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装置及方法.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11721878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95.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装置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装置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装置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档描述:

《基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装置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装置及方法.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89030.4 (22)申请日 2019.03.13 (71)申请人 浙江大学 地址 310058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 路866号 (72)发明人 范利武张天宇牟林巍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00 代理人 郑海峰 (51)Int.Cl. G01N 21/3504(2014.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装置及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 层测量装置及方法, 属于冷凝实验测。

2、量领域。 包 括由激光器、 分束镜、 反射镜、 导轨等组成的光学 测量系统, 由冷凝腔体、 半导体冷台、 腔内反射 镜、 光学视窗等组成的可视化冷凝实验体, 由激 光光束探测器、 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组成的数据 采集与处理系统。 其中, 可视化冷凝实验体用于 进行冷凝实验, 通过对测量激光和参考激光的信 号进行对比, 得出不凝气层的分布特性。 本发明 通过光学测量系统实现对不同结构表面和不同 实验参数下的含不凝气蒸汽冷凝实验过程中冷 凝表面附近不凝气层的原位测量。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109975233 A 2019.07.05 CN 109975233 A 1.一种基于。

3、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测量系统、 可视化冷 凝实验体、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所述的可视化冷凝实验体包括腔内反射镜(12)和光学视窗(21); 所述的可视化冷凝实 验体一侧装有光学视窗(21), 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内壁面装有腔内反射镜(12);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光束探测器(9)、 第二光束探测器(7)、 数据采集仪(13) 和计算机(14); 所述的光学测量系统由激光器(1)、 第一分束镜(2)、 第一反射镜(3)、 第二反射镜(4)、 第三反射镜(5)、 第二分束镜(6)、 第三分束镜(8)、 导轨(10)组成; 第一分束镜(2)位于激光器(1)发射的。

4、激光光路上, 且第一分束镜(2)的法线方向与所 述激光光路存在夹角; 第一分束镜(2)对激光进行反射和透射, 第一反射镜(3)布置在第一 分束镜(2)的透射光路上, 且其法线方向与透射光路存在夹角; 第二反射镜(4)布置在第一 分束镜(2)的反射光路上, 且其法线方向与反射光路存在夹角; 第三反射镜(5)布置在第二 反射镜(4)的反射光路上, 且其法线方向与反射光路存在夹角; 第二分束镜(6)、 第三分束镜 (8)分别布置在第一反射镜(3)、 第三反射镜(5)的反射光路上, 且其法线方向与分别与反射 光路存在夹角; 第一分束镜(2)的透射光束经第一反射镜(3)后进入第二分束镜(6), 第二分束。

5、镜(6)的 反射光束经光学视窗(21)进入冷凝腔体(15), 经腔内反射镜(12)反射进入第二光束探测器 (7); 第一分束镜(2)的反射激光经第二反射镜(4)、 第三反射镜(5)后进入第三分束镜(8), 第三分束镜(8)的透射光束经第二分束镜(6)反射后进入第二光束探测器(7), 作为参考光 束; 第一分束镜(2)的反射光束经第二反射镜(4)、 第三反射镜(5)后进入第三分束镜(8), 第三分束镜的(8)反射光束经光学视窗(21)进入冷凝腔体(15), 经腔内反射镜(12)反射进 入第一光束探测器(9); 第一分束镜(2)的透射光束经第一反射镜(3)后进入第二分束镜 (6), 第二分束镜(6。

6、)的透射光束经第三分束镜(8)反射后进入第一光束探测器(9), 作为测 量光束; 所述的第一光束探测器(9)与第二分束镜(8)安装在同一滑动平台上, 第二光束探测器 (7)与第三分束镜(6)安装在另一滑动平台上, 两个滑动平台安装在导轨(10)上; 两个滑动 平台的位移均通过计算机(14)控制导轨(10)实现; 计算机(14)通过数据采集仪(13)分别与 第一光束探测器(9)和第二光束探测器(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束镜将激光分成等光强 的两束, 最终分别进入光束探测器, 以实现在滑动平台移动时仍能保持参考光束与测量光 束等环境衰减, 两个光束探测。

