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边结构.pdf
《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边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边结构.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373886.9 (22)申请日 2019.08.22 (73)专利权人 上海腾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200000 上海市青浦区漕盈路3535号4 幢1楼南区 (72)发明人 李宝龄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616 代理人 李枝玲 (51)Int.Cl. E06B 1/02(2006.01) E06B 1/6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边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避难所的。
2、门体 收边结构, 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包括收边组 件, 收边组件包括收边板以及固定件, 收边板包 括安装段与贴合段, 贴合段与安装段垂直设置, 固定件穿设于安装段中并与墙体固定连接, 安装 段、 贴合段与墙体之间形成分隔空间, 分隔空间 中安装有预先定位结构, 预先定位结构包括多个 抵紧板, 抵紧板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抵紧部和第 二抵紧部,第一抵紧部与第二抵紧部之间形成的 夹角槽与墙体的拐角形状适配, 第二抵紧部与贴 合段固定连接且贴合段与墙体贴合, 墙体的拐角 处与夹角槽卡紧, 使得收边板快速且准确定位在 墙体上, 且抵紧板阻挡收边板变形, 提高收边板 的结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3页 附图5页 CN 211173669 U 2020.08.04 CN 211173669 U 1.一种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边结构, 包括收边组件(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边组件(1) 包括收边板(2)以及用于将收边板(2)安装在墙体上的固定件(3), 所述收边板(2)包括相互 连接的安装段(4)与贴合段(5), 所述贴合段(5)与所述安装段(4)垂直设置, 所述固定件(3) 穿设于所述安装段(4)中并与墙体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段(4)、 贴合段(5)与墙体之间形成分 隔空间(6), 所述分隔空间(6)中安装有预先定位结构, 所述预先定位结构包括多个用于与 墙体表面贴合的抵紧板(7), 。
4、所述抵紧板(7)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抵紧部(71)以及第二抵紧 部(72)且所述第一抵紧部(71)与第二抵紧部(72)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抵紧部(71)与所述第 二抵紧部(72)之间形成的夹角槽(8)与所述墙体的拐角形状适配, 所述第二抵紧部(72)与 所述贴合段(5)固定连接且所述贴合段(5)与墙体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边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段(4)包 括连接部(41)以及分别与所述连接部(41)两端一体连接的固定部(42)以及分隔部(43), 所 述固定部(42)与所述分隔部(43)分别处于所述连接部(41)的两侧, 所述固定部(42)与所述 墙体贴合设置。
5、, 所述分隔部(43)与所述墙体平行且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边结构, 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个抵紧板 (7)之间设有连接条(9), 所述连接条(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抵紧部(71)固 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边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紧板(7)沿 墙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或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边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紧板(7)背 离所述安装段(4)的侧面设有防磨垫(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边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合段(5)开 设有安装槽(51), 所述。
6、安装槽(51)的大小、 形状与所述第二抵紧部(72)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边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合段(5)沿 所述墙体厚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墙体厚度的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边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件(3)设 置为抽芯铆钉。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173669 U 2 一种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边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用于避难所的门体 收边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避难所也叫避难箱房, 在制作时设计有防火、 防爆功能, 在突发灾害来临时, 可以 。
7、利用其获得减损、 维持生存、 联络救援等帮助的场所。 0003 避难所和一般的房屋建筑相似, 包括墙体、 屋顶以及门窗, 在装配避难所时, 墙体 上因为需要安装门窗, 墙体会开设门洞以及窗洞, 为方便在门洞以及窗洞处安装门窗, 墙体 的边缘处会进行收边处理, 现有技术中, 如图1所示, 墙体上固定设置有收边板2, 由于墙体 内部设置有檩条11, 墙体从外部通过安装自攻钉12将檩条固定, 为了减少对自攻钉12的破 坏, 收边板2设计成弯折形状, 一部分不与墙体贴合设置, 留出放置自攻钉12的空间, 上述方 案中, 在安装收边板2时, 需要安装人员逐渐调整收边板2的位置至与墙体表面贴合, 且收边 。
