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转载机装置.pdf
《带式转载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式转载机装置.pdf(1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743727.3 (22)申请日 2019.10.17 (73)专利权人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719315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大柳塔 镇神东煤炭集团新办公楼318室 专利权人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杨俊哲原长锁张廷寿温亮 王泰基李明科贾陈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11012 代理人 黄泽雄 (51)Int.Cl. B65G 21/02(2006.01) B65G 35/00(2006.01) (。
2、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式转载机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式转载机装置, 包 括轨道和转载机; 所述转载机包括机头、 机尾和 桥架总成; 所述机头的下方安装有行走小车, 所 述行走小车配置在所述轨道上; 在所述机头上设 置有安装有主动辊轮, 在所述机尾上安装有溜 槽, 在所述溜槽的后方安装有转向辊轮; 在所述 桥架总成上设置有上压辊和下压辊; 所述桥架总 成包括有两个以上的桥架, 任意相邻的两个桥架 枢转连接; 所述机头包括机头支架, 所述机头支 架与所述桥架总成中前端的桥架枢转连接; 所述 机尾包括机尾支架, 所述机尾支架与所述桥架总 成中后端的桥架枢转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
3、开的带 式转载机装置, 能够根据需要可以增减桥架的数 量, 以改变桥架总成的长度, 实现不同距离运输, 适合井下使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CN 211168544 U 2020.08.04 CN 211168544 U 1.一种带式转载机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轨道和安装有运输皮带的转载机; 所述转载机包括机头、 机尾和连接在所述机头与所述机尾之间的桥架总成; 所述机头的下方安装有行走小车, 所述行走小车配置在所述轨道上; 在所述机头上设置有安装有主动辊轮, 在所述机尾上安装有溜槽, 在所述溜槽的后方 安装有转向辊轮; 所述运输皮带连接在所述主动辊轮与所述转向辊轮之间; 。
4、在所述桥架总成上设置有用于下压所述运输皮带的上压辊和用于支撑所述运输皮带 的下压辊, 所述运输皮带至少部分夹在所述上压辊与所述下压辊之间; 其中, 所述桥架总成包括有两个以上的桥架, 任意相邻的两个桥架枢转连接; 所述机头包括机头支架, 所述机头支架与所述桥架总成中前端的桥架枢转连接; 所述机尾包括机尾支架, 所述机尾支架与所述桥架总成中后端的桥架枢转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转载机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所述桥架上都设置有所 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转载机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头支架和所述机尾支 架上分别设置有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 4.根。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转载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头支架的下部安装在所 述行走小车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转载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桥架包括顶 梁、 底梁、 前端纵梁和后端纵梁; 所述上压辊通过上支架安装在所述顶梁上, 其位于所述顶梁的上方; 所述下压辊通过 下支架安装在所述顶梁上, 其位于所述顶梁的下方; 所述前端纵梁连接在所述顶梁与所述底梁的前端之间, 所述后端纵梁连接在所述顶梁 与所述底梁的后端之间; 所述顶梁的前端与所述前端纵梁的上端之间连接有前端上部连接板, 所述顶梁的后端 与所述后端纵梁的上端之间连接有后端上部连接板; 所述底梁的前端与所述前端纵梁。
6、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前端下部连接板, 所述底梁的后端 与所述后端纵梁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后端下部连接板;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桥架中, 前方的所述桥架中的后端上部连接板与后方的所述桥架 中的前端上部连接板铰接, 前端的所述桥架中的后端下部连接板与后端的所述桥架中的前 端下部连接板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式转载机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顶梁与所述底梁之间还 连接有加强纵梁, 所述加强纵梁位于所述前端纵梁和所述后端纵梁之间; 在所述前端纵梁的顶端与所述加强纵梁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前加强斜梁, 在所述后端纵 梁的顶端与所述加强纵梁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后加强斜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式转载机装置,。
