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pdf

上传人:磨** 文档编号:11738504 上传时间:2021-10-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18.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043536.6 (22)申请日 2019.07.05 (73)专利权人 重庆连成模具有限公司 地址 402760 重庆市璧山县璧泉街道紫竹 一路5号4幢一层 (72)发明人 王启磊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黄冠华 (51)Int.Cl. B29C 45/40(2006.01) B29C 45/2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脱模。

2、的塑胶模 具, 包括上模座、 下模座、 上模板、 下模板和脱模 组件; 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均设置有相互对立 的凹槽, 上模座的两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导向通 孔, 下模座上与导向通孔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导 向柱, 所述导向通孔内设置有弹簧; 所述脱模组 件设置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 所述连接条的一 端与连接柱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设置 在滑动腔中, 所述滑动腔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 体, 所述连接条和推拉棒的一端在第一腔体中通 过连接块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一腔体垂直与上模 具的运动方向设置; 所述推拉棒的中部位置为柔 性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116514。

3、6 U 2020.08.04 CN 211165146 U 1.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模座、 下模座、 上模板、 下模板和脱模 组件; 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均设置有相互对立的凹槽, 上模座的两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 导向通孔, 下模座上与导向通孔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柱, 所述导向通孔内设置有弹簧; 所述脱模组件设置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 所述脱模组件包括支撑柱、 连接柱、 连接条、 推 拉棒、 滑动腔; 所述支撑柱设置在下模具上, 连接柱设置在上模具上, 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 连接柱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设置在滑动腔中, 所述滑动腔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 腔体, 所述连。

4、接条和推拉棒的一端在第一腔体中通过连接块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一腔体垂 直与上模具的运动方向设置; 所述推拉棒的中部位置为柔性材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板设置在上模 座的中心位置, 所述上模座包括导料管、 传热环、 加热器、 伸缩气缸和阻挡板, 所述上模板整 体横截面为 “T” 字形, 所述导料管设置在上模座的中心位置, 导料管贯穿上模板和上模座设 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板设置在导料 管的末端位置, 阻挡板与导料管垂直设置, 所述上模板中阻挡板位置处设置有滑槽通道, 所 述伸缩气缸设置在。

5、上模板中, 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阻挡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环设置在导料 管的末端位置, 传热环环形设置在导料管上, 所述加热器紧贴传热环设置, 所述传热环为铜 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料管的末端设置 有螺纹面, 所述螺纹面设置在阻挡板的外侧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腔体设置与第 一腔体贯通连接, 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弧形滑道, 所述推拉棒的柔性段设置在弧形滑道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其特征在于: 为所述第二腔。

6、体中固定 弧形滑道中设置有滚动球。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气缸、 加热器 在外部均分别通过开关控制, 在外部通过开关进行简单开关控制。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165146 U 2 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 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 工具,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 具体指将受热融化 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 经冷却固化后, 得到成形品。 0003 在。

7、加工模具时常常会需要进行脱模, 但是现有技术中, 脱模步骤繁杂, 且容易对注 塑件造成破坏, 导致脱模效率带下, 成本增加。 0004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 特提出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 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解决现有技术中脱模步骤繁杂, 且容易对注塑件造成破坏的问题。 0006 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包括上模座、 下模座、 上模板、 下模板和脱模组件; 所述 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均设置有相互对立的凹槽, 上模座的两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导向通孔, 下模座上与导向通孔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柱, 所述导向通孔内设置有弹簧。

8、; 所述脱模 组件设置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 所述脱模组件包括支撑柱、 连接柱、 连接条、 推拉棒、 滑动 腔; 所述支撑柱设置在下模具上, 连接柱设置在上模具上, 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连接柱固定 连接, 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设置在滑动腔中, 所述滑动腔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连 接条和推拉棒的一端在第一腔体中通过连接块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一腔体垂直与上模具的 运动方向设置; 所述推拉棒的中部位置为柔性材料制成。 0007 作为优选的, 所述上模板设置在上模座的中心位置, 所述上模座包括导料管、 传热 环、 加热器、 伸缩气缸和阻挡板, 所述上模板整体横截面为 “T” 字形, 所述导料管设置。