7、器接受到的光强差值即为由两路径上不凝气浓度差异形成, 经过数据处理即可得到测量光束处的不凝气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视化冷凝实验体为测量主体 还包括冷凝腔体(15)、 半导体冷台(16)、 保温材料(17)、 测试表面(18)、 布风板(19)和温度 传感器(20); 所述的布风板(19)、 温度传感器(20)位于冷凝腔体(15)的一个壁面上; 半导体 冷台(16)位于与所述的一个壁面相对的另一壁面上, 布风板(19)位于蒸汽入口处, 用于减 小气体流动对冷凝的影响; 腔内反射镜(12)法线方向与参考光束平行; 温度传感器(20)测 量腔内的混合蒸汽温度,。

8、 测试表面粘贴于半导体冷台的制冷面上, 制冷面其余部分包覆保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9975233 A 2 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腔体(15)各个壁面设有电 加热装置, 防止蒸汽在壁面上冷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腔体(15)壁面还开有若干 个法兰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管路、 设备或用于安装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光束探测器(9)、 第二光束 探测器(7)可以检测入射光束的光强并由数据采集仪(13)输入计算机(14)查看、 存储。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

9、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方法, 其特征在于: 首先, 启动激光器(1), 将滑动平台调节到工作位置, 测量光束在测试表面(18)一端, 参 考光束在蒸汽入口一端; 打开计算机(14)与数据采集仪(13), 记录初始数据; 然后, 按照含不凝气蒸汽在冷凝腔体(15)内测试表面(18)上冷凝的相应过程开始冷凝 实验; 每个实验工况达到稳态后, 调节测量光束从近测试表面(18)一侧向远处移动, 记录移 动轨迹上的光强数据, 当测量光束与参考光束紧贴时测量光束返回, 重复多次以监测不凝 气层的动态变化; 最后, 每个工况的测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记录并保存; 待所有工 况测量完成之后, 。

10、关闭光学测量系统与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结束冷凝实验, 测量完成。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9975233 A 3 一种基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装置及方法, 属于冷凝实验测量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工业生产中时常可见水蒸气的冷凝过程。 多数工业设备中的水蒸气冷凝往往伴 随着少量的不凝性气体存在, 比如, 在乏汽在发电厂凝汽器中凝结的过程中, 由于凝汽器内 存在一定真空度, 长时间运行会有部分空气进入; 中央空调在夏天制冷时, 空气中的水蒸气 可能会在蒸发器盘管表面凝结; 多级闪蒸海水淡化系统中闪蒸蒸。

11、汽的冷凝往往也伴随着一 定量的不凝性气体存在。 根据研究, 即使含量很低的不凝气存在也会对蒸汽的冷凝过程产 生极大的影响。 当蒸汽在冷表面发生凝结时, 蒸汽形成凝液附着在表面上, 而气流中所含的 不凝气由于扩散作用聚集在表面附近形成一层气层。 这层不凝气层会导致表面附近的蒸汽 分压下降, 饱和温度降低进而导致传热温差减小, 降低冷凝过程的传热驱动力; 同时, 由于 表面附近形成了高浓度的不凝气层, 其浓度梯度与蒸汽的浓度梯度相反, 增加了蒸汽向表 面的扩散阻力, 削弱蒸汽冷凝的传质过程, 从而更加抑制了冷凝过程。 由此可见, 不凝气层 的形成是制约冷凝过程强化的关键环节, 因此, 对含不凝气的。