7、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头支架的后端具有机头 支架上连接板和机头支架下连接板; 所述机头支架上连接板与前端的所述桥架中的前端上部连接板铰接, 所述机头支架下 连接板与前端的所述桥架中的前端下部连接板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式转载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尾支架的前端具有机尾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1168544 U 2 支架上连接板和机尾支架下连接板; 所述机尾支架上连接板与后端的所述桥架中的后端上部连接板铰接, 所述机尾支架下 连接板与后端的所述桥架中的后端下部连接板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式转载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梁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 上边梁。
8、, 所述底梁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下边梁; 两条所述上边梁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端上横梁, 两条所述上边梁的后端之间连接有后 端上横梁; 两条所述下边梁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端下横梁, 两条所述下边梁的后端之间连接有后 端下横梁; 在上下布置的所述上边梁与所述下边梁的前端之间连接有一根所述前端纵梁, 在上下 布置的所述上边梁与所述下边梁的后端之间连接有一根所述后端纵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转载机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头上还设置有用于 驱动所述主动辊轮转动的电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辊轮的转轴之间连接有减速 齿轮组。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1168544 U 3 。
9、一种带式转载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带式转载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外掘锚机后配套运输系统多采用掘锚机中间刮板输送机后部紧接一台 桥式带式转载机, 后部再接一条伸缩带式输送机。 现有桥式带式转载机组, 目前绝大多数桥 式带式转载机搭接距离不超过30m, 无法满足掘锚机组的生产需要, 需多次延伸皮带, 是现 阶段影响煤矿巷道掘进速度的关键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需要延长桥架总成的长度的带式转载 机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带式转载机装置, 包括轨道和安装有运输皮带的转 载。
10、机; 0005 所述转载机包括机头、 机尾和连接在所述机头与所述机尾之间的桥架总成; 0006 所述机头的下方安装有行走小车, 所述行走小车配置在所述轨道上; 0007 在所述机头上设置有安装有主动辊轮, 在所述机尾上安装有溜槽, 在所述溜槽的 后方安装有转向辊轮; 0008 所述运输皮带连接在所述主动辊轮与所述转向辊轮之间; 0009 在所述桥架总成上设置有用于下压所述运输皮带的上压辊和用于支撑所述运输 皮带的下压辊, 所述运输皮带至少部分夹在所述上压辊与所述下压辊之间; 0010 其中, 所述桥架总成包括有两个以上的桥架, 任意相邻的两个桥架枢转连接; 0011 所述机头包括机头支架, 所。
11、述机头支架与所述桥架总成中前端的桥架枢转连接; 0012 所述机尾包括机尾支架, 所述机尾支架与所述桥架总成中后端的桥架枢转连接。 0013 进一步地, 在每个所述桥架上都设置有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 0014 进一步地, 在所述机头支架和所述机尾支架上分别设置有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 辊。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机头支架的下部安装在所述行走小车上。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桥架包括顶梁、 底梁、 前端纵梁和后端纵梁; 0017 所述上压辊通过上支架安装在所述顶梁上, 其位于所述顶梁的上方; 所述下压辊 通过下支架安装在所述顶梁上, 其位于所述顶梁的下方; 0018 所述前端纵梁连接在所。
12、述顶梁与所述底梁的前端之间, 所述后端纵梁连接在所述 顶梁与所述底梁的后端之间; 0019 所述顶梁的前端与所述前端纵梁的上端之间连接有前端上部连接板, 所述顶梁的 后端与所述后端纵梁的上端之间连接有后端上部连接板; 0020 所述底梁的前端与所述前端纵梁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前端下部连接板, 所述底梁的 说明书 1/6 页 4 CN 211168544 U 4 后端与所述后端纵梁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后端下部连接板; 0021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桥架中, 前方的所述桥架中的后端上部连接板与后方的所述 桥架中的前端上部连接板铰接, 前端的所述桥架中的后端下部连接板与后端的所述桥架中 的前端下部连接板铰接。。
13、 0022 进一步地, 在所述顶梁与所述底梁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纵梁, 所述加强纵梁位于所 述前端纵梁和所述后端纵梁之间; 0023 在所述前端纵梁的顶端与所述加强纵梁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前加强斜梁, 在所述后 端纵梁的顶端与所述加强纵梁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后加强斜梁。 0024 进一步地, 所述机头支架的后端具有机头支架上连接板和机头支架下连接板; 0025 所述机头支架上连接板与前端的所述桥架中的前端上部连接板铰接, 所述机头支 架下连接板与前端的所述桥架中的前端下部连接板铰接。 0026 进一步地, 所述机尾支架的前端具有机尾支架上连接板和机尾支架下连接板; 0027 所述机尾支架上连接板与后端的所。