9、在上模 座的中心位置, 导料管贯穿上模板和上模座设置。 0008 作为优选的, 所述阻挡板设置在导料管的末端位置, 阻挡板与导料管垂直设置, 所 述上模板中阻挡板位置处设置有滑槽通道, 所述伸缩气缸设置在上模板中, 所述伸缩气缸 的输出端与阻挡门连接。 0009 作为优选的, 所述传热环设置在导料管的末端位置, 传热环环形设置在导料管上, 所述加热器紧贴传热环设置, 所述传热环为铜环。 0010 作为优选的, 所述导料管的末端设置有螺纹面, 所述螺纹面设置在阻挡板的外侧 位置。 0011 作为优选的, 所述第二腔体设置与第一腔体贯通连接, 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弧形滑 道, 所述推拉棒的柔性段设置在。

10、弧形滑道中。 0012 作为优选的, 为所述第二腔体中固定弧形滑道中设置有滚动球。 0013 作为优选的, 所述伸缩气缸、 加热器在外部均分别通过开关控制, 在外部通过开关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165146 U 3 进行简单开关控制。 0014 综上所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本实用新型设置脱模组件可以对注塑件进行高效脱模, 当要进行注塑时, 上模 具整体向下模具运动, 带动连接条向左运动, 从而带动连接块向下运动, 当运动到第一腔体 内末端位置, 连接条弯曲, 在连接块向下运动时, 通过传动关系, 推拉棒上升, 避免了推拉杆 与上。

11、模具之间的接触碰撞, 当上模具移动到合适位置, 进行注胶, 然后将阻挡门关闭使注胶 件冷却成型, 成型后在导料管内部的型材小凸柱, 上模具向左运动脱离下模具, 带动注塑成 型件整体向左移动, 在上模具向左移动使, 连接条带动连接块在第一腔体内向上滑动, 经过 传动, 连接块带动推拉杆向下运动, 从而使推拉杆与注塑成型件接触, 使注塑成型件脱离上 模具, 从而实现自动脱模作业, 在模具整体脱模后。 0016 2.本实用新型设置导向通孔和导向柱, 导向通孔为导向柱提供行走路径, 使上模 座与下模座之间能够平稳运行和接触, 所述导向通孔内设置有弹簧。 弹簧可为导向柱提供 回弹力, 使上模座在注浇作业。

12、完成后, 分离时更加省力。 0017 3.本实用新型中推拉杆末端设置有橡胶垫, 在推拉杆推动注塑件脱离的时候能保 证其完整性, 提升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胶时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脱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阻挡板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标记: 1、 上模座; 2、 下模座; 3、 上模板; 4、 下模板; 5、 脱模组件; 6、 弹簧; 7、 导 向通孔; 8、 导向柱; 11、 导料管; 12、 传热环; 13、 加热器; 14、 伸缩气缸; 15、 阻挡板。

13、; 16、 螺纹 面; 51、 支撑柱; 52、 连接柱; 53、 连接条; 54、 推拉棒; 56、 连接块; 551、 第一腔体; 552、 第二腔 体; 553、 弧形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 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 除了互相排斥 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 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24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 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 除非特别叙述, 均可 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 即, 除非特别叙述, 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 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2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上。

14、” 、“下” 、“左” 、“右”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 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 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6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等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 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多个该特征。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165146 U 4 0027 实施例1 0028 如图14所示, 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包。

15、括上模座1、 下模座2、 上模板3、 下模 板4和脱模组件5; 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均设置有相互对立的凹槽, 上模座1的两端部之 间分别设置有导向通孔7, 下模座2上与导向通孔7 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柱8, 所述导向 通孔7为导向柱8提供行走路径, 使上模座1与下模座2之间能够平稳运行和接触, 所述导向 通孔7内设置有弹簧6。 弹簧6可为导向柱8提供回弹力, 使上模座1在注浇作业完成后, 分离 时更加省力。 0029 所述上模板3设置在上模座1的中心位置, 所述上模座1包括导料管11、 传热环12、 加热器13、 伸缩气缸14和阻挡板15, 所述上模板3整体横截面为 “T” 字形, 所述。

