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11740744 上传时间:2021-10-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4.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档描述:

《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pdf(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738989.0 (22)申请日 2019.10.17 (73)专利权人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314031 浙江省嘉兴市大德路999号 (72)发明人 施佳华坚军峰项俊男曹燕丽 何烨茹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3246 代理人 赵卫康 (51)Int.Cl. E02B 15/04(2006.01) B63B 35/3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贯通。

2、流系统船体溢 油分离设备, 包括位于船底的主管道以及沿所述 主管道设置的气浮式分离装置、 离心分离装置和 膜分离装置; 所述气浮式分离装置位于船艏一侧 并与进液主管道连接, 所述气浮式分离装置包括 刮油机, 所述刮油机与出油端与所述离心分离装 置连接, 所述刮油机的第一排水口与所述主管道 连接; 所述离心分离装置的溢油混合液出口与所 述膜分离装置连接, 所述离心分离装置的第二排 水口与所述主管道连接; 所述膜分离装置的出油 口与储油仓连接, 所述膜分离装置的第三排水口 与所述主管道连接。 该装置能够高效对溢油进行 处理, 尤其适用于对实时收集的溢油进行处理并 回收储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

3、2页 附图1页 CN 211171877 U 2020.08.04 CN 211171877 U 1.一种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位于船底的主管道 (1) 以及沿 所述主管道 (1) 设置的气浮式分离装置 (2) 、 离心分离装置 (3) 和膜分离装置 (4) ; 所述气浮式分离装置 (2) 位于船艏一侧并与进液管道 (11) 连接, 所述气浮式分离装置 (2) 包括刮油机 (21) , 所述刮油机 (21) 的出油端 (22) 与所述离心分离装置 (3) 连接, 所述刮 油机 (21) 的第一排水口 (23) 与所述主管道 (1) 连接; 所述离心分离装置 (3) 的。

4、溢油混合液出口 (31) 与所述膜分离装置 (4) 连接, 所述离心分 离装置 (3) 的第二排水口 (32) 与所述主管道 (1) 连接; 所述膜分离装置 (4) 的出油口 (41) 与储油仓 (5) 连接, 所述膜分离装置 (4) 的第三排水 口 (42) 与所述主管道 (1)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管道 (1) 与两个进液管道 (11) 连接, 两个进液管道 (11) 分别延伸至所述船艏的两舷侧处的溢油 入口 (6)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管道 (1) 延伸至船尾处。

5、并分裂为两个分管道 (12) , 两个所述分管道 (12) 连接所述船尾的两舷侧 处的出水口 (7)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油入 口 (6) 的高度大于所述出水口 (7) 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分 离装置 (3) 、 所述膜分离装置 (4) 和所述储油仓 (5) 位于所述主管道 (1) 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油仓 (5) 与船尾之间设有压载水舱 (8) , 所述压载水舱 (8) 与所述主管道 (1) 连通。

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浮式 分离装置 (2) 包括气浮壳体 (24) 、 设置在所述气浮壳体 (24) 内的所述刮油机 (21) 、 位于所述 气浮壳体 (24) 两侧的出油管以及位于所述气浮壳体 (24) 后端的所述第一排水口 (23)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分离 装置 (4) 包括设置有膜组件的外壳 (43) , 所述溢油混合液出口 (31) 与所述外壳 (43) 上端部 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171877 U 2 一种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

7、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溢油处理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 备。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海上溢油, 目前国际上现有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物理处理、 化学处理和生物处 理法。 其中物理法常用的有设置围油栏、 使用吸附材料等, 它们普遍存在难以对大量油污进 行及时快速处理的问题。 而单点式溢油回收装置很难大规模投入使用。 化学法通常会对环 境造成二次污染。 生物法虽效果理想, 但其成本高且见效慢。 这些方式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无 法高效的将溢油进行实时收集、 实时分离的问题, 多采用聚集后进行处理消解。 因此, 对于 传统的溢油回收船普遍存在溢油回收效率低, 成本高等问题。

8、。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 能够高效对溢油进行处 理, 尤其适用于对实时收集的溢油进行处理并回收储存。 0004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位于船底的主管道以及沿 所述主管道设置的气浮式分离装置、 离心分离装置和膜分离装置; 0006 所述气浮式分离装置位于船艏一侧并与进液管道连接, 所述气浮式分离装置包括 刮油机, 所述刮油机的出油端与所述离心分离装置连接, 所述刮油机的第一排水口与所述 主管道连接; 0007 所述离心分离装置的溢油混合液出口与所述膜分离装。

