 阀芯30至少通过 重力(进一步地可加上负压对阀芯30的吸力)压在支撑端上形成与密封部26抵靠配合, 这样 形成了密。
38、封件20与阀芯30的抵靠密封, 可以有效保证密封可靠性。 0078 实施例四: 说明书 6/12 页 9 CN 211155153 U 9 0079 如图2、 图4、 图6和图8所示, 除上述实施例二一或实施例三二或实施例四三中的特 征以外, 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 压盖50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导向斜面52, 导向斜面52分布在 通孔22的周围, 且沿远离通孔22的方向, 导向斜面52呈升高的趋势, 也即, 导向斜面52形成 为自通孔22向外发散, 并且向外逐渐升高的结构, 从而使得通孔22形成在导向斜面52的位 置较低的一侧。 这样, 烹饪腔内正压的情况, 当烹饪腔内的正压达一定值时, 阀芯30。
39、被正压 驱动并沿导向斜面52向上运动使得通孔22(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配合孔62、 嵌入环内 的气体通道等)打开进行排气, 当烹饪腔内气压低于该一定值时, 阀芯30可重力沿导向斜面 52向下运动并被导向斜面52导向至通孔22(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配合孔62、 嵌入环内 的气体通道等)处以封堵通孔22(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配合孔62、 嵌入环内的气体通道 等)实现密封, 从而实现对烹饪腔有效限压。 烹饪腔内负压的情况, 阀芯30在导向斜面52的 作用下移动至密封件20上的通孔22顶部并被负压吸引压紧密封件20实现密封通孔, 以通过 阀芯30和通孔22的接触实现负压密封。 0080 更进一步。
40、地, 密封件20的顶面(也可以理解为密封部26的支撑端)可以低于或平齐 于导向斜面52的位置最低处, 这样更利于阀芯30自动在密封件20上的通孔22处回正, 进一 步提升密封效果。 0081 实施例五: 0082 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 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 排气阀2还包括活动件 60, 活动件60的至少部分穿设于通孔22内并沿通孔22可活动, 活动件60沿通孔22的运动具 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例如, 至少部分活动件60穿设在通孔22内并可沿着通孔22的轴线 方向运动, 活动件60的运动轨迹的两个端点位置定义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0083 其中, 活动件60在第一位置与密封件20。
41、抵靠并密封通孔22, 活动件60在第二位置 打开通孔22。 如, 当排气阀2处于正压密封状态时, 活动件60处于第一位置, 活动件60与密封 件20抵靠在一起, 以通过活动件60将密封件20上的通孔22封堵。 当排气阀2处于负压密封状 态时, 活动件60处于第二位置, 阀芯30与密封件20抵靠在一起, 以通过阀芯30封堵通孔22。 0084 更进一步地, 活动件60设有贯穿的配合孔62, 其中, 活动件60在第一位置与阀芯30 抵靠, 并使得阀芯30遮挡密封配合孔62; 活动件60在第二位置使得阀芯30与密封件20抵靠, 并使得阀芯30遮挡密封通孔22。 0085 更具体地, 活动件60具有嵌。
42、入部以及沿嵌入部周圈设置的止挡边66, 嵌入部上设 有贯穿的配合孔62, 当活动件60运动至第一位置, 嵌入部嵌入通孔22内, 且使得止挡边66与 密封件20抵靠, 这样, 嵌入部与通孔22之间的缝隙被密封, 实现密封通孔22, 且这时, 由于活 动件60向上顶起阀芯30, 利用阀芯30重力压紧配合孔62实现与阀芯30的重力相适的正压密 封(正压可以理解为烹饪腔内气压高于环境气压的情况)作用, 这样, 当烹饪腔内的正压低 于等于与阀芯30的重力相适的预设气压值时, 阀芯30密封配合孔62进行密封, 当烹饪腔内 的正压大于与阀芯30的重力相适的该预设气压值时, 阀芯30被正压顶起从而使得配合孔6。