12、水蒸气冷凝过程中不凝气层 的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0003 关于含不凝气蒸汽冷凝的实验研究中, 目前大多只研究了不凝气含量、 成分等对 于冷凝换热系数的影响, 并未有与不凝气层测量等相关的工作。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可以实现对混合气体中水蒸气浓度的在线测量, 但是测量时需要将待测气体通入 FTIR分析仪, 并不适合在冷凝实验过程中对不凝气层进行原位测量。 为了在经典的冷凝模 型上建立起适用于各种新型微纳结构强化表面的理论模型, 同时为了验证对冷凝过程的数 值模拟的可靠性, 采用准确的实验方法对结果进行检验必不可少。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目前的技术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

13、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装置及方 法。 本发明通过光学测量系统实现对冷凝腔体内含不凝气蒸汽的激光衰减测量, 利用数据 采集与处理系统对测量激光和参考激光光强的差值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测量路径上的不凝 气浓度梯度和不凝气层厚度, 为实现对含不凝气蒸汽冷凝现象的更深一步研究提供有效手 段。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基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装置包括光学测量系统、 可视化冷凝实验体、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0007 所述的可视化冷凝实验体包括腔内反射镜和光学视窗; 所述的可视化冷凝实验体 一侧装有光学视窗, 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内壁面装有腔内反射镜; 0008 数据采集与处。

14、理系统包括第一光束探测器、 第二光束探测器、 数据采集仪和计算 说明书 1/6 页 4 CN 109975233 A 4 机; 0009 所述的光学测量系统由激光器、 第一分束镜、 第一反射镜、 第二反射镜、 第三反射 镜、 第二分束镜、 第三分束镜、 导轨组成; 0010 第一分束镜位于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路上, 且第一分束镜的法线方向与所述激光 光路存在夹角; 第一分束镜对激光进行反射和透射, 第一反射镜布置在第一分束镜的透射 光路上, 且其法线方向与透射光路存在夹角; 第二反射镜布置在第一分束镜的反射光路上, 且其法线方向与反射光路存在夹角; 第三反射镜布置在第二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 且其。

15、法 线方向与反射光路存在夹角; 第二分束镜、 第三分束镜分别布置在第一反射镜、 第三反射镜 的反射光路上, 且其法线方向与分别与反射光路存在夹角; 0011 第一分束镜的透射光束经第一反射镜后进入第二分束镜, 第二分束镜的反射光束 经光学视窗进入冷凝腔体, 经腔内反射镜反射进入第二光束探测器; 第一分束镜的反射激 光经第二反射镜、 第三反射镜后进入第三分束镜, 第三分束镜的透射光束经第二分束镜反 射后进入第二光束探测器, 作为参考光束; 0012 第一分束镜的反射光束经第二反射镜、 第三反射镜后进入第三分束镜, 第三分束 镜的反射光束经光学视窗进入冷凝腔体, 经腔内反射镜反射进入第一光束探测器。

16、; 第一分 束镜的透射光束经第一反射镜后进入第二分束镜, 第二分束镜的透射光束经第三分束镜反 射后进入第一光束探测器, 作为测量光束; 0013 所述的第一光束探测器与第二分束镜安装在同一滑动平台上, 第二光束探测器与 第三分束镜安装在另一滑动平台上, 两个滑动平台安装在导轨上; 两个滑动平台的位移均 通过计算机控制导轨实现; 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仪分别与第一光束探测器和第二光束探测 器相连。 0014 优选的, 所述的第一分束镜将激光分成等光强的两束, 最终分别进入光束探测器, 以实现在滑动平台移动时仍能保持参考光束与测量光束等环境衰减, 两个光束探测器接受 到的光强差值即为由两路径上不凝气浓。

17、度差异形成, 经过数据处理即可得到测量光束处的 不凝气浓度。 0015 优选的, 所述的可视化冷凝实验体为测量主体还包括冷凝腔体、 半导体冷台、 保温 材料、 测试表面、 布风板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布风板、 温度传感器位于冷凝腔体的一个壁 面上; 半导体冷台位于与所述的一个壁面相对的另一壁面上, 布风板设在蒸汽入口处以减 小蒸汽流速, 保证腔内蒸汽均匀, 减小气体流动对冷凝的影响; 腔内反射镜法线方向与参考 光束平行; 温度传感器插入冷凝腔体, 用于监控腔内混合蒸汽温度。 测试表面粘贴于半导体 冷台的制冷面上, 制冷面其余部分包覆保温材料。 0016 优选的, 所述的冷凝腔体各个壁面设有电加。