14、述桥架中的后端上部连接板铰接, 所述机尾支 架下连接板与后端的所述桥架中的后端下部连接板铰接。 0028 进一步地, 所述顶梁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上边梁, 所述底梁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 下边梁; 0029 两条所述上边梁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端上横梁, 两条所述上边梁的后端之间连接 有后端上横梁; 0030 两条所述下边梁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端下横梁, 两条所述下边梁的后端之间连接 有后端下横梁; 0031 在上下布置的所述上边梁与所述下边梁的前端之间连接有一根所述前端纵梁, 在 上下布置的所述上边梁与所述下边梁的后端之间连接有一根所述后端纵梁。 0032 进一步地, 在所述机头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
15、动辊轮转动的电机, 所述电机 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辊轮的转轴之间连接有减速齿轮组。 003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式转载机装置, 能够根据需要可以增减桥架的数量, 以改变 桥架总成的长度, 实现不同距离运输, 适合井下使用。 附图说明 003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带式转载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为转载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3为运输皮带连接在主动辊轮和转向辊轮之间的示意图; 0038 图4为桥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5为两个桥架连接的示意图; 0040 图6为桥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7为机头的结构示意。
16、图; 0042 图8为机尾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9为顶梁的俯视图; 0044 图10为底梁的俯视图。 说明书 2/6 页 5 CN 211168544 U 5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 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 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 “前” 、“后” 、“左” 、“右” 、“上” 和 “下” 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 词语 “内” 和 “外” 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 向。 0046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 “前” 是指朝向机头的方向,“后” 是指朝向车尾的方向。 0047 如图1-8所示, 本实用。
17、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式转载机装置, 包括轨道1和安 装有运输皮带5的转载机。 0048 转载机包括机头2、 机尾3和连接在机头2与机尾3之间的桥架总成 4。 0049 机头2的下方安装有行走小车6, 行走小车6配置在轨道1上。 0050 在机头2上设置有安装有主动辊轮20, 在机尾3上安装有溜槽31, 在溜槽31的后方 安装有转向辊轮30。 0051 运输皮带5连接在主动辊轮20与转向辊轮30之间。 0052 在桥架总成4上设置有用于下压运输皮带5的上压辊7和用于支撑运输皮带5的下 压辊8, 运输皮带5至少部分夹在上压辊7与下压辊8 之间。 0053 其中, 桥架总成4包括有两个以上的桥架。
18、40, 任意相邻的两个桥架 40枢转连接。 0054 机头2包括机头支架21, 机头支架21与桥架总成4中前端的桥架 40枢转连接。 0055 机尾3包括机尾支架32, 机尾支架32与桥架总成4中后端的桥架 40枢转连接。 005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式转载机装置主要用于矿井中运输煤炭, 其包括有轨道1和 转载机。 0057 转载机包括机头2、 机尾3和桥架总成4, 桥架总成4连接在机头2 与机尾3之间, 起 到桥梁作用。 可以通过改变桥架总成4的长短, 来改变桥架总成4长度, 实现不同距离运输。 0058 机头2包括主动辊轮20和机头支架21, 主动辊轮20安装在机头2 上, 机头支架21安。
19、 装在机头2的后端, 其位于主动辊轮20的后方。 机头2的下方位于行走小车6上, 行走小车6配 置在轨道1上, 通过牵引车61可以驱动行走小车6在轨道1上移动或行走, 从而可以带动机头 2 移动至指定位置。 0059 机尾3包括有转向辊轮30、 机尾支架32和溜槽31。 溜槽31安装在机尾3上用于卸煤。 机尾支架32安装在机尾3的前端, 转向辊轮30安装在机尾3上, 转向辊轮30位于溜槽31的后 端。 0060 运输皮带5套在主动辊轮20和转向辊轮30之间。 运输皮带5经过溜槽31。 0061 桥架总成4由两个以上的桥架40枢转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枢转是指 相连接的两个零件可以相对。
20、转动, 可以通过转轴连接, 也可以通过铰链连接。 0062 组装时, 机头支架21与桥架总成4中最前端的桥架40枢转连接, 机尾支架32与桥架 总成4中最后端的桥架40枢转连接。 0063 运输皮带5经过桥架总成4, 在桥架总成4上还设置有上压辊7和下压辊8, 运输皮带 5至少部分夹在上压辊7与下压辊8之间。 上压辊7 用于下压运输皮带5, 下压辊8用于支撑运 输皮带5。 上压辊7位于运输皮带5的边缘, 不会影响煤炭运输。 下压辊8在下方支撑运输皮带 5, 其宽度大于运输皮带5的宽度, 对运输皮带5的这个宽度都可以提供支撑。 0064 由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式转载机装置, 能够根据需要可以。