8、板2安装在墙体上后收边板2一侧与墙体紧密贴合, 使用时若收边板2受到外力碰撞, 收边板 2的拐角处容易变形, 导致收边板2损坏, 且自攻钉12以及与墙体相邻设置的门窗也容易受 到损坏, 因此, 存在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 边结构, 通过设置预先定位结构, 快速准确将收边板定位在墙体上, 且收边板受到外力时, 抵紧板阻挡贴合段与墙体错位, 提高收边板的结构稳定性, 具体方案如下: 0005 一种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边结构, 包括收边组件, 所述收边组件包括收边板以及 用于将收边板安装在墙体上的固定件, 所述收边。
9、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段与贴合段, 所述 贴合段与所述安装段垂直设置, 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安装段中并与墙体固定连接, 所述 安装段、 贴合段与墙体之间形成分隔空间, 所述分隔空间中安装有预先定位结构, 所述预先 定位结构包括多个用于与墙体表面贴合的抵紧板, 所述抵紧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抵紧部 以及第二抵紧部且所述第一抵紧部与第二抵紧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抵紧部与所述第二抵 紧部之间形成的夹角槽与所述墙体的拐角形状适配, 所述第二抵紧部与所述贴合段固定连 接且所述贴合段与墙体贴合。 000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安装收边板时, 安装人员手持收边板使得抵紧板对准墙体的 拐角处, 直至第一抵紧部与第二。
10、抵紧部分别与墙体表面贴合, 墙体的拐角处与夹角槽卡紧, 使得收边板快速且准确定位在墙体上, 之后通过固定件穿设安装段将收边板固定, 完成收 边板的安装, 在使用过程中, 若收边板受到外力碰撞, 由于分隔空间的设置, 抵紧板与安装 段之间存在间隙, 外力逐渐在分隔空间中缓冲, 且抵紧板的设置产生阻挡贴合段与墙体错 位的阻挡力, 从而达到阻挡收边板变形的效果, 提高收边板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收边板与墙 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从而降低自攻钉、 门窗损坏的可能性。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173669 U 3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安装段包括连接部以及分别与所述连接部两端一体连接的固定部 。
11、以及分隔部,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分隔部分别处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墙 体贴合设置, 所述分隔部与所述墙体平行且间隔设置。 000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安装段的形状设计合理, 固定部与墙体固定连接, 连接部、 分 隔部的设置使得收边板与墙体之间形成分隔空间, 实现保护自攻钉的效果。 0009 进一步的, 相邻两个抵紧板之间设有连接条, 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 设置的第一抵紧部固定连接。 001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抵紧板之间事先通过连接条连接成整体, 提高抵紧板之间的 连接稳定性, 减小安装难度。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抵紧板沿墙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或三个。 00。
12、1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若抵紧板数量过多, 在收边板上安装抵紧板时夹角槽之间的 位置容易相对错位, 相对减少抵紧板在墙体高度方向的数量, 减少夹角槽与墙体拐角处不 贴合的可能性。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抵紧板背离所述安装段的侧面设有防磨垫。 001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防磨垫的设置减少抵紧板对墙体拐角处的磨损, 提高墙体结 构的稳定性。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贴合段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的大小、 形状与所述第二抵紧部 适配。 001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抵紧板具有一定的厚度, 将抵紧板的第二抵紧部于安装 槽中与贴合段固定连接, 使得第二抵紧部与贴合段表面齐平, 从而保证贴。
13、合段与墙体表面 贴合, 减少贴合段占用门洞的空间。 0017 进一步的, 所述贴合段沿所述墙体厚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墙体厚度的1/2。 001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贴合段达到对墙体收边效果的同时相对减少贴合段的长度, 节省成本。 0019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件设置为抽芯铆钉。 002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拉钉枪将抽芯铆钉依次穿设安装段、 墙体, 使得收边板铆接在 墙体上, 实现二者的固定连接。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 (1)通过设置预先定位结构, 第一抵紧部与第二抵紧部分别与墙体表面贴合, 墙体 的拐角处与夹角槽卡紧, 使得收边板快速且准确定位在。
14、墙体上, 且固定件穿设安装段将收 边板固定, 若收边板受到外力碰撞, 外力逐渐在分隔空间中缓冲, 且抵紧板的设置产生阻挡 贴合段与墙体错位的阻挡力, 从而达到阻挡收边板变形的效果, 提高收边板的结构稳定性 以及收边板与墙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从而降低自攻钉、 门窗损坏的可能性; 0023 (2)通过设置防磨垫, 减少抵紧板对墙体拐角处的磨损, 提高墙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背景技术展示自攻钉与檩条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展示安装段详细结构的示意图;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173669 。