18、热装置, 防止蒸汽在壁面上冷凝。 0017 优选的, 所述的冷凝腔体壁面还开有若干个法兰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管路、 设备或 用于安装传感器。 0018 优选的, 所述的第一光束探测器、 第二光束探测器可以检测入射光束的光强并由 数据采集仪输入计算机查看、 存储。 0019 第二分束镜的反射光束与第三分束镜的透射光束共同进入第二光束探测器, 构成 参考光束, 测量无不凝气部分; 第二分束镜的透射光束与第三分束镜的反射光束共同进入 第三光束探测器, 构成测量光束, 测量混合气部分; 两个光束探测器接受到的光强差值即为 说明书 2/6 页 5 CN 109975233 A 5 由两路径上水蒸气浓度差异形。

19、成; 0020 第一分束镜将激光分成等光强的两束, 最终分别进入光束探测器, 以实现在滑动 平台移动时仍能保持参考光束与测量光束等环境衰减, 保证测量精度; 0021 所述的冷凝腔体可以为含不凝气蒸汽冷凝提供真空环境, 以控制不凝气的成分, 冷凝腔体开有多个法兰接口用于仪表与管路的连接, 腔体各个壁面内均敷设电加热装置与 保温棉; 所述的半导体冷态通过方形法兰插入冷凝腔体, 冷端在腔体内用于测试表面的控 温, 冷台四周包裹保温材料; 0022 所述的测试表面通过导热胶与半导体冷台连接以减小接触热阻, 实现表面温度均 匀; 0023 所述的数据采集仪通过分析光束探测器采集到的光强差异, 根据光束。

20、强度衰减与 不凝气浓度间的关系计算出测量光束所经过路径处的不凝气浓度; 随着测量光束从测试表 面处向远处移动, 测得的不同距离处的不凝气浓度数据被传回计算机; 同时可以计算不凝 气的浓度梯度, 根据浓度梯度数据判断不凝气层的边界或范围。 0024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方法: 0025 首先, 启动激光器, 将滑动平台调节到合适位置, 测量光束在测试表面一端, 参考 光束在蒸汽入口一端; 打开计算机与数据采集仪, 记录初始数据; 0026 然后, 按照含不凝气蒸汽在真空腔体内测试表面上冷凝的相应过程开始冷凝实 验; 由于不凝气在实验之前通入, 实验中认为靠近蒸汽入口端不凝。

21、气含量为零; 每个实验工 况达到稳态后, 调节测量光束从近测试表面一侧向远处移动, 记录移动轨迹上的光强数据。 由于光束只在不凝气中发生衰减, 衰减程度由计算机获取两光束探测器的接收光强得到, 且根据贝尔-兰贝特定律, 衰减程度与不凝气浓度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0027 0028 ( )S(T)g( - 0)N, (2) 0029 其中, I为接收光强, I0为入射光强, -( )为不凝气的吸收系数, P为气体的总压 强, L为吸收路径的长度(此处即为两倍的腔体内宽度); T为气体的温度, S(T)为线吸收强 度, g( 0)为不凝气分子的归一化常数, N为单位压强、 单位体积吸收气体的总分子数。

22、; 0030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有: 0031 0032 其中, c是气体体积比, K为波尔兹曼常数; 线吸收强度与不凝气分子的归一化常数 可从数据库中获取, 故不凝气浓度即为: 0033 0034 其中, Et为第一光束探测器的接收光强(测量光束光强), Er为第二光束探测器的接 收光强(参考光束光强)。 0035 根据各处不凝气的浓度进而得到不凝气层边界位置和浓度梯度; 当测量光束与参 考光束紧贴时测量光束返回, 重复多次以监测不凝气层的动态变化; 说明书 3/6 页 6 CN 109975233 A 6 0036 最后, 每个工况的测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记录并保。