21、增减桥架的数量, 以 说明书 3/6 页 6 CN 211168544 U 6 改变桥架总成的长度, 实现不同距离运输, 适合井下使用。 0065 较佳地, 如图4-6所示, 在每个桥架40上都设置有上压辊7和下压辊8, 提高对运输 皮带5的张紧能力。 0066 可选地, 在机头支架21和机尾支架32上分别设置有上压辊7和下压辊8, 进一步提 高对运输皮带5的张紧能力。 0067 优选地, 如图6所示, 机头支架21的下部安装在行走小车6上, 方便安装。 机头2的前 部通过支架安装在牵引车61与行走小车6之间的支架上。 0068 较佳地, 如图6所示, 桥架40包括顶梁41、 底梁42、 前端。
22、纵梁43 和后端纵梁44。 0069 上压辊7通过上支架70安装在顶梁41上, 其位于顶梁41的上方。 下压辊8通过下支 架80安装在顶梁41上, 其位于顶梁41的下方。 0070 前端纵梁43连接在顶梁41与底梁42的前端之间, 后端纵梁44连接在顶梁41与底梁 42的后端之间。 0071 顶梁41的前端与前端纵梁43的上端之间连接有前端上部连接板 401, 顶梁41的后 端与后端纵梁43的上端之间连接有后端上部连接板 402。 0072 底梁42的前端与前端纵梁43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前端下部连接板 403, 底梁42的后 端与后端纵梁43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后端下部连接板 404。 0073 任。
23、意相邻的两个桥架40中, 前方的桥架40中的后端上部连接板402 与后方的桥架 40中的前端上部连接板401铰接, 前端的桥架40中的后端下部连接板404与后端的桥架40中 的前端下部连接板403铰接。 0074 桥架40为框架结构, 其由顶梁41、 底梁42、 前端纵梁43和后端纵梁44连接而成。 0075 上压辊7和下压辊8分别安装在顶梁41上, 在顶梁41的下方还安装有支撑板, 用于 支撑运输皮带5。 0076 在每个端部都设置有连接板, 包括前端上部连接板401、 前端下部连接板403、 后端 上部连接板402和后端下部连接板404。 0077 上述连接板一方面方便两个相邻的桥架40连。
24、接, 另一方面加固了桥架40的端部的 牢固程度, 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0078 任意相邻的两个桥架40组装时, 将前方的桥架40中的后端上部连接板402与后方 的桥架40中的前端上部连接板401通过铰链或转轴连接(铰接), 将前端的桥架40中的后端 下部连接板404与后端的桥架40中的前端下部连接板403通过铰链或转轴连接(铰接), 以此 类推完成整个桥架总成4的组装, 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增减桥架40的数量, 来改变桥架总成4 的长度。 0079 较佳地, 如图6所示, 在顶梁41与底梁43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纵梁 45, 加强纵梁45位 于前端纵梁43和后端纵梁44之间。 0080 在前端纵梁4。
25、3的顶端与加强纵梁45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前加强斜梁 46, 在后端纵 梁46的顶端与加强纵梁45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后加强斜梁 47, 以提高桥架40的结构强度, 提 升桥架40的稳定性。 0081 较佳地, 如图7所示, 机头支架21的后端具有机头支架上连接板211 和机头支架下 连接板212。 0082 机头支架上连接板211与前端的桥架40中的前端上部连接板401铰接, 机头支架下 说明书 4/6 页 7 CN 211168544 U 7 连接板212与前端的桥架40中的前端下部连接板403铰接。 0083 机头支架上连接板211和机头支架下连接板212一体设置在机头支架2的后端。 机 头支架。
26、上连接板211位于机头支架下连接板212的上方。 0084 在将机头支架21与桥架总成4连接时, 将机头支架上连接板211与最前端的桥架40 中的前端上部连接板401通过铰链或转轴连接(铰接), 将机头支架下连接板212与前端的桥 架40中的前端下部连接板403通过铰链或转轴连接(铰接)。 0085 较佳地, 如图8所示, 机尾支架32的前端具有机尾支架上连接板321 和机尾支架下 连接板322。 0086 机尾支架上连接板321与后端的桥架40中的后端上部连接板402铰接, 机尾支架下 连接板322与后端的桥架40中的后端下部连接板404铰接。 0087 机尾支架上连接板321和机尾支架下连。
27、接板322一体设置在机尾支架32的前端。 0088 在将机尾支架32与桥架总成4连接时, 将机尾支架上连接板321与最后端的桥架40 中的后端上部连接板402通过铰链或转轴连接(铰接), 将机尾支架下连接板322与最后端的 桥架40中的后端下部连接板404通过铰链或转轴连接(铰接)。 0089 较佳地, 如图9-10所示, 顶梁41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上边梁411, 底梁42包括两条 平行布置的下边梁421。 0090 两条上边梁411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端上横梁412, 两条上边梁411 的后端之间连 接有后端上横梁413。 0091 两条下边梁421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端下横梁422, 两条下边。
28、梁421 的后端之间连 接有后端下横梁423。 0092 在上下布置的上边梁411与下边梁421的前端之间连接有一根前端纵梁43, 在上下 布置的上边梁411与下边梁421的后端之间连接有一根后端纵梁44。 0093 也即是, 顶梁41包括有两条上边梁411, 在两条上边梁411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端 上横梁412, 两条上边梁411的后端之间连接有后端上横梁413。 0094 底梁42包括两条下边梁421, 两条下边梁421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端下横梁422, 两 条下边梁421的后端之间连接有后端下横梁423。 0095 两条下边梁421对应地布置在两条上边梁411的下方, 在每对上边梁411。