43、2 打开, 满足正压密封和限压功能。 0086 当活动件60运动至第二位置, 嵌入部至少部分离开通孔22, 且使得止挡边66与密 封件20分开, 这样, 嵌入部与通孔22之间的缝隙被打开, 实现通孔22打开, 且这时, 由于活动 件60向下松开阀芯30, 这样, 阀芯30重力压紧在通孔22周围的位置, 实现阀芯30与密封件20 密封配合并且密封通孔22, 且随着烹饪腔内产生负压(负压可以理解为烹饪腔内气压低于 说明书 7/12 页 10 CN 211155153 U 10 环境气压的情况), 利用负压将阀芯30吸紧, 这样阀芯30可以进一步压紧密封件20实现可靠 地负压自紧密封。 0087 进。
44、一步地, 排气阀2具有弹性部70, 具体举例地, 如图2所示, 弹性部70为弹簧, 当 然, 弹簧也可以以弹片、 橡胶件等进行替换。 弹簧的一端抵靠活动件60的止挡边66, 以利用 弹力驱动活动件60的止挡边66使止挡边66被压向密封件20。 弹簧的另一端抵靠阀座40形成 阀座40对弹簧的安装和支撑。 其中, 活动件60在第二位置压缩弹性部70, 弹性部70弹性回复 驱动活动件60至第一位置。 这样, 当活动件60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 弹性部70被活 动件60压缩, 以集聚弹性势能, 其后弹性部70在释放弹性势能时, 再次将活动件60推回至第 一位置。 实现利用弹性部70储能和放能实现。
45、活动件60的自动复位功能, 并实现活动件60的 可浮动形式装配设置并有效保证活动件60装配稳定、 运动精准。 0088 更详细地, 活动件60可以经由烹饪腔的内压进行驱动, 具体举例地, 如图1所示, 阀 座40内形成有通道, 通道的一端用于连通烹饪腔(烹饪腔具体可如为锅体与上盖盖合所合 围出的空间), 活动件60位于通道的另一端。 当烹饪腔内正压时, 通道内相应为正压, 这时, 正压压力及弹性部70的弹性回复力驱动活动件60朝第一位置运动, 使活动件60上浮密封通 孔22, 并且顶起阀芯30。 当烹饪腔内负压时, 通道内相应为负压, 这时, 负压吸力驱动活动件 6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
46、 该过程中, 活动件60压缩弹性部70, 使得弹性部70压缩变形 进行储能, 且当活动件60到达第二位置, 活动件60打开通孔, 并且释放阀芯30, 这使得阀芯 30可重力压在密封件20上形成密封配合, 并且通过负压吸力进一步压紧密封件20实现更加 可靠的负压自紧密封作用。 0089 进一步地, 密封件20上设有第二密封唇边29, 第二密封唇边29沿通孔22的周向设 置。 第二密封唇边29的一端与密封件20连接, 另一端为自由端。 活动件60上设有止挡边66, 止挡边66与第二密封唇边29抵靠以更好地密封通孔22。 0090 进一步举例地, 第二密封唇边29构造成喇叭形, 且第二密封唇边29自。
47、与密封件20 连接的一端向远离密封件20的一端开口逐渐增大。 更具体地, 在该喇叭形结构上, 第二密封 唇边29的根部位于密封件20的通孔22附近, 第二密封唇边29的自由端朝通孔22的周侧方向 延伸, 以形成朝外开口的第二密封唇边29, 也即第二密封唇边29的一端与密封件20背向阀 芯30的一侧相连接, 且第二密封唇边29分布于通孔22的周侧。 对应的, 活动件60上设置有止 挡边66, 在活动件6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 第二密封唇边29与止挡边66相抵靠提升密封效果。 0091 该实施例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第一种可同时实现正压密封和负压密封的 排气阀2, 该结构包括阀芯30、 压盖50、。
48、 密封件20、 阀座40、 活动件60和弹性部70。 当待烹饪腔 内产生正压时, 气压将活动件60往上顶, 活动件60与密封件20贴合密封, 同时阀芯30压在活 动件60上对配合孔62形成正压密封。 当待烹饪腔产生负压时, 负压将阀芯30向下吸引, 以将 阀芯30与密封件20的通孔22密封, 形成负压密封。 具有结构简单, 加工生产方便, 双向密封 效果可靠、 稳定的优点。 0092 可选地, 密封件20可为橡胶件、 硅胶件等弹性体。 0093 可选地, 活动件60可以为塑料件。 0094 实施例六: 0095 如图7和图8所示, 与上述实施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取消了弹簧部件, 采 。