23、存; 待所 有工况测量完成之后, 关闭光学测量系统与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结束冷凝实验, 测量完 成。 003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8 (1)利用了激光在不同浓度的水蒸气中衰减程度的不同, 高精度的测量含不凝气 蒸汽冷凝过程中不凝气层的分布特性, 为进一步研究不凝气层对于传热传质的影响提供有 效途径; 0039 (2)可以实现不同冷凝压力、 多种冷凝表面、 多种不凝气成分和浓度下的不凝气层 分布特性测量, 为各种冷凝强化表面的强化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0040 (3)属于非接触测量方法, 避免了微探头取样等接触式测量法带来的对不凝气层 的干扰, 提高可靠性; 0041 (4)通过数据采。

24、集仪和计算机在线监测冷凝过程中不凝气层的变化过程。 附图说明 0042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0043 图2是可视化冷凝实验体剖面图。 0044 图中: 激光器1、 第一分束镜2、 第一反射镜3、 第二反射镜4、 第三反射镜5、 第二分束 镜6、 第二光束探测器7、 第三分束镜8、 第一光束探测器9、 导轨10、 可视化冷凝实验体11、 腔 内反射镜12、 数据采集仪13、 计算机14、 冷凝腔体15、 半导体冷台16、 保温材料17、 测试表面 18、 布风板19、 温度传感器20、 光学视窗21、 第二接收光路22、 第一接收光路23。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

25、步详细的描述: 0046 如图1和2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基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装 置包括光学测量系统、 可视化冷凝实验体、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所述的可视化冷凝实验体 包括腔内反射镜12和光学视窗21; 所述的可视化冷凝实验体一侧装有光学视窗21, 与所述 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内壁面装有腔内反射镜12;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光束探测器9、 第二光束探测器7、 数据采集仪13和计算机14; 所述的光学测量系统由激光器1、 第一分束镜 2、 第一反射镜3、 第二反射镜4、 第三反射镜5、 第二分束镜6、 第三分束镜8、 导轨10组成; 0047 第一分束镜2位于激光器1发。

26、射的激光光路上, 且第一分束镜2的法线方向与所述 激光光路存在夹角; 第一分束镜2对激光进行反射和透射, 第一反射镜3布置在第一分束镜2 的透射光路上, 且其法线方向与透射光路存在夹角; 第二反射镜4布置在第一分束镜2的反 射光路上, 且其法线方向与反射光路存在夹角; 第三反射镜5布置在第二反射镜4的反射光 路上, 且其法线方向与反射光路存在夹角; 第二分束镜6、 第三分束镜8分别布置在第一反射 镜3、 第三反射镜5的反射光路上, 且其法线方向与分别与反射光路存在夹角; 0048 第一分束镜2的透射光束经第一反射镜3后进入第二分束镜6, 第二分束镜6的反射 光束经光学视窗21进入冷凝腔体15,。

27、 经腔内反射镜12反射进入第二光束探测器7; 第一分束 镜2的反射激光经第二反射镜4、 第三反射镜5后进入第三分束镜8, 第三分束镜8的透射光束 经第二分束镜6反射后进入第二光束探测器7, 作为参考光束; 说明书 4/6 页 7 CN 109975233 A 7 0049 第一分束镜2的反射光束经第二反射镜4、 第三反射镜5后进入第三分束镜8, 第三 分束镜的8反射光束经光学视窗21进入冷凝腔体15, 经腔内反射镜12反射进入第一光束探 测器9; 第一分束镜2的透射光束经第一反射镜3后进入第二分束镜6, 第二分束镜6的透射光 束经第三分束镜8反射后进入第一光束探测器9, 作为测量光束; 005。