15、U 4 0027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展示连接条和抵紧板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为贴合段展示安装槽的剖面示意图。 0029 附图标记: 1、 收边组件; 2、 收边板; 3、 固定件; 4、 安装段; 41、 连接部; 42、 固定部; 43、 分隔部; 5、 贴合段; 51、 安装槽; 6、 分隔空间; 7、 抵紧板; 71、 第一抵紧部; 72、 第二抵紧部; 8、 夹角槽; 9、 连接条; 10、 防磨垫; 11、 檩条; 12、 自攻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方式不仅限于此。 0031 如图2所示,。
16、 一种用于避难所的门体收边结构, 安装在避难所墙体上的门洞处, 该 装置包括收边组件1, 收边组件1包括收边板2以及用于将收边板2安装在墙体上的固定件3, 固定件3设置为抽芯铆钉, 使用配套的拉钉枪将抽芯铆钉依次穿过收边板2、 墙体, 将收边板 2铆接在墙体上, 且收边板2与墙体门洞处的表面贴合, 实现对墙体的收边。 0032 如图3所示, 收边板2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段4与贴合段5, 贴合段5与安装段4垂直 设置, 使得收边板2整体呈 “L” 字形, 贴合段5整体呈规则的长条状, 且贴合段5沿墙体厚度方 向的长度大于墙体厚度的1/2。 安装段4包括连接部41以及分别与连接部41两端一体连接的 。
17、固定部42以及分隔部43, 固定部42与分隔部43分别处于连接部41的两侧, 且固定部42、 分隔 部43均与连接部41垂直设置, 使得安装段4呈 “Z” 字形, 固定部42与墙体贴合设置, 抽芯铆钉 穿设在固定部42处, 将固定部42铆接在墙体上, 分隔部43与墙体平行且间隔设置, 分隔部43 远离固定部42的端部与贴合段5的一端一体连接, 且贴合段5也与墙体表面贴合设置。 0033 由于连接部41的设置, 安装段4、 贴合段5与墙体之间形成分隔空间6, 分隔空间6中 安装有预先定位结构, 预先定位结构包括多个用于与墙体表面贴合的抵紧板7, 本实施例 中, 抵紧板7沿墙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两个。
18、或三个。 抵紧板7包括相互一体连接的第一抵紧 部71以及第二抵紧部72且第一抵紧部71与第二抵紧部72垂直设置,使得抵紧板7整体呈 “L” 字形, 第一抵紧部71与第二抵紧部72之间形成的夹角槽8与墙体的拐角形状适配。 0034 结合图4和图5, 相邻两个抵紧板7之间设有连接条9, 连接条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 邻设置的第一抵紧部7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使得抵紧板7之间连接成整体。 贴合段5朝 向抵紧板7的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槽51, 安装槽51的数量与抵紧板7的数量一致, 安装槽51的 大小、 形状与第二抵紧部72适配, 安装抵紧板7时, 第二抵紧部72于安装槽51中与贴合段5通 过焊接或者粘。
19、接实现固定连接, 使得第二抵紧部72的表面与贴合段5的表面齐平, 从而实现 贴合段5与墙体表面贴合。 0035 为了减少对墙体的损坏, 抵紧板7背离安装段4的侧面设有防磨垫10, 防磨垫10可 设置为具有弹性的软质氟橡胶, 防磨垫10通过胶水粘接在抵紧板7上, 且防磨垫10遮盖第一 抵紧部71与第二抵紧部72朝向墙体的侧面。 003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 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 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173669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6 CN 211173669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7 CN 211173669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8 CN 211173669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9 CN 211173669 U 9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0 CN 211173669 U 10 。
- 内容关键字: 用于 避难所 门体收边 结构
便携式文档高拍仪.pdf
纤维加热烘箱.pdf
风机箱体法兰.pdf
具有防护机构的绝缘环网柜.pdf
建筑施工用节能式钢筋加工机构.pdf
硬度检测装置.pdf
文胸模杯成型装置.pdf
水质采样设备.pdf
分体式树木胸径固定观测装置.pdf
快装式恒温阀及应用该恒温阀的热水器.pdf
测绘用可调节的测斜仪.pdf
油田伴生气碳捕集系统.pdf
钢渣压辊冷却装置.pdf
磁共振噪音防护耳罩.pdf
固态脱硫脱硝装置.pdf
贴片式高压整流二极管.pdf
用于聚乙烯原料的筛分装置.pdf
弯管机的上料装置.pdf
烤箱、烤箱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pdf
基于3D卷积和多标签解码的颅脑CT影像质量控制方法.pdf
用于船舶石墨铜套生产的钻孔装置.pdf
釜式再沸器.pdf
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精棉生产用挤浆机.pdf
基于模板多级匹配的化学仪器位姿估计方法、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云服务智能部署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镁法生产海绵钛加料与充氩装置.pdf
基于扩散模型的音乐音色风格转换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无人机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pdf
改性卡拉胶、卡拉胶囊皮及改性卡拉胶的制备方法.pdf
照明灯塔设备的能耗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血管吻合装置.pdf
一种一孔两用的隧洞排水孔结构.pdf
钢管桩围堰结构.pdf
一种生态砌块.pdf
一种铁路桥梁用泄水管.pdf
一种卷帘门的抗风装置.pdf
一种掺有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钢筋笼.pdf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pdf
汽车手套箱开启装置.pdf
城市道路上空花园式电动跃层停车商务楼.pdf
蒸压加气砌块砌窗结构.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