49、用在密封件20上设置弹性支撑部来实现活动件60的自动复位的方式。 说明书 8/12 页 11 CN 211155153 U 11 0096 具体例如, 密封件20的通孔22内壁上设有凹槽24, 活动件60上设有凸边64, 凸边64 伸入凹槽24内, 并与凹槽24相适配或间隙配合。 其中, 利用活动件60随烹饪腔的正压或负压 进行上下移动, 通过使活动件60的凸边64与凹槽24的内壁面抵靠促使密封件20压缩变形, 使得活动件60可以产生一定的位移量, 从而实现活动件60对阀芯30的顶起或释放。 0097 具体示例地, 如图8所示, 该凹槽24具有相对分布且彼此间隔的上侧壁和下侧壁, 活动件60的。
50、凸边64位于上侧壁与下侧壁之间, 其中, 密封件20的至少下侧壁作为形成在密 封件20上的弹性支撑部, 以对活动件60进行弹性支撑。 如, 烹饪腔内负压时, 负压驱动活动 件60向下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 当活动件60位于第二位置, 密封件20所形成的弹性 支撑部(下侧壁)被活动件60压缩变形进行储能。 当烹饪腔内恢复至正压或常压时, 下侧壁 的弹性回复力驱动活动件60向第一位置复位。 0098 实施例七: 0099 如图7和图8所示, 与上述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 密封件20的通孔 22内壁上设有凹槽24, 活动件60上设有凸边64, 凸边64伸入凹槽24内, 并与凹槽2。
- 内容关键字: 气阀 烹饪 设备
茶叶加工用的上料装置.pdf
便于装卸的储料桶.pdf
智能化多腔体入料数量检测机构及高速计数筛选装置.pdf
焊接辅助装置.pdf
无纺布切边装置.pdf
阀门用端面打磨装置.pdf
推砖装置.pdf
污染水体水藻清理装置.pdf
调整木板输送姿态的输送装置.pdf
切边刀装配总成.pdf
液压油过滤器.pdf
用于检测育苗水体中弧菌含量的培养装置.pdf
自动配料加料装置.pdf
电加热器超导热管用烘箱.pdf
避免交叉感染的门诊采血车.pdf
压力管道承压检测装置.pdf
多功能彩妆盒.pdf
激光增强的纳米线电子源组件.pdf
旋转型空气净化消毒灯.pdf
无人机智能电力线路巡检系统.pdf
消防器械生产用焊接装置.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电力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pdf
条码扫描机.pdf
基于TDS-Unet网络的地震速度模型重构方法、介质和设备.pdf
纺织弹性带生产自动卷绕装置及其方法.pdf
基于BIM的轨道交通运维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电子封装用导电银胶及其制备方法.pdf
基于虚拟编组计算列车数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菌落计数样本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高压断路器机械合闸闭锁装置.pdf
竖井采矿用罐笼旋调升降装置.pdf
热升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定量给水淋浴装置.pdf
一种大棚鱼腥草的栽培方法.pdf
一种含金针菇粉的混合粉及其制作方法.pdf
一种猕猴桃园中养殖蜗牛并套种苜蓿的方法.pdf
散养畜牧中的滑动式送料装置.pdf
苗移植机.pdf
漂浮式海藻礁.pdf
具有水箱和用于确定水箱出口孔大小的部件的饮料机.pdf
一种荔枝饮料的加工方法.pdf
胶原蛋白苹果饮料及其制作方法.pdf
一种藻类繁殖装置.pdf
一种蟑螂产卵诱集的方法及其装置.pdf
一种喷散器.pdf
莲芡营养饮品及其制作方法.pdf
一种甜灵芝制剂的制作方法.pdf
蓝莓汁复合饮品的制备方法.pdf
莲藕复合果蔬汁及制备方法.pdf
富硒土鳖虫饲养方法、冻干粉胶囊、蛋白质水解液及药用.pdf
真空吸尘器的灰尘分离设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