28、0 所述的第一光束探测器9与第二分束镜8安装在同一滑动平台上, 第二光束探测器 7与第三分束镜6安装在另一滑动平台上, 两个滑动平台安装在导轨10上; 两个滑动平台的 位移均通过计算机14控制导轨10实现; 计算机14通过数据采集仪13分别与第一光束探测器 9和第二光束探测器7相连。 0051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的第一分束镜将激光分成等光强的两束, 最终分别进入光束探测器, 以实现在滑动平台移动时仍能保持参考光束与测量光束等环境 衰减, 两个光束探测器接受到的光强差值即为由两路径上不凝气浓度差异形成, 经过数据 处理即可得到测量光束处的不凝气浓度。 0052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

29、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的可视化冷凝实验体为测量主体还包括冷 凝腔体15、 半导体冷台16、 保温材料17、 测试表面18、 布风板19和温度传感器20; 所述的布风 板19、 温度传感器20位于冷凝腔体15的一个壁面上; 半导体冷台16位于与所述的一个壁面 相对的另一壁面上, 布风板19设在蒸汽入口处以减小蒸汽流速, 保证腔内蒸汽均匀, 减小气 体流动对冷凝的影响; 腔内反射镜12法线方向与参考光束平行; 温度传感器20插入冷凝腔 体, 用于监控腔内混合蒸汽温度。 测试表面粘贴于半导体冷台的制冷面上, 制冷面其余部分 包覆保温材料。 0053 优选的, 所述的冷凝腔体15各个壁面设有电加热装置,。

30、 防止蒸汽在壁面上冷凝。 0054 优选的, 所述的冷凝腔体15壁面还开有若干个法兰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管路、 设备 或用于安装传感器。 0055 优选的, 所述的第一光束探测器9、 第二光束探测器7可以检测入射光束的光强并 由数据采集仪13输入计算机14查看、 存储。 0056 本发明的基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方法如下所述: 0057 首先, 启动激光器, 将滑动平台调节到合适位置, 测量光束在测试表面一端, 参考 光束在蒸汽入口一端; 打开计算机与数据采集仪, 记录初始数据; 0058 然后, 按照含不凝气蒸汽在真空腔体内测试表面上冷凝的相应过程开始冷凝实 验; 由于不凝气在实验之前通入, 。

31、实验中认为靠近蒸汽入口端不凝气含量为零; 每个实验工 况达到稳态后, 调节测量光束从近测试表面一侧向远处移动, 记录移动轨迹上的光强数据。 由于光束只在不凝气中发生衰减, 衰减程度由计算机获取两光束探测器的接收光强得到, 且根据贝尔-兰贝特定律, 衰减程度与不凝气浓度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0059 0060 ( )S(T)g( - 0)N, 0061 其中, I为接收光强, I0为入射光强, -( )为不凝气的吸收系数, P为气体的总压 强, L为吸收路径的长度(此处即为两倍的腔体内宽度); T为气体的温度, S(T)为线吸收强 度, g( 0)为不凝气分子的归一化常数, N为单位压强、 单位体。

32、积吸收气体的总分子数; 006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有: 说明书 5/6 页 8 CN 109975233 A 8 0063 0064 其中, c是气体体积比, K为波尔兹曼常数; 线吸收强度与不凝气分子的归一化常数 可从数据库中获取, 故不凝气浓度即为: 0065 0066 其中, Et为第一光束探测器的接收光强(测量光束光强), Er为第二光束探测器的接 收光强(参考光束光强)。 0067 根据各处不凝气的浓度进而得到不凝气层边界位置和浓度梯度; 当测量光束与参 考光束紧贴时测量光束返回, 重复多次以监测不凝气层的动态变化; 0068 最后, 每个工况的测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记录并保存; 待所 有工况测量完成之后, 关闭光学测量系统与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结束冷凝实验, 测量完 成。 说明书 6/6 页 9 CN 109975233 A 9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10 CN 109975233 A 10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11 CN 109975233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基于 激光 衰减 气层 测量 装置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于激光衰减的不凝气层测量装置及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72187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