16、导料管11设置 在上模座1的中心位置, 导料管11贯穿上模板3和上模座1设置, 胶体通过导料管11进入到模 具中。 0030 所述阻挡板15设置在导料管11的末端位置, 阻挡板15与导料管11垂直设置, 为了 方便阻挡板15的移动, 在上模板3中阻挡板15位置处设置有滑槽通道, 阻挡板15可在滑槽通 道内进行滑动, 所述伸缩气缸14设置在上模板3中, 所述伸缩气缸14的输出端与阻挡门连 接, 通过伸缩气缸14活塞杆的伸长或缩短来控制阻挡板15的移动, 从而对导料管11进行开 启或关闭。 0031 所述传热环12设置在导料管11的末端位置, 传热环12环形设置在导料管 11上, 所 述加热器13。

17、紧贴传热环12设置, 所述传热环12为铜环, 在进行脱模处理的时候, 启动加热器 13, 使成型的注塑件与导料管11的连接处能够快速分离, 加快脱模的速度。 0032 所述导料管11的末端设置有螺纹面16, 所述螺纹面16设置在阻挡板15的外侧位 置, 在注塑成型的时候, 在螺纹面16内会形成小凸柱, 通过小凸柱将整个注塑件整体提升进 行移动。 0033 所述下模具与下模座2固定连接, 所述脱模组件5包括支撑柱51、 连接柱 52、 连接 条53、 推拉棒54、 滑动腔; 所述支撑柱51设置在下模具上, 连接柱 52设置在上模具上, 所述 连接条53一端与连接柱52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条53 。

18、的另一端设置在滑动腔中, 所述滑动腔 包括第一腔体551和第二腔体552, 所述连接条53和推拉棒54的一端在第一腔体551中通过 连接块56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一腔体551垂直与上模具的运动方向设置, 当上模具在其运动 方向进行运动的时候, 带动连接条53在相同的运动方向进行运动, 使连接块56在第一腔体 551内沿其径向方向做往复运动; 所述推拉棒54的中部位置为柔性材料制成。 0034 所述第二腔体552设置与第一腔体551贯通连接, 第二腔体552内设置有弧形滑道 553, 所述推拉棒54的柔性段设置在弧形滑道553中, 连接块56的上下移动带动推拉棒54的 伸长或缩短。 0035 当。

19、要进行注塑时, 上模具整体向下模具运动, 带动连接条53向左运动, 从而带动连 接块56向下运动, 当运动到第一腔体551内末端位置, 连接条53弯曲, 在连接块56向下运动 时, 通过传动关系, 推拉棒54上升, 避免了推拉杆与上模具之间的接触碰撞, 当上模具移动 到合适位置, 进行注胶, 然后将阻挡门关闭使注胶件冷却成型, 成型后在导料管11内部的型 材小凸柱, 上模具向左运动脱离下模具, 带动注塑成型件整体向左移动, 在上模具向左移动 使, 连接条53带动连接块56在第一腔体551内向上滑动, 经过传动, 连接块56带动推拉杆向 下运动, 从而使推拉杆与注塑成型件接触, 使注塑成型件脱离。

20、上模具, 从而实现自动脱模作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165146 U 5 业, 在模具整体脱模后, 后期对小凸柱进行去除。 0036 为了方便推拉杆的运行流畅平稳, 在第二腔体552中固定弧形滑道553中设置有滚 动球, 滚动球限制在腔体中, 滚动求为推拉杆柔性段提供更稳固的滑动, 使推拉杆的运动更 加平稳顺畅, 提升了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 0037 所述伸缩气缸14、 加热器13在外部均分别通过开关控制, 在外部通过开关进行简 单开关控制。 0038 为了保护注塑件的外形, 所述推拉杆与注塑件接触部设置有橡胶垫, 在推拉杆推 动注塑件脱离的时候能保证其完整性, 提升成品质量。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165146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211165146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211165146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211165146 U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211165146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自动 脱模 塑胶模具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73850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