9、置连接, 所述离心分离装置 的第二排水口与所述主管道连接; 0008 所述膜分离装置的出油口与储油仓连接, 所述膜分离装置的第三排水口与所述主 管道连接。 0009 作为一种优选, 所述主管道与两个进液管道连接, 两个进液管道分别延伸至所述 船艏的两舷侧处的溢油入口。 0010 作为一种优选, 所述主管道延伸至船尾处并分裂为两个分管道, 两个所述分管道 连接所述船尾的两舷侧处的出水口。 0011 作为一种优选, 所述溢油入口的高度大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 0012 作为一种优选, 所述离心分离装置、 所述膜分离装置和所述储油仓位于所述主管 道上侧。 0013 作为一种优选, 所述储油仓与所述船尾。

10、之间设有压载水舱, 所述压载水舱与所述 主管道连通。 0014 作为一种优选, 所述气浮式分离装置包括气浮壳体、 设置在所述气浮壳体内的刮 油机构、 位于所述气浮壳体两侧的出油管以及与所述气浮壳体后端的所述第一排水口。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1171877 U 3 0015 作为一种优选, 所述膜分离装置包括设置有膜组件的外壳, 所述溢油混合液出口 与所述外壳上端部连接。 0016 综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能够高效对溢油进行处理, 回收 率高; 其尤其适用于对实时收集的溢油进行处理并回收储存, 其可用于贯通流系统船、 半潜 式溢油回收船等船上。 附图说明 。

11、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的标号如下: 0019 1 主管道, 11 进液管道, 12 分管道, 2 气浮式分离装置, 21 刮油机, 22 出油端, 23 第一排水口, 24 气浮壳体, 3 离心分离装置, 31 溢油混合液出口, 32 第二排水口, 4 膜 分离装置, 41 出油口, 42 第三排水口, 43 外壳, 5 储油仓, 6 溢油入口, 7 出水口, 8 压载 水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 如图1所示的一种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 包括位于船底的主管道1以及沿 主管道1设置的气浮式分离装。

12、置2、 离心分离装置3和膜分离装置4。 主管道1位于船底, 可设 置在双层底内。 气浮式分离装置2位于船艏一侧并与进液管道11连接, 气浮式分离装置2包 括刮油机21, 刮油机21的出油端22与离心分离装置3连接, 刮油机21的第一排水口23与主管 道1连接, 进液主管道1与外界连通, 围栏围住溢油后, 溢油有进液主管道1进入并进行分离 处理。 离心分离装置3的溢油混合液出口31与膜分离装置4连接, 离心分离装置3的第二排水 口32与主管道1连接。 通过离心作用, 对溢油进行二次分离。 膜分离装置4的出油口41与储油 仓5连接, 膜分离装置4的第三排水口42与主管道1连接。 通过三步分离后, 。

13、最大程度回收海 洋溢油。 0022 主管道1与两个进液管道11连接, 两个进液管道11分别延伸至船艏的两舷侧处的 溢油入口6。 主管道1延伸至船尾处并分裂为两个分管道12, 两个分管道12连接船尾的两舷 侧处的出水口7。 其中, 溢油入口6的高度大于出水口7的高度。 离心分离装置3、 膜分离装置4 和储油仓5位于主管道1上侧。 储油仓5与船尾之间设有压载水舱8, 压载水舱8与主管道1连 通。 在主船体吃水增加时, 通过排出压载水舱8内的压载水至主管道1中排出以保证船体处 于最佳吃水, 以便于回收溢油。 0023 气浮式分离装置2包括气浮壳体24、 设置在气浮壳体24内的刮油机21构、 位于气浮。

14、 壳体24两侧的出油管以及与气浮壳体24后端下侧的第一排水口23。 膜分离装置4包括外壳 43, 外壳43内设有膜组件, 溢油混合液出口31与外壳43上端部连接, 过滤出的油进入储油仓 5。 0024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 方案, 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 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 但只要在本实用 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1171877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11171877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贯通 系统 船体 溢油 分离 设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贯通流系统船体溢油分离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74074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