29、和下边梁 421前端之间连接有一条前端纵梁43, 在每对上边梁411 和下边梁421后端之间连接有一条 后端纵梁44, 从而使得桥架40形成框架结构, 结构强度高, 还利于安装零件。 0096 此时, 在每条上边梁411安装有多个上支架70, 在每个上支架70上安装一个上压辊 7。 在两条上边梁411的下方配置多对下支架80, 将下压辊8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条上边梁 411的下支架80上。 0097 较佳地, 如图7所示, 在机头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辊轮20转动的电机23, 电机 23的输出轴与主动辊轮20的转轴201之间连接有减速齿轮组。 0098 电机23可以通过齿轮传动, 减速齿轮组包。
30、括大齿轮、 中间齿轮和小齿轮, 小齿轮安 装在电机23的输出轴上, 大齿轮安装在转轴201上, 中间齿轮啮合在大齿轮与小齿轮之间。 当然, 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个中间齿轮。 0099 本实用新型中桥架总成4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桥架40采用枢转连接的方式, 从而使 得相邻的两个桥架40可以相对转动调节调节, 利于根据周围的地形调节运输皮带5的倾斜 说明书 5/6 页 8 CN 211168544 U 8 角度, 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0100 根据需要, 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 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010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
31、员来说, 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 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 也应视为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6/6 页 9 CN 211168544 U 9 图1 说明书附图 1/6 页 10 CN 211168544 U 10 图2 说明书附图 2/6 页 11 CN 211168544 U 11 图3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6 页 12 CN 211168544 U 12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3 CN 211168544 U 13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4 CN 211168544 U 14 图10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5 CN 211168544 U 15 。
- 内容关键字: 转载 装置
新型推拉式化妆容器.pdf
车辆后桥制动油管安装结构.pdf
电动玩具车零件喷漆用工件架.pdf
玩具车.pdf
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pdf
多功能加热破壁料理机.pdf
芳烃吸附分离装置程控球阀.pdf
内衣生产用布料收卷机构.pdf
离心机的转篮机构.pdf
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装置.pdf
积木琴玩具.pdf
健身器材用弹簧减震结构.pdf
包装瓶烫金用定位工装.pdf
积木块.pdf
双孔快速均匀进料滤板组合结构.pdf
快速高效过滤器滤芯.pdf
集成防电墙式恒温阀及应用该恒温阀的热水器.pdf
合金钢异型材成型一体机.pdf
液体药物浓度调节器.pdf
游客分类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再生铅环集烟气除尘脱硫设备.pdf
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系统风险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安检图像查验方法和装置.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半导体电阻值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由石墨烯材料制成的散热膜及其应用的手机后盖.pdf
电催化氧化医院废水处理装置.pdf
单相复合钙钛矿陶瓷粉体、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半导体用超纯电子级化学试剂纯化装置.pdf
阵列基板制备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pdf
织机了机时间预测方法.pdf
受限空间内燃气燃爆超、动压测试装置及方法.pdf
一种太阳能路牌路灯.pdf
透镜及采用该透镜的发光模组.pdf
具有固定装置的前路椎间融合器的系统、装置和方法.pdf
栅格图片的绘制方法及装置.pdf
真空辅助引流系统.pdf
一种变频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液晶除湿装置及液晶除湿方法.pdf
制备二有机基二烷氧基硅烷的方法.pdf
发光装置及相关光源系统.pdf
利用冷却剂加热器排气预加热发动机油.pdf
一种安全易维护钢护栏.pdf
用于机动车辆应用的产生真空的系统、泵和方法.pdf
用于机动车空调设备的阀传感器组件.pdf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客户端应用程序设计方法及系统.pdf
自动对焦设计系统、电子装置及自动对焦设计方法.pdf
交通工具用照明装置.pdf
带有冻结适应结构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的还原剂输送单元.pdf
用于泵送高粘度流体的方法和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